【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风箱,压缩空气使气流产生的一种装置;老鼠如钻进风箱里,就受到风箱一拉一送的两种气。比喻得罪了双方,双方都给气受。 【耗子钻鸡笼——瞧你那脑袋也不是黄鼠狼】鸡笼,养鸡的笼子。比喻瞧外表也不像是个了不起的人。 【耗子钻烟筒——够呛】比喻够受的。 【耗子钻牛角——死路一条】牛角里无有出路。比喻毁灭的途径。 【耗子做道场——哪有正经】做道场,就是和尚或道士做法事;做这种法事并没有真正的经咒。“正经”一词另一含义为正当的事儿。比喻并没有正当的事情。 【喝敌敌畏跳井——必死无疑】敌敌畏,有机磷杀虫剂的一种,人畜喝多了也会中毒;喝敌敌畏已足以致命,还要跳井。比喻一定会死。 【喝江水说海话——没边没沿儿】江已够大,海更大。比喻到了极点,或漫无限制。 【喝烧酒挨嘴巴——里外发烧】挨嘴巴,就是被击打嘴附近的部位;喝烧酒肚子里发烧,挨嘴巴脸上发烧。比喻里里外外都热辣辣的。 【喝水才想打井——来不及了】比喻临渴打井,晚了。 【喝水塞牙放屁扭腰——倒霉撑的】喝水不会塞牙,放屁也扭不了腰。比喻倒霉的人,办什么事儿都会倒霉。 【喝完浆子上吊——糊涂死了】浆子,用面粉等做成的可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比喻糊涂到了极点。 【和尚拜丈母娘——怪事】丈母娘,就是岳母;和尚无妻,何来丈母娘?比喻稀奇的事情。 【和尚包网巾——无计(髻)可施(梳)】网巾,一种网状头巾,用来拢住头发;髻,把头发在头上盘成各种形状。和尚无头发,自然就无有髻。“髻”、“梳”分别与“计”和“施”相谐音。比喻毫无办法,没有辙了。 【和尚不吃豆腐——怪哉(斋)】斋,信仰佛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豆腐是斋中的主要内容,吃斋而不吃豆腐,是奇怪的。“斋”与“哉”谐音,比喻令人感到奇怪。 【和尚驾驶战斗机——突(秃)飞猛进】战斗机,飞机的一种,也就是歼击机,飞行速度很快。“秃”与“突”谐音。比喻进步很快。 【和尚开门——突(秃)出】“秃”与“突”谐音。比喻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没事也得有事】和尚庙是男僧居住的,居姑庵是女僧居住的。比喻准会有事,准出问题。 【和尚敲木鱼——多,多,多】木鱼,是和尚念经或化缘时敲打的一种响器,用木头做成,敲击时,发出“多多多”的声音。比喻已经不少,够多了。 【和尚拾到梳子——没用】和尚无头发,不用梳子。比喻没有用处。 【和尚梳辫子——没有的事】和尚无头发,自然没有辫子。比喻不会有这种事情。 【一个西瓜切九半——四分五裂】比喻不团结。 【一个指头和面——是个捣家】比喻是个专门捣乱的人。 【一根肠子通屁股——吃啥屙啥】只一根肠子,吃进什么东西,都照样从肛门拉出来。比喻头脑简单,肚里存不住东西,有什么说什么,听来什么就说什么。 【一根筷子吃藕片——挑眼儿】一根筷子不能夹,只能挑藕的眼儿来吃。比喻指责出礼节方面的缺点。 【一根筷子吃面条——单挑儿】比喻独自干。 【一根绳拴两个蚂蚱——飞不了你,也蹦不了他】双方命运相连,谁也逃不脱。 【一根藤上的瓜——苦甜是一家】比喻无论如何,总是一家人。 【一根头发破八瓣儿——够细】比喻很细微,很细心。 【一锅刚揭开盖的水——热汽腾腾】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一锅粥打翻在地——收不了场】粥被打翻在地,无法收起来。比喻某种场面难以收场。 【一家人打死个老鼠——人多势众】比喻人多,势力大。 【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比喻人多嘴杂,思想不一致。 【一脚穿个纸糊袜——登塌底儿】袜子是用纸糊的,脚一穿就捅破了底儿。比喻彻底失败。 【一脚踏上磅秤台——举足轻重】磅秤台,就是磅秤的金属板底坐;脚放上秤台,马上就显出轻重来。比喻所处地位十分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一节灯草——轻透了】比喻没有分量,或举止轻佻。 【一斤肉包了个饺子——好大的面皮】一斤肉只包了一个饺子,那么,饺子皮儿必定得很大。比喻脸面好大。 【一口棺材睡俩人——死对头】同一口棺材躺两个死人,死了还对着头。比喻和解不了的仇敌。 【一口吞进钓鱼钩——牵肠挂肚】比喻非常挂心。 【一口吞下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每只老鼠有四只爪子。比喻心如刀绞般的难受。 【一块板子做门扇——一点缝也没有】比喻说话或办事没有任何破绽。 【一篮鸡蛋滚下坡——没一个好的】鸡蛋易破,从山坡上滚下去,全碎了。比喻全是坏的,或全是坏人。 【一篮茄子,一篮豇豆——两难(篮)】“篮”与“难”方音相谐。比喻两面为难。 【一面官司——不好打】一面官司,就是只许一边申诉理由,不许另一边申诉。比喻很难打。 【一盆水泼地上——再也收不回来】比喻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一屁股坐在人脑袋上——明摆着欺负人】比喻公然欺辱人。 【一瓢面,两瓢水——没法活(和)】瓢,用来舀水或取面粉的一种用具;面只一瓢,却加了两瓢水,水太多,面没法和;“和”与“活”谐音。比喻生活不下去了。 【一千钱四人分——个个都是二百五】二百五,指傻里傻气、莽莽撞撞的人。比喻每个人都是傻头傻脑的。 【一千只麻雀炒一盘——多嘴多舌】比喻不该说的乱说。 【一枪扎死杨六郎——下边没唱的戏了】杨六郎,《杨家将》中的人物之一,杨继业的第六子;杨家将故事,编成各种戏剧的很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第六郎的故事为主线,根据杨六郎的种种遭遇来表演的。如果一开头就把杨六郎一枪扎死,后面的戏就没法演了。比喻后边没事可干,或后边的事不好处理。 【隔布袋买猫——蒙着交易】比喻做交易时,互相欺骗。 【隔窗子吹喇叭——名(鸣)声在外】“鸣”与“名”相谐。比喻外边人都知道这个人的声誉。 【隔河作揖——承情不过】作揖,双手抱拳高拱的一种行礼姿势。比喻极表感谢之情。 【隔门缝看吕洞宾——看扁了活神仙】吕洞宾,我国神话传说的八仙之一。比喻把活神仙都看得变了样子,成为无能的了。 【隔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比喻看不出人的原貌,看不见人的能耐。 【隔门缝看戏——见得没有听得多】门缝很窄,看不见多少表演,但声音全能听得见。比喻耳听的多,眼见的少。 【隔年的核桃——旧时人(仁)】“仁”与“人”谐音。比喻旧时的人,或过了时的人。 【隔年的胡豆——不进油盐】胡豆,就是蚕豆。比喻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隔年的皇历——过时了】皇历,就是历书,一般是一年一册。比喻时机已过,或已陈旧不合时宜。 【隔年的鸡子儿——坏蛋】鸡子儿,就是鸡蛋。鸡蛋放的过久,就会变坏。比喻坏家伙(骂人语)。 【隔墙的果子分外甜——别人的好】比喻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 【隔墙丢簸箕——反(翻)复不定】簸箕,三面有边儿一面敞口的一种用具。隔墙扔簸箕,是脸朝上还是脸朝下,这说不清楚。“翻”与“反”谐音。比喻颠过来倒过去,没有一定。 【隔墙掠肝肠——死心塌地】隔墙掠肝肠,就是把肝和肠扔到墙那边去了,人当然是死定了;“掠”即“撂”。比喻彻底死心,不抱任何希望。例如《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金莲听了,一声儿没言语,使性子回到上房里,对月娘说:“贾瞎子传操——干起了个五更”;“隔墙掠肝肠——死心塌地”;“兜肚断了带子——没得盼(襻)了”!’” 【隔墙撩胳膊——丢开手】撩,就是扔。比喻撒手不管。例如《醒世姻缘传》第八回:“珍哥这样一个泼货,只晁大舍吐出了几句像人的话来,也未免得的‘隔墙撩胳膊——丢开手’,只是慢慢截短拳、使低嘴、行狡计罢了。” 【隔靴搔痒——抓不到实处】隔着靴子挠痒,很难挠到痒处。比喻没有触及要害,没抓住关键之处,或没有抓住关键的问题。 【隔着布袋买猫——不知黑白】买猫时猫装在布袋里,看不见。比喻分不清青红皂白或分不清好歹。 【隔着黄河握手——差远了】比喻相差悬殊。 【隔着井跳河——舍近求远】放弃近而有利的事物,去追求远而较难的事物。比喻办事绕弯路。 【隔着皮鞋搔痒——不解决问题】比喻实际问题不能够解决。 【隔着筛子看人——把人看零碎了】筛子,底部有许多小孔的一种器具,可把细小的东西漏下去,而把较粗大的东西留在上面。比喻不能看到一个人的整体,而只见其一些局部。 【老鼠戴笼头——假充大牲口】笼头,骡马等大牲口头上戴的绳套,用来系缰绳。比喻冒充大人物。 【老鼠掉到风箱里——两头受气】风箱,也叫风匣,是压缩空气以产生气流的用具,通常用压风板来回抽送而造成气流;老鼠如掉进风箱,它就会受到来回抽送两方面的气流冲击。比喻受到两方面的责备,两方面都不讨好。 【老鼠掉到缸里——好进难出】比喻进去容易,而出来就困难。 【老鼠掉到面缸里——白瞪眼】老鼠掉进面缸,全身都弄成白的。比喻干瞪眼儿,干着急。 【老鼠掉到书箱里——咬文嚼字】老鼠掉进书箱,就会咬书。比喻喜欢转文或喜欢抠字眼儿。 【老鼠掉进糠囤里——一场空欢喜】老鼠掉进糠囤,以为是米囤,可以大吃一顿,谁知是糠囤,只落得空欢喜一场。比喻白高兴一场。 【老鼠跌进米囤里——不吃不偷不可能】老鼠跌进米囤,不可能不吃米。比喻一定会吃,一定会偷。 【老鼠跌在米缸里——因祸得福】老鼠跌进米缸里,以为是一场大锅来临,及知是米缸,才知得了福。比喻从一件不幸的事情中获得了好处。 【老鼠给猫拜年——巴结也得死】老鼠去给猫拜年,是想巴结一下猫,但猫还是要把它吃掉。比喻想讨好也不能免祸。 【老鼠给猫刮胡子——拼命巴结】老鼠为讨好猫,拼着命去给猫刮胡子。比喻不要命地去奉承。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犯了众怒的人,谁都想打死他。 【老鼠和猫亲嘴——送死】比喻找着去死。 【老鼠和猫睡觉——练胆儿】老鼠敢和猫睡觉,是想练一练胆儿。比喻锻炼一下胆子。 【老鼠进棺材——咬死人】老鼠进棺材,是要咬已经死去了那个人。比喻咬人咬得很利害。 【老鼠进炕洞——窝火又憋气】炕洞,北方烧热炕时往炕里放煤或柴草的孔洞。比喻窝着一肚子的怒。 【老鼠扛枪——窝里横】比喻在自己窝里十分横暴,或在自己家里、自己国家里十分横暴。 【老鼠啃碟子——满口是词儿(瓷儿)】老鼠啃碟子,满口的瓷儿;“瓷儿”与“词儿”谐音。比喻能说会道。 【老鼠啃床腿——磨牙】比喻没有意义的争辨或吵嘴。 【老鼠啃皮球——客(嗑)气】老鼠啃皮球是在嗑气;“嗑”与“客”谐音。比喻有礼貌、谦让。 【老鼠啃旗杆儿——吃不倒】旗杆儿一般比较粗壮,老鼠不易啃倒。比喻吃不消、受不了。 【老鼠窟窿里藏粮——找的好地方】老鼠偷粮还怕偷不到,现在竟会往老鼠洞里去放粮食,算找到好地方啦。这是一句反话,意指找的地方最不好。比喻找的地方不错。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木锨,打麦场上用的木制锨,板状的头,安个木把儿。比喻后面还有大的,或有权势的人在后面。 【老鼠跑到猫背上拉屎——不想活了】猫专吃老鼠,老鼠到猫背上拉屎,是自己去找死。比喻不愿意活下去了。 【老鼠跑到食盒里一一抓住理(礼)了】食盒,放食品的盒子,一般去送礼,都用食盒;老鼠进了食盒,是要吃礼品;“礼”和“理”谐音。比喻占住理了。 【老鼠骑水牛——大的没有小的能】比喻个头小的倒比个头大的有能耐。 【八仙过海——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也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是将各自本事举出了两种具体的,行风和下雨。 【八仙桌打掌子——四平八稳】八仙桌,一种大的方桌。四条腿支撑,本已很稳,如在桌腿之间加上牚子那就更稳了。比喻做事不冒风险考虑周详,或东西放得十分稳妥保险。 【八仙儿盖井ロ—随方就圆】八仙桌儿是方形,井口一般为圆形,故为以方形就圆形。比喻各种情况都可以适应。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个家伙】夜壶即便壶,通常在夜间使用。八仙桌是室内家具,大多摆放在室内正面或中间,桌上应摆放饮食器皿或装饰用的家伙,如摆上一把夜壶,便属不伦不类,而且还很伤雅。比喻人不是个正经人,或东西不是个正经的东西。 【八月的核桃——满人儿(仁儿)了】“人儿”与“仁儿”谐音。核桃长到阴历八月,已接近成熟,此时的核桃仁儿已经饱满。比喻某个地方的人已经满了。 【八月节送鸡子儿——没这道理(礼)】“理”与“礼”谐音。八月节即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时的礼物,一般是月饼或水果,送鸡蛋的少见,故曰“没这道礼”,但“礼”与“理”谐音后,其意思转为“没有这个道理”了。这里不但运用了谐音,也利用了“道”字两种含义:前一种是当量词用,后一种则是“道理”的“道”。 【八月间的石榴——满脑壳的红点子】石榴长到阴历八月间,已近成熟而略呈圆形如脑袋,石榴子儿也已饱满变红。比喻一个人处理问题有很多很多的办法。 【八月三十夜打破碗——九月菊(锔)】“菊”与“锯”谐音。八月三十夜把碗打破,当天锔碗已来不及,必然要在明日以后才能锔,而次日就是九月。比喻一种菊花。(此处指阴历) 【八月十五办年货——赶早不赶晚】年货一般在腊月才办,八月十五就办起年货来,是诚心贪早。比喻人们办事宁可早一些,不可过晚。 【八月十五大阴天——不该露脸儿】我国旧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全国都热烈庆祝这个月亮节,如果这天是个大阴天,那么,人们就看不到月亮的面孔了。“露脸儿”字面是“露出面孔来”。实际含义是“受到表扬”或“脸上多光彩”。比喻不该得到这个表扬的机会。 【巴掌心里长胡须——老手】老手,表面意思是年纪老的手,实际含义是指在某些方面经验很丰富的人。 【疤拉眼儿照镜子——自找难看】疤拉眼儿,指眼睛有伤残的人。比喻自寻烦恼,自讨没趣,自找苦吃。 【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芭蕉叶很大,古树的枝很粗。比喻一些人办事马虎大意,考虑欠周详,不细微。 【粑粑吊在二梁上——望得眼饱肚中饥】粑粑,一种饼类食物。把粑粑高高吊在二梁上,只能看,够不着。比喻有些事物只能干看着,不能得到。 【拔节的高粱——节节高】比喻某些事物逐渐提高,或逐渐变好起来。 【拔了萝卜栽上姜——一茬比一茬辣】萝卜已有辣味儿姜的辣味儿更浓。比喻事物一件比一件更难办,更难应付,或人物一个比一个雅对付。 【拔了桩的篱笆——七倒八歪】篱笆靠桩站立,没了桩,自然站立不住,东倒西歪,比喻某种事物的混乱无秩序,或一些人乱七八糟毫无秩序的状况。 【拔萝卜栽葱,撵狐狸来狼——一茬比一茬辣,一伙比一伙凶】葱的辣超过了萝卜,狼的凶超过了狐狸。比喻事物一件比一件更难办更历害。 【把棒呼狗——必不来】手拿着棍棒呼叫狗来,狗当然不敢来,比喻一定不来。 【把妖魔当菩萨拜——善恶不分】妖魔是专门害人的,菩萨是专门救人的,前者代表恶,后者代表善。如果把妖魔当成菩萨来跪拜,那就是分不清善恶了。比喻是非不分。 【把状元关在门背后——埋没了人才】状元,指人才;关在门背后,即弃置不用。比喻把一些有专门知识或专门技艺的人弃置不用。 【霸王请客——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霸王指有权有势的霸道人。比喻参与某事,不能由自己作主,必须得去才行。 【掰着狗屁股亲嘴——不知香臭】比喻不知好歹,不辨亲疏。 【白布掉到染缸里——提到黄河洗不清】染缸里的白布,很难再洗得白。比喻插手某件事情,或与某种情况有了牵连之后,再也无法分辨清楚。“黄河”用在这里只是表示水多。 【白布上盖墨印——黑白分明】比喻两下差别很明显,不容含混。 【白布做棉袄——反正都是理(里)】棉袄全用白布做成,袄面也是袄里,袄里更是袄里。“里”与“理”谐音后,比喻不论怎么说都是有理的。 【白脖子屎壳螂——有点特色】屎壳螂,一种甲虫,全体黑色,白脖却少见。比喻某种事物具有某一种特点。 【白菜熬豆腐——谁也不沾谁的油水】白菜、豆腐均无油水。比喻谁也帮不了谁的忙,谁也沾不了谁的光。 【白菜地里耍镰刀——把喀(棵)唠(捞)散了】“喀”和“唠”与“棵”和“捞”相谐音。“唠喀”,闲谈、聊天之意。“把喀唠散了”,意即闲聊不成了,或闲谈完了。 【白骨精跟猪八戒吊膀子——一个想吃肉,一个想沾光】白骨精和猪八戒都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吊膀子”即调情。白骨精挑逗猪八戒,是想吃猪八戒的肉,或唐僧的肉,而猪八戒则是想占白骨精的便宜。比喻做某件事的双方或多方,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意图。 【白鹤落到鸡群里——高众一头】白鹤较众鸡高,在鸡群里自然突出。比喻地位、技术、本事等都比众人为高。 【白开水画画——轻(清)描淡写】白开水无色,画画不显不浓。比喻着力不多地描述,或者把重要的内容轻轻带过,只说一些次要的。 【白糖拌黄瓜——干干(甘)脆脆】这两种拌在一起,又甜又脆。“甘”与“干”谐音。比喻爽爽快快、直截了当。 【白糖拌苦瓜——又甜又苦】一甜一苦拌在一起,比喻有成功有失败,有好受有难堪。 【白糖包砒霜——毒在里边】砒霜有剧毒,外面包以白糖。比喻里边含有毒物,不可以外面香甜味儿而忽略。 【白糖涂在鼻尖上——看到吃不到】白糖虽在眼下,但苦于舔不到吃不着,比喻某些好处,虽近在眼前,却无法到手,或某种事看似不难,却无法做到。 【白糖醺蜂蜜——甜上加甜】白糖已甜,再加上蜂蜜,更甜。比喻好上加好,更加幸福。 【白眼狼戴礼帽——假充好人】“白眼狼”,或叫“白脸狼”,指心怀恶毒的坏东西。比喻恶人有时也打扮一下自己来冒充好人。 【白纸上写黑字——清清楚楚】已写成书面的东西,很明白。比喻很清楚明白,不容更改。 【百合地里栽甘蔗——根苦苗甜】百合根苦,甘蔗味甜。比喻某人是从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的。 【《百家姓》读掉头个字——开口就说钱】《百家姓》头四个字是“赵钱孙李”,不读头一个字,便是说第二个字“钱”。比喻人张口闭口只知道钱。唯钱是命。 【百家姓去了头一姓——“钱”字当头】《百家姓》是我国一本开蒙读物,列出了我国大部分姓氏,开头四姓是“赵钱孙李”,如果没有了头一姓,便是“钱”姓当头了。比喻过分看重金钱。 【百灵鸟遇上鹦鹉——会唱的碰上会说的】百灵鸟善唱,鹦鹉能说。比喻两个能说会道的碰在了一起。 【百亩田中一棵谷——独苗】一大片地里只长一棵谷子。比喻独生子女或其他稀缺的东西。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31 22:08 , Processed in 1.12178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