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称燕京、北平,是我们国家的的首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同时,也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 北京有雄伟壮观的城门、纵横交错的古桥、星罗密布的胡同、晨钟暮鼓的寺庙、奇峰罗列的高山,就连各地的名称也都有很多故事。 北京瑞王坟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瑞王坟村,北京市农科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内。是第二代瑞王——瑞敏郡王奕誌的墓地,因此也被称为“小瑞王坟”。 奕誌是嘉庆皇帝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的长子,他生于道光七年(1827年),逝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年仅24岁便英年早逝,谥号敏。 瑞王坟的园寝始建于道光年间,坐西朝东,前方后圆,布局严谨。沿中轴线,原本有石桥、碑亭、隆恩门、隆恩殿、宝顶等建筑,但遗憾的是,石桥、碑亭和宝顶等部分已经损毁。地宫青石板拔券,墓道、石门已毁。坟围墙西部尚存。隆恩门和隆恩殿都面阔三间,保存得相对完好,展现出了清代皇家陵寝的庄严与肃穆。 原有园墙高约四米,园内松柏繁茂,殿堂俨然。南有牌楼,青石台基为座,四角翘檐式绿琉璃瓦盖顶。其南原有神桥,桥下是月牙河。牌楼北侧为宫门,两侧立朝房,宫门内建享殿五间。再北为墓室区,宝顶建于汉白玉石级之上,至今宝顶之须弥座尚存,云丝花纹雕琢十分精细。青石拱券结构的单室地宫建筑及汉白玉墓门,保存完整。 一进入今北京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北门,就能见到高大的驮龙碑。享殿后月台尚好,宝顶周围有18棵枝繁叶茂的白皮松,红墙基本保留。据当地人谣传,瑞敏郡王死的时候无头,是用金子做的头下葬的。这个谣传导致坟墓在民国年间屡次被盗。 瑞王坟在1937年曾被盗掘,但尽管如此,它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09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瑞王坟进行了抢险修缮,以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2014年,瑞王坟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据统计,北京有60处带“坟”字的地名,这些地名多与皇室宗亲的墓地相关,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 北京有两处地方叫瑞王坟。另一处瑞王坟俗称“老瑞王坟”,也就是和硕瑞怀亲王绵忻与夫人的坟,在石景山区永定河引水渠以北,当地人叫福田寺。 老瑞王坟是青石拱券单室墓室,汉白玉墓门雕刻精细。墓园坐北朝南,占地约4000平方米,含神桥、碑亭、宫门三间、东西朝房、五间享殿及汉白玉宝顶,松柏环绕。 小瑞王坟遗迹集中体现了清代皇室墓葬的“天圆地方”规制与工艺细节,北京的地名五花八门,有的恐怖,有的奇葩,有的难以启齿。你还知道北京哪些带坟的地名呢?欢迎留言区讨论。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3 14:20 , Processed in 1.10949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