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年间的“小学教育”

2025-8-19 09:52|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赵珩|来自: 燕舍谭

摘要: 北京民国时期小学的数量与中学差不多,在1949年以前,北京城内的小学有四五十所。当时北京郊区的小学和城内的小学有一个不同,出了北京城,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初小是四年,一至四年级;高小是两年,多个五、 ...

       北京民国时期小学的数量与中学差不多,在1949年以前,北京城内的小学有四五十所。当时北京郊区的小学和城内的小学有一个不同,出了北京城,小学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初小是四年,一至四年级;高小是两年,多个五、六年级。初小和高小两部分加在一起,才算是完整的小学,那时称为“完小”。民国时期,北京城内已经都是完小,不存在初小和高小的问题。但是所谓的“国民小学”是讲的初小,只有“中心国民小学”才是所谓的完小。那时一个完小毕业的人,就算不错的小知识分子了,出来以后,能够找份事做个店员了,起码珠算没有问题,记个账、写点东西都可以胜任。

  这五六十所小学也分私立、公立和教会三种。到了上世纪40年代,绝大多数的教会小学都已经归为市属的公立小学了。不管哪种性质,绝大部分小学是以所在的道路、胡同命名的,比如说船板胡同小学、史家胡同小学。一部分教会小学不用地名,如比较有名的教会小学像育英小学、培元小学等。小学的学费比较便宜,一个学年低的三四块钱,高的五六块钱。

  教会小学很多是男女分校的,最典型的如在东城的育英小学和培元小学,培元小学是女校,育英小学是男校。其他小学男女分校的不多,一般是男女混校的。到了中学,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怕出问题,所以基本上是男女分校的。

  育英小学出来的学生,比较好的大部分上育英中学,培元小学出来比较好的大部分上贝满中学。我是培元小学毕业的,培元是女校,我为什么会是女校毕业的呢?说起来有意思,我那一届是男女合并之  后第三届,我上学是1956年,所以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从六至四年级还全部都是女生,只有我和我上面的两个年级是男女生都有。

  当时我家里觉得我比较老实,怕受欺负,就去上女校吧,所以我就上的是培元小学。那时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培元还是女校,所以刚一上培元小学,人家就会问,你怎么上女校呢?其实他们不知道培元已经男女合校两年了。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经过了数次改革,早在民国元年就废止了小学的读经课,但是在袁世凯主政时期又一度恢复,不久又行废止,并改“修身”为“社会”,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没有读经课,并不等于不学习古文,在民国小学教材中,古文占了很大比重,比如说像《岳阳楼记》《赤壁赋》《病梅馆记》《秋声赋》和许多选自《史记)《左传》的篇章,而现在是在中学课本中才能该到的,有的是在高中语文中才能看到,但是在民国的小学教材中却都已经选用了。在民初的小学教材中,已经加入了“自然”和“常识”课,给小学生以更多的基础科学知识。原来小学里的音乐、图画、手工属于选修课,但在民国以后都改为了必修课,充分体现了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思想理念。

  近年来,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收集民国教材和小学学生的习作,这确实是有文献价值的材料,于当时的普及教育情况可见一斑。从最近发现的一些广东、四川小学生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用文言或是白话文写的作文,用词之准确,文辞之典雅,行文之流畅,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都是叹为观止的。

  我上的培元小学原来是教会小学,教学质量非常高。学校除了校长李荣德和庶务周老师,都是女老师,有些是没有结过婚的基督教徒或者天主教徒。我太太和我是一个小学,她们班的班主任就是基督教徒。那时李校长是40年代的育英小学的校长,1947年从育英调到了培元,我的小学毕业证书上还是印的他的签名。周老师脸上有麻子,  只管庶务——即收学费之类的杂事,他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有些驼背,是典型的庶务形象。直到我上四年级时,才从师范分配来两个刚毕业的男性老师,一个教体育,一个在我们班上做见习辅导老师。这是培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男老师,简直变成了稀有动物。那时一个小学一般是每个年级两个班,教师队伍在二十至三十人,校长、教师,还有庶务,都在这二三十人中。

  培元小学的漂亮小孩儿多,所以那个时候到机场欢迎外宾献花什么的,常常是从我们学校挑选。当年在机场迎接尼赫鲁、吴努、伏罗希洛夫、蒙哥马利、赫鲁晓夫来华,都是从我们小学选拔的。培元也出过几个童星。有一部电影叫《祖国的花朵》(1955年拍摄),说《祖国的花朵》可能没人知道,但是一说《让我们荡起双桨》,大家都知道,《让我们荡起双桨》里面的女主角,就是瞿弦和的夫人张筠英,也是培元小学毕业的,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她上五年级。后来还有一部中法合拍的电影叫《风筝》, 我们小学有一个男生叫刘沛,就是那里面的主角。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6 02:10 , Processed in 1.12895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