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翰林院大火是庚子事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直接由义和团与清军纵火引发,导致大量珍贵典籍损毁。 翰林院不仅是清朝建筑艺术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它珍藏着大量古籍善本,其中包括著名的《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撰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原稿在火灾中已化为灰烬,到了晚清,仅残存副本800多册,全部保存在翰林院。 晚清时期被焚毁中的正阳门城楼修复上色图 庚子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痛的教训。由于义和团排外事件,引发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日(6月16日),义和团民放火焚烧前门大栅栏一家名为老德记的药铺,且不准人们救火。因此大火延绵不断,波及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因此被焚毁。据载,前门大街数千商户付之一炬,火光烛天,三天不熄。 当时正阳门的箭楼被焚时的景象 1900年6月16日,一个外国人在前门地区的箭楼(即正阳门的箭楼)燃烧的不同时段拍摄的照片。 1900年6月16日正在燃烧的前门大街的商铺和民居 1900年6月16日前门商业街的大火殃及到正阳门的箭楼 烧毁后的正阳门箭楼的正面和正阳桥(洋人称“乞丐桥”) 前门大街(路西)烧毁后的商铺和民居(1900年8月)(远处为“西闸门楼”) 正阳门的箭楼和城楼被烧后的照片 然而,在清廷的主战派看来,这却是“民心可用”!在火烧前门的同一天,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就对列强的和、战问题,以及对义和团的剿、抚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以后的三天里,慈禧又连续召开了三次这样的会议,最终作出向欧美多国宣战,和攻打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区的决定。 1880年左右拍摄的“三头桥”(即正阳桥)地区。画面左上角的牌楼就是著名的“五牌楼”。 这一张更好地显示了“五牌楼”左侧的民居、商铺的景象 1900年8月份拍摄的,被义和团放火烧毁整个大栅栏地区后的正阳桥地带,画面显示的是“五牌楼”右边的民居和店铺的废墟。画面最左侧中间的位置上就是“五牌楼”,最左侧的下半部显示出了正阳门的箭楼的一小截城墙 那场大火不仅烧毁了当时北京大栅栏商业区的七千多间商铺和民居,还殃及天安门广场东侧清政府的“户部”衙门也遭焚(当时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的,木质的建筑构件都被烧毁了,只残留了一些砖墙) 这是1872年8月10日拍摄的正阳桥地区 被大火焚烧后的,“五牌楼”左边的街区的废墟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清军和义和团围困北京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其中,围困使馆区的清军主要是董福祥的甘军。甘军勇猛凶悍,但在面对使馆区的坚固工事和洋人的先进武器时,进展缓慢。为了尽快取得突破,甘军(其中混杂有义和团成员)决定采用火攻策略。 甘军士兵,北京,1900年 甘军士兵选择翰林院作为火攻的起点,计划通过点燃翰林院,引燃英国使馆,进而蔓延至整个使馆区。他们的目的是迫使躲藏在使馆区内的洋人和中国教民逃出来,然后加以消灭。 大火之后的翰林院内,1900年 6月23日中午,甘军士兵在翰林院的大树上洒上煤油并点燃。借助风力,大火迅速蔓延,对英国使馆形成巨大威胁。然而,英国公使窦纳乐迅速组织人员灭火,并指挥英国水手志愿兵等人员抢救翰林院内即将被烧毁的书籍。尽管经过努力,部分珍贵书籍被抢救出来,但翰林院仍被焚毁殆尽。甘军火攻使馆的目的并未达到,而《永乐大典》的残存副本也在这场大火中遭受了严重损失。 董福祥照片。 甘军在翰林院纵火的行为引起了在场外国人的震惊和愤怒。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对甘军的行为表示不解和愤怒,认为他们为了向外国人泄愤雪耻,不惜毁灭自己最神圣的殿堂建筑和文化遗产。庚子之变平息后,这些被抢救出来的珍贵书籍少部分归还中国,大部分则流落海外。 延伸阅读:日本侵华时期中国古建损失调查与统计及旧影 翰林院一角,右边是防御工事。 清军所放的火被扑灭以后,英国卫队部分士兵为了防止清军再次放火,在翰林院内“敬一亭”(图左侧的那座大殿)前构筑了防御工事。 1900年6月20日至8月14日期间,英国公使馆北墙北部被烧毁的翰林院空地(Clearing Hanlin) 英国公使馆的一角,墙上有很多弹孔,并且用英文写着“我们不要忘记”。 使馆区内自愿参战的义勇军,坐在高处的是英国海军陆战队中士。 被炮火摧毁的肃王府。 肃王府紧邻使馆区,遭外国人强行占据。1900年6月24日,肃亲王善耆携家人趁混乱逃离。外国人在王府内修筑工事,抵抗清军和义和团的进攻,战事结束后王府完全被毁。1901年日本在此处建起了使馆。 亨利·柯博恩的住处。 英国公使馆秘书亨利·柯博恩的住处,照片展示了外国人是如何用砖石和沙袋加固的。有人站在屋顶上侦查情况。这座房子不断遭到炮火袭击,除了炮弹碎片外,还被数千枚步枪子弹击中。 北京城墙的水门。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英国军队从这个水门进入北京内城,为被围困50多天的使馆区解了围。8月15日,慈禧携光绪帝西逃,董福祥担任随扈大臣,10月26日抵达西安。 义和团毁掉的王府井天主堂。 拜仁白土山房主人画禅写意聊今古 胡诌瞎画七八九,妙趣横生一二三。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 21:50 , Processed in 0.084872 second(s), 16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