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二十世纪50年代初随家人来到北京的,不知不觉已近一个甲子。到北京时我还不满10岁,但已在西安、郑州、南阳、漯河、徐州、南京、南昌、长沙等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居住过,所以对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城市面貌、城市历史特别敏感。 到了北京后,我家住在宣武门外校场小六条,每次去宣武门、西单都要经过达智桥。那里的一处院落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不像一般的四合院,而更像一座小庙,门额上有“松筠庵”字样。我非常好奇,多次向人打听这个院落的来历,终于知道这是明朝大忠臣杨继盛的住所。他曾冒死上书皇帝,历数严嵩十大罪状,不料反遭杀害。清代这里改为祠堂,供人凭吊。后来我又发现清末康有为、谭嗣同等千余名举人发动的“公车上书”也是在这个院内开始的。当时历史课上学了“戊戌变法”,当知道变法的酝酿就发生在我家附近时,真让我感到震惊,仿佛历史就在我身边。后来我又知道康有为住过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广东南海会馆、梁启超住过宣武门外粉房琉璃街广东新会邑馆、谭嗣同住过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浏阳会馆。我一次次去察看,仿佛一次次走进历史。 为了了解北京城,我寻访了很多对北京城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辈的后人,比如朱启钤先生的后人等等。朱启钤(1871-1964)是贵州开阳人,他是光绪年间举人,辛亥革命后任交通总长、内务总长,并一度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议和破裂后退出政坛,致力中国文化研究,他的最大功绩是对北京旧城的改造和中国古建筑研究。他主持开办了北京第一座市民公园——中山公园的前身中央公园,开设了北京第一所综合博物馆——古物陈列所,打通了南北长街和南北池子……北京城留下了他深深的印记。朱启钤于1930年2月创立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中国第一个建筑学术团体,他亲任社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刘敦桢任主任。东四八条111号是朱启钤旧居,他的住宅原在赵堂子胡同。解放初期,他应周恩来之邀由上海回北京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之后,住进了东四八条。 在北京之外,我还找到了很多与北京城有关的线索,比如我在珠海访问唐绍仪后人。唐绍仪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我曾查过许多资料,寻找唐绍仪在北京的故居,但一直没有结果。一次去珠海,访问到了他的侄孙,才知道唐绍仪在北京的故居在东单附近的麻线胡同。麻线胡同在西裱褙胡同以南,西起崇文门内大街,曲折向东,东至北鲜鱼巷,胡同不长,现大部分已拆除。胡同路北原3号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宅,原为清代协办大学士敬徽的宅第,其孙曾任国子监祭酒。这是一所带花园的宅院,名“意园”,后唐绍仪购得此宅。他居住时,对此宅没有做大的改动,后此宅转卖给梁敦彦。 我女儿赴澳大利亚留学后,更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北京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丰厚。她也看到历史短暂的澳大利亚对文物古迹极为重视。库克船长的小屋、总督府、悉尼大学中的早期建筑等都被精心保护着。她向我提出咱们也写写北京吧。我们一起商量,发现胡同、四合院虽然也写得不少,但仿佛大都集中在几条著名的胡同和大宅院中。对分布在全城普普通通的小胡同却很少涉及。 宫殿、园林属皇家文化,胡同、四合院则是属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市井文化,是北京人的魂与根。北京有长短、宽窄不一,纵横交错的上千条胡同,它们构成了北京城市最基本的肌理。初看起来,胡同与它两侧的四合院都是灰墙灰瓦,整齐划一,仿佛区别不大,但如果你深入进去,仔细观察,再和老住户聊上一阵,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来头,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传奇的历史。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可能就住过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发生过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胡同称谓来源说法不一 胡同用学术语言来说是道路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狭长的两边有建筑的道路形态。通俗地说,就是小街巷,更具体地说,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小街巷。在南方多叫弄堂或里弄,而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则叫胡同。这仿佛是常识,但认真研究起来却大有学问。为什么在北京小街巷叫胡同呢?这个问题从明朝就有许多人开始研究了。 研究发现,胡同在历史上有多种写法,如衕、衖通、火弄、火瞳、火巷、胡洞、衚衕等等,为什么有这么多叫法?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目前主要几种不同观点。这几种观点又可分为两大派: 一派认为胡同一词是从蒙古语演变而来。主要认为胡同是从元大都开始出现的,而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他们的语言必然影响首都的各方面。但究竟由什么词演变而来,又有不同认识。 一是由蒙古“水井”一词演变而来。内蒙古大学原副校长张清常指出,蒙语水井发音“Hottog”,音译为忽洞、胡洞等,演变为胡同。因为凡是居民聚集处,必须有水,人是离不开水的。我们常说,“市井人家”。所以逐渐水井的译音被专用于称呼居住人的小街道,叫胡同。如今,北京叫井的胡同很多。 二是由蒙语“浩特”的音译。“浩特”在蒙语是居民聚落之意,后来发展的含义为城镇,如今还有呼和浩特,二连浩特等。小街道也是居民聚落之地,因此也叫浩特,后转音为胡同。 三是由“火弄”一词转音而来。在元代建大都时,每组大的院落之间为通风,更为防火,都留有小的通道,将建筑物隔离,叫火弄或火巷等,后转读为胡同。 以上三种说法。虽然具体来源不同,但共同之处是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是由蒙古语谐音转音而来。 另一派的意见和以上相反,认为胡同一词是汉语固有的,是由南方的“弄堂”一词发展变化而来的。有学者发现,早在南北朝“弄”的古字写为“衖”,弄堂也称为衖堂,衖通(巷)。后来又从一本朝鲜古书中找到证据。朝鲜高丽朝末期相当于中国元末,有一本书叫《老乞大》,是一本重要的当时朝鲜的汉语教科书。写几名高丽客商与中国的一名辽阳人去元大都做买卖的过程。乞大是当时朝鲜人对中国的称呼。辽代是契丹人建的,契丹成为中国代名词,转音为乞大。这本书是用地道的北方口语写的,证实当时元代人用汉语说话。这本书里称胡同为胡洞,是汉语。 还有许多音韵学的书籍可以考证。《尔雅》中说,“衖,音巷”。《广韵》中说:“今南方呼巷为衖(弄),北方呼‘巷’曰衚衕”。不再多举。涉及许多音韵学、语言学的知识。 我们只需要有一个大概了解,总之是居住为主的小街巷。有兴趣的可深入研究。 明代称“衚衕”清代叫“胡同” 胡同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必然要联系整个北京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北京的城址变迁。 1260年蒙古忽必烈夺得汗位,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次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并定国都于此。 但是,元大都并没有建在金中都旧址,而是在中都的东北方择地重新规划建设。原因是当时中都已被焚毁,重建很困难。封建皇帝为表示自己的意志和尊崇也不愿住在旧址,而要另建新的宫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辽南京,金中都水源的莲花池水系水量日渐减少,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于是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另择新址,重新规划建设。 工程从至元四年(1267年)破土动工,直至至元三十年(1293年)才全部完工。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城市。它以雄伟、华丽而为西方广泛传颂和称羡,也为后来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础。至今保存完好的白塔寺就是元朝的建筑。 元大都是完全新建的,是在严格的完整的规划下建成的,异常宏伟、规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看到大都整齐的街道大为惊讶。他赞美说:“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官舍……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其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确实,当时大都是世界上最美丽、壮观、整齐的城市。它的道路规划十分严格,规划大街24步,小街12步,胡同6步。“步”是当时的度量单位,一步约为现在1.54米,即大街37.2米,小街18.8米,胡同9米。据记载当时元大都有29个衖通,384个火巷。火巷如前所述是建筑中的防火通道,比胡同还略窄。也有观点认为火巷宽于胡同。元代胡同称谓不统一,叫忽洞、胡通等。 明朝攻占大都后,将北城墙向南移5里,南城墙向南移2里。基本保留了元大都的道路格局。1403年朱棣从侄子手中夺下帝位称明成祖,年号永乐。从永乐四年(1406年)起开始改造北平城池,营建宫殿,经过十五年才基本竣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胡同大量增加。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筑外城,但外城没有经过严格规划。明代胡同名称逐渐统一为衚衕。 清攻入北京后,保留了明代城市格局。清代中后期,皇城可以穿行,逐渐有人居住,也形成了许多胡同。清代正式简化为胡同。同读四音,轻化、儿化。 胡同是从元代兴起,元大都的格局极大地影响着胡同格局。元大都横平竖直,棋盘般整齐的街道,也必然使火弄、胡同等小街也是横平竖直,极为规整的。而且由于皇城几乎在城市中间,阻断了城市的东西通路。因而大街多南北向,而胡同作为大街的连接与通道便多为东西向。根据北京的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理位置,坐北朝南的房屋可以得到充足的日照,冬暖夏凉。东西向的胡同也适宜建造朝南向的房屋,因此最典型北京胡同格局是鱼骨刺式的。一条较大的胡同或街道南北向在中间,两边是东西向排列整齐的胡同。在北京内城还保留着许多元代的道路格局,保留着鱼骨刺式的胡同格局。最典型的是锣鼓巷、东四、西四各条胡同。 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四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它们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有8条胡同,东边有8条胡同,这里的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延续至今。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型制的府邸、宅院那么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许多故事。 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南起阜成门内大街,北至平安里西大街,西起赵登禹路,东至西四北大街,在这块不大的街区里有八条平行整齐排列的东西向胡同,被誉为“旧城历史精华地段的核心保护区”。 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也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而诞生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大都兴建时全城有统一、严格的规划。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正是按严格规划建设起来的,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是反映元大都建城规划的难得的历史遗存。 除了这种主要格局外,还有其他格局,比如南北向的胡同,弯曲的胡同等。这些主要在外城,即原来的宣武区、崇文区。为什么出现这些胡同格局呢?主要原因有三个。一、外城是明中期后建成的,没有经过严格规划,它要依地形等各种因素变换,不可能是非常规整的;二、外城多河流、湖泊。原宣武区水流汇向陶然亭。原崇文区流向龙潭湖。胡同依水流而建,外城有许多胡同很曲折,而且两边院落有高台阶上去。这说明这里过去可能是河流,河流干涸后形成胡同;三、由旧城向新城的通道形成街道胡同。原宣武区的很大一部分是原金中都旧城。元大都正在其东北建设,建成后旧城仍有许多人居住,他们要到新城区,抄近道自然形成斜向街道、胡同。 因河流而形成,最典型的是长巷诸条和草厂诸条。长巷诸条从打磨厂自北向南,穿过鲜鱼口东段,斜向东南。这里原有泄水河,长巷头条依河的东岸而建,此后诸条也沿河的走向兴建,形成一片斜向胡同群。 草场头条至十条居住区内共十条南北走向的胡同,这是北京仅有的一片大规模南北走向的胡同群。其布局既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走向,也考虑排水至三里河的需要。草场诸条明代为羊房草场的一部分,是明政府养羊积草之地。 该地区顺应南北走向的胡同格局,形成了东西向,斜向为主的四合院建筑群。它有别于内城南北向四合院的传统组合形态,具有自然生长、形成和发展而来的独特的街巷胡同院落肌理,体现了中国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观念。 在胡同中,不经意间会看到老店铺的痕迹,精美的石雕、木雕的房檐屋角、彩绘,还依稀可见,使人仿佛在刹那间来到历史的深处。 北京胡同的变化 北京胡同的名称是在几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不是由某个部门一次命名,因而丰富多彩,无所不包,反映了北京城的历史、文化、民俗、建筑、宗教等方方面面的特色,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很多胡同以寺庙、官衙、军营、仓库、碑、井、植物、桥、河湖、动物、人名、生活方式等命名,从名字中就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气息。但有些名字开始不雅,后来就改了谐音,比如粪厂胡同,改成了奋章胡同,臭皮胡同改成了受壁胡同,屎壳郎胡同变成了时刻亮胡同,狗尾巴胡同改为高义伯胡同,鸡罩胡同改成了吉兆胡同,猪尾巴胡同改成了珠苇箔胡同等等。 俗话说北京胡同“有名的三千六,无名的多如牛毛”,北京胡同究竟多少条,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数字,但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再由多变少的过程。1944年时,北京的胡同数达到鼎盛,当时有3200条,是历史上最多的时候。从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目前估计仅存500条左右。对这些拆除怎么看?我的看法是既不能全部否定,更不能全部肯定。对某些在城市边缘地区的,没有特色也十分破旧的,为了新的建设可以拆除一些。在建设过程中总要摔碎一些旧的坛坛罐罐,总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在中心城区拆除了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对北京城极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甚至有重大意义的胡同与四合院,应该说是极不应该的,极不慎重的。所幸大家文物保护意识正在增强,拆除胡同、四合院的行为正在受到制止。
北京胡同之最 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 三庙街东起上斜街,西至长椿街,街长不足三百米,宽约四至六米,街上店铺不多。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街,据古今学者考证,一致认为此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北京道路历史之最,是北京街巷名副其实的“老爷爷”。这条街在唐幽州时已有,辽代时在南京城拱辰门里,金中都时在崇智门里,是当时商业活动极为集中的地区,还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府邸,热闹繁华,堪称辽金时代的金街,如今北京的王府井。 最长的胡同:东西交民巷 东西交民巷原称江米巷,1552米加1080米,共2632米。 最短的胡同:跨车胡同 跨车胡同只一个门牌,齐白石故居,长约40米。 最宽的胡同:辟才胡同 北京城里最宽的胡同是辟才胡同,宽37米;灵境胡同次之,有34米。 最窄胡同:钱市胡同 大栅栏钱市胡同,在珠宝市街内路西有一条死胡同,全长50余米,是北京最窄的胡同,最宽处不足0.8米,窄处只有0.4米,一个胖人已难通过,如两人相对而行,一个只能避让在门洞内,先让另一人通过。 就是这样一条窄小的胡同,却曾是京城银钱交易市场,故名钱市胡同,是操纵着全市银钱比价行情的地方,是全市商人关注的中心。因而胡同虽小,知名度却极高。 清中期前,货币主要以白银和制钱为主。白银就是炉房铸造的大小元宝,主要用于批发交易和大宗薪俸支付,制钱主要用于零售买卖。两者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必然有兑换,两者的比价也有涨有落,经常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钱市胡同就是官办的银钱兑换的主要市场,胡同内有18户经纪人,他们各用砖建成方形案子,俗称“十八案”。每天清晨开盘时,经纪人站在各自案子上高声吆喝买或卖,成交后他们从中提成。来市场交易的商家知道交易行市后,立即以鸽子传递行情,按钱市的兑率作为买卖的标准,很快传遍全市。胡同尽头有一处很大的木架罩棚,就是当年银钱兑换的场所。 现在,胡同南侧有五所三合小院,都是当年铸造银锭的炉房,仔细察看,屋顶留有气窗,是当时冶炼银锭时通气用的。北侧是四家连体式建筑,二至三层楼房,中西合璧,外立面装饰十分考究,这是四家清末建成的银号。当银两与制钱被银圆与纸币取代后,钱市失去了原有功能,很多改成了银号。现在成了民居。 除了钱市胡同,北京窄的胡同还包括东珠市口高筱胡同、天桥小喇叭胡同、小墙缝胡同等,均窄于1米。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6:51 , Processed in 1.10844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