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四海冶城堡,现在称为延庆县四海镇四海村。东南面的山上有个地方,久负盛名,尤其为摄影爱好者痴迷,那就是九孔楼。清光绪《延庆州志》上记为“御靖北台”。文雅的名字不好记,当地人因形而俗称九眼楼。 建九眼楼目的,依然是保卫皇陵。此地古时称四海冶,防务属宣化东路,正在明皇陵之北,成为防守要地。当时北面沿线,如岔道、柳沟、四海冶等地都有军事城堡,屯军防守。关键之地仅有一城堡尚显不足。明嘉靖《隆庆志》中说:嘉靖二十二年(1543)“巡抚都御史王仪奏……欲于金陵之后筑墙修墩为拱护计……自红门东至四海冶,西至羊头山,红门左右修墩十四座,墩墙相连。”从四海冶至岔道羊头山,城墙“长一百四十里”,同时再建14座墩台,“四海若有警,举炮火,顷刻可以达居庸。”这样,城墩相连,烽火相望,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位置经过精心策划。十三陵在京师之北,黄花镇又在北面,为陵之玄武,而火焰山“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正如《长安客话》所言:“黄花镇正为京师北门。东则山海,西则居庸,其北切邻四海冶……极为紧要之区。”可见九眼楼位置之重要。明朝人在此建楼筑墙,用意深远:守住了皇陵,也就守住了京城,守住了皇家的根基。 四海村的东南是火焰山,有小路可以攀登。尽管海拔1141米,气喘吁吁,从此处上山,还是比怀柔方向要近,且省力得多。山路崎岖,树木繁茂蔽荫。及至山顶,眼前一片亮丽,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向南远眺,千山万壑,山川叠嶂,群峰皆在脚下。山峰之上,长城雄奇壮丽,蜿蜒逶迤,起伏跌宕,气势磅礴,如同一条长链,串起著名的慕田峪、神奇的箭扣,令人叹服的北京结。城链上的烽火台恰如个个结点。试想:一个结点燃起烽火,14个点迅速反应,这在当年是最为现代有效的通讯手段。 再向南,一望无际的沃野平川,万顷田畴,叠青铺绿,怀柔水库如同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绿色的大地上,雾霾之后便是京城。有文载:“登火焰山望之,而神京在前,宫阙在目,实京师以火焰为后屏也。”《长安客话》上也说“南望禁城隐隐在目眦间”,可见山之高。 山巅之上,九眼楼前,进深很浅,台阶陡峭。楼为正方,每边约长20米,双层空心,七八米高,基础为条石垒砌,上为城砖砌筑。常见的烽火台,每面箭窗3个,多的不过五六个,而九眼楼每面各开9个,四面共36个,可见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楼内有1米多宽的环形通道,供守城将士来往巡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37 , Processed in 1.09582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