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楷模原是两种树?

2014-1-16 14:06| 发布者: 掌柜 |原作者: 黄珊珊 |来自: 北京晚报

摘要: “楷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榜样、模范”。如果寻根溯源,“楷模”一词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据《资治通鉴》第五十五卷记载,东汉时期在太学里就曾流传有“天下楷模李元礼”的说法。南北朝时期,宋 ...

  “楷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榜样、模范”。如果寻根溯源,“楷模”一词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据《资治通鉴》第五十五卷记载,东汉时期在太学里就曾流传有“天下楷模李元礼”的说法。南北朝时期,宋人范晔在《后汉书·卢植传》中还曾将刚正不阿的卢植称为“楷模”:“曹操北讨柳城,过涿郡,告守令曰:‘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那么,为什么要用“楷模”一词代指榜样或模范呢?

  翻阅《辞海》中对“楷”和“模”的阐释,我们不难发现,原来它们分别是两种树木。“楷”条目下是这样说的:1、木名。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楷木,即今之黄连头树也。楷有瘿,可以为器。”2、相传楷树枝干疏而不屈,因以形容刚直。《人物志·体别》,“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而“模”字条目下的解释则为……4、木名。传说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见《广群芳谱·木谱十三》引《淮南草木谱》。关于“楷模”一词的由来,北宋人孙奕在其所编著的《履斋示儿编》一书的卷十三中也有这样的追溯:“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明代的叶盛在《水东日记》中也记载:“吴正道,东隅人,明六书,许慎《说文解字》有不足者补之。临川吴文正公澄问曰:‘楷模二字假借乎?’曰:‘取义也。’曰:‘何以取木为义?’曰:‘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冢上,其余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若正与直,可为法则。况且在周、孔之冢乎。曰:‘出何书?’曰:‘出淮南王安《草木谱》。’”

  楷树俗称“黄连木”,其木质地柔韧,久藏不腐,亦不暴折;果实椭圆形,红色。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成为众树的榜样。生长在孔子墓上的楷树相传为其弟子子贡所植。子贡奔丧回来后,将一棵楷树苗栽于其师墓旁,后成大树。清康熙年间,这株楷树遭雷火焚死,后人遂将枯干图像刻于石上,碑名“子贡手植楷”。又在石上建了一座碑亭,取名为“楷亭”。模树,则传说是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由于这两种树因生长在圣贤的墓旁,其形状与质地又为人们所推崇,后来人们就取“楷”和“模”两种树的特征,来代指品格高尚的人,“楷模”一词遂沿用至今。

  但也有人认为,“楷模”一词其实与楷树、模树无关,只是一种附会之说。因为“楷树”的“楷”(jiē)与“楷模”的“楷”(kǎi)是两个同形异音异义词,二者并无意义上的联系。“楷模”的“楷”字,其本义就有“法式、典范”之意。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老子》中已出现过“能知楷式,是谓玄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曰:“楷,法式也。言儒者行事,以为后世楷模法式也。”而模树更像是古人假想出来的一种树木,因为“模木”之名除在淮南王安的《草木谱》一书中有记载外,其他古籍中并未见有这一树名。淮南王安所著的《草木谱》一书除了在上述笔记小说中被提到外,在其他史籍中也未见提及。此外,“模”字的本义中也包含有“法式、规范、标准”之意,东汉时期张衡写的《归田赋》中已有:“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西晋诗人左思的《咏史诗》中也不乏用“模”的诗句:“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6 16:02 , Processed in 1.10178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