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的路与桥(一)
——纪念博物馆日 北京,一座天河上的桥梁(引言) 北京,古称幽燕、幽州。按照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观念,将天下分为九州,并且各自对应有星象分野。燕地幽州分野当在二十八星宿之东方七宿的尾、箕之间,也有说在箕、斗之间,箕属东方七宿之末,斗属北方七宿之首。此处,宿字读音为“秀”,表示为天上的星座。如《汉书·地理志》:“燕地,尾、箕分野也。”按照西方星座,尾、箕、斗星宿分别归属于天蝎座和人马座,位居东北方位,正好横跨在银河之上,形似过河的渡口。所以《晋书·天文志上》即曰:“天汉起东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相对应的幽州北京即为汉津,一处天河上的渡口。
与二十八星宿同样古老的还有一种星空分划方法,这就是十二星次,尾、箕两宿合为析木星次,析木在汉津,因而幽州又名为析木之津,简称析津。《晋书·天文志上》亦曰:“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燕之分野,属幽州。”五行中东方属木,北方属水,析木正好处于二者边界,因名析木。 析津两字真正成为北京的地名是在辽代。辽开泰元年(1012年)设幽州为燕京,是为辽南京,治所名为燕京析津府。有一本北京最早的地方志,其书名即为《析津志》,又名《析津志典》、《燕京志》,元人熊梦祥所撰,即得名于此。历史上,涉及北京的历史书籍,大都在开篇的建制沿革中,要交代北京的星象分野和星次,成为叙说北京天文地理的重要内容。
考察析津之津为渡口,析木为剖析、伐木、木作,其意象完全可以理解为以木渡河,就是搭建在天河上的一座木桥。《楚辞·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朱熹注:“天津,析木之津,谓箕斗之间汉津也。盖箕北、斗南,天河所经,而日月五星于此往来,故谓之津。”银河北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寓意为天帝的宫殿和皇都,而析津之外即为天下畛域。故析木之天津桥可不是一般的桥梁渡口,实为天帝所居的皇都要津,即帝都正门外的金水桥。正如隋唐洛河上的天津桥,宋汴梁、金中都、元大都皇城外的龙津桥,明清皇城外的金水桥所象征的,析津即天津桥、龙津桥,而且元大都顺承门外有一座桥的名字就叫“析津桥”。由此可以看出,北京早就被赋予了“日月五星于此往来”的天上要津的重要门户地位,而且也惟有北京当得起这座宇宙间唯一的天河桥梁的称号。 在此顺带还要说明一下,北京最终没有独占这座天桥,而是把名字送给了东南方向的天津市。不过天津市在历史上其本义是天津卫,一个保卫析津之桥的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