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都龙脉——厚载升平:北京中轴线上有一座“升平桥”

2020-8-3 13:0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王锐英 |来自: 北京桥梁

摘要: 北京中轴线上的路与桥(十二)——纪念博物馆日 前面我们“步量”了元大都皇城北门外的厚载红门三桥,由此往南还有一座神秘的桥,长期以来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座桥应该就位于今天的中轴线上、元代宫城北门厚 ...

北京中轴线上的路与桥(十二)
——纪念博物馆日


    前面我们“步量”了元大都皇城北门外的厚载红门三桥,由此往南还有一座神秘的桥,长期以来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座桥应该就位于今天的中轴线上、元代宫城北门厚载门外,其名为“升平桥”。本文做出如下探寻。
北京中轴线上有一座“升平桥”

据《析津志辑佚·城池街市》说:“升平桥,在厚载门,通海子水,入大内。”那么,这座“升平桥”位于何处?今又何在?与元大都厚载门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有学者认为“厚载门,即指萧墙北门厚载红门”,“厚载红门以内有御苑,引海子水(即玄武池水)经厚载红门外升平桥灌人御苑。”[1] 此说值得商榷。首先,元大都厚载门与厚载红门本不是一门,这一点已为许多文献所证明。其次,厚载红门在今地安门位置,如果升平桥在厚载红门外,理应在地安门附近既有桥还有河,如此的话,从西步量桥到东步量桥之间无论开挖一条东西向或一条南北向的沟渠,在格局上是难以安排的,当然至今也无丝毫遗迹为证。况且,在厚载红门(地安门)外不远处的西北有海子、东北有御河,还有邻近的西压桥、万宁桥、东不压桥三桥拱卫,也没有必要再挖一条河、再架起一座桥。还有,据《元史》卷七十七《祭祀》载“游皇城”情景:“至十五日…于殿前…列于崇天门外,迎引出宫。至庆寿寺,具素食,食罢起行,从西宫门外垣海子南岸,入厚载红门,由东华门过延春门而西。…至十六日罢散。”很清楚,邻近海子的就是厚载红门,没有桥。
本文以为“升平桥,在厚载门,通海子水,入大内”的文字意义为:“升平桥位于厚载门外,桥下通海子水,桥上入大内。”所以,厚载门肯定是在海子下游,说明桥下之水来自海子。“入大内”三字,不是一些文献所解读的指海子水入大内,准确地说是将升平桥看作厚载门外的护城河桥,过此桥即可进入大内。桥下之水一定是自西向东流的,此“海子之水”如果不是直接来自西边近在咫尺的太液池,就是来自北面的玄武池。


厚载门推测在今神武门位置

是否有一种可能,升平桥不在厚载门外,而就在厚载门旁边呢,比如在通往海子边的大内夹垣中,跨景山西河(即今北海东北角先蚕坛东侧的沟渠,有文献名其为金水河)进入宫城的水道上,比较接近景山西街南口鸳鸯桥的位置(今景山西街南口大高玄殿东南角)。不过,如果这样的话,与厚载门的距离大约得有300来米,准确地说应该位于大内夹垣西头而不是厚载门。一座不起眼的桥被记为在厚载门名下,应该不出百米吧。如果很有名,甚至名气超过了这座城门,比如高梁桥在西直门外,就离城门有一里地,倒是可以稍远些。但请注意,桥和城门一定在同一条大道上,才可以这样说,比如万宁桥在地安门、大通桥在东便门、甘石桥在顺城门、丽正门外第一第二第三桥等等。所以,“升平桥在厚载门”,一定是在厚载门外且直通厚载门的道路上吧。
厚载门外有一座升平桥,唯见《析津志》这一条历史记录,如此重要位置名字也很好听的一座桥,不见其它记载,不仅值得怀疑其是否真的存在过,也确实说不过去,委屈了这座桥梁。不过,升平桥之名确实曾经出现在皇城中轴线上,例如北宋东京汴梁的周桥,唐代称为“汴州桥”,五代时称汴桥,宋代就曾经改名为升平桥,又称迎真桥。天圣年间改名为天汉桥,金代名天津桥,又称周桥,习俗称为州桥。元大都取法金中都和宋汴京,将升平桥置于厚载门外完全可以说是有来头的。可能这座桥梁比较小,很不起眼,就如同现今的神武门外地下的筒子河涵洞,又有多少人知晓、又有几篇文章提到呢。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升平桥下之水向东流到何处,是直接流入南北河沿的玉河,还是流入元宫城的东护城河呢?

神武门外筒子河涵洞(图片引自网络)

升平桥下“海子水”

升平桥下海子水的来源,第一种可能,上游景山西河,水来自玄武池海子。这路河渠即浴蚕河、北海濠濮间之水的前身。
本文意旨在于桥梁,而真正具有深刻桥梁文化意味的故事却是北京一处著名园林景点濠濮间,这是北海公园的一处园中之园。“濠”与“濮”均为中国古水名,出自《庄子·秋水》篇: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所谓濠上,即濠水之上,濠梁即濠水之上的桥梁。濠濮间水池上有一座九曲雕栏石桥就是模拟了“濠梁”,而该桥下之水,就来自北面的先蚕坛的浴蚕河,河水经画舫斋缓缓流入濠濮间。这条河有人称为“景山西河”,姑且名之。借此再介绍一个相关的景点,与濠濮间的濠梁蕴意相同的还有一座桥,就是位于颐和园后御道最东侧的谐趣园内的知鱼桥,建于乾隆时期,是乾隆最钟爱的石桥。


濠濮间石桥(图片引自网络)

谐趣园知鱼桥(图片引自网络)

“景山西河”——故宫内金水河上游
景山西河虽然很小,但自金元以来对于皇家却非常重要。其北面的源头就在北海北门地下的“西压桥”或名“西步量桥”之下,今为北水闸,水的上游即海子之水。这一段河道位于北海公园东墙以里,流到濠濮间以南则流出园墙水关,顺东墙外侧流到景山后街和景山西街交接处的西板桥下稍作转折,过白石桥,然后顺景山西墙向南穿过景山前街下的鸳鸯桥汇入故宫筒子河,正对故宫内金水河入口,所以称之为“内金水河”。
据有关记录,“景山西河上有西板桥(恭俭胡同南口)、白石桥、山右里门桥(景山西门)和鸳鸯桥(景山前街地下,半边石半边砖桥,1930年代因修景山前街马路而埋入地下),观德殿前有明河,上架三桥称为观德桥。”[2]景山西河现在还存在着,但早已经改为暗河。2018年,这段暗河又被“重新发现”了,就在恭俭胡同南口发现了1970年代被埋入地下的西板桥遗迹,这座古桥和一段29米长的河道破土重现,而且将原址保护。新闻报道考古报告显示,推测至少明代起桥与河就已存在,实际上元代就已经存在了。
有人说景山西河是元代金水河的一支水系,有些道理,但名为金水河不太确切。真正的金水河不是源自海子,而是指元代修建的沿北海北岸和东岸,基本上平行于景山西河,在濠濮间西侧跨过陟山桥,专门供万岁山(琼岛)所用。而且从其水位高程可以看到,在北海北门处,辗转来自玉泉山、西直门南水关的金水河河道在北海北门外的地面以上,以足够水位高度方可向南流过陟山桥,当然是元代的桥面,其标高比之现今应该低得多。而景山西河的上游即北闸口的水面本就低于金水河,是不可能流过陟山桥的。不过,如果金水河的水量流到此处还比较大的话,是否被导入景山西河呢,有可能,但因为水质和目的不同,本文推测还是有可能自陟山桥东边继续南行流入大内的,这本是金水河的目的。但是,自陟山桥向南于史无征,只能存疑了。
景山西河不仅流入元厚载门升平桥下,中途还要灌溉“大内御苑”,必有几处出水口向东进入所谓“熟地八顷”的御苑,用于皇帝的耤田和花木,而且还要推动御苑中的水碾。所以,其上游肯定不是金水河,而是玄武池的海子水。


升平桥下海子水的来源,第二种可能,上游太液池,近在咫尺的海子水。
升平桥的海子水是否有可能来自西边的太液池吗?元代的水位不好推测,但估计不会高于现今故宫筒子河的水位高度,特别是水位不稳定,引太液池水向东的可能性比较小,同时景山西河除了灌溉御苑,还要有它的出口,作为升平桥下之水最为合适。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可以设想金水河自北进入太液池东岸,循景山西河即可灌溉东侧的御苑、推动水碾,又可达西侧的万岁山,再可南入大内,其河道与现存河道大致相同,成为宫城的内金水河。但是,考虑金水河需要达到陟山桥的水位高度,即使今日的景山西河也是过于低下了。是否景山西河原本在地面上,后来下挖了,乃是明清时代的改造,值得怀疑。特别是如果太液池水直接进入筒子河,如此合理的安排为什么至今未见水道痕迹,直到1956年才修建了一条地下管道以补充筒子河呢?


乾坤日月明,四海皆升平


与升平桥有关的相关信息还可见如下记载和寓意:
萧洵《故宫遗录》记载元大都大内:“又后为厚载门,上连高阁,环以飞桥,舞台于前,回阑引翼。每幸阁上,天魔歌舞于台,繁吹导之,自飞桥而升,市人闻之,如在霄汉。此段是说厚载门上建有高大阁楼,阁楼周边环绕飞桥即旋转楼梯,高阁前面还建有一个大舞台,两侧连接飞桥可以上下。为什么在厚载门建有这样的飞升之桥和舞台呢?与升平桥是否有什么内在关系?
这还要从大都的五行八卦来解释。《易经象传》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讲的是六十四卦的“地风升”的“升卦”。

 

  “升卦”,地在上而巽在下,是因为风起于地下而向上吹,为阴中阳气呈现上升之象。升为十二月卦象,此时阴气下凝、阳气上升,所以叫地风升。结合厚载门外的升平桥、厚载门上的飞升之桥和飞升之歌舞,可理解为厚载门不仅为初始的阳气自“北地”输入“南天”之皇宫,还寓意着“飞黄腾达”,寓意着大都及天下实现歌舞升平境界的理想和期望。在这里,北方为坤地、为坎水,均寓示着阴寒意象,所以大都北边只开两门(象数为阴),正中不开门;南边开三门(象数为阳)。但是皇城和宫城北边正中要开门,就必须要有所避忌和禳治,这正是风水要义。所以,纳北风而入大内,必须为阳气(巽)升平而入厚载之门(坤),这不就是需要升平桥体现出“升卦”意味吗。
总之,通过考证升平桥的位置以及与厚载门的关系,以及所蕴意的五行八卦意象,足可证明厚载门作为元宫城的北门,其外可能有护城河、可能有护城河桥,这座桥最大可能就是升平桥。既然元故宫崇天门前有周桥和金水河,自然不排除其后门有升平桥和海子河,也是适当的和可行的。至于元代宫城东西两边即东华门和西华门外,是否有护城河和护城河桥,尚未见到确切证据,需要继续考证。
[1]杨宽著,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第475页。
[2]张富强著,景山寿皇殿历史文化研究,金城出版社,2012.08,第12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20:24 , Processed in 1.10916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