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拆除天体仪,城台上的部分城砖被侵略者拆毁用来铺设一段斜坡,天体仪的球体即由此滚下。照片中的天体仪球体已被包裹好准备运走。背景台上是已经拆卸了一部分的黄道经纬仪。 正在拆卸中的天体仪。 德国士兵在天文台上看守即将被拆卸的天体仪。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1669年至1673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天体仪因其重要的象征作用,被誉为“诸仪之统”。 德皇威廉二世把地平经仪等天文仪器安放在皇家花园的草坪上。 1873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拍摄的玑衡抚辰仪。乾隆十九年(1754年)制成的玑衡抚辰仪是古观象台上最晚制成的一件天文仪器,由当时钦天监的传教士戴进贤、刘松龄设计监制。 民国时的古观象台。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北京这座“充满神话色彩的城市”毫无遮拦地展现在入侵者面前。巍峨的宫殿,精致的宝塔,古朴的庙宇,还有价值连城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都成为他们囊中之物。当强盗们把能搬得走的宝贝都塞进自己的口袋后,安放在建国门外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又成为他们争抢的对象。 见到这些天文仪器,任联军司令的德国统帅瓦德西惊叹道:“这些天文仪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们的造型和各台仪器上的龙形装饰都极为完美。”法军统帅伏依隆也对这批仪器垂涎三尺。他向瓦德西提出,要把它们运往法国,理由是这些仪器在制造过程中曾得到过法国传教士的帮助。为此两个强盗争执不下。后来,在德军参谋长什瓦兹霍甫与法方代表马香的协商下,他们决定瓜分这些天文仪器。德国以观象台位于德国管理区为由,得到了天体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浑仪,而法国则得到地平经纬仪、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和简仪。 在帝王时代,天文仪器不仅是科学工具,还是皇帝与天对话的工具,是君权神授的象征,乃国之重器。当得知德法两国要瓜分天文仪时,中国政府的和谈代表庆亲王瑛勖赶紧派荫昌去求情,希望德国人不要动这些仪器。荫昌当过驻德公使随员,在德国人面前容易说得上话。然而,不可一世的瓦德西拒绝了中国政府的请求。 1900年12月2日,德法两国士兵在光天化日之下拆散了这些仪器,并把它们分别运到德、法公使馆。不久后,因为各种利益关系,法国将它们还给了中国。而德国人则把它们装上轮船运回德国,并安放在了德皇威廉二世的皇家花园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向巴黎和会提出,要求德国将掠走的古天文仪器归还中国。巴黎和会把德国占领区青岛给了日本,在归还天文仪这样的小事上遂了中国的愿。巴黎和约第121条中规定:“所有1900年及1901年德国军队从中国掠去之天文仪器在本约实行后12个月概行归还中国。所有实行此项归还之举,所需一切费用,包括拆卸、函装、运送及北京建设之费用在内,亦由德国担任支付。” 1920年6月10日,这批仪器在波茨坦拆卸后装上了日本的“南开丸”号轮船,准备途经神户再运到天津。不料轮船到达日本后,又出现了意外。日本政府竟强行扣留了这批天文仪,要求中国政府做出选择:要么放弃仪器,要么就承认巴黎和会上规定的日本在山东享有的种种特权。当时,德国政府希望能尽早与中国恢复外交及经济关系,于是委托荷兰公使欧登蒂克从中斡旋。1921年1月25日,5件天文仪器终于运抵天津港。当年4月7日,阔别北京20年的天文仪器重新回到了中央观象台(即古观象台)。当时《北京晨报》报道:“今者赵璧重归,闻观象台不日将特开大会,刊印图说。俾邦人士共相观览,闻此项仪器交涉归还颇费手续,即就中央观象台搜集的证据而论,亦非一朝一夕之功,且归还事件,列为德国和约专条,盖国耻关系,各国颇视为巨大事件。” 1920年10月10日,几件天文仪器重新安置好后,民国政府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参观活动。看到这些历尽沧桑的天文仪终于重归旧址,参观者们无不百感交集。 本版图片由北京古观象台、徐家宁、秦风老照片馆提供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8 , Processed in 1.09676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