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嗅觉审美有着特殊的钟爱。上世纪80年代,我国考古人员在属于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时期的上海青浦福泉山高土台墓地发掘出了一件灰陶竹节纹熏炉;又在属于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辽宁牛河梁地区发掘出了陶熏炉炉盖。这说明我国先民至少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熏香。几千年来,嗅觉审美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绵延流传并不断完善、丰厚,对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良渚文化竹节纹灰陶熏炉上海青浦区博物馆 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汉代错金博山炉 河北博物院藏 古人燃香“以奉高明” 早在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丁谓就在香学重要典籍《天香传》中指出,“香之为用从古矣。所以奉高明,所以达蠲(juān)洁。”在我国文明早期,香的使用具有“奉祀神明”与“清洁环境”两大主要功能,不过究竟何者为先,目前尚难确定。 古人相信“香气”是实现人与神灵、逝者之间沟通的有效方式。《诗经·大雅·生民》:“载谋载惟,取萧祭脂。”意思是祭祀时用香蒿和牛肠脂合烧,取其香气,使上达于神。 千百年来,很多古籍记载了古人用香的记载。除此之外,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既是一座辉煌的文学丰碑,也是一场嗅觉审美的奢华盛宴。小说中记载了用香的诸多细节,包括熏香器皿、香料以及“拈香”的流程等,这也成为如今人们了解古人用香的重要参考。 《红楼梦》多次写到拜佛、祀神、祭祖等场面,烧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比如第十七、十八回,元妃在大观园内,“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类似情节在书中有多处。 烧香有一个十分繁复的程序,称为“拈香”。《红楼梦》在第二十九回就写到,在一次清虚观打醮时,贾府由贾母亲自出马“拈香”。书中的清虚观貌似道教活动场所,但张道长见了贾母,开口却说“无量寿佛”,所以其仪轨也可能是佛道杂糅。 另外,祭祖、办丧事时也需要燃香。“拈香”仪式,能渲染出特定场合所需要的庄严肃穆氛围。 过去皇权时代,皇帝号称“天子”,被神化成上天的代言人,所以每当皇帝下达圣旨,臣下接旨的时候也要摆上香案焚香。《红楼梦》中对此就有记载。第十六回,贾府本来正在庆祝贾政生日,“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的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 “拈香”的仪式一直沿袭下来,在当今生活中,仍然能看到非常完整的仪式。 当代英国汉学家王斯福在《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中记录了他观察到的民间烧香仪式:“香是一炷一炷地点。在正式敬拜时,人们会用同样的姿势举着香,这姿势便是双手合拢,两个大拇指挨着压在互相并在一起的两个食指上面。在敬拜时,要把一炷香插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 古代,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燃香除了用于祭祀,也大量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不同者,祭祀等活动一般燃的是柱香,而日常所燃之香则以馨香植物的根、茎、叶或树脂类香料制成的篆香、线香、盘香等为主。 西周时有以嘉草驱蛊、以莽草驱虫的习俗,《周礼·秋官》相关记载:“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yíng)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 到了汉代,香料的种类极为丰富。属于西汉早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批香囊、香袋和香炉,其中6个香囊内装有茅香根茎、花椒和辛夷,6个香袋内盛有花椒、茅香、桂、高良姜、姜、辛夷和杜衡,两个彩绘陶制熏香炉内则盛有高良姜、茅香根茎、藁本、辛夷等。 在香料种类大为丰富的同时,汉代熏香器具也得到了大发展。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错金博山炉,其造型和工艺令人惊叹。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这样介绍它:“通体错金,纹饰流畅自然,线条有粗细之分,细者犹如毫发。炉座圈足错金,作卷云纹。座把透雕,作三龙腾出波涛翻滚的水面以头托炉盘状。炉盘错金作流云纹,线条极为活泼流畅。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峦多层。炉盖因山势镂孔。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高层峦峰或骑在兽身上,猎人肩扛弓弩巡猎山间或正在追逐逃窜的野猪,二三小树点缀其间,刻画了一幅秀丽的自然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景……” 文人案头常见鼎式香炉 古时,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鼎式香炉,鼎式香炉也叫作香炉鼎,一般为三足,也有四足的。 鼎最早是陶制的,其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食物置于鼎内。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秦朝以郡县制取代诸侯分封制,贵族阶层瓦解,鼎也失去了尊贵地位,鼎逐渐在社会生活中使用。 东汉后期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寺庙大殿前往往安放大鼎作为装饰物与焚香容器。寺庙里燃香量大,其鼎体积也大。鼎式香炉在明清绘画中多见。比如明代杜堇《玩古图》、明代仇英《蓬莱仙弈图》中均有此物。 鼎式香炉有铜制的,也有的是瓷器。鼎式香炉在《红楼梦》书中也出现多次,说明明清时期此种香炉器形比较流行。借《红楼梦》这本书,可以了解鼎式香炉诸多细节。比如第十七、十八回写元妃省亲,就提到香炉鼎,“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第四十一回提到,贾宝玉“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贾宝玉卧房内所用的也是鼎式香炉。第七十六回,妙玉为林黛玉、史湘云的联句续作,起始一句就是“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说明妙玉日常所用熏香器具也是铜制鼎式香炉(篆香非供佛之物)。 《红楼梦》中记载了几种非常小巧的香炉鼎。比如在第三回,林黛玉第一次到王夫人房间,看到临窗大炕,“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这里的“文王鼎”是一种小型鼎式香炉,“匙箸”“香盒”是拨弄、储存香材的器具。“文王鼎”是放置在“梅花式洋漆小几”上的,何况还与“匙箸香盒”一起放在上面,说明这个香炉鼎非常精致小巧。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文物的文王鼎和作为生活器皿的文王鼎要区分开。文王鼎是周代的传国国鼎,宋代王黼(fǔ)的《宣和博古图》中有收录,文王鼎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重,乾隆皇帝多次下旨制造掐丝珐琅文王鼎。根据记载,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五月二十四日热河文庙落成后,将文王鼎等十件法器移藏于文庙。乾隆、嘉庆和咸丰皇帝曾三十余次诣文庙行释奠礼,每次都取用文王鼎。 而在明末清初,民间慕古之风盛行,仿古陈设器十分流行,文王鼎的器形备受青睐,文王鼎式样的香炉很早就进入文人的案头。明人高濂所著《遵生八笺》载:“鼎者,古之食器也,故有五鼎三鼎之供。今用为焚香具者,以今不用鼎供耳。然鼎之大小有两用,大者陈于厅堂,小者置之斋室。方者以飞龙脚文王鼎为上赏。”也就是说在明末,文王鼎香炉是文人案头的极雅之物。 “暗香浮动月黄昏” 燃香既然是为了去除异味,则所燃之香材当然需选取香气浓厚者,《红楼梦》里记载了好几种香料。上文提到的元妃省亲时,“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此处“麝脑”指龙脑香与麝香,在宋代洪刍《香谱》的“香之品”卷,这两种香料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最是极品的香料。元春既然身为贵妃,当她省亲之时也只有燃此香才与其身份相配。 第四十一回提到,贾宝玉“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第五十三回提及了“百合宫香”:“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百合香”与“百合宫香”名称皆不见于洪刍《香谱》《陈氏香谱》(宋·陈敬)《香乘》(明·周嘉胄)等香学典籍。《陈氏香谱》有“百和香”条,系转引中国神话志怪小说《汉武内传》:“帝于七月七日设坐殿上,烧百和香,张罽(jì)锦帐,西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不过到了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卷六有“百和香”的处方,是由多种香味浓烈之香料和合而成。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的“百合香”与“百合宫香”大概与“百和香”类似。 盛装香料的器具有香盒,也有香囊、香袋等,不同器具所装香料形制也有所区别。香盒一般盛装用于燃烧之香材,包括原态香材(如茅香根茎、藁本、辛夷等),也包括经人为加工后形成的线香、盘香等。形状多为扁平的圆形或方形,材质有铜、木等。前述马王堆汉墓中就出土有一个单层五子漆奁,内有两个圆形小奁专门放置着香料。 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句子,似乎表明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随身佩戴香草的习俗。不过从实物来看,目前可以确定的最早香囊,仍出自前述马王堆汉墓,属于西汉早期。 在西汉时期,还有一种非常高级的器皿:“被中香炉”。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 “被中香炉”目前未见有存世实物。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的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运作原理与“被中香炉”比较相似。据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介绍,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经过巧妙的设计,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这款香囊的顶部有环链和挂钩,可以挂在车仗帷幔上或贴身佩带。 此种香囊所盛的应是香气浓郁的粉末状香料,依靠人或车行走时的空气流动使香气散发出来,它与燃烧香料以释放香气的香炉不同。有些资料将两者直接画等号,是错误的。 需要提及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香气总是与景致同时出现,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香气得以脱离一些西方美学家所说的“感官刺激物”,而升华为审美对象。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将香气放在梅枝疏影、池水清浅、月色黄昏的多维空间中加以涵泳,达成一个意味深长的审美对象。这也是我国传统嗅觉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36 , Processed in 1.09068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