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清楚什么是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是件不太简单的事情。 1890年代,受到印象派与象征主义影响的艺术家与学院派决裂自立门户,形成了分离派运动,包括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柏林分离派(Berlin Secession)、慕尼黑分离派(Munich Secession)。这一系列的分离运动的结果就是新艺术(Art Noveau)的诞生。新艺术运动的特征有:传统艺术(绘画、雕塑)与应用艺术(建筑、室内装饰、工业设计)的紧密结合;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偏爱花草的自然曲线,富有活力与动感;大量应用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 同样是动感,新艺术运动推崇的是花草动物的自然动感,它的继承者装饰艺术风推崇的则是金属与机械的动感。一战之后,设计界持续受到立体主义(Cubism)与未来主义(Futurism)的影响。装饰艺术得名于1925年的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博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随着工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汽车、轮船等钢铁造物的广泛应用,人类对美的概念也在不断改变。装饰艺术的特征:推崇纯粹的几何图案组合(圆柱、圆锥、球形)和放射线、流线型造型;材料豪华,特别偏爱铝、不锈钢、镀金、镀银、镀铜等亮闪闪的材料;强调竖向的图案动感,比如建筑的高耸感;高层建筑的顶部层层退台、逐渐缩小,形成方块堆积一样的感觉。 相比欧洲大陆,装饰艺术在美国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摩天大楼定义了曼哈顿的天际线;无线电城音乐厅如同幻想空间般的红色灯光与金色装饰让它成为世界戏剧界的中心;更不用说无数的反应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作品,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将这种风格与那个纵情享乐、纸醉金迷的时代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与美国间紧密的政治与商业关系使装饰艺术风在国内迅速成长起来,并获得了各地、各阶层市民的广泛喜爱。我们从二十年代下半叶的一些建筑上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特征。 天津基泰大楼,1928年,基泰工程司设计,是其办公大楼。早期仍不太明显的art deco风格,入口处仍然按古典手法设拱门与柱,但已经出现了白色壁柱从底部到顶部打断所有横向线条来体现垂直的拔高感,这就是art deco在立面上的最典型特征:“竖线打断横线”。壁柱高过屋顶、形成雉堞状,并设置了棱柱装饰,也是典型特征之一。抛弃了石材贴面,改用颜色深浅不同的面砖拼成菱形图案,使立面更加活泼一点。 上海光陆大楼,1928年,鸿达洋行。竖向线条尚不明显,但是底层的壁柱变成了纯粹的几何形状,顶部的塔楼也是几何体堆叠形成。外观整体简约,见不到古典建筑那些遍布外墙的花哨装饰,但是在入口、檐口、塔楼等关键部位有很明显的几何图案,这也是art deco的特点。 本楼位于外滩源区域,去年差不多改造完成。 上海西侨青年会,1928年,克明洋行。底层一个大拱套两个小拱的做法是罗曼复兴(Romanesque Revival)风格;但是上半部分的竖向线条又是明显的art deco做法。(此处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带与壁柱,深色的窗带夹在较浅色的壁柱中间。完全失去了横向线条,和哥特式建筑相似,只有向上拔高的趋势。) 楼内有上海体育博物馆,可以进入参观。 1930年代,风格更加纯正的装饰艺术风建筑开始大量出现: 上海真光大楼,1932年,邬达克(这位匈牙利建筑师赫赫有名,堪称上海滩黄金年代的象征人物)。使用褐色面砖,壁柱顶端密布尖刺形装饰,几乎是纽约摩天大楼的复刻。这种褐色面砖(由泰山砖瓦厂制造,在上海通称泰山砖)是直到五十年代上海、天津两地最常用的饰面材料之一,与水泥一起,构成了淘汰石材的“外立面革命”。 紧挨着光陆大楼,同样属于外滩源区域。 上海国际饭店,1934年,邬达克。1934-1962年间为亚洲最高建筑,高近90米,俯瞰跑马场(今人民公园)。极度贴近美国art deco的流行风格,可以在芝加哥和曼哈顿找到大量长得很像的建筑。现在是四星级酒店。 上海,江西路与福州路路口。左为汉弥尔登大楼,公和洋行设计,1933年建成;中为都城饭店,和汉弥尔登大楼基本相同,也是公和洋行设计,1935年建成;右为建设大楼,新瑞和洋行设计,1934年建成。离外滩不远,建议去上海旅游的旁友来看看,站在路口小广场上抬头看钢筋混凝土森林,真的很震撼。(但是不好拍照,广场太小楼太高,建议携带广角镜头。) (其实相比广角镜头,最好的方法是在都城饭店开一个面朝路口的高层房间...) 上海百乐门舞厅,1933年,杨锡镠。竖向的灯带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夜间。转角处的尖塔完全是一个玻璃灯柱,像灯塔一样吸引人们投入到夜生活当中。 30年代,由于上海人口增多,法租界西区(衡山路一带)和公共租界西区(江苏路、万航渡路一带)大量建设公寓住宅。这些公寓也普遍采用简化过的装饰艺术风(降低成本的同时显得低调),并且逐渐向现代主义靠拢。 峻岭公寓,1934年,公和洋行。基本没有细部的装饰,只是在中部设置竖向线条。 现在是锦江饭店的一部分,也可以入住(贵)。 百老汇大厦,1934年,公和洋行。和峻岭公寓有些相似。外立面几乎纯粹素面无装饰,也很难看出竖向的线条,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很明显;但同时顶部从两侧到中间逐渐升高、层层退台,又是装饰艺术的惯用手法之一。 卫乐公寓,1934年,赉安洋行。竖向线条布置在中部,阳台呈半圆形。这一时期上海的建筑师开始学习现代主义,减少装饰,转而通过结构(窗户、阳台等)造型的变化产生趣味。 常德公寓,1936年,赉安洋行,张爱玲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两侧突出的流线型阳台像轮船舰桥一样。 麦特赫斯脱大楼,1933年,新瑞和洋行。中部仍然有竖向线条,但是两侧白色咖啡色相间的横向线条更加明显,高耸感弱了很多。和装饰艺术风格不同,现代主义更偏向于强调横向而非竖向的趋势。 淮海大楼,1935年,黄元吉。窗户连成了横向而非竖向的窗带,让人感觉像工厂厂房,装饰几乎完全消失了。这栋大楼已经完全步入了现代主义。 装饰艺术风格在1930年代的流行是全国范围的,虽然上海是其中心,但其他大城市也可以看到许多作品。 天津渤海大楼,1936年,永和营造司。 广州爱群大酒店,1937年,李炳垣、陈荣枝。 北京杨梅竹斜街某店面。装饰艺术的影响已经到达了民间,影响了这些普通市民自行设计建造的房屋。 装饰艺术的衍生流派,除了流线型现代风外,还有民国时所谓的“新中式”建筑,是中国建筑师试图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合到最新潮流当中的尝试。但这就是一个全新的部分了,我们之后再讲。 装饰艺术风格在中国,如果从比较宽泛的角度来说, 20年代末出现,30年代前期达到高潮,直到抗战时期逐渐走低、让位于现代主义。 很有趣的一点是本期提到的很多建筑都是酒店和公寓,而且现在还正常地开放着。喜欢art deco风格的旁友在旅途中可以尝试订间房体验一下。(提示:由于建筑年代久远,条件自然是比不上新的酒店,主要体现在房间面积狭小、电梯运行差、洗手间老旧等等问题上,所以也请不要抱过高的期望)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5 , Processed in 1.10242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