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千百年来静静地流淌在京北大地,它是惟一发源于北京境内,流域面积最广、水量充沛的河流,被誉为昌平的“母亲河”。温榆河清澈的河水养育了勤劳的昌平人民,先辈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温榆河两岸定居生活。温榆河就像一根丝线,把祖先们零散的村落串成一副精美的项链,挂在京北大地。在温榆河流淌的千年岁月中,河两岸古老村落中络绎汇集来的各民族渐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昌平地区独特的民风民俗,两岸的人们沿袭着祖先遗留下的方式在这里生活,娶妻生子,以至终老。 温榆河的发源地在北京西北的八达岭关沟,有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蔺沟河等多条支流。温榆河古称湿(温)余水,沿途汇合了许多泉水,泉水温热,寒冬不冰,在它的干流北侧又有小汤山温泉汇入,温余水即由此而得名。温榆河流经昌平、顺义、朝阳、通州等区,干流长度49公里,从古老的军都山脉到北京东南的广袤平原,都留下了它的身影。如果说军都山是昌平的众山之源,那么温榆河就是昌平的众河之母,从一千七百多年以前流淌在昌平大地的易荆水、孤山水、虎眼泉水、芹城水,到今天的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蔺沟河、孟祖河等无一例外,都是温榆河的组成部分。 温榆河在昌平东南境内的三水汇合之地,被民间谚语称为“沙河澄,清水出”的地方是“沙河”。温榆河水流淌到沙河地区收拢起它那奔腾汹涌的性格,换上和蔼端庄的面容,微波荡漾,清澈见底。缓缓流动的河水像慈祥母亲的一双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定居在这里的儿女们,一路向东汇入通州区北运河,给昌平大地留下了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的背影。千百年来昌平的先祖们披荆斩棘,勤劳耕作,把一片片肥沃的土地开垦成片片良田,繁衍生息,世代更替。 温榆河虽不算名川大河,它没有长江、黄河那样的神奇,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惊鸿一瞥。首先见著史册的是东汉上谷郡太守王霸在建武十三年(37年)疏通温榆河,使温榆河汇入潞河,这样大批物资可由潞河、温榆河运往居庸关转输到上谷郡抵御长城外的胡骑侵袭。三国时期,魏国驻守蓟城的征北将军刘靖,为驻军屯田的需要,在石景山附近的永定河畔开凿车箱渠,导高梁河,引水向东到南沙河灌溉农田二千顷。十余年后,幽州地区的水利官员樊晨改造车箱渠,使永定河水自蓟西北,到昌平,汇合温榆河东流至渔阳、潞县,水流四五百里,灌灌农田万余顷。北齐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幽州刺史斛律羡又“导高梁水北合易荆,东会于潞”,直接把永定河南水北调引到昌平沙河地区,扩大温榆河的灌溉面积,并且在昌平、顺义广大地区引进了水稻种植技术。把低涝地区改成稻田,增加了北京地区的粮食品种,解决了军民的粮食问题。从三国时期至今,温榆河已惠及昌平农业近两千年,直到20世纪末叶,温榆河两岸还是鱼米之乡。 数百年来,北京流传着一句老话,“水上漂动的北京城”。水上航运自古以来都是最经济便捷的运输方式,我国江浙一带物产丰富,“湖广熟,天下足”,除粮食以外,茶叶、丝绸、瓷器、食盐、建筑材料等大规模的运输到北京也是依靠漕运。从元代开始,维持北京城的供给线就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承载着北京城这座大船,失去了运河,这座大船就会抛锚不能前进。由于水量不足,南来的货物只能漕运到通州,为使货物直达北京城,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水,筑建白浮堰,沿途截流温榆河、清河以及大小泉水进入瓮山泊,通惠河的源头瓮山泊因此而“大饱口福”。南来的漕船沿水量充足的通惠河直接进入了北京城,这样一来,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从通州区也顺理成章地西移至昌平区。明代万历年间,明廷为了使漕粮直接从京杭大运河运抵昌平,疏通了温榆河,使漕船直接停靠在沙河镇南沙河上的安济桥旁。南沙河上也呈现出“沙河南去锦帆稠,春水偏宜估客舟。共指灵源通潞水,喜看幽派即沧州”的迷人景致。这个景致也成为燕平八景之一的“安济春流”。明代中期至清朝初年,是“安济春流”景致最美的时期。当时,南沙河河宽水深,西衔远山,烟波浩渺,九孔安济石桥横卧于碧波之上,巩华城雄踞河北岸,城楼巍峨,墙堞庄严。泊岸上人来人往,搬粮运货,商旅匆匆,驼铃声声,一片繁忙景致。南沙河上碧波荡漾,客舟白帆首尾相连,鱼翔水底,鸥鸟戏水,两岸稻香荷艳,绿柳垂丝。呈现出含烟笼翠,芳草萋萋,一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如果把京杭大运河比喻成一条舞动的巨龙,那么温榆河就是这条龙身上的一叶鳞片,熠熠生辉。如果把通惠河比喻为人,温榆河就如同通惠河的手足,它的一举一动,一闪一烁,都牵动和展现着通惠河的美丽风采。 流淌在昌平大地上蜿蜒曲折的温榆河水,如同点点乳汁,像母亲那样滋养千百年来的昌平先民。同时它也像父亲那样庄严肃穆,承担着昌平儿女的历史艰辛。它把昌平千百年来发生的战乱厮杀,朝代更替,百姓流离失所看在眼里,默默地承担着历史记录者的责任。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曾经从它身体上跨过,南进中原,与汉族进行民族大融合。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纷争的刀锋也曾经多次划破它的身躯,留下累累伤痕。 东汉末年,幽州牧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派来的将军麴义,合兵十万攻打幽州军阀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顺义区白河。公孙瓒抵挡不住联军的攻击,率领残部西逃到沙河镇,企图以东沙河(易荆水)作为屏障,抵抗东来的追兵。两军在昌平地区展开厮杀,公孙瓒抵挡不住,在温榆河畔拋下累累尸骨,逃回河北雄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汉刘继元降宋,宋太宗回师北伐辽国,欲以新胜之师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军先锋部队在温榆河支流南沙河畔遭遇辽军,大败辽军。元代致和元年,元武宗次子在大都即位,为元文宗。与此同时,在上都的中书左丞相倒剌沙与梁王王禅等大臣结成拥护泰定帝太子的一派,出兵讨伐大都的元文宗。上都兵由梁王王禅等率领,大都兵由拥立元文宗的丞相燕铁木儿率领。两都之兵在沙河镇西八里的南沙河渡口展开激战,上都军败退,燕铁木儿率军追到昌平红桥(海淀区上庄镇双塔村北沙河),两军隔河对峙。先后在白浮村附近进行了两次交战,上都兵在温榆河畔死亡数千,降者万余,王禅率军败走居庸关外。 历史的长河承载着自然之河,一往无前的走到今天,曾经盛极一时的“漕运”渐渐地消失;曾经刀锋闪烁的战乱也淹没在后人的记忆之中。温榆河也像众多的河流一样,时光褪去了它的风采,千百年来的过度开发、采伐等人类活动,使它的上游水源锐减,但它仍然在执着地流淌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高铁飞至并不代表现代化生活的全部,只有绿水青山,才能孕育生命,充满生机。今天的昌平儿女肩负着绿化环境、涵养水源、治理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还昌平一片山清水秀,九十年代关闭了东沙河上游的龙山采砂厂。在昔日的不毛之地,沿东沙河一线到沙河水库建成了昌平滨河湿地公园。温榆河的上游军都山脉,众多的森林公园密布其间,退耕还林的政策使山地间草木葱茏,生机勃勃,消失数十年的潺潺溪流迫不及待的涌出山外,流入大小河道,温榆河也呈现出碧水涟涟,草木葱茏,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致。 傍晚,我站在这里—沙河水库的堤岸旁,极目西望,南、北沙河汇合后开阔的温榆河,没有涛声,没有浪花,静静地东流而去。此时,忙碌一天的水禽也扎入芦苇巢中休息,万籁寂静的黄昏中只有我孑然一身,不由自主地有些怅然若失。沿着温榆河边,踏着岸边青石小径,我一边走着,一边思索着,脑海中豁然开朗起来,静静地温榆河不正代表着昌平儿女质朴无华的性格特征吗?昌平儿女善良的心灵、开朗的性格就如同温榆河的一泓清澈的河水,刷洗着人们生活中的烦恼。不事张扬东流的温榆河,正如同昌平儿女为建设美好家乡埋头苦干,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想到这里,我的心弦不由得一阵颤动,美丽善良的温榆河,竟然与我们如此相近、相似、相知!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7 , Processed in 1.11724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