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桥 2022年8月6日21时许,中国现存最长古代木拱廊桥——福建省屏南县万安桥不幸毁于大火 下列灾后图片引自网络: 万安桥祭 才痛百祥焚,又哭万安烧。 廊桥申世遗,何处觅国宝? 据报道,万安桥位于宁德市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横跨长桥溪之上,为五墩六孔木拱廊桥;桥长98.2米、宽4.7米,2006年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万安桥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清康熙四十七年遭火焚,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后历代都有修葺。 2021年7月,屏南县为木拱廊桥“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办理文物(不可移动)保护保险,开创了福建“司法+保险”保护古廊桥的先例。若因火灾、爆炸、雷击、暴雨、洪水等原因造成廊桥毁损,由此产生的修复费用或原址重建的费用,由保险机构按合同约定赔偿。 如今,万安桥突罹火灾。有当地乡民感叹,从小跑来跑去上学必经的廊桥,恐成“遗梦”。屏南县官方表示,将对火灾情况进行评估,并全力做好修缮等后续工作。 万安桥遭火焚后,屏南现犹存10余座始建于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木拱廊桥,包括单孔跨度达35米、被誉为“江南第一险桥”的百祥桥,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中国木拱廊桥“典范之作”的龙井桥,被设计成“雄鸡振翅”形的千乘桥等。 浙南、闽北山区县市亦留存百余座宋代以来的木拱廊桥。这些古廊桥,不用一钉一铆榫卯连接,在高山沟壑间长虹卧波,成为当地人精神图腾。 2009年10月,以闽浙为代表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闽浙两省七县22座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缪小龙:廊桥遗殇 火烬薪传——闽浙木拱廊桥防火研究 8月6日,福建省屏南县万安桥又不幸火毁,万分悲痛。作者想起了他13年前写的论文:廊桥遗殇 火烬薪传——闽浙木拱廊桥防火研究 。今天特受权中国廊桥网发表,希望扩大影响,为不使悲剧重演,再次高声疾呼! 摘要: 文章列举了大量闽东北、浙西南木拱廊桥火灾的案例,分析了火灾产生的各种起因,提出了廊桥防火保护策略。展望了运用现代高科技和“绿色消防技术”,保护木拱廊桥的远景。 关键词: 闽东北;浙西南;木拱廊桥;防火研究 1闽浙廊桥千秋梦 1.1 木拱虹桥 风流千古 在闽东北、浙西南溪流纵横、峰峦叠嶂的峡谷深涧,横跨着一座座数百年历史的木拱廊桥。廊桥又称风雨桥、屋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屋、以屋护桥、桥屋一体”,既古老又独特的桥梁。木拱廊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那座横跨汴水的虹桥(图1)就是木拱廊桥的典型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史》称木拱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闽浙木拱廊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中国桥梁史上“侏罗纪公园”。置身于这些如诗如画的古廊桥,你看到的是被浓缩了几百年的乡土文化发展史,聆听到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古韵。 据调查闽浙现存木拱廊桥仅有100多座,主要分布在闽东北的寿宁、屏南等县,浙西南的泰顺、庆元、景宁等县。2006年6月,寿宁、屏南、泰顺等县共有十几座木拱廊桥,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15日,浙江庆元县后坑木拱廊桥的维修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 2009年10月1日,由闽浙两省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 与火共舞 廊桥涅槃 纵观中国消防史,古代先民对火的忧患意识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在5千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的木结构建筑已经采用防火涂料,用涂泥抹灰的方法增加建筑物的耐火性能。春秋时期《左传-襄公九年(公元前770年)》记载:“火所未至, 撤小屋, 涂大屋”。《公羊传》、《谷梁传》等都有火灾的记载,对防火有深刻的见解。我国大量的古建筑毁灭无存的历史事实证明:火灾是木结构古建筑的大敌, 其灾害是毁灭性的。 近年来闽浙木拱廊桥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有些还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廊桥,使其免于火灾的侵害。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 2 多少廊桥烟火中 2.1 国宝廊桥 毁于一炬 2002年9月6日,建于1883年的美国历史名胜“赛德桥”(图2)不幸烧毁。这座因小说及电影《廊桥遗梦》中描写而声名远扬的美国廊桥终成遗梦。 2006年6月27日,上个月刚刚荣获国保单的始建于宋代的福建屏南县百祥桥(图3.4),被当地的一个疯子纵火烧毁。国保不保,让人痛心疾首。 屏南县万安桥(图5),国保单位。始建于宋代,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毁于火重建。民国初烧毁再重建。2001年春节,因鞭炮起火,差点毁于一炬。 2.2 长虹烈焰 桥殇连绵 据不完全统计,1949—1999年的50年间,福建省宁德市境内因自然、人为原因,共毁掉50座古廊桥,其中人为失火5座,山火烧毁1座。其他原因不明。 福建古田县半山桥,始建于清乾隆39年(1774)。县文保单位。2004年6月13日,森林山火烧桥,燃烧的桥引火过溪,烧至对岸山,桥林俱毁。 浙江景宁县梅崇桥(图6),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县文保单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称梅崇桥为中国古代木拱廊桥建造技术的典范。2005年6月11日,桥上祭祀的香烛将桥烧为灰烬。 2009年9月12日,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福建省文保单位——浦城县镇安古廊桥被路人遗弃的烟蒂引燃,烧断坍塌(图7)。 3 “廊”烟四起析原因 3.1木构廊桥 先天不足 木拱廊桥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低。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木拱廊桥编木为拱,拱上立木柱,柱上架木梁,梁上再立木屋架,层层叠叠,垒成一组木构架(图8.9)。 木拱廊桥没有任何防火分隔,一处起火,很快就会火烧全桥。而屋顶严实紧密,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此外,木拱廊桥四面迎风,氧气供应充足,风助火势,火仗风威,很快就轰然倒塌,坠入溪谷。 3.2周边失火 殃及廊桥 木拱廊桥多地处高山峡谷,林密风急,一旦发生山火就会形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例如在2004年3月8日,屏南县百祥桥周边发生山林火灾,由于村民扑救及时,百祥桥才躲过一劫。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廊桥” 的泰顺北涧桥,与上桥村相邻,既没有防火间距,又没有消防通道,与火魔咫尺之遥。 3.3火源丛生 隐患重重 吸烟难禁,违建难控。闽浙木拱廊桥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游客愈来愈多,大多数古廊桥无专人管理,不收门票,游客乱丢烟头、焚香烧纸等行为无人制止。一些村民在古廊桥的建控区内私搭乱建, 摆摊设店,造成防火间距严重不足, 消防通道不畅。 祭祀香火,火灾大患。廊桥一般都设置神龛(图10、11), 常年香火不断。桥上神龛的火烛极易引发火灾。桥内祭祀悬挂的楣联、飘带等也极易燃烧。古廊桥常有迎亲、送葬的队伍来往,一路燃放鞭炮。2005年3月15日寿宁县犀溪乡的“福寿桥”,因桥中神龛烛台着火,浓烟冲天。由于及时发现扑灭,幸免于难。 电气设备,使用不当。电气引起火灾这是城镇的古廊桥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电线裸露铺设,受日晒风吹,容易老化,再加上虫咬鼠啮等诱因,极有可能发生电线短路;电源线、闸刀直接敷设在梁、枋、柱上;电线穿越顶棚不加阻燃套管,使用胶质电线和大功率照明灯;上述隐患都对古廊桥构成致命的威胁。 小孩玩火,成人纵火。小孩特别喜欢在人来人往的古廊桥嬉戏玩耍,如果玩鞭炮焰火,极易引起火灾。廊桥是一处避风遮雨的好住处,往往成为疯子夜间栖身之所,乞丐落足的常年免费旅馆,特别是乞丐在桥上用稻草杂物,烤火煮食,极其危险。另外还有廊桥维修违章施工用火、工人饮事用火等火险隐患。 3.4 通道难行 有车无路 古廊桥多数建造在崇山峻岭,连接的多是狭窄陡峭的乡村古道,车到山前却无路。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站)往往鞭长莫及,延误了灭火战机。大多古廊桥面临有车无路、有水无设施的尴尬局面。部分城镇的廊桥,也存在街道狭窄,通道不畅,消防车通行困难的状况。 3.5水源缺乏 杯水车薪 扑救火灾关键在于要有充足的水源。一座木拱廊桥耗材数百立方米,灭火需耗水数百上千吨。大多数木拱廊桥建造在崇山峻岭,自然水源十分缺乏, 枯水季节更困难。一些古廊桥离溪流水面较高,溪岸陡峭,取水困难。 3.6设施匾乏 自救困难 扑救廊桥初起火灾,主要是依靠当地自行组织扑救。目前普遍存在自防自救能力欠缺的问题。既没有训练有素的义务消防队员,也没有必要的灭火设备,有的只配几个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有的甚至只靠水桶、脸盆、扫把等最原始的工具灭火,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有效控制初期火势。 3.7 缺少法规 无据可依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古建筑防火设计规范。1984年文化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实施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在消防安全责任的设定, 管辖适用范围的确立,文物古建筑(古廊桥)消防给水、灭火设施、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防器材配置的针对性等方面,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 3.8 组织不全 监管不力 目前多数古廊桥管理组织或义务防火组织不健全,所在村庄领导没有真正成为防火安全责任人。一些远离城镇的古廊桥保护责任单位对火险隐患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存在着有法不依、有规不守的问题,出现严重的失控漏管现象。 4 曲突徒薪防祝融 4.1 修订法规 依法治火 古建筑应有一部专门的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笔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修订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专门性法规, 为加强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使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4.2 加强领导 健全管理 明确各廊桥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建立村民主任或支部书记一把手总负责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制定灭火应急预案,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开展灭火演习。闽浙的寿宁、屏南、庆元、龙泉等县政府与廊桥所在乡镇签订责任状,聘任廊桥专职文保员,将廊桥保护工作落实到人,并鼓励村民参与廊桥保护事业。 4.3加强教育 提高素质 形式多样,宣传消防。依托乡村的有线电视、广播、露天电影、宣传栏等,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改变村民随意用火、乱拉电线等不良生活习惯,使村民会报火警,会用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还可利用乡规,倡导爱乡护桥。屏南县金造桥的建桥先辈为防火灾,特在桥畔立碑记一通,约法三章,并告诫后代子孙,若患规条全村鸣鼓共攻。 4.4建立组织 定期演练 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于预防和扑救古廊桥初期火灾显得尤为重要。以廊桥为单位,建立乡村义务消防组织,制定周密详尽的灭火作战预案,积极开展灭火演练。经过消防培训,掌握防火和扑救火灾的基本常识和一般技能。2009年2月,寿宁县犀溪乡西浦村还组建了一支由当地青年组成的村义务消防队(图12)。 4.5消除内忧 杜绝外患 神龛地板,重点设防。神龛是古廊桥防火设防的重要部位。神龛放置香、烛、灯的木供桌上,应铺金属薄板或花岗石板,墙面用防火板。在维修时,对一些可拆装的木构件,用防火浸料处理效果更佳。地板也是防火设防的重要部位。在木板桥面上铺砖石可减少用火不慎起火,在桥木地板与下部木拱架之间形成竖向防火分隔。 隔离山火,避免雷击。古廊桥防火不但要攘内,还要安外。凡与古廊桥毗连的易燃棚屋、违章建筑,必须拆除,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桥下禁止搭建任何建筑。林区古廊桥周围应开辟宽度为30 --50 m的防火隔离带。重要的古廊桥应安装合格的防雷设施。对于古廊桥保护范围内的高大古树,有条件的也应安装避雷针,一可保护古树名木,二可避免雷击失火殃及古廊桥。 古廊桥修缮时,应由廊桥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签定《防火安全责任书》,报文管部门和消防机构审批后,方可动工。 4.6观光旅游 严禁烟火 当地村民、导游应制止游客在桥上吸烟, 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历史上曾经焚毁重建的古廊桥,宜在桥畔设立警示碑,警示教育游客。杭州灵隐寺给每位香客一封佛教协会的公开信, 在信中提倡“在大殿外烧三支文明香, 点干电池蜡烛, 以保护佛像和神像不受烟火熏烧, 保护环境”。此法可仿效。 4.7 严管用电 严管香火 严管电源,规范用电。国保、省保单位的古廊桥内安装电器设备,必须经文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批准, 使用电器设备应严格执行国家规范,由专职电工定期检查和维修。电器线路采用铜芯绝缘导线,金属穿管敷设,尽可能使用绿色电缆。不得将电线直接敷设在梁、柱、板等可燃木构件上,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廊桥设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独立设置控制开关,并对每一盏灯设置额定控制保险及自动保护装置, 做到人离电断。禁止使用碘钨灯之类的大功率照明灯泡。 祭祀香火,严格监管。廊桥祭祀的燃灯点烛、烧香焚纸,应规定地点,并指定专人看管,及时清理余火。焚烧纸钱、锡箔的“化钱炉”,必须选择远离廊桥避风处,用非燃材料制作。有的廊桥供奉好几位神仙,宜采用“众佛一炉香”的办法,集中一处。神龛的香炉要用非燃材料制作,植物油灯应放在瓷缸或玻璃缸内。蜡烛应有固定的烛台,以防倾倒发生意外。提倡将神龛明火蜡烛改用干电池环保仿真蜡烛。在桥内必须设置“禁止烟火”及报警电话的标志。 4.8 开辟通道 设置水源 开辟通道,因路择车。除了山高路陡等特殊情况限制外,都应开辟消防通道。道路宽度不应小于3.5米。在不破坏原布局的情况下, 拆除与古廊桥毗连的棚屋, 设置消防车通道。小型消防车、消防摩托车等适合在崎岖狭窄的山道上行驶,适合古廊桥火灾的救援。消防车不通的地方,配备山地自行车、手抬机动泵、背包式灭火器等小型轻便器材装备。酌情组建使用摩托车的消防轻骑兵小分队。 设置水源,多样灭火。城镇古廊桥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安装室外消火栓。笔者建议在市政给水管网可达的“国保”廊桥内可设置一种经济、简易的喷水灭火装置。这种装置只需在桥内安装洒水喷头和供水管,在外设置与室内供水管道相连通的水泵接合器。发生火灾时可通过室外消火栓、或手抬消防泵、或消防车连接供水灭火,迅速有效地实施内攻灭火,起到阻止火势蔓延和灭火作用。 可通消防车道的古廊桥, 溪边应考虑修建消防车取水码头。可以利用桥下的河流、小溪等天然水源,配备取水泵。消防车道不通的古廊桥,应修建消防水池。储水量应保证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用水量,满足扑救一次火灾。因地制宜修建一些高山水塘、水池, 建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高山消防水池考虑防冻,宜建地下。还可以利用地形地貌的凹地收集场地雨水, 贮作灭火之用。 各地政府要针对本地区古廊桥的分布情况,将保护古廊桥所需的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和消防装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城镇和风景名胜区消防规划和建设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总之:木拱廊桥的火灾消防对策, 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 其次才是灭火救援。 5 廊桥未来不遗梦 5.1 研究开发 阻燃材料 大力研究开发适用木拱廊桥防火,又不改变廊桥外观原貌和颜色,且耐久的阻燃防火材料。不管采取何种阻燃技术,对于廊桥而言重要的是“绿色”阻燃。 5.2 应用电脑 加强研究 拓展计算机技术在木拱廊桥消防中的应用。加强火灾预测模型和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分析廊桥内火灾蔓延趋势、烟气运动发展规律、火灾情况下建筑构件变化规律等,为各种火灾模型、风险评估、防火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5.3运用GIS 提高效能 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存储木拱廊桥的数据。将分布区位、地形地貌、火灾隐患、消防水源、消防设施、消防组织、救灾预案等各种信息输入电脑,以应对突发火灾、洪灾、台风、地震等各种灾害事故,全面提高防灾救灾效能。 5.4 消防设计 性能为基 性能化的防火方法是建立在火灾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木拱廊桥的性能化防火设计:1.进行木拱廊桥现状分析;2.确立消防安全目标;3.运用消防工程学原理及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假定火灾场景,进行火灾场景和安全疏散等的量化分析,然后选择消防设施,进行方案设计;4.评估校核设计方案预定目标是否达到;5.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期得到最佳的防火设计方案和最好的防火保护。 5.5 探测报警 自动灭火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有效的自救灭火设施,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且造价较低的自动灭火系统。按照现行防火规范的规定,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建筑,应设置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国保单位的十几座木拱廊桥也应尽快设置。 5.6 空消地防 空地结合 与森林防火相结合,组建航空消防救灾救援队,建立空中快速反应部队(图13)。对闽浙国家级风景区如:武夷山、太姥山、白水洋、雁荡山等景区及其古建筑、木拱廊桥集中区域,国家重要林区,实施空中救灾救援活动,空地结合。 5.7 绿色消防 发展方向 绿色消防技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新技术。其特点是:能持续利用的技术;以安全的用之不竭的能源供应为基础;高效率利用能源和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和副产品;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绿色”消防产品能减缓火势的蔓延,提高防火性能,并降低火场的烟气性,为火场中受困人员的疏散逃生创造条件,降低建筑物起火成灾的几率。但愿木拱廊桥早日采用“绿色”消防产品。 结语 综上所述, 总而言之:木拱廊桥的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涉及火灾科学、安全科学、木构建筑以及消防科学等诸多领域。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灭火,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患于未然。应从“整体保护”的原则出发,确保在不影响原有木拱廊桥形象和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 采用先进的防火安全技术对木拱廊桥加以保护,使木拱廊桥这一中华建筑文化的瑰宝永远发出其璀璨的光芒,让中华文明延续亘古,百世流芳。 备注:本文为2009年第三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演讲论文的精简版。节选刊载于中文核心刊物《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12期。本文获2011年第十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谨向为本文提供部分照片的《中国廊桥网》表示由衷的感谢! 注释: (1)曲突徙薪[出处]《汉书·霍光传》。[释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参考文献: 1 李采芹,王铭珍著.中国古建筑与消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张翔,覃文清,李风,中国古建筑防火保护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8)。 3 翁文国 范维澄,中国古建筑防火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5)。 4 缪小龙,廊桥遗梦闽浙寻——闽东北、浙西南编木拱廊桥考[A].第一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p60-73。 5 缪小龙,廊桥越今古 浩气贯长虹——闽浙廊桥红色文化遗产与红色旅游初探[A],第二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p206-216。 作者简介:缪小龙,福建省宁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福建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金奕:桥梁的水灾,多为天灾;桥梁的火灾,多为人祸。 近10年来,桥梁火灾时有发生。国内的,多为木廊桥;国外的,多为年代久远的钢桥。木桥防火,需要花点钱上手段(阻燃木材,防火涂料,摄像监控,烟雾/温度报警器等)。近10年国内外桥梁火灾案例: 1、2013年11月28日,重庆黔江濯水古镇风雨桥 2、2014年5月5日,加州15号州际公路跨线桥木支架 3、2017年3月30日,美国亚特兰大85号州际公路大桥(部分垮塌) 4、2019年1月31日,福建南平市玉溪村步月桥(风雨桥) 5、2020年7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坦佩湖铁路桥 6、2021年5月2日,贵州锦屏县三江镇风雨桥 7、2021年10月2日,意大利罗马工业桥(又名铁桥,1863年建成(部分损毁) 8、2022年6月21日,香港元朗电缆桥 9、2022年8月6日,福建屏南万安桥(风雨桥)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9 , Processed in 1.07998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