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花市场办过盂兰盆会吗 近来看到几篇谈荷花市场的文章,多与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会相提并论,似说荷花市场搞过什么宗教活动,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旧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会乃是佛教寺院所举办的法会,旨在超度“十方法界无祀孤魂”,救拔沉沦于地狱戴罪众鬼的“倒悬”之苦。其形式多有烧法船、放河灯、放焰口等。尽管有的内容已化为民俗,就其整个意义来讲,仍然属于宗教活动,而荷花市场则是旧时人们消夏娱乐的场所,其所有临水茶棚、河鲜藕局、风味小吃等临时小卖,均系纯商业性质,而且是季节性的、自发聚集起来的。因此,经营这些商业的东家、从业人员绝不会公议攒钱办这种毫无直接经济效益的活动。至于旧京七月十五日有绅商各界以及帮会等公议集资办盂兰盆会的,都是以寺庙为活动中心,而没有以某个市场为活动中心的。可以肯定,清末以来,什刹海荷花市场从无盂兰盆会之举。 人们所以误认为荷花市场办过盂兰盆会,有它的远因和近因。 远因之一是什刹后海鸦儿胡同有个广化寺,历年旧历七月十五日均办盂兰盆会。但这与坐落在什刹前海的荷花市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从地理位置上说,广化寺与荷花市场还隔一座银锭桥,荷花市场的商贩们既不出资请广化寺的僧众到前海做法事,广化寺也不到什刹前海荷花市场范围去烧法船、放荷灯。当年。在荷花市场唯一能反映中元节的就是有临时摊贩售卖过小孩玩的莲花灯。事变前,有私人在河内放过少许荷灯,仅二年而已。 远因之二是民国以来,北海被辟为公园,每逢旧历七月十五日超度“阵亡将士”,办有盂兰盆会。抗战前,曾在南门永安寺举行,抗战后是在北岸天王殿举行。人们逛罢荷花市场,过了马路就可以进北海后门,好似两处是一码事,其实非也。 近因则是1988年的旧历七月,什刹三海管理处等单位,曾在后海南岸,举办过一次荷灯游园会,除了放荷灯外,还请当年老裱糊艺人糊了一只大法船,也不知是什么人独出心裁,在船舱里糊了7个和尚在吹奏梵乐(按佛法,这只船糊得不如法,用俗家话说,是不合乎规格)。此次活动虽未请僧众念经、放焰口,但基本已成为一个佛教盂兰盆会的摹拟表演。这就给人们留下了什刹海搞盂兰盆会的印象。而什刹海历来又是荷花市场的代称。所以自此以后,诸多文章想当然地说荷花市场中元节,要举办盂兰盆会,烧法船、放荷灯云云。 为防止以讹传讹、保持历史本来面目,笔者愿就所见,将关于旧时什刹海荷花市场实况,包括什刹后海广化寺、西北城庙宇在内的全城重点庙宇历年举办盂兰盆会的实况,北海公园历年七月十五日举办“追悼阵亡将士法会”实况略述如下,以供研究者参考。 二、什刹海荷花市场 旧时,老北京有消夏“四胜”之说,即什刹海、葡萄园、菱角坑和二闸,其中以什刹海荷花市场最为著名。 什刹海荷花市场之所以成为人们消夏娱乐的胜地,有着它得天独厚的条件。原来,什刹前海中间有道南北的长堤,适将前海水域分成两部分。东部约占全水域的三分之二,沿长堤种植荷花,水域以东则种植芡实(老北京人称为“老鸡头”)。西部约占全水域的三分之一,早年曾种植水稻。长堤里许,稍北有河口,使东西两水域沟通,上有小石桥。两岸杨柳成行,夏日薰风摇曳,碎影筛金,荷香扑面,大有江南水乡之景色。每于长夏,傍晚,“火伞初敛”、“裙展争趋,咸集于斯”(《京华春梦录》)。 清末,市场已具雏形,《春明采风志》谓:“什刹海,地安门迤西,荷花最盛,六月间,士女云集,然皆在前海之北岸。同治中忽设茶座,添各种玩艺及人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曾一度萧条,后又逐渐恢复。延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前后死去,民间遵旨辍乐,什刹海沿岸所有游艺场均告停业。但商贩浮摊、茶棚却有增无减,且逐年扩大。民国5年(1916年)地方上应当地绅商所请,将业已形成的临时市场略加整顿,规定以前海中间的长堤为中心,于每年旧历五月初一日至七月十五日,开办荷花市场。但历年开市前均有呈请备案的手续。事变前,每于旧历四月底,以藕商杨五爷(回民)、景四爷、茶棚东家李二爷等人出面向内五区署具呈申报,当局无不循例照准。市场营业期满,如遇天气炎热,有继续营业牟利条件时,则由各摊棚公议,延长10天至15天,原则上八月初一以前拆棚收市。 初办时,市场北口,东从前海北沿的吴三桂故居(今前海幼儿园)起,往西经由会贤堂饭庄向南至长堤(即市场北口),西从三座桥北边往东经由慎思胡同(原粪箕胡同)南口至长堤(亦即市场北口)。市场南口则由前海南沿的冰窑(今文苑酒楼以南小花园处)始,均有临时浮摊。长堤南北入口,均有用苇子扎成的八字篱笆墙。中间有小门楼,悬挂布匾,上书“什刹海临时市场,禁止车辆通行”字样。事变后,规模日渐缩小,除南口维持原状外。长堤北口均无摊棚。 市场北口的席棚是藕局。当年地安门一带经营菱角、芡实、鲜藕等河鲜儿的郑家最为有名,其货除来自什刹海外,主要来自京西六郎庄河地,历年在什刹海搭棚售货。此外,还有景记藕局、杨记藕局。他们都在棚内设若干大木槽,里面蓄水,泡着“白花藕”,人称为果藕,比菜藕酥甜,汁水大,粗者直径可达3寸左右、槽边立有成捆的鲜莲蓬,每捆10个。槽前设有大木案,上铺蓝布,摆着盛水的“木浅儿”和仿大明青花的瓷盘,内有去皮的鲜核桃仁、鲜杏仁(行话谓之“大扁儿”)、鲜菱角、鲜老鸡头(芡实),把这四样掺在一起,谓之“河鲜儿”。遇有买者,即以鲜荷叶包成菱形包。他们用小碗垫上天然冰的小碎块,上边放上河鲜儿,撒上白糖。谓之“冰碗”。这是荷花市场特有的应时鲜品。另有煮熟的老菱角,以专用夹剪割开,成为两片,但不使外皮完全中断,亦以荷叶包装。近七月则有大批老鸡头,有嫩的,黄色如梧桐子大,老的已成硬壳。外包像红白塑料薄膜。如吹筒蛋大。不老不嫩的最受欢迎,谓之“二仓”。此外,还卖带枝叶的鲜松塔,人们买来哄小孩,吃完鲜松子之后,留着枝干和松塔,秋后吃烤肉时当燃料。亦可留至冬季,放于火炉上,冒出的烟可消除煤气。其中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河鲜郑记的大荸荠,名为“灯笼红”,黑中透红,皮肉不分,七八个即约一斤,是鲜货中绝无仅有的上品。 小桥以南路东的大型席棚,均是茶社,大有江南水乡风味,设座卖茶,时人谓之“水座”。茶棚前脸,即五分之二搭在岸上,其他五分之三均搭在水上。故棚铺应活时,为了防腐先将杉篙下端涂上沥青油或油漆,然后才把它插入河塘的淤泥里,打上桩子,绑上横梁,铺以木板,四角支上杉篙立柱,上罩棚顶,四面敞开,以便通风透光,再挂上苇箔卷窗,可根据日照情况自由卷落。仅在下端围上芦席,成为一大凉棚。内设藤桌,靠背式藤椅(椅靠的上手有放置茶碗用的圆孔槽),桌上有白布,上设四干果碟:黑瓜子、白瓜子、小花生、玫瑰枣之类。棚前有木制台阶,棚檐下挂着小白漆木牌,下缀红布条,上书龙井、雨前、毛尖等茶叶品名,以为招幌。棚的正中上端高悬布匾,上书茶社字号,以为标志。历年在此开业的有忠心茶社、小西湖茶社、小蓬莱茶社等,全盛时有10余座,最盛时近20座。茶棚的服务员谓之“茶房”,每逢午后,市场上人多的时候,站在棚口吆喝让座。老北京人,尤其是八旗子弟,坐享清福的“太平父老”们,每逢出游,多以品茗为乐事。在这里可以赏荷、听蝉、聊天、下棋。夕阳西下,可命茶房外出叫饭。30年代后,盛行冷饮,茶棚里不但有茶水(热饮),还有酸梅汤、汽水、冰激凌、刨冰等冷饮,随叫随到。 茶棚对面多是卖北京地方风味小吃的棚子。值得回味的是地安门外清真饽饽铺增庆斋以及后来的“一亚一”、“雪莲阁”的八宝莲子粥。这是用去了糠心的薏仁米、白江米等熬成雪白色的粥,放上去心的莲子,撒上白糖,点上玫瑰木樨(即腌桂花),再以桃脯、杏脯、苹果脯、桂元肉、缩勒葡萄、青红丝、百合瓣、金糕条等做粥果,使其色、味、型俱美。有冰镇的凉粥和热粥两种,任人选择。另外,还有杏仁豆腐,荷鲜冰碗之类的冷食。 与“一亚一”、“雪莲阁”邻棚的是晁记、刘记两家的油酥火烧和奶油、什锦果味的硬面镯子。“镯子”直径约四寸许,上边盖有红戳,标出果味类别。有的买去即刻给小孩套在手腕上,适成游荷花市场的标志。 迤南大棚有南府苏造肉,系清代内务府升平署(南府)太监所创制,后流传于民间。由于有独特风味,夙为老北京人所称道。据说,肉内放了二十四味芳香中药和苏子酱,与少量的肥肠并燉,不但味美,还有祛痰之功效。苏造肉与褡裢火烧同卖,往往用肉汤煮火烧,谓之“卤煮火烧”。 当年,以上这些茶棚与风味食品棚,棚与棚的前檐接在一起,成为过街棚,游人走在底下,不受烈日曝晒。所有通天幌旗都挂在通道正中,如“一亚一八宝莲子粥”、“晁记油酥火烧,远近闻名,历年在此”,均系大红火焰白地黑字的长旗,引人注目。 但市场上多数卖吃食的都是临时性的浮摊。例如“露天馆雨来散”的张记爆肚,王记豆腐脑;白记豆汁;年记扒糕、凉粉;佚名浮摊灌肠、炸糕、炸鸡蛋角儿,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凡是传统庙会上的小吃,只要不受署热气候限制的,几乎都有小贩自发地来出摊经营。他们有的支起席棚或布帐,挂上蓝布白字的幌旗,支上长案,设上长凳。有的则以木杆支起简易的遮阳伞进行营业。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8 , Processed in 1.09234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