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八——宣武门

2022-9-7 13:46|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陶然野佬|来自: 陶然野佬旧都回眸

摘要:   宣武门为北京内城南垣之西门,内城南垣为明永乐初年决定迁都北平后,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时,废元大都南垣,南拓两里重建南垣。元大都南垣原有三门,南之左为文明门,南之右为顺承门,南之中为丽正门,宣武门即顺承 ...
  宣武门为北京内城南垣之西门,内城南垣为明永乐初年决定迁都北平后,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时,废元大都南垣,南拓两里重建南垣。元大都南垣原有三门,南之左为文明门,南之右为顺承门,南之中为丽正门,宣武门即顺承门南移重建之门。初沿用元大都顺承门之名,明正统年间重修九门,增建瓮城、闸楼和箭楼,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称“宣武门”,满清入主后仍沿用。“宣武”之名,与南之左的“崇文”相对,即“左文右武”。

  宣武门外菜市口是刑场,所以囚车多走宣武门,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后悔迟”,人称“死门”。虽说打明朝就改叫宣武门了,可是老百姓嘴里还是叫着“顺承门”,可写出来的则有“顺治门”、“顺直门”、“顺城门”等等,因为在北京话里,三个字的城门名,中间的字都读轻声,说快了就成吞音了,所以要写出来,又不经考证,那就什么字都有了。

  宣武门瓮城上架有火炮,每日午时鸣炮,昔时京城人以此对时,有“宣武午炮”之称。这炮最早的有明朝铸的,也有后来清朝铸的,都是欧洲传教士帮助铸造的,民国以后就都废了。

宣武门内外大街是贯穿内外城西部的南北通衢,宣武门大街往北直通西单牌楼,再经西四牌楼,与西直门大街相通;宣武门外大街南达菜市口,与宣南街道相连;沿顺城街往西即是象房,经象来街与闹市口相通;民国后,象来街迤东有北洋政府的国会和众议院、参议院,这段顺城街就叫了国会街。原从元大都金水河流经这里注入护城河的这段河槽加盖儿辟出的道路叫南沟沿,日本投降后为纪念抗日将领佟麟阁,定名为佟麟阁路,文革时曾改名叫四新路。路中段曾有石驸马大桥,往东有女师大(斗公府),鲁迅曾在这里教国文,往西有醇王府,是光緖皇上的出生地,后来音乐学院入住,这条东西向的街原叫石驸马大街,后改叫新文化街。宣武门内迤东隔着顺城街紧挨城墙的,就是南堂(天主堂),最初是利玛窦、汤若望的座堂,庚子年毁,后重建,样貌大变。宣外大街西侧曾是将军校场,后来就成了一条条的胡同了,这段称为校场口;再往北点儿,有达智桥(旧称炸子桥,笔者曾住达智桥10号五年),是条短胡同,胡同偏西路南有杨椒山祠。杨椒山,本名杨继盛,号椒山,为劾严嵩,反被嵩所害,深受后代文人举子推崇,公车上书的策源地就是这儿。但是宣武门附近的商业不如崇文门附近发达。

  宣南的大片旧南城,其实是北京最早的城池蓟城、幽州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之所在。忽必烈把这一片旧城舍弃在了元大都城之外,到了明嘉靖年间才又将大半包进了外罗城之内,算起来是绵延了有三千年之久。辽金的宫城中轴线就在现在的“西厢”一线。由南方经官道进京,走卢沟桥,进彰义门(广安门),大多是先到了这里。所以在宣南,各省的会馆都云集在此,历代名人故居比比皆是。琴棋书画、说拉弹唱、花鸟虫鱼、珍馐小吃,风花雪月,以及梨园伶艺、打把式撂跤的多也落户于此,文的、武的、雅的、俗的,儒释道穆,四教九流,包罗万象。

  宣武门城楼规制外形与崇文门同,但比崇文门城楼略窄,略低些。面阔五间(不含廊),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4]。重檐歇山式三滴水楼阁建筑,顶覆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斗拱及枋施彩绘,檐柱、山花板、滴珠板、楼体外墙施朱红色。城楼正外立面,上下二层,均为8柱7开间(含廊);侧外立面(山面),上下二层,均为6柱5开间(含廊)。檐柱24根,金柱8根,檐柱和金柱均有抱柱加固;老檐柱16根,附筑于砖墙里,上层各檐角下设戗柱,四周有木制护栏;戗脊走兽(小跑)7个。1966年为修环城地铁,宣武门仅存的城门楼就随同内城南垣和崇文门城楼一起被彻底拆除了。

  宣武门箭楼规制外形也与崇文门箭楼相同,位于瓮城最南端。面阔七间,通宽36米;连后抱厦通进深21米,楼连台通高30米[4]。箭楼为重檐歇山式,后抱厦为单檐歇山式,抱厦正脊位于箭楼后檐下,顶覆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重檐下与楼体间隙略小于崇文门。正南面设箭窗4排,每排12孔;两侧面设箭窗4排,每排4孔;后抱厦两侧各设箭窗1孔,总计82孔箭窗。内外斗拱和额枋施彩绘,抱厦进楼三个实榻大门,山花板、博风板、箭窗过木及内部柱子施朱红色。整个箭楼屋顶檐角高低错落,舒展有致,建筑形象庄严硬朗,威严挺拔,美不胜收。宣武门瓮城宽75米,深83米[4],闸楼和瓮城门洞辟在东月墙上。瓮城内的封闭场地宽敞幽静,有煤栈和缸瓦市开在瓮城内,还有一些做买卖的小贩摊位;关帝庙位于东北角,坐北朝南。闸楼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外侧设箭窗2排,共12孔。箭楼与闸楼在1920年之前已被拆除,瓮城于1930年被拆除。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上的宣武门图

1870s,宣武门箭楼西南面,瓮城外护城河。静谧,安然,马饮护城河,这景致难得一见 [(英)托马斯·查尔德 Thomas Child]

1872,宣武门瓮城内,城楼门洞、闸楼门洞、关帝庙,以及瓮城内进出城的路径。由瓮城西月墙上向东拍摄。

1872,宣武门瓮城内,闸楼及洞子门。

1880s,宣武门城楼南面(瓮城内) [(英)乔治·莫理循辑 George Ernest Morrison]

1890s 初,宣武门城楼南面,瓮城内拐向闸楼门洞的道路,在瓮城东月墙上向西北拍摄。

1890s,宣武门城楼南面(瓮城内)。

1895年前后,宣武门瓮城内全景图,城楼和闸楼,宽大的瓮城内显得凌乱,进出城道路边散布着摊贩,瓮城内东北角是关帝庙。

1900s,宣武门城楼石匾,前清时的满汉双文,字迹已显斑驳,此匾镶在城门洞上方,已历270余年,民国后即去掉满文重镌。

1900s,宣武门箭楼南面,护城河桥南,上斜街、香炉营路口。选自《北京照相》(1902德文版) [(德) Wang. Marine-Stabsarzt]

1901, 宣武门城楼东北面及东马道(城里)。原注释中“Pingtsê mên(平则门)”误 [(德)穆默 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1901, 宣武门东面全貌,卢汉铁路还未铺到城内,在宣武门迤东城墙第三个墩台上向西拍摄 [(德)穆默 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1901, 宣武门箭楼南面。此时八国联军已进京,法国人已将卢汉铁路修进城,火车从宣武门瓮城箭楼外通过。选自《气球下的中国 La Chine A Terre Et En Ballon》。

1901, 宣武门西面全貌。此时八国联军已进京,法国人已将卢汉铁路修进城。选自《气球下的中国La Chine à terre et en ballon》。

1901,宣武门外大街(北向),校场口与菜市口之间的路段。远处可见宣武门箭楼及城楼。选自《北京照相》(1902德文版) [(德) Wang. Marine-Stabsarzt]

1903,宣武门箭楼南面,宣外大街。

1903~1905,宣武门东北面,庚子之变后重建南堂,在南堂上层拍摄。

1908,宣武门外大街,差不多是校场口的位置(明信片)。

1909,宣武门箭楼和瓮城东面,近处为铁道围墙,围墙外即绕过瓮城和箭楼的京汉铁路。

1909,宣武门箭楼外侧的铁道,京汉铁路进城段,绕箭楼而过,终点是正阳门西车站。此图为一段视频截图。

1910 年前后,宣武门东面全景(折页1)

1910 年前后,宣武门东面全景(折页2)

1910年前后,宣武门东面全景。此时箭楼还是完好的,可见护城河桥,闸楼隐在树后,隔城墙看到重建的南堂顶部,绕瓮城外通过的铁道。摄影师拍摄的趣味性还挺强,在不甚宽淌的护城河水上有三个女人在洗衣,有嬉水的孩童,一个穿白长衫戴礼帽的买卖人抄近道三步跳过河,还有一个洋车夫下河洗他的泥腿子 [(美)约翰·詹布鲁恩 John Zumbrun]

1910 年前后,宣武门瓮城内,箭楼背面的缸瓦市。

1910s,宣武门大街(城里),民国后新修的通衢道路,由城楼上向北拍摄,远处可见西单牌楼 [(日)山本赞七郎]

1910年前后,宣武门箭楼南面(内城外),能看到有铁路的设施,电线杆等,画面前是护城河桥面上。

1920~1921,宣武门城楼南面(瓮城内)由箭楼城台上向北拍摄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1921,宣武门瓮城闸楼门洞内(西)侧,闸楼已拆除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s,宣武门城楼西南面,瓮城月墙上还残留有拆除箭楼后的琉璃构件。美国兵在此留影。

1921~1922,宣武门瓮城箭楼城台上的大炮,箭楼已拆除,瓮城还是完整的,可清晰看到箭楼拆除后的城台外廓休补上了雉堞,东月墙转角处的弧度。在箭楼城台上向东拍摄,远处可见正阳门。

1930,宣武门城楼南面鐡路道口,瓮城与箭楼城台已拆除,瓮城东西月墙与城墙的结合部改造成了两个墩台,右侧可见南堂的房顶。最左面道口的悬山小房子到1990年代初仍健在。

1930年前后,宣武门城楼洞外(南)侧,门洞上镶嵌着民国后新刻的汉文石匾。

1933,宣武门城楼东南面。内城南垣外护城河。可见拆除瓮城后,断面改造的两个墩台,从城墙上可看到南堂的顶端,美妙的北京城天际线剪影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1937-8,宣武门城楼南面,七七事变日军侵入北平。

1940s,宣武门城楼南面(原瓮城内)。满大街跑的主要还是人力车。

1951,宣武门城楼西面及西马道(城里),经过修缮。

1952,宣武门护城河桥头,宣外大街香炉营,上斜街路口。

1954,宣武门城楼南面(原瓮城内),有公共汽车站(4路小环行,西四牌楼-西单-宣武门-菜市口-虎坊桥-和平门-六部口-府右街-西四牌楼)。

1957,宣武門城楼东南侧豁口桥,车辆已由此进出城。城楼主脊东侧鸱吻尚完好,北行的公共汽车是4路(已换国产五七型大轿车)小环行内环,1959年由15路取代,天橋商場開往動物園。无轨电车尚未开通。

1959,宣武门城楼北面(内城里,主脊东鸱吻已毁)。城门口行人车辆稀少,路口中心有一个交警圆岗台,但没有指挥的交通警。一辆向东拐向顺城街的美吉普,一个骑自行车、一个步行的行人进城。

1960,宣武门城楼北面(宣内大街),城门洞已禁止通行车辆行人均走东侧豁口。已通无轨电车,画面中南行的是9路无轨电车(109路前身),1959年12月开通运行,路东还停着一辆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美国小吉普。

1960年前后,宣武门城楼东侧城墙正对南堂处的豁口,护城河上架有桥梁进出内城交通以此豁口为主,9路无轨电车正向桥上开来。

1960年前后,宣武门内大街南向。道路当中正在修补拆除有轨电车道的路面,汽碾子正在轧路。北行的5路无轨电车经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05:56 , Processed in 1.09433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