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桥说起北京中轴线全长约7.8公里。 它的北段,虽有元代的万宁桥、明代的钟鼓楼,但此段只有甬路,没有下部多用灰土、砖、石等垫层,之上用石条铺墁,专供皇帝使用的御路(俗称“御道”)。它的南段,从永定门到正阳门,原有花岗岩石铺砌的石道。明初,大祀南郊,中祀山川坛暨躬耕耤田时,皇上的大驾卤簿必经这条石道,可以管它叫“御路”或“辇路”,而平时官民百姓奔南郊出京师也走这条石道,管它叫“官道”。正阳门内的中华门到天安门间,民国四年(1915年)时还有“街心石”铺砌的御路,今已无存。 因此,要说北京中轴线上的御路石,这一次且从天安门前的七座外金水河桥说起。天安门前的七座汉白玉外金水河桥,三孔拱券式,正中一座为“御路桥”,宽8.55米,桥面御路石保存完好,微弧形桥面街心石宽2.2米;两侧两座“王公桥”,宽5.87米,桥面街心石宽1.6米;再两侧两座“品级桥”,宽4.55米,桥面街心石宽1.26米。桥面石质均为古建筑中常用石料“变质岩”中的一种—青白石。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门前和中山公园南门前原有的“公生桥”,几经改建拓建,已非原貌。 天安门城台下的五座拱券式门洞,除了正中间门洞改建为红色花岗岩石铺砌外,其他四座门洞内均保留原有青白石铺砌的路面形制。游人现只许经过东侧的“品级桥”,从最东侧门进入端门广场。天安门内的端门广场,南北长约七十多米,1999年改造天安门广场时,采用规格尺寸基本统一的浅红色花岗岩石铺筑,微弧形街心石宽2.2米,剁錾石面。端门正中间门洞内铺砌的御路石,保存相当完好,青白石质,体量宽大,明镜如玉,霸气十足,应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紫禁城时的石构。这儿的街心石宽2.2米,左右两道青白石压茬平铺,总宽约5.1米。“大青石”之谜步入端门,端门内的午门广场御路南北长约350多米。这条御路的南半部大约两百多米和午门雁翅楼前的七八十米御路街心石,均系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的沉积岩,学名叫“凝灰岩”,俗称“大青石”或“青砂石”,保存基本完好。在这条路的东、西两侧,分置有通向太庙的阙左门、通向社稷坛的阙右门。 阙左门、阙右门各呈三楹(间)。在阙左门、阙右门门前所对应的御路上,出现了约24米青白石质御路石。而在这“24米”之南,又是八块大青石,接着出现的是约50米的青白石御路石。这条御路上铺砌的大青石与青白石铺砌形制相同,街心石均呈微弧形,宽2.2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达十米许。奇怪的是午门广场御路的南端大部分和北端的御路均为大青石,为什么偏偏在阙左门、阙右门位置之间的御路及其南侧出现两段青白石铺砌的御路呢?起初疑为这两段原有的大青石,或毁于兵燹炮火,或于嘉靖年间重建午门时不慎损毁,或阙左门、阙右门作为运送砖石大木的通道,被重车碾毁,后重修补配。 我们久久立足在阙左门和阙右门位置之间的御路石上深思,难道午门广场出现的“大青石”御路石,与北京中轴线的继承发展有什么关联吗?长达五十多米的青白石御路是否另有用途呢?为了进一步说清这一问题,这里请允许我拉开,且从北京中轴线的更纵深的全局来观察。 1951年,梁思成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的文章。文章的最后,梁思成明确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由外城正南的永定门直穿进城,一线引直,通过整个紫禁城到它北面的钟楼鼓楼,在景山巅上看得最为清楚。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这样大的气魄,能够这样从容地掌握这样的一种空间概念。 近百年来,针对元大都及其宫城考,专家学者们付出了艰辛的文献收集和研究工作。朱偰、王璧文等,因袭《故宫遗录》《南村辍耕录》等文献,持“元时丽正门,较今正阳门偏西,证以旧鼓楼街及大内皆较今鼓楼及禁城偏西”的“非重合论”。而赵正之、徐苹芳、傅熹年、王剑英、单士元等,依据《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及1972年《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认为元大内建筑群与明清紫禁城,是建在同一条轴线上的“重合论”,没有偏西。我们认同以赵正之、徐苹芳为代表的,关于元大内建筑群与明清紫禁城是建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论断。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合组的元大都考古队发表的《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载《考古》1972年第1期)中记述:宫城偏在皇城的东部。宫城的南门(崇天门),约在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北门(厚载门)在今景山公园少年宫前,它的夯土基础已经发现。东、西两垣约在今故宫的东、西两垣附近。宫城的墙基,由于明代的拆除改建,保存不好,残存的最宽处尚超过16米以上。 又记:元大都全城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灵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厚载门,经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即今地安门桥),直达大天寿万宁寺的中心阁(今鼓楼北),这也就是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经过钻探,在景山以北发现一段南北向的道路遗迹,宽达28米,即是大都中轴线上的大道的一部分。 再记:元大都的钟鼓楼,并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偏于中轴线稍西,即今旧鼓楼大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改建钟鼓楼于大天寿万宁寺中心阁的旧址附近,因此,明清北京的钟鼓楼才正建在城的中轴线之上。王剑英在《论从元大都到明北京的演变和发展—兼析有关记载的失实》(载王剑英著《明中都研究》,2005年7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文中写道:据《考古》1972年第一期《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一文附图,元大都宫城在今故宫位置的稍北一些。……明宫城北门玄武门比元宫城北门厚载门向南移了大约400米,而明宫城南门午门前推到原来元故宫前周桥的边缘,比元故宫正门崇天门只南移了大约300米。他这里提到了“周桥”这一概念。明代萧洵《故宫遗录》里说:“南丽正门内曰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内数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二百步为崇天门”。按杨宽著《中国历代尺度考》:“元代尺度大抵承宋三司布帛尺之旧”。200步折合1000尺,宋三司布帛尺,1尺=0.31米,200步适为310米。 这与王剑英所论“只南移了大约300米”是基本吻合的。周桥是元大内崇天门外金水河水上的御路桥。清乾隆时《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引《析津志》言:“周桥,义或本于诗,造舟为梁,故曰周桥。”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郑建军在《故宫端门内御路石的修复》(载《古建园林技术》2016年第2期),文中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揭墁修复端门内御路的来龙去脉。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尽量不进行街心石的“剔凿挖补”或“整件石更换”,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在保留原石材的前提下,用修补的方法填补缺失、残损的部位。 用与原材质色泽基本一致的石粉,且所选用的黏合剂、保护剂、做旧调色剂等添加剂要符合文物原状的质感,不能改变文物外观。调制成修补灰浆,涂抹在石材残损部位,经过整修打磨后,恢复成文物原状。细读此文得知,午门广场大青石和青白石的揭墁归安,由于采用了上述科学的修复技术,确实做到了“外观质感远看相同,细看有别”。难怪大多游人看不出这些“大青石”御路石中的奥秘。 综上所述,结合实地多次勘察,反复推敲,我们得出以下认识:一、午门雁翅楼前七八十米大青石,应是元大内崇天门与周桥间元代的御路遗石;在阙左门、阙右门位置之间的24米青白石御路,恰系元大内崇天门外金水河上的周桥遗址;阙左门、阙右门位置之间迤南的近50米青白石,为明清两代在午门广场进行典礼,陈设仪仗铺设的“定位石”;再往南到端门的二百多米大青石御路石,应是元大都丽正门内千步廊遗址的部分遗石。而质地、颜色、体量完全相同的大青石(亦称“青砂石”)还见于北海公园“陟山桥”桥面铺砌的青砂石。 据2000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北海景山公园志》第五章第六节陟山桥记述:“此桥始建于元代,于乾隆五年(1740年)挪建。……桥面石、仰天石、栏板、望柱均为青砂石制成……”。又据元代熊梦祥著《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记有:“都中桥梁、寺观,多用西山白石琢凿栏杆、狻猊等兽。青石为砖,甃砌大方,样如江南。”均可佐证端门内的大青石是元大内的御路遗石。二、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营建紫禁城时,拆除了元大内崇天门外的三座周桥,将其中一座原建制移建到武英殿东侧,改其名曰“断虹桥”。另外两座予以拆毁,桥侧的两组“靠山神兽”移置在紫禁城景仁宫和永寿宫,改做宫门内石屏风底座的抱鼓石。 今察“断虹桥”栏板、望柱石狮、靠山神兽、息水兽等细腻、活泼、生动的匠心技艺;再勘桥面街心石宽1.88米,两侧压茬平铺宽厚的巨石三道,总宽8.5米,尤其是桥面正中央略呈球弧形巨石,长达4.25米;可知“断虹桥”应为元大内崇天门外周桥中的一座,但是否周桥正中的一座,待考。三、明永乐十五年修建紫禁城时,将崇天门外金水河上周桥处,含河道遗址改建为青白石砌筑的御路;按《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故宫志》(简称《故宫志》)记述:“午门前广场9900余平方米,遇有典礼,在此陈设仪仗的一部分”,又阙左门、阙右门位置之间御路稍南特置有八块大青石,可知50米段青白石,应是明清两代遇有典礼在此陈设仪仗,或大祀圜丘、中祀先农、躬谒陵寝陈设大驾卤簿,铺设的“定位石”。按萧洵《故宫遗录》:“门建萧墙,周回可二十里,俗称红门阑马墙。门内数十步许有河……”判断元大都皇城灵星门遗址恰在这五十多米的“定位石”范围之内。 综上述,午门广场保存尚好的大青石即是元大内的御路遗石,为明代北京紫禁城中轴线是在元大内中轴线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迄今为止实物遗存,是万宁桥之外的又一地面文物实证。紫禁城内的御路石步入故宫午门正中间儿的门洞,门洞内弧形街心石宽2.2米,两侧压茬平铺巨石两道,总宽5.18米。尽显帝王霸气。联想明清时,只有皇帝出行才可以走的御路、御路门、御路桥,如今游客可以漫步其上,不仅感慨万千! 进了午门,便是太和门广场。太和门广场五座汉白玉内金水河桥南北两侧的御路形制一样,青白石质街心石均宽2.2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约6.66米。内金水河桥单孔拱券,正中的“御路桥”,桥面街心石宽2.2米,左右压茬平铺青白石三道,总宽6米;两侧的“王公桥”,桥面街心石宽1.72米,左右压茬平铺青白石两道,总宽4.36米;再两侧的“品级桥”,桥面街心石宽1.27米,左右压茬平铺青白石两道,总宽仅有3.87米。内金水河桥与外金水河桥一样,将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门阙、御路桥等古建艺术中。 游客从太和门走进太和殿广场,便可感受到坐落在须弥座“三台”上的“三大殿”雄伟壮丽,气势恢宏。太和殿广场御路建制同太和门广场一样,青白石质街心石均宽2.2米。太和殿月台上的御路街心石宽1.93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约6.35米;中和殿前御路石与中和殿面阔匹配,街心石宽1.68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约5.8米;保和殿前御路街心石宽1.96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约5.4米。然而,我们发现太和殿月台上街心石宽度,似乎与面阔62.5米的太和殿不甚和谐。 这是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大殿,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奉天殿(今太和殿)面阔九间,广三十丈(95.1米),进深五间,深十五丈(47.55米)。太和殿殿基遗存可为佐证。从三大殿的保和殿后三台拾阶而下,便来到了乾清门广场。乾清门广场南北长五十多米,御路街心石宽2.2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约6.32米。步入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坐落在高1.5米汉白玉石须弥座上的乾清门,连接乾清宫月台的是长约55米、须弥座高台甬路,名曰“御街”,俗称“丹陛桥”。丹陛桥桥面街心石宽1.68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约8.3米。 特别有趣的是在丹陛桥北端,三出陛下面有一处“老虎洞”。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5年出版的《故宫志》记载:“丹陛之下有高1.8米,宽1.1米,长约十米的通道,俗称‘老虎洞’,石砌,拱形,可贯穿东西。”《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四引《天启宫词》注记载:“乾清宫丹陛下有老虎洞,洞背为御街,洞中甃石成壁,可通往来。帝尝于月夕率内侍赌迷藏潜匿其内。”乾清宫前月台御路形制同乾清门广场。交泰殿前和坤宁宫前的御路形制相同,街心石均宽1.1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约7.36米。实测得乾清宫与交泰殿南北间距12.6米,坤宁宫前南北间距仅有8.5米,布局确实局促,由此考辨交泰殿非永乐十五年(1417年)所构建,应为嘉靖时所添建,实属可信。坤宁宫与坤宁门间,御路街心石宽1.46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约7.36米。 总的来看,紫禁城内的御路是连贯接续不断的,其中太和门广场、太和殿广场、乾清门广场等总计约500米左右,约占紫禁城南北长度961米的半数有余。 钦安殿前的御路穿过坤宁宫东、西夹道至宫后,北出坤宁门就是故宫御花园了。御花园内钦安殿系供奉玄天上帝殿宇,故天一门前及钦安殿前为御路形制,应为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钦安殿垣墙时所改建。天一门前御路街心石宽0.99米,左右牙石二道,街心石与头道牙石间及两道牙石间甬路均为青砖铺砌,总宽达9.27米;钦安殿前御路街心石宽0.99米,左右牙石两道,街心石与牙石间为青砖砌甬路,两道牙石间又有青砖砌甬路,总宽约5.89米。穿过钦安殿后面的承光门,再过了御花园的北门顺贞门,就是神武门内广场了。 神武门与顺贞门间,御路街心石宽1.32米,两侧为花岗岩石海墁的广场。神武门正中间儿门洞内御路石建制同午门,街心石宽2.2米,青白石质。紫禁城里面,中轴线上的殿宇大部分已经不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有遗存,特别是三大殿几经焚毁重建,但紫禁城内的御路,其大部分还是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构筑遗存。 这些御路石大部分为青白石,石面光滑,街心石略呈弧形,与北京天坛丹陛桥神路上的街心石,石质,形制基本相同。现在,我们看到故宫里面的御路都很平整顺直光滑,其实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数次修缮中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实施御路石“揭墁归安”,并将部分残损石面,重新修补技术处理的结果。 午门左掖门、右掖门前铺砌的花岗岩巨石,因没有进行过“揭墁归安”,下面的基础岁久产生沉降或抬升,导致这些巨石凹凸不平,错位移位的不少,但基本保持了600年前原有的建制和模样。不寻常的“殿内斗八”御路石雕说到北京中轴线上的御路石,不能不说其中的御路石雕。 前面讲的是专供皇帝使用的“御路”及“御路石”,其实,“御路”还包涵了在宫殿台阶之间的石雕,也叫做“御路石雕”,俗称“丹陛石”。1934年,中国营造学社出版,由梁思成撰著的《清式营造则例》解释为:“宫殿台基之前,踏跺之中,不作级式而雕龙凤等花纹之部分。”北京中轴线上,现有“御路石雕”,不含两翼共计23块。其中,紫禁城内20块,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三块。在这些御路石雕中大部分为剔地起突,海水江崖龙飞凤舞图案的高浮雕。其中,满雕锦地的却只有乾清宫前“殿内斗八”御路石雕和御花园钦安殿前的御路石雕。关于“殿内斗八”,宋代李诫故宫御花园内,钦安殿天一门前的御路石刘明月 摄影在《营造法式》指出:“造殿堂内地面心石斗八之制:方一丈二尺,匀分作二十九窼。当心施云卷,卷内用单盘或双盘龙凤,或作水地飞鱼、牙鱼,作莲藕等华。诸窼内并以诸华间杂。其制作或用压地隐起华或剔地起突华。 ”白丽娟先生著《石雕与建筑—故宫建筑中的石雕》(201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内廷御路”记述乾清宫前的御路雕刻是:四边用连续的卷草纹圈边,满雕六方锦纹地,锦心雕百花图,于锦地上的四角有两对凤凰展翅翱翔;御路中心是八方图形,内接两个对角设置的正方形,将八边形分割为八个平行四边形和八个三角形的图形边框,接在内侧雕出花棱形的边框,在框中心雕刻一条在翻腾的海水中游弋的龙。其式样与宋《营造法式》所述‘殿内斗八’相似。在四边形和三角形内分别雕各个形态的龙、凤凰、麒麟、鹿等瑞兽。此御路雕刻之精细,应是御路中的精品。 又在“御花园钦安殿的御路石雕”记述:乾清宫前的“殿内斗八”御路石雕,应是元大内的遗石作者供图这是御花园建筑中唯一的御它的雕刻有三个层次,在石板上满雕锦地,锦地上是云纹,云纹上是三条升龙、三条降龙,在上下龙之间分布着飞翔的四对凤凰。整个画面上布置得非常丰满,四边框是二方连续的卷草纹。其雕刻方式以平雕为主,分层凸出画面。这样的图案和雕刻手法在故宫内仅此一件。 乾清宫前的“殿内斗八”御路石雕的雕作技艺,与故宫武英殿东侧的“断虹桥”及元代石雕遗存—居庸关云台、法源寺敬业堂前“渎山大玉海”原配石座等异曲同工,故可见乾清宫前“殿内斗八”御路石雕,应是元大内宫殿之遗物。明成祖朱棣营建北京紫禁城悉仿明南京之制,并遵照了明太祖:“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惟朴素坚壮,可传永久,使吾后世子孙,守以为法”(载《明太祖实录》卷一百零一)。 既然明太宗遵祖训修建北京紫禁城,为什么还要利用元代的御路石雕遗物呢?深层次可以认为:其实他是在仿效元世祖忽必烈,用这块御路石雕警示自己戒骄戒奢,毕竟他的皇位是经过四年浴血奋战的“靖难之役”得来的;同时警示子孙勿忘大明江山社稷来之不易,勿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引《玉山雅集》记载:“元世祖建大内,命移沙漠莎草于丹墀,示子孙无忘草地也”。又引《草木子》:“元世祖思创业艰难,取所居之地青草植于大内丹墀之前,谓之誓俭草”。又引《玉山雅集》元柯九思宫词:黑河万里连沙漠,世祖深思创业难。数尺阑干护青草,丹墀留与子孙看。 寿皇殿前的御路出了神武门往北,过了景山前街,就可以进入景山公园南门了。门内正对着的是绮望楼。绮望楼前原应有御路石,今已无存。顺着景山公园的东、西甬路均可绕行到寿皇殿三座宝坊前,然后走进砖城门(三座门),即可看到寿皇殿的戟门(寿皇门)了。寿皇殿戟门(寿皇门)内的广场御路街心石宽1.23米,左右牙石两道,牙石间甬路青砖铺砌,总宽4.74米。寿皇殿庭院御路形制与寿皇门广场相同。紧挨御路两边的古柏苍翠郁郁。寿皇殿月台上御路街心石宽1.23米,左右牙石一道,总宽约1.75米。因系御路,形制与钦安殿天一门内御路相似。月台上的街心石大部分是乾隆时原有的,青白石面打磨粗糙,其中两块是2016年修缮寿皇殿时补配的新石。寿皇殿建在1. 9 4米高须弥座台基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覆黄琉璃瓦,不逊于故宫内廷东侧的奉先殿。 寿皇殿殿前广场东侧衍圣殿前碑亭立有清高宗弘历的《御制重建寿皇殿碑》碑文记:“予小子既敬循寿皇殿之例,建安佑宫于圆明园,以奉皇祖、皇考神御。……而岁时朔望来礼寿皇,聿瞻殿宇,岁久丹艧弗焕,且为室仅三,较安佑翻逊巨丽,予心歉焉……”,由此可以悟出乾隆在精心设计构建寿皇殿时,同时精心设计了比钦安殿御路还要宽0.24米的御路,以示他 对皇祖、皇考的“敬循”“尊崇”之意。同时从“我皇考因以奉神御,初未择山向之正偏,合閟宫之法度也。乃命奉宸发内帑,鸠工庀材,中峰正午,砖城戟门,明堂九室,一仿太庙而约之。”亦可明显看出清高宗在景山最高峰万春亭北面的中轴线上,重新修建仅次于太庙规制的寿皇殿大有深意—将寿皇殿移建在“镇山”万岁山之正北正中,“实近法宫”,欲以皇祖、皇考之圣容,神御大清一统江山, 永延帝祚罢了。 责任编辑:刘芷君 作者简介: 李忠义,《北京志·工业志》编审,《北京古籍集成》特邀统筹。 贾建中,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1 , Processed in 1.07827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