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0年的北师大,为何校园里罕有建国前的建筑遗存?

2022-11-2 15:07|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伯儁|来自: 师大春秋

摘要: 京师·黉宇北京师大南校区今昔对比问答社区“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师大北校区是最南边的一个校区(除珠海)?”你是否也曾困惑,作为百廿名校,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除却演播楼南的“卜舒库墓 ...
京师·黉宇

北京师大南校区今昔对比

问答社区“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师大北校区是最南边的一个校区(除珠海)?”
你是否也曾困惑,作为百廿名校,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除却演播楼南的“卜舒库墓碑”,却罕有建国前的建筑遗存?其实,今天的北太平庄校区,在70年前还是一片田园墓地,而在1954年之前,北京师范大学的主校区是位于今地铁2号线和平门站南侧的厂甸校区,因位于辅仁校区以南,故也称“南校区”。

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南校区卫星图

自从1908年,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独立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师大的前身就选择了这块废琉璃窑厂址作为建校基址,并于次年正式迁出大学堂办学。
从1909年到1954年,北京师大在琉璃厂甸度过了校史中最为波澜壮阔的三分之一。1953年,北太平庄附近的两千亩土地被划拨给北京师大作为新校区,新校区在北太平庄奠基。两年后,师大由南校区搬至北太平庄校区,南校区交由教育部处理。
在南校区这片土地上,先后存在过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180中学、河北梆子剧团、宣武区教委、和平门中学、实验一小、师大附中等十数家单位。而今,校址由师大附中西校区、第一实验小学、西城区教委、河北梆子剧团使用。
在使用者的更迭中,师大的老建筑也渐渐消泯,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平门中学和实验一小开启了校园建筑的大更新,绝大部分师大老建筑在这个时间点彻底消失,但也有极少数建筑得以存留。
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光,一睹北京师大南校区现存老建筑的昨日与今朝。

老校门与一字楼

师大老校门,建成于1919年7月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为单拱券凯旋门式,大拱门两侧各建两根爱奥尼西式立柱,柱基为西式脚垫,拱门上方为女儿墙。
老校门是师大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可惜于八十年代末被和平门中学拆毁,校门两侧的老校墙,也在2005年南新华街拓宽工程中彻底消失。
校门北侧建筑名为一字楼,砖混结构,分为北一字楼和南一字楼,主要作为女生宿舍使用。北一字楼40年代建成,南一字楼50年代初兴建,如今产权方为西城区教委,当前,北一字楼正在重新装修,恢复历史旧貌,南一字楼已沦为居民筒子楼。

图书馆

师大图书馆,中国最负盛名的高校图书馆。建于1923年北京师范大学邓萃英校长任职时期,由德国、丹麦、瑞士、美国四国设计师共同设计。坐南朝北,砖混结构,总高三层,面阔五间,平面呈方形,四坡尖顶,体现了浓郁的西洋古典主义风格。
师大搬离后,图书馆为西城区(宣武区)教委所有,曾用作杏坛宾馆,今为杏坛美术馆。

图书馆近景

这张照片是图书馆的大门,位于图书馆北立面正中,由四个爱奥尼柱式构成三间门廊,前出四级台阶,上为檐壁和檐口,檐壁上刻有“图书馆”三字,今被LED屏幕遮挡。
杏坛美术馆为扩充使用面积,在石柱之间新增了门窗。

图书馆、校门、二校门

通过这张照片,可以清楚地判断校门的位置。校门两侧分别置有传达室(北侧)和守卫处(南侧),从校门往里看,隐约可见的,是师大的二校门,这同样是一座西洋古典建筑,为过街骑楼,二校门被和平门中学拆毁于九十年代早期。现址为北师大附中西校区校门。

男生宿舍丁字楼

丁字楼是南校区最雄伟壮观的宿舍楼,兴修于1934年,因俯瞰呈“丁”字,故名丁字楼。丁字楼坐西朝东,三层砖混结构,体现折衷主义风格,两侧歇山夹中间硬山的大屋顶,使之成为南校区最具中国古典色彩的建筑。
可惜的是,2002年,第一实验小学将丁字楼的一竖拆除,“丁”字变为了“一”字。现该楼为第一实验小学的办公楼和校史馆。

校门、图书馆、丁字楼

这张照片展现了校门、图书馆、丁字楼的位置关系。而今唯有六米高的校门不见了。

丽泽楼

丽泽楼,师大南校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没有之一。丽泽楼应建于晚清民初的优级师范学堂时期,为校长办公室。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二层砖木结构,折衷主义风格,楼的南立面中部突出墙体,用冲天式方砖壁柱承托檐口三角山花,山花内开方窗,两侧以短砖壁柱装饰。美观大气。
此楼现为西城区教委所有,现作居民楼。

二校门、东北大楼、乐育堂

这张照片是在校园内部,自西南向东北拍摄的,画面中从左至右,依次是师大礼堂乐育堂、师大第一座教学大楼东北楼(公共教学楼)、二校门。上述三栋楼,于1992年前后,被和平门中学拆毁,如今凭图而望,唯余旧时榆杏。

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的师大校友、著名史学家张岱年说过:“我在师大学习时,当时师大在厂甸。现在回想当年在师大的生活,所想的还是厂甸师大校舍的情况。近年师大迁入新校舍了,但我认为旧校舍还是有历史价值的。我希望三十年代的北师大旧校舍作为历史遗迹还应保存下来。”

旧师大校址遗迹如今已所剩无多,我们每一个师大学子,都应该更加关注和保护这段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16:54 , Processed in 1.08754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