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四——广安门

2022-11-7 09:47|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陶然野佬|来自: 陶然野佬旧都回眸

摘要:   广安门是北京外城西垣唯一的城门,与广渠门相对。广安门形制较特殊,略低於永定门,但与外城其它城门相比又明显高大,这与它是中原以至南方进京的要道不无关系,沿太行山麓北上,经卢沟桥进京的官道,广安门是必 ...
  广安门是北京外城西垣唯一的城门,与广渠门相对。广安门形制较特殊,略低於永定门,但与外城其它城门相比又明显高大,这与它是中原以至南方进京的要道不无关系,沿太行山麓北上,经卢沟桥进京的官道,广安门是必经之门,就是现在的G4京港澳高速(曾叫“京珠高速”)也是沿这条旧官道的走向修建的,由广东直抵京城。

  广安门及瓮城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建成,外罗城建成时命名为广寧门,规制与广渠门一样。当时外城唯一与内城城门形制一样,是三滴水楼阁式城门的,纸有位於中轴綫上的永定门。入清以后,乾隆年间遍修北京内外各城门,以完善规制。除增建了外城箭楼外,因经略全国,诸边用兵,班师凯旋,多走经卢沟桥的官道,而必经广寧门进京。所以乾隆年间仿永定门城楼加高加大改建了广寧门城楼,就是后来从照片上所看到的巍峨的广安门城楼。与此同时,又逢平定大小金川,在广寧门外大井村官道上还建立磗石琉璃的“荡平归极”牌坊,并勒石立碑,以示祝捷。所以沿这条官道班师凯旋抵达京师,自有标榜君威的牌楼和高大的广寧门相迎。

  民国以前在外城有两条用石板铺墁的道路。一条是正阳门到永定门,外城中轴綫的路中央铺墁石板,这是皇上去天坛和先农坛“郊祀”的御道;另一条则是由卢沟桥到广安门的官道中央铺墁石板,广安门这里自古就是中原连接边城、都城辐射全国的进出门户。清雍正帝登基后,决定在易县修建皇陵之时,便下令铺这条石板路了。时有“一尺道路五两三”之说,广安门到小井村道路长一千五百丈,户部拨付了八万两白银,折算下来,就是平均每修一尺长的道路,耗银五两三钱三分。昔日道路上可不全是车水马龙,更抢眼的景緻就是“拉骆驼跑城儿”的了,城里城外运货物全是靠骆驼驮,可谓“骆驼不绝於途,驼铃不绝於耳”。直到五十年代骆驼队纔在北京城里绝蹟。

  广寧门到了清道光年间,因避上讳改名为广安门,道光帝叫旻寧,那年月皇上用了的字,别人就不能用了,书面上一定要用“寧”字,当时都改写“宁”了。旻寧於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年号道光,道光帝原本叫绵寧,因为担心“绵”字老百姓不容易避讳,所以即位时改名旻寧,还是眞挺体恤下情的。城门名老得喊著,所以必须换字,安与寧意思相当,况且好多城门都以“安”命名,所以就改叫广安门了。这广安门改的好,一下子就被人接受了,不像元大都的城门名被人喊到了共和国,道光年以后就没人喊广寧门了,再后来不做考究的人都不知道有广寧门一说了。

  广安门又俗称彰义门,其实彰义门的名字被老百姓(土人)喊了有八百五十年了。彰义门是金中都城西垣之北门,大概就在现在的广安门外湾子路口附近。现在的广安门内、外大街一綫是金中都城彰义门内的东西康衢——彰义门街,位置走向都没变。再上溯到辽南京城,以至唐幽州城,这里依然是东、西向的通衢道路。一条道路的延续达上千年,实属罕见,长安街也不过是明朝开始纔有的。由於广安门是各省陆路进京的必经之路,因此彰义门大街(广安门大街)明清时是比较繁华的,有“一进彰义门,银子碰倒人”的说法。

  广安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顶,列脊走兽也都是不施釉的灰活。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臺通高26米(现在居庸关复建的关城城楼形制有点像广安门城楼的样子,不过是楼顶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城楼歇山式屋盖较一、二层檐顶收分较大,即大屋顶在整体上的比例与内城城楼相比略显小。歇山顶戧脊走兽5个,一、二层檐顶戧脊走兽却是7个,虽然开间体量上小於永定门,但在这一点上规制又高於永定门(永定门三滴水戧脊走兽都是5个)。另外,广安门城楼区别於其它三滴水城门楼的地方是一层除去檐柱外,在檐下四角之内,檐柱与老檐柱(金柱)之间,还各有1根明柱(内角柱),基本上是支撑在二层的四角檐柱(角柱)之下,作用应该是使二层的四角檐柱生根,并加强撑持二层平座的目的。这样,广安门城楼一层的明柱就是16根檐柱加4根内角柱,共20根。二层的明柱就是16根檐柱了。城楼门洞内券是五伏五券式,外券则是三伏三券式。

  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39米,瓮城墙基宽7米,顶宽5米。箭楼位於瓮城最西端,与城楼相向而立,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敌臺式建筑。箭楼形制同广渠门,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6.6米,楼高7.8米,楼连臺通高16.6米。西、南、北三面各闢箭窗2排,西面(正外面)每排7孔,南、北面(两侧面)每排3孔,共26孔箭窗,进楼门开在东面(背面)。瓮城门洞位於箭楼城臺正中,五伏五券式券洞门,道路穿瓮城直綫进城。(註:测量数据引自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其它数据从照片上即可得出)

  1949年底,在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曾提出保护土城、古桥、古代建筑等重点文物的建议案。1950年初,第二届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又重提修缮城楼、牌楼等古代建筑建议案。建设局於4月底以前,将各城门上的城楼和箭楼中有危险部位进行简单处理,然后将无驻军的城臺马道、箭楼梯道以及楼门用城磗封堵。当时内城的9门中尚存城楼8座,箭楼5座;外城7门中尚存留城楼7座,箭楼6座。9月初,政务院遵照周总理关於保护古代建筑等歷史文物的指示精神,发文给北京市人民政府。市府随即通知建设局,要求对城楼、牌楼等古代建筑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修缮计划。经勘察测量,制定了城门的修缮计划,从内城开始实施。

  广安门勘察结果是:城楼和箭楼的楼顶均有塌损,箭楼墙壁有较大裂缝。城楼首层有挑檐塌落,楼门封堵,墙上写“危险!”字样,马道亦封堵,城臺两边筑有碉堡。处理意见是:广安门之城楼和箭楼应先行排除危险为要。1952年,还没轮到修缮广安门,市政府下达关於修缮城楼等工程的指示精神:关於城楼修缮工程,已经开工的要把它做完,没有开工的就一概不做了。第二批城楼修缮计划从此落空。从1952年拆除西便门开工之日起,北京的城门城墙就开始进入了拆除模式。

  广安门箭楼虽屡经采取保护措施,仍日趋危险,於1954年12月19日市政府批准拆除,1955年3月箭楼拆除完毕。为修筑道路,1955年6月拆除了箭楼城臺,并加宽了护城河桥。1957年,在全面拆除外城的过程当中,广安门城楼和残存的瓮城被全部拆除。(註:以上广安门的拆除始末引自孔庆普先生著《北京明清城墙、城楼修缮与拆除纪实》[2004])。

  广安门外手帕口南是广安门火车站,解放后主要就是一个货运车站,这也造就马连道地区成为了北京各大单位库房的集中区域。广安门站原是京张铁路的一个车站,由丰臺柳村过来就是它了,再往北就是西直门站,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是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南、北走向)在广安门迤北的城墙外与京汉铁路(东、西走向)立体交叉,是北京最早,也是唯一的铁路立交桥。由於位置离西便门较近,当时就称为“西便门跨綫天桥”。后来1959年,京汉、京沪、京山綫都倂入了在内城东南角楼内侧的新北京站,京汉綫由这里进城的铁道也就废弃了,京张綫的火车也不用再费劲过“天桥”了,桥遂废。西来的京汉綫成了一条支綫停在了小马场附近,变成了一个车辆段还是机务段什么的,再后来那儿就建起了北京西站。总之那一片都是铁路上的地方,铁道部、北京铁路局、铁路医院、铁道设计院什么的都在那一块儿。

  广安门火车站迤南铁道东还有一个去处,现在已逐渐被人遗忘了,那就是青年湖游泳场。现在好像搞了房地產开发,沿池修了别墅,池子北半部已墸习氩恳不緛x涸,那一片都叫了鸭子桥。本应闢为遗址公园的,可现在房地產开发成了“私人领域”。青年湖游泳场原属於宣武区体委,北半部是浅水区,南半部是深水区,夏天是游泳场,冬天是溜冰场。要是归文物局管,想来就不会搞开发了。您可知道这个“青年湖”可不是城北安定门外的那个水塘子改的青年湖公园。这个“青年湖”却是一千年前辽南京城子城内,宫城中路(大约就是现在二环路“西厢”广安门桥迤南的位置)西侧的“瑶池”遗蹟,“青年湖”西岸伸向湖内像个半岛状的土包就是“瑶屿”遗蹟(铁道就从西侧的土包穿过)。到了金中都时期,辽时的“瑶池”改名叫“鱼藻池”,金章宗燕京八景中的“太液秋风”说的就是这儿的景緻,后来元明清都城里的太液池应该是仿此规划的。这个“瑶池”与广安门外迤北的天寧寺塔(辽塔)属於同一时期,这么重要的文物遗蹟,这不都给演浸了。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上的广寧门(广安门)图。

1860,广安门全貌(西南面,清道光年之前称广寧门) [(英)费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73,广安门全貌(西北面) [(英)托马斯·查尔德 Thomas Child]

1900s,广安门箭楼西面(城外)。

1901,广安门瓮城箭楼外护城河,护城河石桥(北向)。桥上有西行的驼队,桥西有关厢的商贩。选自《北京照相》(1902德文版) [(德) BY.Wang. Marine-Stabsarzt Dr.]

1902~1905,广安门全貌(西南面)。

1905年前后,广安门城楼东面(城里)。画面下面标註“Ha ta men Gate”,肯定是洋人没弄明白北京的城门(明信片)。

1907~1909,广安门城楼迤南城根的牵驼人(城外)。可见瓮城南月墙(明信片)。

1909,京张铁路广安门车站 [谭锦棠摄] 

1912~1915,广安门全貌(西南面) [(奥)汉斯·冯·佩克哈默 Heinz von Perckhammer]

1915~1919,广安门城楼北面(城里,城臺凸出城墙的部分是北侧的登城马道),城墙下的驼队 [(英)唐纳德·曼尼 Donald Mennie] (1)

1915~1919,广安门城楼北面(城里,城臺凸出城墙的部分是北侧的登城马道),城墙下的驼队 [(英)唐纳德·曼尼 Donald Mennie] (2)

1920~1921,广安门城楼、箭楼、瓮城北面全貌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1921,广安门城楼东面(城里),门洞内券为五伏五券式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1921,广安门城楼西面(瓮城内)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1921,广安门城楼北立面。城墙内侧的倒八字登城马道,城楼城臺高出城墙顶面,以斜坡面衔接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1921,广安门城楼西南面(瓮城内)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1921,广安门箭楼西面(城外)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1921,广安门全貌(西南面),护城河石桥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

1920~1921,广安门瓮城上箭楼北侧月墙,北望外城西垣及护城河 [(瑞典)奥斯伍尔德·喜仁龙 Osvald Siren]

1920s,广安门箭楼西面(城外)。

1922~1924,广安门西南面全貌,护城河,石桥,以及河沿儿的滨河路。

1930s,广安门城楼东面(城里),广安门大街(彰义门街)。

1930s,广安门箭楼西面(城外)。

1937,广安门大街。七七事变后,由广安门开进城的日本兵坐在店铺外面吃饭休整,路边停满插著日本膏药旗的军车。

1937-8,广安门箭楼门洞外(瓮城外),门洞为五伏五券式拱券。七七事变后,日军佔领北平,首先控制了广安门,有警察和翻译在协助日军把守城门。

1938,广安门箭楼门洞下拍摄城楼和瓮城内。北平沦陷,日本兵持枪站岗。

1940年前后,广安门大街俯瞰,列队进城的像是伪军 [日伪时期]

1950s初,广安门护城河桥(北向),外城护城河床都挺深的,更象条河。可见天寧寺塔,桥上的公共汽车应该是1路,过了桥右拐就是终点站了。

1960s,广安门内大街(北綫阁-报国寺段东向)。

1980s,广安门护城河桥上(东向),城门是早没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20:40 , Processed in 1.08827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