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英国使馆大门(今公安部东门)向南,沿着正义路西侧人行道前行约200米距离,右侧紧邻人行道出现一道高大的西式围墙,此墙当为旧物,细看这道深灰色清水砖墙,竖向做基座、主墙身、压顶的三段式划分,在基座顶部、主墙身顶部、压顶顶部各有一组出挑的装饰线脚;横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突出于墙体的扶壁柱,扶壁柱两侧做叠涩处理,使竖向线条及横向的线脚转折更加丰富。尽管围墙基座的下半部用涂料重新粉刷过,围墙仍透着沧桑的年代感,不禁好奇,围墙内的大院当年属于哪个西方强国的使馆驻地呢? 俄国使馆旧址东侧围墙 这道围墙向南延伸至正义路与东交民巷的交叉路口后,顺着东交民巷北侧人行道西折,终止于一座四坡顶门房。 正义路与东交民巷交叉路口 俄国使馆旧址南侧围墙 门房外墙为白色石材、顶部覆红色瓦楞板,围墙的几组线脚横向贯通门房,此门房与西边另一座相同的四坡顶门房呈对称布局,烘托着中间的一座拱券门。在两座门房之间,围墙由实体形式转换为在白色石材基座上设铁艺护栏的通透形式,在居中的门道两侧以一对柱墩形成收束,柱墩上各设一圆鼓形石质装饰物。柱墩之间为门道,设一铁艺栅栏门,门道向内凹进处为一石质拱券门,门洞内外两面两侧各设一爱奥尼式柱头的圆柱,最外侧为蜗卷装饰,半圆形门洞拱顶饰以券心石,顶部门额装饰线脚丰富细腻。 无独有偶,隔开数十米距离,在西侧不远处还有另一座完全相同的拱券门及附属的一对门房,如今两座拱券门均以铁艺栅栏封闭,都是并无实用功能而仅具象征意义的大门。这两座拱券门是按照原俄国使馆大门原貌复建的,西边的拱券门为原址复建,其两侧门房当为原物,而东边原先并无此门及其门房。 原址复建的俄国使馆大门(2009年) 在复建的两座拱券门之间是一座当代新建的更加宏伟的欧式大门,采用一大两小的三开间形式,此门是今最高人民法院的正门,大门内的最高人民法院驻地为俄国使馆旧址。 俄国使馆旧址西侧有一南北走向的夹道,夹道西侧为俄国兵营旧址。 俄国是西方列强中唯一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两国不仅国界线绵长且陆路相通,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缘和两国在物产与气候方面的差异(例如中国的茶叶与俄国的裘皮等等),中俄两国之间的商事活动及民间交往较早。 早在明代,为了方便接待少数民族的官员和外国使臣以及往来北京的外国商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在东江米巷御河桥西设“四夷馆”,又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在御河西堤建“会同馆”,两者为东交民巷地区最早设立的主管国家对外事务的机构。清初,改四夷馆为“四译馆”。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四译馆并入会同馆,合称“会同四译馆”,隶属于礼部,掌管接待少数民族及外国来朝的使节。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俄国派使者到京进贡方物,并要求互通贸易,还遣人来京学习喇嘛教经典、入国子监学习满汉语言文字,并入住东江米巷的会同馆内。 中俄商贸路线图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俄国要求派神父和学生来北京学习。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俄使来京议谈,获准通商。次年,清廷改会同馆的“高丽馆”为俄罗斯馆,供俄国的商人、神父、学生居住。此为外国人在北京建立的第一个专供其本国人居住的馆所。 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界约》,其中第五条准许东正教在北京东江米巷的俄罗斯馆建教堂:“在京之俄馆,嗣后仅止来京之俄人居住。俄使请造庙宇,办理俄事大臣等帮助于俄馆盖庙,现在驻京喇嘛一人,复议补遣三人,于此庙居住,俄人照伊规矩,礼佛念经,不得阻止。”(此条中的“喇嘛”指东正教神父,“庙”指东正教堂) 清雍正十年(1732年),俄国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在俄罗斯馆内修建东正教“奉献节堂”,即圣玛利亚教堂,当时又称“南馆”(以与东直门附近的“北馆”区别),俄传教士获准在此长期居住。奉献节堂建成后,俄国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遂从东直门内北官厅胡家圈胡同的“北馆”迁入东江米巷的“南馆”。奉献节堂的创建比东交民巷东部台基厂的法国圣米厄尔教堂早出约170年,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中,可见此教堂的标示。 《乾隆京城全图》中的奉献节堂 1861年3月,一家名为《伦敦新闻画报》的英国报刊对位于东交民巷的这个东正教堂有过正式的报道,同时还配发了一张画稿,报道如下:“这座教堂是100多年前建造的,位于俄国传教使团的地盘之内,距离把北京内城和外城隔开的城墙很近。俄国使团的房子条件极好,那儿有舒适的房间、双层玻璃的窗户、考究的家具、俄式火炉和一个台球室,那儿台球的碰撞声使人忘却这是在中国的首都。俄国公使馆中有一位富有表现力的画家,在浏览他所画蒙古、西伯利亚和北京郊区的速写时,本报特派画家感到了一种极大的享受。俄国传教使团的房屋由东西伯利亚的哥萨克士兵守卫,其中的两位士兵出现在我们的插图之中,图中的另一个人是蒙古人。” 《伦敦新闻画报》对东交民巷奉献节堂的报道及配图 东交民巷“俄罗斯馆”及“奉献节堂”的设立,不仅使俄国开创了外国在中国的贸易、外交、传教等方面的先例,而且在后来的清晚期树立了为列强可援引的“榜样”作用。乾隆皇帝即曾在上谕中有所预言:“外藩朝贡虽属盛事,恐传至后世,未必不因此发生事端。” 清咸丰十年(1860年)10月24日和25日,清廷代表奕䜣完全接受了英、法两国谈判代表的所有条件,与两国分别在东交民巷礼部衙署签订了《北京条约》,同时交换批准了已签订的《天津条约》。英、法两国获准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公使馆。清咸丰十年(1860年)11月,俄国居然以调停者身份迫使清廷屈服,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俄国援引有关条款,于次年直接由俄国政府派公使进驻北京,无须再以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充任公使之职能,将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划归俄罗斯东正教最高宗务会议直接领导,并将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所驻东交民巷“南馆”改为俄国驻华公使馆,令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迁回圣索菲亚教堂(北馆)居住。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7月8日,俄罗斯比照英、法两国,将原“俄罗斯馆”加以改建,在东交民巷正式设立俄国使馆。首任俄国驻华公使为巴留捷克。1917年以前,俄国从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教师中以及传教士中选拔俄国驻华公使馆人员。在1900年庚子事变之前,俄国使馆为纯中式布局,设四个门,中央布置大客厅,四周是厢房。 早期俄国使馆大门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整个东交民巷地区成为独立的“使馆界”,俄国使馆借机扩张和兼并了原使馆西侧的几处清廷衙署,将鸿胪寺南半部及钦天监、太医院囊括在内。 1912年东交民巷使馆界总平面图中的俄国使馆及兵营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被俄国使馆占用的这几处衙署在清代都各自掌管哪些朝廷事务及其建筑布局。 鸿胪寺在工部南侧,隶属于礼部,为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机构。明宣德元年(1442年)建,清顺治元年(1644年)沿置。鸿胪寺衙署坐东朝西,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载:“鸿胪寺堂额曰肃赞朝仪。前列训辞曰:序九宾,赞九仪,俾大小班行靡不整肃,所以尊朝廷而作万国之观瞻。世宗御笔也”。 《乾隆京城全图》中的鸿胪寺 钦天监在鸿胪寺南侧,为掌管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历法的机关,长官为钦天监监正。明正统七年(1442年)建衙署于此,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奉诏重修。衙署坐东朝西,据陈宗蕃著《燕都丛考》载:“堂前月台设晷影一座。堂左右碣一,恭纪雍正二年二月二日庚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之瑞。堂后凡三重,其廨宇之数共百有十”。清初,钦天监设监正满、西洋各一名,监副满、汉各一名。德国人汤若望曾任钦天监监正。 《乾隆京城全图》中的钦天监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1591-1666) 太医院在钦天监南侧,是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长官为院使,设左右院判各一名,下设御医、吏目、医士数十人。明清之际,太医院院使为正五品官阶,故太医院称“五品衙门”。据陈宗蕃著《燕都丛考》载:“太医院亦在礼部后,西向。大堂外左南厅,右北厅,后为先医庙。外门曰棂星门,内门曰咸济门,殿曰景惠殿,供三皇圣像。左右庑列勾芒、风后至王冰配位,殿旁为省牲房。先医庙外北向者为药王庙,有铜人像,盖即明英宗时修者也”。 《乾隆京城全图》中的太医院 太医院旧影 扩张后的俄国使馆及兵营占地面积约为9公顷,北侧与英国使馆相邻,南墙临东交民巷,东墙临御河,西墙临兵部街。 俄国使馆及兵营总平面图 洋人为纪念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俄国中将利涅维奇,特将兵部街更名为利涅维奇路(Rue Lineritch),即今东公安街。 八国联军指挥官俄国中将利涅维奇 俄国使馆内除奉献节堂外,多数中式建筑被拆除,建起拱券大门及二层或单层的西式建筑。 俄国使馆东南隅正在建造的二层建筑 俄国使馆大门、门房(图右下角)及院内一座二层建筑 俄国使馆主楼及其前方的中式建筑 大门正对使馆主楼形成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其它办公及官邸建筑围绕在中轴线两侧布局。 俄国使馆大门 俄国兵营在使馆的西侧,保持相对独立。兵营西侧为练兵操场,呈一长条状,向北延伸至东长安街,是各国操场中占地最大者。 俄国兵营外景(1987年8月) 俄国兵营内景(1987年8月) 俄国兵营的砖墙刻字 1920年民国北洋政府拒绝承认苏俄,下令取消俄国驻华公使、领事特权,俄国使馆因而关闭。1924年北洋政府同苏联正式建交后,原俄国驻华公使馆改为苏联驻华公使馆。 前苏联使馆驻军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苏联驻华公使馆也随之迁往首都南京,在东交民巷仅留下一个武官留守处。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在列队通过东交民巷时,其它国家使领馆均关闭大门,仅有苏联外交人员热烈欢迎。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入城式经过东交民巷 1949年10月2日,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葛罗米柯给周恩来发来电报:“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罗申为首任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鉴于既有基础,苏联驻新中国大使馆最初仍设在东交民巷原俄国使馆旧址。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 1950年1月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收回东交民巷外国兵营地产并征用兵营内建筑物,宣布收回美国、法国、荷兰三国兵营,同年4月宣布收回英国兵营,由于中苏友好关系,当时并未收回俄国兵营。1950年7月,经过谈判,苏联宣布交回原俄国兵营,并将兵营内房屋无偿交还中国。至此,列强在东交民巷所建兵营已被中国全部收回。苏联驻华大使馆外交人员仍在原处居住、办公,改由苏联向中国租用。 苏联使馆(俄国使馆旧址)模型 1959年苏联驻华大使馆新馆(位于原“北馆”处)建成后,苏联驻华大使馆正式从东交民巷迁至东直门内北官厅。1959年至1968年,俄国使馆旧址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驻地。 挂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牌子的原俄国使馆大门 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原俄国使馆(后来的苏联大使馆)内的建筑格局基本未变。 俄国使馆旧址用地南北长约203米,东西宽约294米,建有包括主楼在内的5栋二层西式楼房和3栋西式平房,并保留有少数中式传统建筑。 使馆主楼居于院落后方中央位置,平面外轮廓为规整的长方形,东面与北面凹入形成露台,外观造型为文艺复兴式。南立面以建筑入口为中心呈对称布局,中央部分略微向前突出,以强调主入口,突出部分采取一大两小的三开间柱廊形式,首层柱式为塔司干式,二层柱式为爱奥尼式,首层中央为半圆形拱券门,两侧为宽度较小的半圆形拱券窗,二层开一大两小三个半圆形落地拱券窗,外设石质护栏。主入口两侧主墙面开窄高长方形窗,窗上部设缺口三角形山花装饰。 俄国使馆主楼 主楼东北侧有一圆形小喷水池,池中央立一座一米多高的中国古代仕女雕像。主楼北侧是边长约60米的正方形草坪。在主楼的东南侧有一中国传统风格的两层亭阁建筑,二层青砖台基上有一重檐四角攒尖亭,亭檐下施以旋子彩画,设四根大红木柱及八扇木雕花窗。亭西侧紧邻一南向山墙开圆窗的悬山顶房屋。亭下青砖台基内有间宽大的屋舍,墙厚屋高,冬暖夏凉,相传此处为原清廷太医院的御药库。 俄国使馆主楼及其南侧的中式传统建筑 在亭阁建筑东侧后方是奉献节堂。奉献节堂坐东朝西,面宽约10余米,进深约30米,是俄国使馆外交人员做礼拜弥撒的场所。教堂正面开有五彩玻璃圆窗,室内四周墙壁上有鲜艳的西方宗教壁画。 奉献节堂 俄国使馆院落东北角有一露天游泳池,长约20米,宽不足10米,由混凝土建成。池体一半在地下,另一半在地上。池底为一斜坡,由东向西逐渐加深,最深处约3米。游泳池东边的两排平房为更衣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原俄国使馆泳池 游泳池南侧为三间平房,再南侧为一间厅堂带东西耳房各两间的中式传统建筑,围合成一小院,是庚子事变之前的俄国使馆早期建筑遗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进驻后,北屋曾作为图书馆,南屋曾先后作为乒乓球室和警卫班。中式小院南侧是一栋二层洋楼,位于使馆院落的东南隅,紧邻东交民巷与正义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此建筑曾作为公安部群众出版社使用,末代皇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是当年群众出版社的代表作。 俄国使馆东南隅二层建筑 使馆主楼西北侧为礼堂,为砖木结构的二层建筑。首层是各式规格的厅房,1963年后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食堂;二层为礼堂,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近30米,为清一色的木制地板,未设座椅,或许当年为俄国人的舞厅。礼堂南侧有一宽约五米的水泥马路,东起使馆主楼,西至俄国兵营东侧夹道。马路南侧东西面宽约60余米、南北进深约80余米区域内,四隅各有一座建筑,曾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干部的宿舍区。西北角为朝南的俄式平房,平面为“凹”字型;东北角是二层洋楼,首层曾作为高检院的卫生所使用;东南角是一座较小的西式楼房,几户人家在此合住;西南角是一座精致的二层洋楼,位于东交民巷与俄国兵营东夹道丁字交叉路口的东侧。 原俄国使馆西南角官邸建筑 俄国使馆西围墙西侧紧邻一条南北走向的夹道,是彼此独立的俄国使馆和俄国兵营的分界线。俗称“兵营夹道”,朝向东交民巷的夹道口还保持着当年的样貌。此夹道长约147米,水泥路面宽约5米,夹道东西两侧围墙之间距离约9米。 兵营夹道 兵营夹道西侧的俄国兵营旧址东围墙 夹道西侧为俄国兵营,其用地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约2.7公顷,有房200余间,全部为平房。 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兵营内的驻军撤走,其营房大部分租给外国作家居住,一部分改为苏联侨民协会及苏联驻京留学生的汉语学校,俄国使馆的西围墙也大部分改为花墙。1958年秋,建设天安门广场东侧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时,拆除原俄国兵营西北部建筑,兵营其它部分仍大体留存,由北京市政管理局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家属宿舍使用。自1980年代起,兵营内的大多数建筑被陆续拆除。 俄国兵营东部为一东西面宽不足20米、南北进深约70米的狭长院子,院内的平房建筑考究,室内铺装木制地板,房门由红色牛皮包裹,屋内有暖墙。此处原为俄国兵营的指挥机关,后来成为苏联大使馆的“武官处”。最高人民检察院进驻后,作为家属宿舍使用。“武官处”最南边的那排平房是朝南的三间平房,中厅宽大,屋高近4米,东西两间略小,各有10余平米。据说此处为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李大钊一家避难时的居所。 最高人民法院进驻俄国使馆旧址后,原有建筑于1984年起陆续被拆除,1986年建成最高人民法院办公楼。1992年奉献节堂被拆除。 俄国使馆及兵营旧址内的文物类建筑(2001年) 奉献节堂西南侧的一棵皂角树留存至今,处于最高人民法院办公楼的大台阶之中。 俄国使馆旧址至今仅存大院入口处的两座门房及大院西南角的一栋使馆官邸。 大门两侧门房 使馆官邸 使馆官邸约建于二十世纪初期,位于俄国使馆旧址的西南角,其格局及装饰高于一般独立式住宅。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镜向“L”形,为地上二层并带地下室的砖木结构。 使馆官邸总平面图 南立面正中为建筑主入口,其上方为二层的阳台,大门与阳台两侧为一对石柱,首层柱头为塔司干式,二层柱头为爱奥尼式。柱间屋顶女儿墙抬高。屋顶采用双折四坡顶,覆法国式石板瓦,外围以挑檐及女儿墙封护,檐下贴金黄色釉面砖,再下面为砖雕花饰。主墙面为由青砖砌筑。建筑朝向内院的北立面及西立面局部首层和二层原为敞开式木廊。 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看使馆官邸 使馆官邸南立面 使馆官邸北立面、西立面局部 使馆官邸建筑细部 俄国兵营旧址内仍留存少量西式平房建筑,多由灰砖砌筑,局部以红砖装饰,为坡屋顶,个别建筑山墙的女儿墙拔高作半圆弧造型的装饰或在屋顶开半圆形的老虎窗。 俄国使馆旧址位于今东交民巷27号,现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办公区。2001年在最高人民法院大门的东侧和西侧,按照俄国使馆大门原貌分别复建了一座拱券门,西侧的拱券门为原址复建,东侧的拱券门处原先并无历史实物,是为取得以今最高人民法院大门为中心的对称效果而建,两座拱券门及其门房与留存至今的围墙一同恢复了些许东交民巷该路段的历史原貌。 俄国使馆大门总平面图 俄国使馆大门平面图 俄国使馆大门南立面图、横剖面图 俄国兵营旧址位于今东交民巷29号及35号。今东交民巷29号隶属于北京市宽沟招待所,由原先的甲29号、29号、甲31号、31号、35号(部分)合并而成,2012年将原东交民巷29号、甲31号、31号作为“原俄国使馆武官处”列入北京市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名单。2014年对今东交民巷29号中的历史建筑即“原俄国使馆武官处”的修缮基本完成。今东交民巷35号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十支队,院门开向西侧道路。 行走在东交民巷,视线越过围墙,可管窥留存至今的俄国使馆官邸的二层局部及武官处平房建筑群的屋顶。 顺着围墙继续向西行走,举目望向东交民巷路南,可见一座由灰砖砌筑的凯旋门造型的大门。此门原先是美国使馆大门,门内院落则是列国使馆中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美国使馆旧址……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2 , Processed in 1.10113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