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天桥兴衰简史

2023-1-26 14:34| 发布者: weiwei

摘要: 明代,天桥一带港汊交错,沟河纵横,夹岸绿柳成行,景色宜人,兼之近临前门外繁华区,茶楼、酒肆及卖艺、唱曲、说书的场子日益增多,引来大量游客,这应说是天桥市场的雏形。清康熙年间,东华门灯市移至天桥西侧灵佑 ...
    明代,天桥一带港汊交错,沟河纵横,夹岸绿柳成行,景色宜人,兼之近临前门外繁华区,茶楼、酒肆及卖艺、唱曲、说书的场子日益增多,引来大量游客,这应说是天桥市场的雏形。清康熙年间,东华门灯市移至天桥西侧灵佑宫,每逢上元时节,游人之多,几无插足之地。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天坛的西坛根、北坛根与先农坛的东坛根、北坛根聚集了一批流动摊贩,由于是自发市场,既没有管理人员,朝廷也不向他们征收捐税,商贩越来越多,天桥一带逐渐繁荣起来,人气旺盛,促进了这一地区商业及游艺业的发展,遂有各门艺人在此辟地献艺,各类曲艺演出场所伴随茶肆、酒楼、饭馆、商摊、武术杂技场地蜂拥而起,天桥成为北京平民闲游购物和欣赏民间技艺及曲艺的一个集中场地。

    光绪年间(1875—1908)京汉铁路建成,设车站于永定门外马家堡,往来客商必经天桥,自此,天桥更加繁荣,先后开辟了公平市场、三角市场、西市场、东市场、先农市场、城南市场、惠元商场等。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天坛为其总兵站,把铁路修到祈谷坛,外坛广场到处堆积着强盗们抢来的“战利品”,他们认为不值钱的东西,就地摆摊出卖。战火中萧条的天桥又开始恢复。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为逛天桥的人多而地界狭窄,天桥的范围逐渐扩大,市场地界先后扩展到灵佑宫西之香厂路和万明路。共和初期,天桥以南的东市场陆续出现了“歌舞台”、“乐舞台”、“燕舞台”三个演出京剧、河北梆子的戏园。西市场的茶园(小剧场)、茶馆、技艺表演场子、酒饭馆、小吃摊点等也逐年增多。

    宣统二年(1910年)因新即位的皇帝溥仪到天坛祭天,下令拆除天桥以南路旁的摊商,他们被移到东龙须沟北岸金鱼池一带。但是此时已为共和时期,商户代表与官府协商议,又将商贸集市迁回天桥以南的大路两侧。后因修和平门外的道路,春节的厂甸庙会,也暂时移到天桥的香厂一带,与天桥市场连成一片,于是这个地区又兴旺起来。1913年修建电车路,勒令拆除正阳门瓮城内东西荷包巷商店、民居60余处。那里的六十多家商户被迁往天桥一带,利用旧房料在天桥东、西市场北端建起了七条小巷,继续营业,由此,天桥市场初具规模。1914年(或说1917年),仿照上海大世界在香厂路西口落成新世界游艺场,该游艺场共四层,是座高大新颖的船形建筑,集屋顶花园、戏曲、说唱、杂耍及茶点于一体,令京城人蜂拥而至。第二年,在先农坛北墙外的西龙须沟南岸,又建起了“城南游艺圈”,内容与“新世界”差不多,但有露天场地,还有一个京剧坤班在此演出。 1916年一些商人集资,疏浚了先农坛东墙(北段)外一片洼地水面,建成小岛,用芦苇杉篙搭了个“水心亭”,栽柳植莲,夏季绿柳红荷,风光旖旎,吸引了不少游客。亭的北岸又落成天外天、藕香榭、环翠轩等茶园,日日有戏曲、鼓书的演唱。京城名店便宜坊、厚德福等也至此设点,更令天桥市场锦上添花。天桥南大街路西,原有一片积水的低洼地。1917年,曾任江西督军的陆光远,依仗权势,用极低的价码,买下这里23.5亩地,出租给商贩、艺人,并规定谁租地谁平垫。这块地后来变成热闹的公平市场。这里有座二层楼房,开设当时最大的茶馆“福海居”,被称为评书大王的双厚坪就在此演出。1926年西龙须沟西段改为暗沟下水道,上面铺成马路,路北建起十四条街巷,为居民住宅区,艺人、摊点移到路南。国民党政府迁都南京后,北平流动人口减少,市面萧条,“新世界”、“城南游艺圈”相继倒闭。天桥市场建筑原很简陋,席棚、板棚居多。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 天桥曾多次失火,最大的两次火灾几乎将东、西市场全部化为灰烬。歌、乐、燕三个舞台,火灾后再也没有修复,废墟成了菜市和棚户民房。一九三○年二月十四日《北平日报》有《天桥调查》一文,对当时天桥的概况作了介绍:“占地二十亩。共有各行各业的店铺和摊贩七百七十三户,其中正式领有牌照者三百三十四户,计……大小戏园九个,坤书馆七个。临时设摊四百三十九户,计……游艺杂技摊六十二个。”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军侵占,原城南游艺圈旧址已破烂不堪,日伪当局在此建立了屠宰场,天桥市场的范围逐渐缩小。1945年后的天桥,除了露天卖艺场子、小吃摊点、旧货估衣摊之外,已经没有什幺较大的商号。四十年代末,天桥市场只剩下了三角市场、西市场、公平市场以及路东的东市场了。

    在五十年代初,北京市人民政府镇压了活跃在天桥地区的恶霸、反动会道门的头子,治理了龙须沟,修筑了马路,通了电车,天桥市场曾经达到空前繁荣。针对当地的一些社会问题,五十年代中期,市政府对娱乐场地做了调整,除天乐戏院演京剧、万盛轩演评戏、丹桂戏院演河北梆子、原吉祥戏院旧址处由北京杂技团演出杂技和中华、天桥两家电影院外,原有的活动场所逐渐成了居民房。在公私合营中,天桥的商业、饮食业都按行业归口管理,继续营业。估衣行、旧货行归入信托业,设立了信托商店。卖小吃的摊商有的组织了联营,有的归业于小吃店、饭馆。而曲艺、杂技、武术等艺人,有的组织到小剧场联合演出,有的参加了说唱曲艺、杂技的团体,成为国营或集体的文艺工作者。原来摆地摊镶牙的、看病的、卖药的也有的进了医院工作。原城南游艺园旧址建起了友谊医院。在菜市、粮食市的地方,建起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桥的西南面,建起了可供现代歌舞演出的天桥剧场。至此,旧天桥的面貌已发生根本变化。1957年,天桥所有演出都停止了。2000年起,伴随着南中轴线改造 天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平房基本拆除,2003年在天桥大街西侧建成面积约为0.32平方公里的回迁小 区——天桥小区。天桥文化广场坐落在社区内的天桥剧场对面。天桥的地标性建筑“四面钟”也按原貌重建。广场内树立了老天桥“八大怪”的塑像。宣武区政府结合小区实际情况,把天桥社区定位为“民俗文化”社区。但是,老天桥的一切也从此消失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2 , Processed in 1.09753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