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长城建造知识系列(6)​烽报极边 · 沉烽静柝 -- 长城军事意象下的烽传建筑类 ...

2023-2-16 13:23|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张曼 王冰|来自: 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

摘要: 古代边防线上传递信息是通过在高于地表的高台上点燃烽烟、烽火或举起醒目标志,逐一传递而实现的。这些台子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如烽燧、烽堠、烽台、烟墩等,在明代称为烽火台,是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
古代边防线上传递信息是通过在高于地表的高台上点燃烽烟、烽火或举起醒目标志,逐一传递而实现的。这些台子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如烽燧、烽堠、烽台、烟墩等,在明代称为烽火台,是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烽传是古代传递军情的报警系统,主要传递设施是烽火台(也称烽燧、烽台、烟墩等),因以土筑或石砌的高台得名。烽燧起源甚早,至晚在秦代已成为军事预警的一类设施,其后历代亦多仿行。

烽传作为古代边防体系的组成部分,守瞭与传烽是墩军的主要职责。烽火所释放的信号,大抵包括边烽告警、烽报平安、沉烽静柝三个层次,代表积极备战、战火频繁的斗争状态或和平安定的美好景象。特殊的军事功能,使烽传系统在选址与布局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每处烽火台逐渐形成明晰的配置要求。但因功能、规模等都各不相同,烽火台则演化出多种类型与相对灵活配置的建筑单元及设备,如可供驻兵巡查的望亭楼橹,设有营房、养马圈、库房、武器库、坞陛的坞,沿坞墙施放的积薪、狼粪等各类燃料,还有点火台、烽具与烽架等点火设施,这些建筑单元生动且鲜活地描绘出长城边防的军事意象。

一 烽火台的类型

1.1 按照配套设施分类

按照台体配套类型,烽火台分为烟墩式烽火台、岗亭式烽火台和土堡式烽火台三种。
烟墩式烽火台:主体建筑仅为台体,个别主台旁有若干个小的石堆点火台。因地域环境的不同,烟墩式烽火台的台体可为方台(矩形台)或圆台两种形式,顶部均较平,圆台一般直径在7米至10米,方台一般基宽7米或8米,有土、石、外包砖三种材料类型,构造形式包括土体夯筑、土坯垒筑、石块垒砌以及砖石包砌或全部砖包砌等,现存实例中以实心烟墩式烽火台更常见。由于配套设施相对原始简单,这类烽火台多被设置在烽传线路中非重要的防护区域,或是在一些地势陡峭、不宜设置边墙的区域,通过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代替连续的边墙,兼具传递信息与防御敌人进攻的多重功能(图1)。

图1方台状烟墩式烽火台-独山子烽火台(作者摄)

岗亭式烽火台:在台体上建有望楼、草蓬等建构筑物,为士卒提供驻守空间和堆放烽具空间。台上的建构筑物通常有方屋(唐代出现了圆形的望楼)、台旁跳出的橹两种形式。因台体面积有限,建于台上的望楼空间相对狭小,有些岗亭式烽火台便在台体旁建有供士兵休息的营房等配套设施(图2,图3)。

图2 岗亭式烽火台-鸡鹿塞四号烽燧平面及立面图(作者绘)

图3 岗亭式烽火台-克孜尔尕哈烽燧(董旭明摄)

土堡式烽火台:除在台体上建望楼、草蓬等建构筑物外,还在台下或旁边设置可供戍卒居住的坞城。通常,坞或偏于烽台一侧,或围于烽台四周,与烽火台的台体连为一体,有狭长的门道,多有双重门设置。其“高丈四尺五寸,按高六尺,衔口高二尺五寸,任高二丈三尺”,坞垣高一丈四尺多,顶设女儿墙和“转射”等装置。规模小的坞,可仅设一圈围墙;规模稍大者,可分置内坞、外坞两部分,内坞为居室,以阶梯与烽台相连,外坞设营房、养马圈、库房、武器库等设施。由于配置齐全,土堡式烽火台一般设置在与边墙、关城、城堡等其他防御建筑相距较远的地方,以便士卒驻守(图4)。

图4 敦煌市凌胡烽隧平、剖面图(作者根据吴礽骧《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绘制)

1.2 按照与边墙位置关系分类

按照烽火台与边墙位置关系,烽火台分为沿边烽火台、腹外接火台、腹里接火台和加道烽火台四种(图5)。

图5 与边墙位置关系的烽火台分类(作者绘)

沿边烽火台:又称“随墙墩”,即与长城墙体走向一致,距离墙体约一二百米范围设置,作用是横向给长城戍守部队提供军情。因与长城墙体联系密切,沿边烽火台多与墙体的敌台交替设置。或通过自身的连续设置,兼有敌台承担通信、防御作战等多重使用功能。

腹外接火台:位于长城墙体外,与长城城墙体垂直向远处延伸,用以深入监测敌军动向。设置于山谷或山峰处的又称“峡榨烽火台”①。由于孤悬长城外,极易受敌军攻击,腹外接火台极易残损。此类烽火台多设置于军防区域的制高点,更注重自身防御能力的塑造(图6)。

图6 汉悬索关周边设置的烽燧分布示意(作者根据李并成《汉悬索关考》绘制)


腹里接火台:又称“堡寨烽火台”,位于长城边墙以内,且垂直于边墙向内侧逐渐延伸并连续设置。总体来看,腹里烽火台烽传线路密度分布不均匀,部分呈现断续的“佛珠状”高密度分布,而高密度分布区与军事防御聚落等级、烽传线路交接处、平缓地形及长城相关性较高。通常,卫城与卫城之间烽火台的分布密度远大于卫城与其他低级别城堡之间;烽传线路交接处多出现高密度区分布,从功能角度考虑,交界处的高密度烽火台布置可以保证传信交叉和转接的正确性、稳定性以及多角度的可视性;平缓地形处烽火台布置常出现较高的密度分布(图7)。

图7 整饬大同左卫兵备道造完所属各城堡图说·中路总图中可见城堡之间的烽火台

加道烽火台:沿重要交通线路排列,实现了边境地区贸易往来、邮信传递、边郡之间、边郡与王朝中央之间的交通畅达。该类烽火台有时距离边墙较远,没有专门的道路与长城边墙相通,一般修筑在防区内军事地位较低的交通干道上(图8)。

图8 位于甘肃省十八里堡村路旁的十八里堡烽火台位置示意

1.3 按照功能分类

根据使用功能,烽火台可分为驿路烽火台、军堡烽火台和民屯堡寨烽火台三种类型。

驿路烽火台:位于重要的驿路两侧,便于眺望报信的烽火台。驿传是国家军政通信的主要渠道,驿路烽火台是为使驿传系统信息传递流畅与及时,在驿站之间设置的烽火台,旨在便于瞭望报信,兼有人马停歇功能(图9)。

图9 护路烽燧-甘肃山水沟大墩烽燧(作者摄)

军堡烽火台:位于长边墙体内侧,与军堡结合设置,其功能是在发生战争的时候,通过接收腹外接火台、沿边烽火台、驿路烽火台传递的信息,迅速传递给军堡从而集结部队,赶赴预定地点阻击敌人(图10)。

图10 山海关选址格局及烽火台设置(作者根据直隶长城险要地形图改绘)

民屯堡寨烽火台:位于长城墙体内侧,与民屯堡寨结合设置。堡寨既是屯兵、养兵的场所,也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组织防御和进攻的重要场所。结合堡寨设置的烽火台,既可借助堡寨保障烽火台的安全性,为驻守烽火台提供大量人力,又可在有敌情时迅速集聚士兵,军事作用显著。

二 烽火台建筑的军事意象

据《宣府镇志》记载,“凡边方山川、城堡疎远空阔处,俱筑烟墩。高五丈有奇,四围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钓桥,外设塌窖、赚坑。门道上置水柜,暖月盛水,寒月盛冰。墩置官军守瞭,以绳梯上下,如永乐中所颁法制。守瞭官军,镇巡不时稽察,有违禁者重罪”,①这里便详细描绘出烽火台建筑构成及呈现的长城边防军事意象。

2.1 墩台与相关配备

墩台是烽火建筑的主要构成,许多兵书都提到过墩台的相关配备。如隆庆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在 《练兵实纪》中记载每座墩台的设备如下:“小房一间,隔为二半间,向边外半间,墩军住; 向内半间,百总住。炕各一座,米一石,锅灶各一口,水缸一个,碗五个,碟五个,种火牛马粪五担,盐菜之类不拘。以上墩军备之,空心台系充墩者亦备一分。大铳五个,盏口、直口、碗口、缨子皆可。三眼铳一把,白旗三面。灯笼三盏,白纸糊,务粗,径一尺五寸,长三尺。以上俱官给。大木梆二架,每架长五尺,内空六寸,深一尺。要性响体坚之木,不合式者即行改造。每擂梆必双,庶声合而可远。该路采木造与。旗杆三根,好绳三副。发火草六十个,用房一间覆之,毋令雨湿。火池三座,连草苫盖听用。火绳五条,火镰火石一副。旗杆三根,每根长一丈八尺,要直,每根相去五丈。扯旗绳副,务要新粗,每半年一换。火池每座,方五尺,张口,庶草多火亮。以上俱军采办。”④

再如崇祯年间《慎守要录》记载,“每墩以五人居之,红旗五竿,火器、木、石、钩、刀、枪、弩备具,墩上多积狼粪、火种”;“其米粮等物,皆限以一月”。⑤ 《金汤借箸十二筹》亦记载,“墩台高三四丈,上下不用阶梯,皆用软梯。每一墩,小房一间,床版二扇,锅灶各一,水缸一。碗碟各五,油烛盐米藏足一个月。种火一盆。以军士五名守之。给铳十门。青、红、白、黑四色大旗各一面。红灯五盏,径二尺,长三尺,煅羊角,染红色为之,上用油盖防雨,下加坠石防风。长竿一根,辘轳车绳全备”。⑥(图11)

图11 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出土文物(引自:《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发掘述要》)

2.2 巡视之用的望楼与橹

望楼是建造于烽火台台体之上的一种建筑类型。汉代烽火台台体上便建有望楼,即“望敌之楼也”,并主要有方屋和橹两种类型。方屋有可供上下的阶梯,且四壁皆开孔,即觑贼孔及视火筒(望贼情、烽火,并非放烟的火筒)。橹即堠楼为烽台旁以栈木伸出,上铺木板的木橹,三面围板,悬于半空,夏日上有覆盖,相当于观察哨位。唐制望楼上的房屋,多为圆屋,故建于烽火台上的房屋,包括汉制方屋和唐制圆屋两种类型。

2.3 坞与积薪的堆放

坞是台体下或旁边供戍卒居住的小城,坞除供士兵居住外,还设营房、养马圈、库房、武器库等多种功能空间的划分,并在坞外堆放积薪。墩军生活燃料通常十分紧缺,积薪堆放与管理十分重要。通常坞外距墙50米至100米的距离,会以10米左右为间距,随地形呈“一”字形排列(也有个别呈棋盘式排列)堆放积薪,即以芦苇、红柳枝、芨芨草等分层纵横交叉叠压的长方形或圆形柴堆,中插红柳棍,外涂泥皮或覆盖砂砾。根据当地的风向与邻近烽火台的方位,积薪堆放也会与烽火台分布线呈垂直方向布置,以便于邻近烽火台观察积薪幡燃的堆数,确定敌情等级(图12,图13)。另根据烽火制度,除“亭上烽”外,夜间施放的苣火和紧急情况下施放的“离合苣火”,便在坞顶的女墙后燃放苇苣。

右图13 额济纳烽燧出图草具(引自:《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发掘述要》)

2.4 防御之用的环壕、堑壕与品字坑

环壕或堑壕是位于烽火台外围的一种防御工事的不同形态,通过挖取一道壕沟或构筑堑壕,以加强军事防御能力,环壕呈环形分布于烽火台外围四周,堑壕呈线性分布于烽火台外围的一面或几面。品字坑,又称品窖、品坑、品字坑、陷马坑,是设在墙体外侧用于防卫的陷阱,一般呈品字形分布,是阻滞敌人、骑兵奔袭攻势的障碍物,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捕获动物的好帮手。据嘉靖年间徐充在《暖姝由笔》中描述,有时动物跑到墙边,陷入品字坑,墩军听到乌鸦鼓噪,出墙把动物钓进墙内,大家可以打打牙祭。至于探查是否有蒙古细作经过,则看墩旁细土上的鞋底印,因为蒙古兵的鞋子缝合线在底,与汉人鞋子是平底不同。若有,则要量鞋印靠近哪一墩来论罪。③

2.5 点火用的烽具与烽架、点火台

烽火台上供燃放烟火释放信号用的工具统称为烽具与烽架。

在守御器簿中记录有烽、表、烽竿、 烽承索、烽索、鹿卢、灶、鼓、柝、出火具、薪苣等。根据烽火制度要求,烽、表是以赤缯制作的不燃的旗帜,两者皆有烽帜(表帜)、烽木(表木),即整体与零件二义,且每烽台可置三具烽或表。基于不同的燃烽或升举方式,烽、表各自有相应的划分。烽包括亭上烽(台顶屋上的燃烽)、坞上旁烽、坞上烽、 堠上烽、地烽(坞外平地上的燃烽)等,表包括守何表(亭上升举)、坞上大表(用于坞上旁烽)、地表(地烽升举)三类。一具烽架的标准结构包括直立的烽竿、可上下举起的横木、横木一端的烽或表、横木上用作上下举的烽索、起落烽索的鹿卢等构成。其中,烽竿长三丈,横木缚于竿端之下,故烽索亦长三丈。鹿卢又称举烽鹿卢、地烽鹿卢,就是辘轳即滑轮。汉简《守御器簿》所述,望楼内还有存放火种的“垄灶”(汉制一台一灶在台上,唐制台上下灶各三具而有放烟之火筒四,台上置鼓一面)。汉代鼓、表并用,限于报时报平安。此外,木柝是报更的工具,出火具是取火于日的洼形圆镜。薪苣则是烽燧的燃料。

点火台则是烽火台台下附近设置的小土堆或石块堆,通常成排设置(图14,图15)。

图14 鸡鹿塞3号烽燧周边设置的点火台平面布局(作者绘)

图15 鸡鹿塞3号烽燧周边点火台(作者摄)

2.6 凿井与用水

据记载,山西沿边烟墩的东路、西路均设墩台,其高五丈有奇,四周围墙高一丈,外开濠堑,架设吊桥,门道上置水柜,旨在“暖月盛水,寒月积冰”。由于北方边塞地区生活用水取得困难,墩军为了采薪或取水,常有被杀掳者,因此明中后期便有在墩台旁凿井的情况。如张镐在怀隆兵备道任上修建的岔道城,“易土以石,崇其陴墆,高其赉取薄e莆鞯至郎剑贫了暮R保敖粤丈搅ⅰ保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6 , Processed in 1.07741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