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庙西南御制碑,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螭首龟趺,通高6米,是该庙4通御制碑中最矮的。碑阳为《重修历代帝王庙碑》文,碑阴为《历代帝王庙瞻礼诗》,集中阐释了乾隆的“法戒论”思想,并作为历代帝王庙的祭祀要义,通过祭祀来效法前人的功德、戒鉴前人的教训。 该碑龟趺鼻子隆起、眼睛圆鼓、闭嘴咬牙,碑侧、碑担素白无雕饰。该碑水盘是由四块或三块石材拼凑组合而成,龟趺前、后各横一整块条石,龟趺两侧各能见到一块长方形较短石材。 龟趺两侧石材若是一整块,加上龟趺前后两块,那就是三拼石材,说明龟趺坐在三条横向石材组成的水盘之上,承担并分散石碑的重量;龟趺两侧若各是一块石材,那就是四拼石材,说明水盘堆在龟趺四周,不承担重量,起装饰等作用。 该碑龟趺下面的椭圆基座,有斜坡、倒角,而非东南碑那样侧边直上直下。基座的斜边上雕有海水纹,海浪中没有海神兽,龟趺的四个足爪趴伏在海水斜坡基座上。 该碑水盘雕海水纹,四角有海漩涡,水盘中海神兽、海怪人物多达21“位”,其中四角漩涡中有4只海神兽,四边有14只海神兽和3个海怪人物,是该庙4通御制碑中最丰富最精彩的,被戏称为“海鲜市场”。按顺时针方向,这些海神兽、海怪人物出没在水盘的六个区域中。 东南角区域有7只,分布在海旋涡及周围。海旋涡中应是龙或摩羯,所见如俯视图,神兽正从海旋涡中探出头来并稍向左偏,隆鼻上拱、圆眼如灯,九缕鬃毛上竖前飘,双角从鬃毛两侧后背,颈部龙鳞片片可见,身、尾没于海水之中。从这一形象看,既可以说是龙头,也可以说是摩羯头。 龙好理解,家喻户晓的本土神兽,更是海中霸主。摩羯,也是常见的神兽,起源于印度佛教,公元四世纪传入中国。能见到的最早的摩羯图样,应是公元前100年的印度山奇大塔塔门上的。据唐代释慧琳所撰大藏经《一切经音义》载:“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因为该碑水盘这一海神兽的形象是局部,说不准是龙还是摩羯,这反而更有神秘感,也增添了一种猜测的乐趣。 海旋涡左上方,一条头、尾几乎折在一起的鲤鱼被海浪冲起,鱼头、部分鱼身、鱼尾露出海水,鱼的唇、眼、腮、鳞都十分清晰,没有雕刻鱼鳍。从弯折的鱼身看,在强大的海浪冲击下,这条鲤鱼似乎没有抵抗挣扎的能力,只好随波逐流。 在鲤鱼的下面,一条细小纤弱的肢爪从海浪中探出,五个爪趾清晰可数,窥一斑而见全豹,应是龟或鳖的前肢。从趾爪内弯的情景看,龟、鳖应是受海浪拍击淹没于海水之中,正在伸爪奋力刨水。这是该水盘最小的一只海神兽,非凝神细看不可见也。 海旋涡右上方,一只海虾趴浮在水面,虾身盘曲,虾头以及数根虾须、五节虾身显露在外,虾尾游于海水之中。 虾的右侧稍下位置,所见如侧视图,也应是龙或摩羯,象头兔眼、长鼻上卷,头上的五缕鬃毛上竖前飘,长角向后背着,神兽身体盘扭、龙鳞片片清晰,尾部被海水淹没;从张开的大嘴和伸吐的长舌看,神兽似在对着前方海旋涡中的同伴吟啸。 其右上方,隔着一层海浪,浮出一头海猪,肥头大耳,柳叶细眼,猪鼻前拱,嘴巴微张,两只前蹄似在刨水。 海猪的右下方,海浪中翻腾出一条鱼尾,两叉尾鳍和尾部侧鳍伸展,可数出13片鱼鳞,该鱼似向深水游去。 西南角区域有4只海神兽,海旋涡及其上部的左中右各一只。海旋涡中应是一头大象在浮水,圆头胖脸、长鼻扇耳、柱腿宽背,虽四脚没于海浪之中,但仍显得形态古朴、气势沉稳。 大象的头上不远处是一只螃蟹,小眼团身,蟹背上雕有铜钱样方孔纹,有天圆地方之感,八跪二螯、跪细螯粗,从嘴前的五六层气泡看,螃蟹正平趴在海浪上吐故纳新、呼吸换气。螃蟹是最具霸气的水生吉祥物,它有横行的特殊习性,寓意纵横天下,它还有粗壮有力的二螯,一旦钳住东西就不会轻易放开,寓意夹钱守财、富甲天下。 螃蟹的左上方,也就是西北侧,是一只身背海螺壳的神兽,该兽从十圈螺壳中探出上半身,两只长耳竖起,右掌呈上托形、左手现覆盖状,双手中间是一颗硕大的珍珠,左手四个爪指根根可数。该神兽应属螺贝类软体动物,但不是腹足,而有虎豹类山野动物的前肢和爪指。从该神兽探身向前张望的神情和双手托握的姿势看,似在向谁呈献心爱的珍珠,该不会是粉红色火焰珠吧?该神兽的头、颈及眼、鼻、嘴,极像雌性无角的小鹿,应是传说中的螺蛳精,又由于细长的双耳很像蜗牛的触角,因此也有老师称之为海蜗牛。 海旋涡大象的右上方即东北侧,是一匹回首后望,正从山一样高的两层巨浪中间劈斩而出的海马。该马眼睁大、嘴稍张、鼻微启,似在嘶鸣。马耳竖起,长长的鬃毛一绺上飘、一绺下甩,缠绕在耳朵两边,形成阴阳鱼状。马颈上有整齐的短鬃。双前腿细长、弯曲呈奔跑状,马蹄圆大,正踢踏海水。马的肩、臀部位应有常见的火焰纹,但漫漶不清了。从该马的神情体态看,应是受到了惊吓,似在奔逃。 小结该区域4兽,以海旋涡中沉稳的大象为中心,左有谨慎献珠的螺蛳精,眼前气定神闲的金钱蟹,右有灵动飘逸的海骏马,大小有序、动静结合,让人惊叹海洋之丰富多彩! 正西区域,也就是龟趺的右侧,水盘上有1条鱼和1个海怪人物相并排,两兽离得很近,成为“鱼怪组合”。鱼嘴和人头都是朝向龟趺。这条鱼圆眼胖腮、翘嘴向上,眼珠、眼圈和唇吻都雕得生动清晰,鳞片遍布鱼身多得不可计数,两片胸鳍竖直、尾鳍岔开,鳍棘的根、梢较为逼真,似都在向下用力,背鳍、腹鳍和一小段鱼身被冲起的海水覆盖,该鱼正弯着身子在海浪上扑腾。 海怪人物秃头圆脸,杏眼重睑,鼻矮嘴宽,两耳垂轮,颧骨突出,右腮隆起,眼睫毛与眉毛好像连在了一起,长且根根可数,眉眼、嘴角似有笑意。该怪左臂抬起、曲伸,右臂端在胸前,肘、臂部肌肉圆鼓、健壮,腹大腰圆,腰上似围着草裙被双股绳系住,腿部没于海浪之中。特别之处在于,该怪双手半握,拇指与食指间各捏着一个球状物,如鸡蛋大小,莫非就是明代凌濛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一章中,“鼍龙肋骨上”“寸许大”能发“尺余光亮”的夜明珠?呵呵。 西北角区域有2只海神兽和1个海怪人物,分布在海漩涡及其左侧。可能是270多年来的风雨岁月和人为踩踏,这三个图样总体有漫漶、细节多模糊。海漩涡中是一匹回首后望,正在奔跑的海马。虽漫漶不清,但还可以看出,马眼圆睁、细脸鼓腮,项部有一排整齐的鬃毛。该马的头、颈和双前蹄已冲出水面,马嘴微张似在喘气,不知身后发生了什么? 海马的左侧有一海怪人物,回头露脸、后背示人,似身披蓑衣斗篷,正浮在海浪上。该怪五官清晰,粗眉杏眼、宽鼻阔口、大耳肥垂,脑门偏上和脑壳两侧有三绺长发上竖上飘,双手捧紧一颗鸭蛋大小的圆球。江湖传说,海中有“四大宝珠”,即辟火珠、分水珠、避尘珠、定风珠,不知该海怪手捧之珠是否“四大宝珠”之一? 海怪人物的左侧像是一只海牛。该神兽露出上半身侧面,眼微睁、嘴张开,一对犄角盘向脑后,背部向左右长出两片鱼鳍,双前肢伸出,手上似捧着一支珊瑚,应是浮出海面向谁献宝?石刻中海牛不少,如普度寺转轮藏下圈石等处,但有背鳍的海牛,除帝王庙西南碑水盘上的两头外,不知哪里还有? 东北角区域有3只海神兽,分别居于海漩涡及其左右。海漩涡中应是龙或摩羯,这是该碑水盘的第三只龙或摩羯了。该神兽的头、上身和左前爪浮出海面,并向右侧倚靠,隆鼻前拱,鼻梁两边各出长须一根向嘴前飘去,唇下左侧可见胡须一绺,眼球椭圆,眼珠上刻有两条竖纹,一对犄角后背并向外弯似羊角,两只耳朵筒状喇叭形,几缕鬃毛上竖前飘,颈部以下遍布龙鳞,背脊一排犬牙状竖鳍,左前爪四指抓按在海漩涡上,爪的肩部雕有飘动的火焰纹,下半身及尾部没于海水之中。 海漩涡的左侧,重重海浪之中露出了一只蜗牛头,长脖细眼、两耳上竖,正回首后望,脖以下身体都被一朵翻卷的海浪遮掩,推测应是身背海螺壳,类似前文出现过的螺蛳精。 海漩涡的右侧,也是一只献宝海牛,从两重海浪中探出上半身,右侧面示人,杏核眼、嘴微闭,腮下有整齐的须毛根根可数,脑后一双犄角弯成圆盘,背部两片鱼鳍一上竖、一下搭,前肢伸出,双手捧一圆球,球上似长出一支珊瑚,也应是浮出海面献宝而来。 正东区域,也就是龟趺的左侧,水盘海浪中包围着1只海龟和1个海怪人物,两兽离得很近,成为“龟怪组合”;龟在南、怪居北,头部均朝向驮碑的龟趺。“龟怪组合”应与正西区域的“鱼怪组合”相对应。海龟身壳硕大,圆眼隆鼻,鼻梁左右似有长须向嘴前飘去并浮在海浪表面;大嘴张开,由于漫漶不清,看着似有排牙和向下卷曲的舌头;脖颈伸长,头颈与龟壳间有几层褶皱,可能说明是千年老龟;两只前爪弯曲向下趴按在海浪上,肩部见三重褶皱,爪指可数;龟背中间脊骨隆起,背甲除有一圈似裙边样的回纹外,布满六边形盾片,规整清晰美观;龟的后爪和尾部没于海水之中。 龟为百介之长,与麒麟、凤凰和龙一起谓之四灵,对应着天上的星象,能通神,也代表着长寿。《洛书》上说“灵龟者,玄文五色,神灵之精也。上隆法天,下平法地。能见存亡,明于凶吉”。可见,龟历来神奇,被古人喜爱甚至崇拜。 海龟的右边是一海怪人物,圆脸大眼、垂鼻小嘴,嘴角上翘似在微笑。额头上戴着一顶圈状花冠,长发束起被锦带扎成十字结,并披垂至肩至足。身着裙裳,腹系似玉块串起的玉带,下垂鱼尾状蔽膝。腰后似围着袍肚,由丝绦绊在腹前成结。该怪手、臂、腿都较粗大、丰腴,脚被雕成爪状,左脚三个爪指清晰。双手捧一圆盆至肩,盆内似生长着一支珊瑚,也应是在献宝。比较正南区域的海怪人物,若彼是男性是秃头是老者,那么此应对应为女性披长发似少妇。 上述六个区域,包含了西南碑下的18只海神兽,涉及龙、马、鱼、虾等10个品种,另有3个生动的海怪人物,是历代帝王庙四通御制碑中,最丰富、最精彩、最有特色的,也是规范而呆板的乾隆时期碑下水盘中难得一见、值得欣赏的。概括起来,至少有四个特点: 一是主题突出。该水盘中,手捧宝贝者竟有6处,即3人2牛1螺蛳精,占海神兽和海怪人物总数的30%,宝贝多达7件,有4珠3珊瑚,应是海中最珍贵的。特别是3个海怪人物均手持宝贝。这说明,如此丰富、精彩的水盘,主题应是献宝,来自海洋或域外的献宝,来自“人”和“兽”的共同献宝。从正西秃头老者、正东长发少妇的眉眼细眯、嘴角上翘看,均带着笑意,是否可理解为主动“献宝”? 历代帝王庙共有四通御制碑,其中三通是乾隆建立的,而西南碑是弘历在该庙所立的第一通碑。这一年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是乾隆皇帝第三次亲祭历代帝王庙。此前,先后平定了大金川、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回部即大小和卓,由黑龙江迁达斡尔、锡伯两族来新疆牧耕、驻防并设伊犁将军。这一年,乾隆已经54岁了,此时大概是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时期,不仅重修了历代帝王庙,而且随后重修了孔庙等,志得意满、踌躇满志。这里斗胆猜测,此时的乾隆皇帝,是否潜意识中要告诉世人、告诉历史一些什么?是否期盼着四海献宝、八方来朝、人神共贺?这大概就是西南碑水盘与以往乾隆期水盘迥然有异,突显“献宝”主题的原因吧? 二是布局精巧。从该碑水盘海神兽和海怪人物的整体分布看,能在不大的空间内,摆放如此众多的角色,且不拥挤、不雷同,显然不是工匠的临场发挥、随意雕刻,应有草图、底本,应是巧妙搭配、精心设计的。因为经过了设计、布局,海兽海怪之间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不在是单摆浮搁、毫无关联的了。这种联系,包括左右、东西、远近、大小、起落的对比、对称和呼应,还包括了动与静的结合,因此才显得井然有序、鲜活生动。 例如,龟趺后面的两只海牛,左侧的向右转身前看,右侧的向左转身前看,一左一右、彼此相望,形成了左右的对称、对比。两只海牛都是手捧珊瑚,莫非在斗宝?在对话? 再例如,龟趺东侧的“龟怪组合”与西侧的“鱼怪组合”,不仅两个区域都是一人一兽,没有其它角色,而且是东女西男、东少西老、东长发西秃头,形成东西的呼应、对比,这显然是有意设计的。西侧的“鱼”与东侧的“龟”,谐音“于归”,指女子出嫁,今天看来有点牵强,但古人是敏感的、是含蓄的。 细看西侧的“鱼怪组合”,打挺的鲤鱼的体量,远大于秃头捏珠的海怪人物,似乎不合常理,可能表示在浩瀚的大海中鱼近人远吧,这应是远近的结合、对比。水盘中既有大象、海马、海牛等大神兽,也有鱼、虾、蟹等小角色,形成了体量大小的搭配、对比。 水盘东南角区域有一条鲤鱼,其下有一条龟鳖肢爪,鲤鱼被海浪冲起,而龟鳖肢爪却被海浪拍击,在动态中形成了起、落的对比。 若比较水盘东南角与西南角两区域,能明显看出“动”与“静”的不同。前文介绍过,东南角区域共有7兽,包括2条龙或摩羯、2条鱼、1只虾、1头猪、1只龟鳖肢爪。从双龙或双摩羯的翻搅海浪、相视咆哮来看,两同伴似乎在争夺领地,周围的鱼、虾、猪等兽多被吓得四处逃窜,有的被海浪拍击、冲撞得狼狈不堪,这应是此区域热闹起来的动因。西南角区域共有4兽,包括大象、螺蛳精、金钱蟹和海骏马。从金钱蟹嘴前吐出的层层气泡看,这里是安静、安祥的。金钱蟹身后的大象,形态古朴、气势沉稳,应是该区域宁静的原因。而从东南方向跑来的海骏马,恰好说明这一区域是安全的,奔马的“动”也衬托了这里的“静”。两区域场景的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动与静的结合、对比。总之,由于设计精心、搭配巧妙,才使得整个水盘,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展示了古代石刻作品的艺术性。 三是刻画精妙。不仅水盘的整体有设计讲布局,海神兽个体的刻画也是惟妙惟肖。有的示人正面、有的回眸侧脸,有的见全身、有的现局部,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现了在海浪中出没的动态情景。 例如,从东南方向跑来的海马,竖起的马耳的周围,鬃毛一绺上飘、一绺下甩,在马耳两边缠绕成阴阳鱼状,甚是独特,新颖少见。 再比如,水盘中的两只螺蛳精,一只在西南角区域,挺胸抬头、双手捧珠,另一只居东北角区域,仅在海浪中探身回首,表现了同中有异的微妙情趣。 再看,水盘中出现的3条鱼,一条头、尾几乎折到了一起,表现了被海浪冲出抛起、弱小无助的情景;另一条身、尾弯成90度,两片胸鳍竖直、尾鳍岔开,似在向下用力打挺,给人以正与海浪抗争的感觉;还有一条向深水游去的局部鱼,见到的仅是两叉尾鳍、尾部侧鳍和可数的13片鱼鳞,呈现了典型的藏头露尾形象。 总之,不仅水盘中出现一次的虾、蟹、龟、猪等个体形象鲜活灵动,而且多次出现的海怪、鱼、龙或摩羯等,也都刻画了不同的动作、露出了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不同的神采,没有重复、绝不雷同,避免了单调乏味,增强了情趣和观赏性。 四是神性明显。应该说,古代工匠没有见过传说中的海神兽,多是照着陆地上的动物样子进行雕刻,还按想象添加了鳞、鳍、翅膀、火焰纹等,于是正常动物在形象上就有了变化,在本领上就多了上天入地下海的超常技能,也就显示了让人羡慕、期盼的神性。 螺蛳精本是螺贝类软体动物,应是腹足,而水盘上捧珠的螺蛳精却有着虎豹类山野动物的前肢和爪指,那么海里的螺蛳精就能够登陆了;海牛的背部生出了左右两片鱼鳍,于是陆地上的牛也可以入海了。 再看海怪人物,西北角那个身披蓑衣、回首后望的捧珠男子,头上竟竖起三绺长发,让人联想到癞头小鬼;正东区域那头戴花冠、腰系玉带、手捧珊瑚的长发少女,脚掌被雕成爪趾,左三右二,让人感觉神奇、恐怖,呵呵。上例说明,无论是海神兽还是海怪人物,都是通过异于常情的细节刻画,来营造神秘氛围、突显神性特征、增强艺术效果的。 总之,历代帝王庙西南碑下水盘,角色众多、刻画精妙、布局精巧、主题突出、神性明显,是有画面、有情趣、有变化、稀少珍贵的海神兽石刻作品,让人会心、值得玩味,引人思索、诱发遐想,您不妨前去一观!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9 , Processed in 1.08087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