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塘莲蒲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这是晚清诗人李静山在什刹海乘凉赏荷时所咏的一首竹枝词。词中的“步粮桥”,不仅知道其名字的人寥寥无几,就是在今天的北京地图上也无法找到了。那么,玉河上的这座“步粮桥”到底在哪呢?让我们走进历史深处,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历经沧桑八百年 元代起,地安门外有两座“步粮桥”,一座叫“东步粮桥”,一座叫“西步粮桥”。“步粮桥”一名最早见于明代中叶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据学者考证,元代两桥附近曾是交易布匹和粮食的集市,“步粮桥”因此而得名。还有一种传说,因桥身被皇城墙占去一半,桥身之窄,可以用步测量,故又被叫作“步量桥”。 东步粮桥位于通惠河(今玉河)河道之上,是一座东西向的石桥。该桥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改建,就在今天东不压桥胡同南口,地安门大街十字口偏南的地方。东步粮桥所在地明代属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东边的胡同原为河道,干涸后建房住人,成为胡同,因形状弯曲,乾隆年间又称马尾胡同。1947年改名为东不压桥东胡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属于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1965年,东不压桥胡同将河沿胡同、口袋胡同并入。 而西步粮桥,则位于今天地安门西大街北海公园北门附近,也是一座东西向的石桥。现存桥体建于明代,为单孔实腹石拱桥。实腹是说在拱肋与桥面间的部分填满砂石。北京市文物工作队1962年实地调查形成的《北海及团城勘察报告》称:“西步粮桥全长67米,宽24.8米,为单孔石拱桥,桥券宽4.4米。” 如今算来,步粮桥已经历800年的风风雨雨,目睹了元明清大运河漕运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古都北京的兴衰更替。 东桥不压西桥压 两座步粮桥分别改名为“东不压桥”和“西压桥”,与明代皇城的建设密不可分。 元代定都大都后,为解决南粮北调问题,修筑了通惠河,引西山诸泉至瓮山泊,汇合玉泉等水源,从西直门北入积水潭(什刹海),当时积水潭蓄水量和面积很大,成为漕运总码头。明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打算重新规划京城内布局建设,对皇城进行大规模扩建,想将积水潭南部的一部分水面圈入皇城,把原来皇城的北墙向北推移,定在今天地安门大街十字路口南侧一线。 皇帝提出了规划和目标,负责建设的大臣和工匠就开始进行实地考察、制订施工计划。可是在实地踏勘的过程中,大家却为难了。什刹海与北海的连接处比较狭窄,皇城的北墙又不能建在水里,所以只能压着西步粮桥而建。这样桥面就被占据了一半,导致东西向的交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这还能勉强接受的话,那么到地安门东侧的玉河,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为了保证宫墙的笔直,同时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皇城的北墙也必须压着玉河上的东步粮桥。但是临近市集,车多人多,一旦宫墙占据桥面,必然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交通问题,时间长了也许还会影响到皇城的安全。 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那就是把宫墙从地安门一线再向南稍微移动一下。这里不像西边,南有什刹海、北有北海,往南移一点儿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就违背了皇城建设的原则,是要杀头的,所以没有人敢做这个主。负责工程的大臣和工匠们坐在一起商量了好几天,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最后,大家认为,皇帝能够体恤靖难之役中流民的难处,不追收逃难期间的粮赋,肯定也能体谅市集百姓的不易,不如直接请皇帝决定吧!大臣如实向永乐皇帝汇报了情况,并提出皇城北墙东侧适当南移、错开东步粮桥以利百姓的建议。永乐皇帝听完汇报,对这个建议表示同意,大加赞赏。于是,宫墙南移的工程方案得以顺利实施,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永乐皇帝听完大臣的汇报以后,说西边已经压桥了,东边就不压桥了吧!旁边伺候的小太监觉得这话很形象很生动,就又传给了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这话就传到了老百姓那里。老百姓感念皇帝的恩德,就把这两座桥叫作东不压桥和西压桥。大臣们认为这两个地名不够文雅,在地图上仍然标为东步粮桥、西步粮桥。但是,老百姓更愿意叫它们为东不压桥、西压桥。 1947年,北平市政府梳理地名,根据老百姓的叫法,把东步粮桥定名为东不压桥,西步粮桥定名为西压桥。 古桥重现露峥嵘 两座步粮桥之所以被世人渐渐淡忘,与北京旧城改造,特别是道路扩建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善道路质量,将西压桥桥面铺上沥青。1972年2月,因拓宽路面,西压桥拆去桥基,明水改为暗水道,西压桥彻底变成宽广平坦的柏油马路。随着桥的消失,它的名字也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而东不压桥这个名字,虽因东不压桥胡同的存在为大家所熟知,但桥的命运几经沉浮。民国期间,玉河水日益减少,部分玉河自南向北改为暗沟。1955年,北京城环境整治,将玉河全线改为暗沟,东不压桥也随之被拆除,拱券和桥基被埋入地下。 然而,这座消失在老百姓生活中的古桥,并没有消失在历史学家的心中。北大教授侯仁之在研究北京城的变迁时说:“明代将皇城东墙扩展,把市区一段运河围在了皇城里,阻断了这条粮道,大运河的粮米要再运往城内,只能沿护城河抵达东直门、朝阳门。建议工程部门注意保护东不压桥,因为这可能是这条大街最重要的地下文物。” 没过多久,修建平安大街工地时传来消息,大运河在北京城区的一个重要遗址——东不压桥被发现。侯仁之得知这个消息,高兴地说:“我刚写完一篇文章,没想到东不压桥这么快被发现了。这不但证实了大运河的一条关键河道,而且还将唤起人们重新认识北京古城的价值。”“元大都是以现在的什刹海为核心,在其东岸画出一条南北中轴线规划建设而成的,这条中轴线与什刹海的切点就是现存的后门桥。大运河就是从什刹海出发,穿后门桥,过东不压桥,南经现在的北河沿、沙滩、南河沿及正义路,出城墙水关奔往通州,连接北运河的。由元大都流往通州的运河被元世祖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东不压桥的发现,确定了这条运河在城内的一个重要位置。”“应想办法恢复东不压桥至后门桥的河道,这不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而且可以告诉人们北京城是怎样演变的。” 东不压桥遗址(钱敏 摄) 2006年,东城区启动了玉河复建工程,开始对玉河河道进行挖掘、保护、开发,当时在地下2~3米处发现了玉河古河道。古河道两岸都砌着城砖,砖上是1~3米长、1米宽的花岗岩岸石,玉河遗址的两岸还打有护岸的桩子。复建工程恢复了从万宁桥到地安门东大街之间的玉河河道,共480多米。修复后的玉河河道南端便是位于地安门东大街的东不压桥,这座古桥也因此重见天日。当时发现东不压桥的位置距离地面1米,位于两岸的桥基是用城砖砌成的,桥的拱券早已不见。东不压桥西岸的桥基上有50余块花岗岩条石,还有挨着桥的一些其他建筑,如古玉河庵的旗杆石、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玉河庵的石碑。元代及明代旧有的河堤,在此次修缮中,被保护性回填,新河堤按照原有河堤的旧貌兴建。在玉河河道上,还修复了雨儿桥、福祥桥。现在,河畔的玉河庵被修缮,作为玉河遗址博物馆的馆址。 今天的东不压桥,带着历史的印记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它与玉河庵、雨儿桥等一起笑迎着八方来客,诉说着昔日过往,更欣赏着玉河故道修复后的繁华景象。 文章引自:《北京大运河故事》,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11 22:37 , Processed in 1.21467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