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轴线的三重社会价值

2023-5-5 21:2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张勃 龚 卉|来自: 北京学基地

摘要: 北京中轴线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旅游打卡胜地,也是一所综合性学校。北京中轴线更是开放的文化遗产,它张开手臂,欢迎每一个到访它热爱它的人。 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脉、古都脊梁,凝聚了中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的宝 ...
     北京中轴线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旅游打卡胜地,也是一所综合性学校。北京中轴线更是开放的文化遗产,它张开手臂,欢迎每一个到访它热爱它的人。

       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脉、古都脊梁,凝聚了中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的宝贵理念,承载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高超技艺,充满了中国式的情趣和审美,也体现了北京城市乃至中国社会、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凝聚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 满足休闲旅游需求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精神家园 :认同价值

     湖南籍作家谢冰莹曾在散文《北平之恋》中说 :“凡是到过北平的人,没有不对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离开北平之后,没有不常常怀念她的。”又说:“北平,好像是每个人的恋人 ;又像是每个人的母亲,她似乎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吸引着每个从外省来的游子。住在北平时还不觉得怎样,一旦离开她,便会莫名其妙地想念起她来。无论跑到什么地方,总觉得没有北平的好。”对北京有着如此情怀的人绝非谢冰莹一人,只在北京生活了两年多、 福建籍作家林语堂也对北京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北京是“动人的”“迷人的”,“代表着古老中国的灵魂,代表着文化与温和,代表着优良的人生和生活,代表着一种人生的调协,使文化的最高享受能够跟农村生活的最高美点完全和谐”。同是福建籍作家冰心 也充满激情地写道 :“我试笔之顷,意马奔驰,在我自己惊觉之先,我已在纸上写出我是在苦恋着北平”。山西籍作家李健吾更宣称 :“每一个人有一个故乡。北平是你的第二故乡,你精神的归宿,所以是一个理想的故乡”。

     北京为什么有这样大的魔力,让那些外来者产生无法割舍的情感依恋和地方认同?其中北京中轴线功不可没。比如谢冰莹曾书写爱上北京的两大理由,第一条便是“故都的风景太美了!”而她列举的风景一多半都在北京中轴线上“:颐和园、景山、太庙、中南海、北海、中山公园、故宫博物院、天坛、地坛......这些历史上的古迹名胜又伟大又壮观,使每个游客心胸开朗,流连忘返”。李健吾也在宣称北京是“一个理想的故乡”前面,先描写了站在紫禁城午门向四处看到的“北平的美”。

     可以说,正是北京中轴线充满匠心的建筑设计、它在整个北京城布局中的灵魂作用,创造了“北京”独特的味道,就连这里的雪也因之不同。作家张恨水曾经描述 :“北平的雪, 是冬季一种壮观景象......自然,北方的雪,在北方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堆积不化的,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有北平这个地方,有高大的宫殿,有整齐的街巷,有伟大的城圈,有三海几片湖水,有公园、太庙、天坛几片柏林,有红色的宫墙,有五彩的牌坊,在积雪满眼,白日晴天之时,对这些建筑, 更觉得壮丽光辉。”

     从诸多作家的描写中不难看出,北京中轴线已然成为文人作家寄托乡愁、凝聚认同的集中场所。然而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他们的,其他人也会因为北京中轴线而爱上北京,甚至爱上中国,并将自己的生活、生命与中轴线连在一起。《光明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我与中轴线》的文章,作者张洁曾生活在安德里北街21号院,应该是一位“新闻纪实摄影人”。他说 :中轴线上的建筑每个都有响亮的名字,都有讲不完的内涵。中轴线上的景致每个都有精巧的设计,都有道不尽的文化。......中轴线上,还有一个我。一个融入其中,侧身而立,独立观察的我。......我的生命在追随它的身影中一点点老去。......我在中轴线上的拍摄几乎接近街拍。因为这是我的生活。

     2012年北京出版社曾经出版一本文集,书名也叫《我与中轴线》。文集的出版源于《北京晚报》与东城区图书馆联手推出的“我与中轴线”征文活动。书中收录文章的作者,既有从事城市规划和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以写作为业的文人作家,既有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北京人,也有刚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的新北京人,他们共同诉说着“难以磨灭的人生往事和难以割舍的中轴线情怀”,贯穿着对北京深沉而挚热的爱恋。这种爱恋正是建立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最牢固坚实的根基。

 中轴线上的每个景致都有精巧的设计,都有道不尽的文化

打卡胜地 :旅游价值

中轴线北段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的万宁桥

     一般来说,旅游资源既包括有形物质的存在也包括无形的社会行为和文化存在,具有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审美性、多样性、时空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北京中轴线上分布着北京城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建筑、园林水系、传统街区以及老字号等元素,具备了极高的旅游价值,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

     位于北京中轴线中段的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基础上的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它不仅拥有186万多件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的文物藏品,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这里凝集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本身就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优秀代表,是具有世界独特性和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品,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走进故宫博物院,从起伏跌宕的建筑乐章中可以感受盛世皇朝的博大胸怀;可以透过东西六宫精巧的陈设和内廷园囿雅致的格局,捕捉宫廷生活的温婉气息;可以从养心殿东暖阁卷起的黄纱帘中,追溯百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历史沧桑......而每年到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的人数 早在2009年就突破了1000万,2018 年更首次突破1700万,当之无愧是 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

     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的前门大街,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它从明代延续至今,是著名的商业街。前门大街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中华老字号,如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长春堂药店、内联升鞋店、张一元茶庄、月盛斋酱肉店、都一处烧卖店等,这些老字号分列道路两侧,承载着北京的城市记忆,也是今天人们休闲购物的好去处。2020年11月,前门大街入选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上榜名单,2021年10月入选北京市首批旅游休闲街区,2021年11月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1月入选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位于北京中轴线北段的万宁桥属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什刹海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早在元明时期,什刹海一带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曾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这里的神韵。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有北方水乡之称,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 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火德真君庙等众多名胜古迹,此外还有许多现代风格的酒吧临街沿水而设,是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总之,北京中轴线既有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又有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最近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丛书,包括《营城》《建筑》《红迹》《胡同》《园林》《庙宇》《古狮》《碑刻》《商街》《美食》《技艺》《戏曲》《名人》《美文》《译笔》《传说》共16册,分门别类地描述北京中轴线风物景胜、文化印迹的各种知识,系统展示了北京中轴线的旅游资源。

     而伴随北京中轴线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如何游览中轴线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 这套丛书中设计了多条游览线路。北京京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开发了骑游中轴线的产品,游客可以骑上一种特殊的“助力自行车”,从护城河到永定门,再从永定门经三里河,穿过长安街,通过南长街,北长街到故宫西北角楼、景山、什刹海、万宁桥,一直骑到钟鼓楼,从而形成一条流动的风景线,游客也在其中拥有了特殊的旅游体验。

综合学校 :教育价值

     北京中轴线的教育价值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一是知识层面,二是精神层面。在知识层面上,北京中轴线既有威严的宫殿、庄重的坛庙,又有丰富的市井民情、风俗传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展示首都文化。在精神层面上,北京中轴线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中轴线是一所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综合性学校。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社会波澜壮阔变迁进程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佳场所。在天安门广场中间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它的正面篆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有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纪念碑台座上有大小两层须弥座,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 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不断鼓舞和激励着后来人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天安门广场 的东侧矗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样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里面常设的“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等展览,将中国的历史高度浓缩,面向社会大众讲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和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光辉历程。

     不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建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场所,中轴线上每一处传承至今的名胜古迹都是历史的见证,都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激发着人们的爱国热忱。比如民国初年先农坛外墙根儿曾经是法场,抗日名将吉鸿昌就在这里走上刑场,上刑场之前作绝笔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北京中轴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哲学思想、审美情趣,显示着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宝贵智慧,具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巨大价值。北京中轴线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一方面强调顺应自然、循时而动、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生命节奏,一方面又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使大自然造福于人类。北京中轴线承载着中和位育的价值理想,这种价值理想强调万物并育,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和而不同、和谐共处。北京中轴线承载着别异合同的礼乐文明,这种文明强调个人遵守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这些思想观念对于构建有序、和谐、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北京中轴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以它统领建设的北京城将科学性、艺术性、功能性和思想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享誉世界,是都城规划设计的无比杰作。北京中轴线是多民族文化汇聚交融的场所,儒、道、释多种文化均有鲜明的体现。所有这些都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提升我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近几年,北京地区一些高校和中小学开展“走读北京中轴线”系列活动,甚至开设相关课程,将北京中轴线的教育价值落到了实处。比如北京联合大学以北京学研究所为主自2019年起开设了“走读北京”通识课程,该课程设计了6条走读线路,其中一条就是北京中轴线。在专任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沿着北京中轴线一边走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讨论,在用脚去走、用眼去看、用脑去想、用心去悟的过程中,大大增强了对北京中轴线的了解和热爱,提升了保护和传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责任感与自觉性。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也开发了“中轴线申遗”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包括初识中轴线、研读中轴线和守护中轴线三个阶段,在小学生们的心底播下了热爱中轴线、守护中轴线的种子。该校学生的手绘中轴线系列作品“助力中轴申遗,守护古都有我”于正阳门箭楼展出,受到广泛好评。

     北京中轴线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旅游打卡胜地,也是一所综合性学校。北京中轴线更是开放的文化遗产,它张开手臂,欢迎每一个到访它热爱它的人。

                                             转载自:《北京观察》2023年第4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 19:16 , Processed in 1.18852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