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奶子房名称来历

2023-6-24 21:32| 发布者: weiwei

摘要: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奶子房的地理位置,奶子房村位于朝阳区的北部,是北京市地区一处村的地名。根据百科里的记载,:奶子房村成村于明朝中期,在村西北三义庙中的牌匾上写有村名“马奶子房村”。在民国期间,村名正 ...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奶子房的地理位置,奶子房村位于朝阳区的北部,是北京市地区一处村的地名。根据百科里的记载,:奶子房村成村于明朝中期,在村西北三义庙中的牌匾上写有村名“马奶子房村”。在民国期间,村名正式改称为“奶子房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属于敌占区的奶子房村归属于河北省昌顺县管辖,解放后划归河北省昌平县行政区,村公所设立在古刹吉祥寺,俗称(大寺庙)。60年代初期,此村归属于北京市国营东郊农场农村地区办事处管理,80年代中叶,正式划归北京市朝阳行政区管理。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建立的197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村子逐步的发展成为两个村,东边的称为“奶子房东村”、西边的叫做“奶子房西村”。但是,处于历史的民俗习惯,现在这个村子仍分为“奶东村”和“奶西村”。

可见这个奶子村还是非常有历史的。其实“奶子房”原本是元代为宫廷提供马乳的京郊草场,每天白天任马驹食用母马之乳,夜间挤出的马奶则存于革囊中存放一二日,发酵微酸后送入宫中饮用(元朝在大都祭天也是『洒马湩为祭』)。明朝中期这里形成村落,叫“马奶子房”,后来改叫“奶子房”

这才是奶子房名字最初的来历,各位小伙伴们明白了么?

奶子房名称争议
专家观点三种情况下 地名不宜改

“北京很多地名是历史悠久的,至今还存在的地名有很多特点。”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史专家王灿炽认为只要符合三种情况,地名就该保留,而不能仅仅因为“不好听”、“不美”、“怪”就要改名。“只要是有历史故事、历史记载的,有历史人物存在的;叫的时间很长,流传很久的;有较高知名度,叫得响,当地群众认可的,王灿炽认为,这样的地名都是“北京城市的记忆”,不能抹杀。

对于北京城新建设的一些地名,包括新小区、新桥梁、新道路、新街巷,王灿炽建议,命名要慎重。他赞同将其中不够美、不够好听的拿出来探讨修改。

北京史专家指出:违反当地人文特征的地名理应修改,但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叫得响的、当地群众认可的地名,是“北京城市的记忆”,不能抹杀。

如果要比较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哪个朝代官员薪水最多,也就只能看个平均值了。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在北宋时期,王安石能够拿到将近10万的月薪,已经相当于是鼎新人才了。这也比唐朝和明朝的官员俸禄高出很多,为什么在北宋时期官员的工资能这么高呢?其实也跟北宋发达的经济有关,想要钱多那经济必须能跟得上才行。

北宋宰相收入是多少?北宋王朝传至神宗赵顼,已历108年,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王安石受命危难之时,立志通过改革,“均天下之财,使百姓无贫”,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后来,王安石与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最终,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

关于王安石的辞职,在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第四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故事说,王安石一连十来道表章,告病辞职。皇帝也风闻外边议论,有厌倦王安石之意,遂从其请。以使相判江宁府。

在宋时,宰辅去职,或调任,或罢免,或致仕,或去世,只要不是被贬谪的,朝廷都有格外恩典,以示优厚大臣。王安石便带个外任的职衔,到那地方资禄养老.那么,曾身为宰相的王安石此时的养老金是怎样的呢?

宋朝的宰相一旦离任,给予这些曾经的国家重臣最通常的赏赐是进官加职。据《宋史·王安石列传》,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

王安石进的“职”是观文殿大学士。宋代官制,官、职、差遣分离,“职以待文学之选”。殿学士指诸殿大学士、学士,包括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保和殿,以及曾置而改名的文明殿、紫宸殿、延康殿、宣和殿等的大学士和学士,都是职名。

各“殿学士”为宋朝最高级职名。《宋会要·职官》称,朝廷设此,特用以恩宠离任的宰相和执政,“学士之职,资望极峻,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待从备顾问而已”。《通考·职官考八》说:“观文殿大学士,非曾为宰相不除;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位者;端明殿学士,惟学士之久次者始除。”

宰相的进官加职,有一个演变过程,其趋势是越来越丰厚,《石林燕语》详述说:

祖宗故事,宰相去位,例除本官,稍优则进官一等,或易东宫“三少”。惟赵韩王(普)以开国旧臣,且相十年,故以使相罢,盖异恩也。自是讫太宗、真宗世,皆不易旧制。天圣初,冯魏公(拯)以疾辞位,始除武胜军节度使,宰相建节,自魏公始。明道末,吕申公(夷简)罢,仁宗眷之厚,始复加使相。盖自韩公以来,申公方继之。其后王文惠(随)、陈文惠(尧佐)罢日相继除,遂以为例。宰相除使相,自申公始。景佑末,王沂公(曾)罢相,除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宰相除职,自沂公始。至皇佑,贾文元(昌朝)罢,除观文殿大学士,自是遂以为例。盖自非降黜皆建节,或使相为优恩,加职名为常例,讫今不改也。

元朝的脱脱着的《宋史职官志》里列有宋朝各级官职的俸禄。其中,资政殿大学士的“工资”是:“料钱、衣赐随本官。”端明殿学士的“工资”为:“贴职钱五十贯,米麦二十石,添支米三石,面五石,万字茶二斤,春、冬绫五匹,绢一十七匹。罗一匹,冬绵五十两。”因为王安石的观文殿大学士是诸学士之首、从二品,他所得也比较丰厚,王安石的养老金是:料钱、衣赐随本官。

衣赐,相当于服装补贴,是俸禄的一部分;宋神宗改革官制,分别阶官和职事官,用阶官定俸禄,阶官的俸禄称为“料钱”。宋代中、上级官员的待遇一般比较优厚,本官月俸给1/3钱,2/3实物。外任地方官还配给职田,自三四十顷至一二顷不等。宋神宗后,一些下台的或势将下台的官员有的还被授予或自请担任宫观官、监岳庙等闲官,坐领“祠禄”。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官员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祐年间正式制定“禄令”,宰相、枢密使月俸三百贯,有人据当时每石米价约六七百文到一贯文折算,得出宰相的月薪几近九万元人民币。至于林林总总的福利,如禄粟月一百石,春、冬衣共赐绫四十匹、绢六十匹,冬绵一百两,随身傔人的衣粮七十人,每月给薪一千二百束,每年给炭一千六百秤、盐七石。有一种说法认为,宋朝宰相的官方收入大约至少是明朝宰相——首辅的五倍以上。

据此,宋的宰相离任之后也可有着丰裕的生活。如王安石辞官后就闲居“半山园”,追求精雅的山水闲情生活过得轻松惬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朝阳崔各庄下一篇:月河寺逸闻韵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54 , Processed in 1.08343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