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政权。元朝在燕京建造大都城时,充分借鉴和继承前代都城营建的理念,深度融合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精髓,创造了都城布局的崭新模式。它所形成的中轴线,表现出设计者对城市空间的精准把握、对皇权至上的无比尊崇、对现实社会的深入思考,成为北京中轴线历史发展的里程碑。 蒙古军队攻占金中都 茫茫草原,策马纵横。12世纪时,在蒙古高原上散居着数百个部落。金朝建立后,为巩固政权,南与宋朝长期对峙,北将蒙古部落纳入疆域。1206年,铁木真以势不可挡的威力横扫众多部落,结束了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建立大蒙古国。铁木真被各部落首领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建立后,铁木真先后三次率军大规模南下伐金,直指金中都。 元太祖六年(1211年),蒙古军队在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一带,与金军主力鏖战数日,大获全胜。先锋大将哲别攻入居庸关,直达金中都城下。 两年以后的七月,蒙古军队再次南下,进攻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时间更长。金朝在居庸关一线做了充分的防守准备。铁木真来到居庸关前,见无法强攻,于是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向西转攻金军防守薄弱的紫荆关(今河北省易县城西)。入关后,围困金中都城。铁木真见其防守十分严密,决定兵分三路,扫荡中原,掠获财物。三路大军回师后又聚于金中都城下,迫使金宣宗求和后返回草原。 元太祖九年(1214年)三月,铁木真遣使与金朝统治者媾和。金宣宗慑于其威,被迫签订和约,不久便率领百官放弃中都逃往汴京。铁木真得到金宣宗南逃的消息之后,下令包围金中都。留守金中都的皇太子完颜守忠弃城而逃。守城的金军虽奋力抵抗,但经过近一年的困守后,金中都最终落入大蒙古国的掌中。 金中都被攻陷后,改为燕京行省,成为大蒙古国在中原地区进一步扩张势力的中心。此后,蒙古军队以燕京为大本营,不断出动军队攻打周边地区,逐渐肃清了金朝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残余力量。 中统元年(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称帝,将开平府(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定为都城,改称上都。不久,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大蒙古国都城和林(今蒙古国中部)称帝,大蒙古国同时出现两位皇帝并立的局面。忽必烈为确立自己的帝位,与阿里不哥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厮杀,终于迫使其投降。 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争夺皇位的叛乱后,在治理国家的理念上仍坚持实行汉法,并取儒家经典《周易》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史称元世祖。 忽必烈营造元大都 为给大元带来新的生机,忽必烈认为,大元今后的发展重心应从大草原向中原地区推进,并向江南地区扩展。新的政权必须建立新的都城。他决定在燕京营建一座新的都城,称大都。 元大都的选址并不在金中都的位置上。相传蒙古人笃信星象占卜术,他们通过天上的星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星象师认为金中都之地不适合作为元朝都城,必须另辟新址。于是,忽必烈命谋臣刘秉忠在燕京另选新址,并负责规划设计大都城。 刘秉忠是一位儒释道三教兼修的大学者,精通天象、周易、八卦等学问,深受忽必烈信任。早在忽必烈为蒙古宗王时,他就奉命“卜地”选址,在广阔的金莲川草原上,建造了一座带有宫殿的王府,即开平府,后成为元上都。 刘秉忠作为营建新都城的总负责人,将自己的博学、才干充分施展于都城的规划和设计中。新址选定金中都城的东北面(原太宁宫位置),并沿袭宋、金时期都城建设的基本模式,采用都城、皇城、宫城的三重布局结构。 元大都平面图 元大都的规划,既继承传统都城的范式,又有所创新。在空间布局上,体现《易经》“法天象地”的原则,地上的山川河流地势对应天上的日月星辰天河,并首次将钟鼓楼置于都城的中心位置,帝王居住场所放在钟鼓楼南面,契合古人“皇宫居中”的空间观念,充分体现帝王之尊、皇权之威。 为体现统治中心的功能,大都城建有众多官僚衙署,其中尤以主管政务的中书省、主管军事的枢密院、主持监察工作的御史台最具代表性。在商业中心的定位下,钟鼓楼一带及各个交通枢纽的大街、城门附近,各种商市店铺林立,吸引着众多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此地,有力地促进了都城的商业繁荣。为体现文化中心的定位,积极倡导儒家文化,建造祭祀祖先的太庙、社稷坛等礼仪建筑,以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等宗教场所,开展各种宗教活动。 元大都的繁荣景象深深吸引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他在《马可·波罗行纪》中生动真实地描述道:“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 这块棋盘里,最引人注目的,正是中间那条被后人称为城市脊梁的中轴线。 承袭规制 布局中轴 元大都中轴线长约八里,南端为丽正门(今天安门附近),北端为钟鼓楼。这时的中轴线虽然没有贯穿全城,但它犹如一条穿起颗颗“珍珠”的金线熠熠生辉,凝聚着这座城市的灵魂。 丽正门是大都城的正南门,在11座城门中最为壮观。城门开有三个门洞,中间门洞为皇帝专用,东边门洞供居民出入,西边门洞长期关闭。 丽正门往北,是一条长约500米的千步廊。经过千步廊,映入眼帘的是东西走向的金水河,河上有桥,桥为三拱,如长虹卧波,名为周桥,取通达周行之意。因为这是丽正门通往皇城的第一座桥,故而建造得比较宏伟。桥上有三条道,中为刻有百花蟠龙的御道,两侧道旁栏板雕琢二龙戏珠和吉花瑞草,柱头石狮百态生动,桥端蹲龙飘逸舒展,桥下四白石龙擎载,共同构成一幅气势恢宏、王气张扬的壮美景观。 跨过周桥,是皇城正门崇天门。皇城共有六个城门,南面三门,东、西、北面各一门。崇天门在南面居中,东西两边为星拱门、云从门。据史料记载,崇天门由阿拉伯建筑师也黑迭儿主持设计建造。因蒙古人将白色视作最尊贵的颜色,也是皇家身份的象征,崇天门的城墙也呈现出阿拉伯银白色系的建筑风格,充分彰显了大元帝国作为13世纪世界大国的磅礴气势和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 走过崇天门,进入宫城正门大明门,迎面就是皇宫正殿大明殿,这是皇城中形制最宏伟、装饰最豪华的一座建筑。大明殿两侧建有文思殿和紫檀殿,后面建有宝云殿,形成一组宫殿建筑群。宝云殿后面,是内宫居住的另一组宫殿群,进延春门就到了皇后居住的延春阁,寝殿两侧,建有慈福殿和明仁殿。这两组宫殿成为整个都城的核心建筑,更是大元帝国的权力中枢。 内宫后为厚载门,出门就是御苑,是宫内种粮、种菜、种瓜果、种花的地方。御苑开有红门四座,出后门往北直达万宁桥。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建造于元至元年间,至今尚存。这座桥是确定元大都中轴线的一个重要坐标。 过了万宁桥,就是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鼓楼在前,钟楼在后,南北分立。钟鼓楼建于皇城北部的都城中心地带,形制上也不同于历朝都城钟鼓楼左右对峙的布局排列,采用前后纵置的创新设计,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钟鼓楼排列新方式。 中轴线两侧,建有许多对称的建筑,其中太庙和社稷坛最具标志性和代表性。早在先秦时期,“左祖右社”的建筑模式就已经深入人心,但历代统治者在修建都城时并没有严格遵循。如洛阳、开封、金中都等都城,虽然把太庙建在皇城的左前方,但社稷坛的位置却不在皇城的右前方。只有元大都城才把太庙和社稷坛建在皇城两侧同等对称的地方,二者享有同等的地位,使“左祖右社”的规制真正实现。 元大都中轴线集前代都城中轴线建设之大成,它串联起来的一座座宏伟建筑,不仅倾诉着那段历史岁月的兴衰更替,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表达,为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最终定型与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2 , Processed in 1.09990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