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丰收在望。周日赋闲居家看书,偶尔翻翻曾经的笔记,回顾一下往日的生活,内心感到十分惬意。当翻阅《顺天府志.物产》一段文字时,立即引起我三十年前写《玉塘泉》一文的回忆。 据《顺天府志.物产》记载:“圣祖御制稻米文:丰泽园中,有水田数亩区,布玉田谷种。六月下旬,谷穗方颖,忽见一棵高出众,稻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果先熟,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一岁两种,亦能两熟。”由上述记载得知,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已经有了御稻米。正是由于这段记载御稻米的文字,所以引发我对大石窝镇高庄村出产御塘米极大的兴趣。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据考古学者考证水稻的起源和历史得知,“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栽种水稻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如本世纪70年代在浙江省河姆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稻谷,时代距今有7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水稻在农业生产中就不仅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见到稻字,且有占卜稻谷丰欠的记录。”水稻品种繁多,据统计不下5000余种。一般常见的分为籼稻和粳稻,加工后的大米有白米、红米、紫米等。然而,高庄玉塘米则与众不同,品质尤为独特,这不能不让人由衷赞叹。 由于大石窝白玉塘附近出产的玉塘米风格独特,曾为清代宫廷贡品,因而成为房山物产一绝。于是,1992年我在《房山文史选辑》第五辑上发表了《玉塘泉》一文,其中写道:“幽燕奥室,山泉众多,唯玉塘琼浆之胜;水田之阔,物产丰腴,独玉塘白米之优。玉塘白米,享有盛名,历来深受世人称道。玉堂米产于玉塘泉,而玉塘泉地处房山城南三十公里的汉白玉故乡黄龙山下大石窝附近。据《房山县志》记载:‘房山县有石窝稻色白粒,味极香美,……玉塘泉在高家庄村西,即明人所谓大石窝也。’”同年11月,我将修稿后的文稿《房山一绝——御塘米》投往《房山报》,发表在第9期上,以此详细介绍房山名优特产。文章发表后,人们对御塘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得到众人赞许。然而,当我正为文章发表感到欣慰时,有一位热心读者寄信给我,态度十分严肃,语气也较生硬,直接向我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文章不应写“石窝稻”,应该写高庄“御塘米”,否则有侵权之嫌。读信之后,顿感惊异。我想,这怎么可能呢?文章开首便是:“黄龙山下大石窝附近玉塘泉独产御塘米为世人称道。”而引《房山县志.物产》云:“房山县有石窝稻色白粒,味极香美,以为饭,虽盛暑经数宿不馊。”经与报社编辑沟通并与热心读者一番解释,争议方才释然。说起来此事虽然不大,但对我触动不小。原本在写作中就特别注重资料的真实与考证的我,这下就更不敢轻易下笔了。在之后的写作中字斟句酌,认真考证,谨慎行文,绝不马虎。 说起玉塘泉,可谓是一方宝地。它北倚白带山麓云居古刹,西临玉皇塔下白玉石塘,周围有石窝、高庄、下营等村庄环抱,还有起源于玉塘圣水的小溪从东边流过。驻足石窝,举目远眺,峰峦叠起,绵亘迴合,白带山腰青云缭绕,终日不散。登上山路,俯首观望,大石窝一带云蒸霞蔚,炊烟袅袅,薄雾溟溟。农家屋舍,参差错落。树木葱郁之盛,溪水悠潺之清,其外凸内凹之地势,自然形成一处美丽静谧的小盆地。因大石窝有被誉为“国宝”的汉白玉之故,有玉塘泉水之盛名,又有佛教圣地云居古刹,当年旧石窝镇工匠云集,商旅迭至,也曾繁华兴盛一时。 《水经注》曰:“燕石如玉。”这里所说的燕石即燕地之石,即大石窝汉白玉。据史料记载,汉白玉最早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因汉白玉自汉代开始开采,且是北方汉人的白玉,又区别于异域白玉(如和田白玉),所以叫汉白玉。 自汉代开采以来,从隋朝静琬法师为避免佛经遭法难被毁而开启的千年石经雕刻,到唐、辽、金特别是明清时期广泛应用于浩大的宫廷陵墓乃至皇家园林,汉白玉成了皇家的御用之品。正因其历史上一直属于历代皇家所御用,所以又称为“白御石”。世人常说“先有大石窝,后有北京城。”由于皇宫寝室及御用花园等建筑需用大量的汉白玉,所以汉白玉塘口不断扩大,开采不断加深,久而久之,数十米深的巨大石塘便涌出泉水。之后,石塘外面的地表泉水涌出,渐渐形成溪流,可以浇灌庄稼。当地村民发挥聪明与才智,利用清澈的甘甜泉水试种水稻,结果一举成功。 起初,玉塘泉水量甚小,灌溉稻田不过一亩三分地,而所产水稻却“米色如玉,最称嘉美”。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大石窝在县西南四十里黄龙山下,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者数十丈,宫殿营建多采于此。石窝下有塘,突出一泉,其水甚清,流灌稻田,米色如玉,人呼玉塘米。”又据《房山县志》记载:“房山县有石窝稻色白粒,味极香美,以为饭,虽盛暑经数宿不馊。”这里所谓的石窝稻就是玉塘泉的水稻,即被人称誉的玉塘米。 玉塘米质量最优,属上乘之物,取玉塘米煮饭,味道不仅清香爽口,而且久食不腻,吃过后所剩余的米饭,或晾干或回锅再煮,其清汤不稠,米粒不碎,如是做法,可反复蒸煮七八次而不失其佳味。 据史书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圣祖玄烨驾临云居寺,地方官吏将白米奉献康熙帝品尝,遂即封此米为“御塘米”。此后,冠以“御塘米”之称的石窝稻闻名远近,且定为朝廷贡品。 那么,御塘米为何有如此这般奇特呢?经调查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玉塘泉清冽甘甜的水质。该泉水自溢于稻田之中,水温保持在14摄氏度至16摄氏度之间,致使水稻长期生长在一定的温度下。此外,泉水中含有偏硅酸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优质泉水,所育之米遂具气香而味腴特色,成为京郊特产之一。(1984年,临近泉边的下营村,科学养殖虹鳟鱼得以成功。当时,只有2.2亩面积的鱼塘,年产量就达八万余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从前,高庄村种植的稻田面积小,产量低,所产白米十分珍贵,而且只供皇宫御用。因此,御塘米质地再优,品味再美,百姓始终不能自食以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终于可以自种自收,并且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玉塘泉水不断得到开发利用,稻田也从原来的一亩三分地扩大到二百余亩,当时产量可达11万斤。据当地村民讲,1970年以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统购统销,高庄村所产大米全部上交市政府,一斤大米换回一斤面粉。改革开放后,市场放开,御塘米不再上交,这一晶莹剔透、味极香美的上等食品终于摆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石窝镇高庄“御塘米”也是如此,虽然产自偏僻的山坳之中,但所产稻米品味极佳,色白如玉,清香飘逸,历来有“九蒸九晒,色香如初”之说,自明清以来,著名的“御塘贡米”被奉为宫廷御膳食品,因而名声远扬,至今经久不衰,且深受人们所喜爱。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09 , Processed in 1.09278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