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的“绣货业”

2023-12-4 20:3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赵祯永|来自: 燕舍谭

摘要: 提起老北京的绣货业,不能不说说当年的“荷包巷”。  明朝嘉靖年间,为了加强北京的城区防卫,皇帝下令在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之间加修了瓮城。到了清朝,瓮城中间的空隙地带形成了东西两条小巷,这里商贩云集,物摊 ...

      提起老北京的绣货业,不能不说说当年的“荷包巷”。

  明朝嘉靖年间,为了加强北京的城区防卫,皇帝下令在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之间加修了瓮城。到了清朝,瓮城中间的空隙地带形成了东西两条小巷,这里商贩云集,物摊儿林立,游人更是如水如潮。在往来交易当中,有一种特别出名儿的商品,就是绣花荷包,正因为如此,这两条小巷才被人们叫成了东荷包巷和西荷包巷。

  荷包,是当年人们随身带的小钱包儿,里边装的是零用钱和零星物品。荷包上一般都绣着点儿花啦草啦之类的图案,为的是美观。后来,这玩艺儿渐渐进入了市场,成了工艺品。于是乎,民间妇女的家庭手工业发展成绣花作坊,制作的品种是越来越多,像什么枕头等等等等,手工呢,也是越来越精,花色图案越来越漂亮。那时候,买这路东西的大多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之类的有钱人,至于等米下锅的穷百姓,是没有零钱花在这上边儿的。

  光绪末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皇室贵族们的供俸日益减少。钱少了,可老爷架子还要端着,所以不得不将家里珍藏的绣花衣物当然啦,还有别的贵重物品卖出去,换回钱来,维持面子和平日的开销,而这些老爷大多任码儿不懂,拿出来的东西常常是给钱就卖,这样,在北京的小市上就出现了不少名贵的绣花衣料和服饰,价格往往很便宜,招的一帮估衣小贩每天清早赶到,花上几个钱,买他几件绣货,然后跑到外国宾馆或洋行,花言巧语地去蒙老外。外国老板有的是钱,只要看着东西新鲜,不借出高价。一来二往,这绣货业可就发展起来了。

  没几年,有的小贩发了大财,于是开始买房租地,办起绣货庄来。买卖大了,气儿也粗了,他们也就不再跑小市了,而是和估衣局挂钩儿,从估衣局那赊来成批货物,替人代销,赚取差价。有时候也直接到集市上零星赊购,这叫“找货”。再有,就是从外地购进成品,用烟熏或拼补的办法,把新货变成古色古香的玩艺,再卖给顾客,价格呢,自然是比新货高多了。

  当年,绣货庄最集中的地方是前外西湖营一带,像“同顺利”、“吉昌厚”、“义顺公”、“鸿兴德”,就都是西湖营绣货行的名牌老字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6 19:50 , Processed in 1.32203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