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年间,清宫中冬夏挂用的毡帘、竹帘是由内务府主管帘子库的御用工匠制做的。当时帘子库地址设在地安门内黄花门胡同。有清一代其它库承造工匠,大都由满族人,而惟独帘子库制做工匠由汉人承做。这可能与清代封建统治者笼络汉族民心,而采取一种手段有关。 1984年6月下旬,笔者走访了海淀区肖家河村七十三号郭振清老先生,他系帘子郭清末最后一代传人郭宝魁的后人。其父以承做宫廷帘子而驰名京师,故人们送他一个绰号名叫“帘子郭”。他是承做宫廷帘子作坊坊户。他家系世袭户,皇家有谕旨,“郭家可以世袭继承”。 清末溥仪出宫,郭家的命运,随着清王朝覆灭,也随之衰败了。 帘子郭承造冬季宫殿悬挂的毡门帘,系用毛毡子做原料。每年内务府规定,必须在立冬节前进宫挂帘,违期治罪。当时宫中悬挂的毡帘是有品级标志的。如,皇帝住的寝宫,系用黄绫子做“走水”,就即是帘子上方那块横长条子。三大殿系用黄缎子做“走水”。皇太后住的寝宫系用橙黄色绫子上绣粉色凤凰做“走水”。太监住的值房系用夏布,也叫帘子布做走水。 当时宫中定制三年更换一次“黄幄”。何谓“黄幄”?即在三大殿内四壁悬挂的壁毡,每至更换黄幄时,帘子库工匠由内务府派员带领进宫量尺寸,然后按照量好的尺寸制做。据说承做“黄幄”是帘子郭发财的机会到来。做一次赚的银子足够花几年的。 帘子郭还设绳作作坊,每年天坛祈年殿祭天,要在殿中悬挂起一间房子大精制的大吊灯一盏。挂三天,绳作要承制几根又粗又长丝绳一根,灯内要有一名小太监燃点拨弄灯花,在三天中灯不能灭,灭了灯是不祥之兆。 帘子郭每年只雇工匠做一季活儿,来年再上工,有时活多,还要将活包出去做。每至冬闲,郭宝魁爱好唱京剧,他经常去崇文门外火神庙“钧天遗响”茶楼玩票清唱,他唱老旦角色,在唱、念、做上均有很高的造诣,在当时南城一带很有名气。后来有人劝他下海入戏班子唱戏,他怕丢面子,没有下海唱戏,因此玩了一辈子票友。 清王朝封郭宝魁“内阁贡事”官衔,相当当时六、七品的官儿,若不是清宣统逊位,他就放外差做知县去了。清王朝覆灭后,帘子郭的事业也随之败落。当时郭家住在药王庙4号,为了全家生活糊口,不得不变卖家产,后来迁至京西肖家河河北新营居住。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8 , Processed in 1.09261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