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寺以经贵的云居寺

2023-12-19 21:02|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于冰|来自: 北京市方志馆

摘要: 京西白带山下的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随石经镌刻几度兴衰。这里的石经镌刻,始于隋而终于明,绵延千年不绝。云居寺藏经丰富、种类齐全,堪称佛经宝库,并因此声名远播。发愿刻经的静琬法师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 ...
京西白带山下的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随石经镌刻几度兴衰。这里的石经镌刻,始于隋而终于明,绵延千年不绝。云居寺藏经丰富、种类齐全,堪称佛经宝库,并因此声名远播。

发愿刻经的静琬法师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逐渐盛行。北周武帝时期,发生大规模灭佛运动,佛教由盛转衰。隋统一天下后,佛教再度复兴。

隋大业年间,涿郡(唐代称幽州,今北京)智泉寺静琬法师为弘扬佛法,立志刻造石经,留传后世。由于白带山中盛产材质优良的艾叶青石和汉白玉,他决定在此取石刻经。他在峭壁上开凿石室,打磨石板,并在石室四壁和石板上镌刻佛经。刻好的经版堆满石室后,用石头塞住室门,再以铁水浇铸,以防不测。

静琬刻经、藏经的第一个石室叫华严堂,又称雷音洞。雷音洞宽广如殿,四面竖立着高约十尺的八角石柱,支架洞顶。石柱各面均刻有两列小佛龛,共1000余尊佛像,故称“千佛柱”。洞中四壁镶嵌146块经石,刻有《法华经》《无量义经》《金刚般若经》《弥勒上生经》《华严经净行品》《十方佛》等经文。洞的门楣上有静琬于唐贞观二年(628)和八年(634)的两次刻经题记,记载着他主持刻经的过程,其中《华严经》和《大涅槃经》由他亲手镌刻。

静琬的刻经事业得到了皇亲国戚的大力支持。大业七年(611)二月,隋炀帝杨广为东征高丽,与皇后萧氏驾临涿郡。萧后的弟弟萧瑀是虔诚的佛教徒,官居内史侍郎。他跟随隋炀帝到涿郡,听闻静琬在刻经,遂将其事迹详细奏报萧后。萧后与萧瑀赐绢千余匹并白银两千两予以资助,为即将开始的战争祈福。会聚涿郡的文武大臣和白带山附近的居民也纷纷捐资。

至大业十年(614),隋炀帝三次讨伐高丽,均以失败告终。由于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动乱频发,导致刻经事业难以为继。隋朝灭亡后,萧瑀又得到唐高祖和唐太宗器重。萧氏一族一直大力提倡推广佛教,为静琬刻经持续提供援助和保障。

静琬常年刻经不辍,藏满一洞就再凿一洞。唐贞观十三年(639),静琬圆寂。他主持镌刻石经持续30余年,共刻27部134卷344片经版,分别存放于5个藏经洞中。

几经劫难的云居寺

因为刻经需要,静琬早有建寺打算,但由于缺乏木材一直未能如愿。唐贞观五年(631)六月的一天,一场大雨引起山洪暴发,数千株松柏顺流漂至白带山下。他喜出望外,立即招来工匠,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利用这些木材在海拔450米的白带山上建造佛堂、僧舍,因周围常常云雾缭绕而得名云居寺。之后,又在山下增建寺院,称为云居寺下寺,山上的寺院则称为云居寺上寺。

云居寺建成后的第一次大修是在唐开元十八年(730)。虔诚信佛的金仙公主奏请唐玄宗将寺旁大片果园、田庄、麦田及环山林麓赐给云居寺,“永充供给山门所用”,并重新扩建、修缮云居寺。会昌三年至五年唐末至五代战乱频仍,云居寺屡遭破坏,石经刊刻也陷入停顿。

辽金时期,当权者大力提倡佛教,云居寺几经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中云居寺(原云居寺上寺)、东云居寺、西云居寺(原云居寺下寺)的格局,后又因朝代更迭几经损毁,至清代后期,只剩下西云居寺香火繁盛,此后的云居寺其实就是当时的西云居寺。寺院依山而建,坐西朝东,佛塔林立,碑廊满目,南、中、北三路建筑浑然一体,五层院落错落有致,天王殿、毗卢殿、释迦殿、药师殿、弥陀殿、大悲殿六进殿宇气势恢宏。康熙帝、乾隆帝等多位清代皇帝曾为云居寺御书题匾。

1937年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多次派飞机轰炸云居寺,并在“扫荡”抗日根据地时,将云居寺焚毁,寺中文物也被洗劫。千年古刹化为一片废墟,只剩下一对石狮、一座北塔和一处残破的山门,遗址被辟为农田,雷音洞成为人们避风遮雨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云居寺的保护和修复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85年,云居寺修复工程全面启动。经过15年的艰辛努力,到1999年,云居寺修复面积达8353.44平方米,清末民初时三路建筑、五层院落、六进殿宇的古刹风貌得以重现。

压经塔下的经藏宝库

佛教兴盛的辽代,皇帝曾多次资助云居寺刻经,官吏、商人和百姓也纷纷捐资。辽太平七年至保大元年(1027—1121),云居寺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刻经,成为大乘经、律、论三藏,小乘经、律、论三藏俱全的佛经宝库。

辽天庆七年(1117),善锐法师与主持刻经的通慧圆照大师见藏经洞存经已满,置于山下的石经“经碑未藏,或有残坏”,决定挖凿地宫藏经。他们在寺内西南面穿地为穴,埋藏经版,将辽道宗所办石经大碑180片和通理大师所办石经小碑4000余块藏入地宫。同年,南塔在地宫旁建起,为八角十三重密檐式砖塔,高20余米。塔铭有“此塔前相去一步,在地宫有石经碑四千五百条”的记载,标记地宫位置和藏经碑数量。

第二年,云居寺僧人又在地宫上砌砖筑台,台上建一座八角十一层密檐汉白玉石塔,名为续秘藏石经塔,俗称“压经塔”。塔通高5米,八角形须弥基座,须弥座束腰每面均雕刻门形浅龛,每龛中浮雕一歌舞伎,有的手持乐器弹唱,有的长袖起舞,姿态各异。基座下方每面雕刻一对狮子,或争抢绣球,或追逐嬉戏,或打斗玩耍,妙趣横生。基座上方塔台为四层仰莲花瓣组成的莲花座,座中央矗立八角形经幢式塔身,竖刻《大辽涿州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记录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赐钱刻经,以及通理大师组织刻经、在地宫藏经的过程。塔顶为汉白玉雕刻叠成的七层塔檐,檐顶置有两层卷云头式刹托,上托塔刹。石塔整体造型层次分明,挺拔清秀。

除南塔、压经塔外,寺内还有唐开元九年(721)建起的金仙公主塔、通理大师于辽大安九年(1093)为静琬法师所立的舍利石塔,以及辽代重建的集多种塔形于一身的北塔等多座唐塔和辽塔,成为研究佛学及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

金天眷三年(1140),为埋藏辽天庆八年(1118)之后所刻石经,将压经塔移至云居寺南塔西北角,打开藏经地宫。但因石经较多,容纳不下,于是在地宫南端又开一穴。金大定、明昌年间,再次打开地宫,埋入金代刻造的大小乘石经。至此,地宫封闭,辽金时期所刻石经大部分藏于其中,共藏经版10082块,约占云居寺全部石经的70%。

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打开地宫,发掘整理石经,压经塔又被移置他处。1999年,在发掘辽金石经的遗址上建成石经地宫,原地宫出土的辽金石经全部回藏新建地宫中加以保护,又将压经塔移至藏经地宫顶部。这样一来,压经塔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压经塔”。

颇负盛名的官刻木经

元明时期,刻经活动几度兴衰,但从未间断。明代正式续造石经是在万历至崇祯年间。当时,在北京做官的部分南方籍官僚、居士,如诗人葛一龙、书画家董其昌等集资在北京石灯庵镌造《四十华严》《四十二章经》等几十部经的小经版,后运至云居寺贮藏。此时,8个藏经洞已满,于是他们在雷音洞左侧新开一洞,董其昌在洞口上方题刻“宝藏”二字,至此,云居寺刻经锢藏事业停止。石经镌刻历经千年,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形成石经版14278块,分别藏于9个藏经洞与地宫中。白带山也因藏有石经,被称为石经山。

董其昌题刻“宝藏”(图片来源:《北京志·云居寺志》)

云居寺除石经外,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木经。清雍正年间,雍正帝认为明永乐年间刊行的《北藏经》没有经过精密校订,不能作为传经依据,遂起了重刻《大藏经》的念头。雍正十一年(1733),他下令在北京贤良寺设“藏经馆”,命和硕亲王允禄负责刻经事宜。不久,雍正帝去世,乾隆帝继其遗愿,继续木刻佛经。乾隆三年(1738)十二月十五日,木经刻造完成,共刻经版近万块。经版均选用上等梨木,无一拼接或有结节,雕刻字体工整俊秀,佛像生动传神。木经版阳刻反字,专供印刷纸经,是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官刻《大藏经》,又称《龙藏》,现为国家馆藏一级文物。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套经版中有1/3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下令撤去钱谦益所撰《大佛顶首楞严经蒙抄》,毁经版660块。因为清军南下时,钱谦益起初声言要做明之“孤臣”,可是清军一到,他却率先出降。乾隆帝认为他“大节有失,不足齿于人类”,便命人撤其书、毁其版。

为弥补经版缺失,中国文物出版社曾派专人遍访全国名山大寺数十家,终于配齐了一套全本《乾隆版大藏经》,使《龙藏》再成完璧。现在这部木经版《龙藏》分别由北京市文物局昌平库房和云居寺保管,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木刻经版。继静琬石刻《大藏经》之后,云居寺又以珍藏木版《大藏经》而闻名遐迩。

1956—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对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宫的石经进行发掘与整理。拓印后,石经全部放归原处。1961年,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 18:46 , Processed in 1.11185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