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王信奉佛教,雍和宫是清代中叶以来规格等级最高的皇家佛教寺院,是满族帝王礼佛的地方。雍和宫是联接中央与蒙古、西藏、青海等藏传佛教地区的政治通道,在密切满汉蒙藏民族感情、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对中央政府的认同感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雍和宫曾是雍正皇帝承接皇位前的住所,也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从历史上看,具体来说,雍和宫这组建筑主要经历过三个阶段,最早为雍正皇帝作贝勒和亲王时期的府邸、乾隆皇帝降生和成长之地,是雍、乾两代帝王的“在潜之居”,中段升格清帝行宫,最终改为皇家寺院。王府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府晋为宫”时在雍正三年(1725年),“改宫为寺”正值大清定都北京百年的乾隆九年(1744年)。三个阶段在历史上均有明确记载,是人们研究雍和宫的重要时间节点。 雍和宫的牌匾多为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体现了清代以来的民族大团结,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是清代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的见证。 与雍和宫关系紧密的金瓶掣签制度,又称为金瓶鉴别,是历经数百年形成的藏传佛教中最为重要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是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 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等转世灵童均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清代《钦定二十九条章程》第一条就立下了金瓶掣签制度,这是清代朝廷管理边疆的一大创举,一些制度至今沿用。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对当时的西藏、蒙古地区社会和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意义深远。 乾隆皇帝亲自设计的用于认定藏传佛教转世灵童的“金奔巴瓶”,一个置于拉萨大昭寺,另一个就放在雍和宫。内外蒙古及青海、甘肃等地的呼图克图转世灵童,均在雍和宫以金瓶掣签的方式认定。综合分析,由此可见,雍和宫在清代的地位与作用是极高极重要。 至今,规模庞大的雍和宫建筑群仍然是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佛事活动完备、宗教文化独特、有僧人驻锡的著名藏传佛教活动场所和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一处著名景区。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7 , Processed in 1.11180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