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内有一片盈盈潭水,是大运河孕育之下的水陆要会。元人黄文仲《大都赋》描绘了这里的无限风光:“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这方水域就是积水潭,也叫海子。海子之上有座桥,叫作万宁桥。海子东岸有条街,被称为烟袋斜街。历史上,在这里演绎出几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百市繁兴海子套 东汉以前,积水潭水域为永定河故道,后因河水改道,留下了一些积水,之后高梁河注入故道,形成了积水潭的雏形。 金灭辽后迁都燕京,为满足休闲娱乐之需疏浚积水潭。在潭的东岸(今北海处)兴建两个岛屿(今琼华岛和瀛洲)和太宁宫,作为皇室郊游的离宫,而湖也因其中遍植白莲而被命名为白莲潭。 金天兴三年(1234),金朝为蒙古大军所灭。元至元元年(1264),蒙古政权决定将燕京改为都城,忽必烈选中了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的白莲潭为建城之地。一汪潭水,成了元大都城规划的核心。著名的政治家、儒学家刘秉忠将白莲潭分为两部分,皇城外称积水潭,皇城内为太液池。选定积水潭的东北岸中心阁(今鼓楼的位置)为整个都城的几何中心。 建成后的大都城出于物资运输需要,开凿了通州至北京的水路,即今天的通惠河,使得南来的漕船可以直抵大都城的心脏。除粮食以外,全国各地的物资,如苏杭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佛山的铁锅、安徽的茶叶等,都运抵于此,积水潭成为新的大运河终点和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频繁的物资集散促进了商业繁荣,使积水潭成了北京城内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最热闹的地方。积水潭码头遍布米市、面市、绸缎市、珠宝市、鹅鸭市、果子市等各种集市,旅馆、饭馆、茶楼、酒肆等鳞次栉比,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喧声如蜂。正所谓“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下”。从通惠河通航至元末的50年间,浩浩荡荡的船队络绎不绝,穿行于积水潭,展示出一幅元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元代积水潭略图(来源:《什刹海》,第 9页) 积水潭还是皇家的洗象池。从元代起,来自暹罗(今泰国)、缅甸的大象,被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使用,有时皇帝的乘舆也用大象驾驶。夏伏之日,驯养员带领大象到积水潭洗浴,引来众人围观。元代诗人宋褧(jiǒng)《过海子观浴象诗》如此描写:“四蹄如柱鼻垂云,踏碎春泥乱水纹。” 积水潭的命运与朝代的更迭紧密相连。明朝军队攻占元大都后,将大都北城墙南退5里,在积水潭北部最窄处将其分为两部分,潭的西北角被隔在城墙以外。明宣德七年(1432),皇城墙从东西两面分别扩建,通惠河上游的玉河被圈入皇城内,大运河运来的物资只能运抵城东南的大通桥下,再通过陆路转运城内。积水潭作为码头的地位随之丧失,水聚千帆、商贾百业逐渐成为绢上绘景、巷传史话。 杨载送客万宁桥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朝在通惠河与积水潭的连接处修建了万宁桥,成为漕船进入积水潭的必经之处。以“万宁”命名,取“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之意。桥长10余米,宽近10米,初建时为木桥,后因地处闹市、交通流量过大而改建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后门桥,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里还常被称为金水桥、官桥、响闸等。 元世祖忽必烈进出大都城,必走万宁桥,所以万宁桥又叫“天桥”。至元三十年(1293)的秋天,秋高气爽,忽必烈自蒙古大草原避暑归来,路过万宁桥,驻马观看,只见桥下舟楫往来,首尾衔接,西侧水域,粮船停泊,舳舻蔽水,非常高兴,当即为新修的漕道赐名“通惠河”。 当时,所有进入积水潭的船只,都要从万宁桥下通过,这座桥在保证元大都的粮食供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漕运的带动下,桥的附近商肆林立,荡染酒韵;画舫云集,水乡秀色;丝竹之音,回旋潭畔,人文活动十分活跃。 万宁桥更是吸引了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诸多诗文歌赋。元代文学家许有壬在《蝶恋花》中描写了万宁桥的雨后绿柳:“九陌千门新雨后,细染浓熏,满目春如绣,恰信东君神妙手,一霄绿遍官桥柳。”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海子桥》中有对万宁桥晚景的勾画:“影圆云度鸟,波静藻依鱼。石栈通星汉,银河落水渠。” 而最常被今人提及的诗作,当数杨载的《送人其二》。杨载为“元诗四大家”之一,深得赵孟畹纳褪丁;是煸辏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11 21:07 , Processed in 1.07876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