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漫话“京华八庙”之太庙、奉先殿和传心殿

2024-1-8 09:46|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金石|来自: 金石笔记

摘要: 老北京“九坛八庙”之说传播广泛,“九坛八庙一口钟”是京城妇孺皆知的口语。因此,在北京游览名胜古迹,不但应该看著名的“京师九坛”,还必须去看同样著名的“京华八庙”。“京华八庙”一般指的是:太庙、奉先殿、 ...
       老北京“九坛八庙”之说传播广泛,“九坛八庙一口钟”是京城妇孺皆知的口语。因此,在北京游览名胜古迹,不但应该看著名的“京师九坛”,还必须去看同样著名的“京华八庙”。“京华八庙”一般指的是: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文庙、历代帝王庙和皇堂子。

  太庙是明清祭祀皇家祖先的地方,是明清两朝的血脉传统,因而在明清时代是国家级的庙宇;奉先殿在清代祭祀的是满族的祖先,是清朝皇家的家庙;传心殿是明清皇宫内祭祀供奉的先圣先师,如:伏羲、轩辕、神农、大禹、周文王、孔子等的地方;寿皇殿是明清两朝存放祭祀历代皇帝御像,以及皇帝死后停放梓宫的场所;历代帝王庙是祭祀中华历朝历代帝王的庙宇;孔庙是元明清三朝帝王在北京祭祀孔子的地方;雍和宫最早为清雍亲王府,后改为喇嘛教寺庙,是清代全国最高等级的藏传佛教寺庙;堂子是满洲对神庙的称呼,作为清代萨满教祭祀礼仪文化的一部分,贯穿了清王朝近300年的历史。清入关前在辽阳、沈阳都建有堂子,入关成为中央政权后,在北京也建了堂子,清代的堂子与太庙享有同等地位。

  这八座皇家祭祀场所中的奉先殿和传心殿在紫禁城内,过去普通人难得进入,即便是现在,因受故宫开放的限制,一般人也难以得窥真貌;原址在现北京贵宾楼饭店的皇堂子早已淹没于历史,世间已无迹可寻;其他五座庙宇: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在天安门东侧、寿皇殿(在景山公园北部)、历代帝王庙(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雍和宫(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2号)和文庙(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成贤街)13号),均对社会正常开放。

京华八庙分布示意图

  太庙

  太庙在天安门东侧,即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明北京城同步建设,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供奉祖先的场所。太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景区占地二百余亩,古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

  太庙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占地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院。

明北京城“左祖右社”:太庙在紫禁城左,社稷坛列紫禁城之右。

  这里所说的左右,是基于坐北朝南(即背对北方面朝南方)的原则。如上图所示,上方为北,下方为南。背朝北面向南,则左面(东)是太庙,右面(西)是社稷坛。

“敬天法祖”的格局:左祖(太庙,文化宫),右社(社稷坛、中山公园)。

  太庙的主要建筑布局

  中心为太庙大殿,也称太庙享殿(前殿)。享殿面阔十一间,门窗墙均为红色,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整座大殿建在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须弥座台基为三层,每层四周均有汉白玉石栏,雕刻十分精美。

  殿内的主要梁栋均为金丝楠木,别的建筑构件外包沉香木。太庙大殿建筑无论是建筑色彩还是建筑形式、建筑体量上均为中国最高等级的古代建筑。

太庙的建筑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琉璃门、戟门,大殿(享殿)。

  进入太庙的前五色琉璃门,迎面就是内垣(即第二重城垣)的南门“戟门”。

太庙五色前琉璃门(戟门前的正门)

  太庙的戟门与紫禁城的太和门功能一致,是礼仪之门。从唐代始,门旁插戟是地位身份的象征。上至皇帝下至高官的门口都可以插戟,但能插几支戟却是有严格区分的。唐代时皇家可插24支,以下依次递减。

  为了体现皇家的威严,清代的祭祀场所太庙、寿皇殿等都建有戟门,而且戟数有大幅度增加。太庙和寿皇殿的戟门都是内外八座戟架,每个架子可插15支戟,八架共是120支,是名副其实的大戟门。

太庙的戟门和门前的汉白玉石桥

  戟门的建筑样式为单檐庑殿顶,门前有七座汉白玉石桥跨在小河之上。七座石桥长度均为8米,分三部分设置:中间一组三座石桥与三开戟门正相对,正中一桥宽4.6米是天子桥,只有皇帝在祭祖时方可通过此桥;两旁的石桥宽3.7米,为亲王大臣走的桥;其次为对着戟门东、西两旁门的石桥,宽3.7米;再稍远处东、西各有一座宽2.4米的石桥,桥头无抱鼓石,对着黄琉璃瓦单檐盝顶井亭。

  进了戟门之后,就到了整座太庙的核心。院内最为恢弘的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三座建筑:前殿(享殿)、中殿(寝殿)、后殿(“祧庙”),焚帛炉、井亭等一系列附属建筑分布在四周。

  大殿面阔十一间(长68.2米),进深六间(宽30.2米),坐落在三层(高346米)汉白玉须弥座上,殿高32.46米。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汉白玉石栏环绕,月台御道正面依次刻有龙文石、狮纹石和海兽石;庭院广阔,周围用廊庑环绕,加强了庄重严肃气氛。

太庙大殿(享殿)为中国最高等级的古代建筑

       殿内的大梁为沉香木,梁栋饰金,地设金砖,68根大柱及主要梁柱均为金丝楠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天花板檐彩绘以香黄色为底色,配简单的旋子图案,廊柱皆贴赤金叶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

享殿内铺设金砖地面,68根金丝楠木大柱及其令人震撼。

  大殿又称享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每年四季首月祭典称“时享”,岁末祭典称“祫祭”,凡婚丧、登极、亲政、册立、征战等家国大事之祭典称“告祭”。殿内设木制金漆神座,座前设笾豆案等祭器,置稻粱、果蔬、牺牲、香烛、福酒等祭品。祭典时将祖先牌位从寝殿移至此处神座安放,然后举行隆重而庄严的仪式。

太庙大殿(享殿)中祭祀的牌位

  享殿气势雄伟,庄严朴素。当年举行大典时,香烟缭绕、仪仗簇拥、钟鼓齐鸣、韶乐悠扬、佾舞翩迁,是中华祭祖文化的集中体现。

享殿东、西两侧各有十五开间、建筑在高台上的黄琉璃瓦的配殿。

  太庙的其他建筑是围绕大殿展开的,建筑特点整齐对称。在大殿东、西两侧各有15开间、建筑在高台上的黄琉璃瓦的配殿。

  东配殿供奉着历代有功的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着异姓功臣的神位。并不是任何皇亲国戚和肱骨大臣都可以进入太庙享受皇家香火的,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者是有大功于社稷的皇亲才能进入东殿,而有大功于社稷的异姓臣子,经过皇帝的特许,死后才能进入西殿,这就叫做配享太庙。

  整个清朝时期,东配殿只供奉了14个人,我们熟知的有代善(努尔哈赤次子)、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豪格(皇太极长子)、胤祥(康熙帝十三子,对雍正称帝有大功)、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活捉林凤祥、李开芳,有大功、铁帽子王)、奕訢(道光帝第六子,铁帽子王)。

  西配殿供奉了13个人,比较有名的有扬古利、费英东、额亦都(这些都是开国功臣)、鄂尔泰(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张廷玉(三朝元老,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阿桂(常年戍边,战功卓著)、福康安(封疆大吏,对西藏统一有大功,金瓶掣签制度制定者)、和琳(和珅弟弟,骁勇善战、平定苗民起义)。13个人中,一个超等公、两个一等大臣、一个内大臣、两个一等公、其余均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大学士,都是朝廷的肱骨大臣。

  在大殿(享殿)后面还有中殿(寝殿)和后殿(祧殿),均是面阔9间黄琉璃瓦庑殿顶的大殿。

  中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长62.31米),进深四间(宽20.54米),通过石露台连接前殿,殿外的石阶下左右各有二个石灯。

太庙的中殿(寝殿)

  中殿(寝殿)是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内正中室供太祖,其余祖宗牌位同堂异室。各夹室内陈设神椅、香案、床榻、褥枕等物,牌位立于褥上,象征祖宗起居安寝。每逢祭典前一天,将牌位移至享殿安放,祭毕奉回。对于皇后的祭祀,明代仅供原配,清代兼祀继配。清末供奉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缜、弘历等十一代帝后的牌位。

  太庙三大殿最后一个殿叫“祧庙”。为什么不再称“殿”,而改叫“庙”,并冠以一个很生僻的“祧”(tiāo)字?

  不仅如此,故宫三大殿的平台须弥座是连在一起的,呈现一个“土”字。而太庙大殿的平台虽也呈现一个“土”字,但到了寝殿就截止了。后面的祧庙单起一个须弥座,中间还隔了一道墙体,有三座门连接。

单起一个须弥座的祧庙

  庙在古代的本意是供奉祖先的大型建筑。祧(tiāo)是古代称远祖的庙。皇帝祭祀祖先虽然可以十分排场,但也不敢乱了规矩。他们面临着一个很大的矛盾,祭祀祖先追祭到开国皇帝,那么开国皇帝的父母怎么办?不祭吧,明明是祖先。祭吧,虽是祖先却不是皇帝。好在封建社会总有那么一批人研究这些问题,竟然也解决得井井有条。这办法就是:另立一院,另设一庙,专供开国皇帝以前的祖先,这庙就叫“祧庙”。

  太庙的第三殿(后殿)就是这样的祧庙。努尔哈赤在老家(今辽宁新宾县)向上追封的那四位“无冕之皇”的牌位,就供奉在祧庙里。这办法既符合祭祖的要求,又给了当百姓的祖上一定的荣耀,也没有违反君权至上的根本的封建礼制原则。

祧庙(后殿)

  为了表示对老辈人的尊重,在祧庙(后殿)的周围又修了一道围墙,使祧庙独立成院。

图片在周围又修了一道围墙,自成院落的祧庙。

太庙的其他建筑是围绕大殿展开的,建筑特点是整齐对称。

  明朝前期举行祭祀仪式时,一般都是将当朝皇帝的几位祖先的牌位全都请到一起,共同祭祀。当皇位传到嘉靖皇帝(朱厚熜)后,这位以藩王之子(去世皇帝明武宗朱厚燳的堂弟)即位的皇帝突发奇想,为已故的九位祖先各建了一座太庙,对他们分别祭祀。但没多久,这一不合祖制的创意就遭到“天谴”:除了嘉靖父亲的牌位所在的那座庙外,其余八座庙均被雷火烧毁。嘉靖认为自己的“分家”行为触怒了祖先,赶紧重新建了座九九归一的太庙,仍然对先祖进行合祀。

  1644年清廷进京后,仍按照汉文化建设京师。他们没有毁掉明北京重建都城,而是把紫禁城、太庙等保护得很好,清朝的皇帝也住进了修葺后的明皇宫。

  爱新觉罗氏给自己的定位很聪明:崇祯帝是因为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在煤山上自缢的,是爱新觉罗氏把李自成收拾了,帮崇祯帝报了仇,所以他们以明朝的拯救者自居,对明十三陵也是派了重兵把守。

  看着明朝的太庙弄得不错,而清朝自己在盛京(沈阳)的太庙,离北京太远,所以他们直接办了升祔大典,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大家子的牌位都搬到北京,入住了太庙,这样以后的皇帝出紫禁城左转,就能祭祖了。

  为了求得老祖宗的保佑,皇帝也需要常“回家看看”:每年按规定日子到太庙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那么皇帝是否也要像现代游人那样由天安门广场东边挂着“劳动人民文化宫”牌子的正门进入太庙呢?

  这就要说说太庙的形状和位置了。

  太庙的平面图是由三个长方形环环相套而成的规则图形,最外侧的长方形西邻天安门、端门、午门,并在西墙上开了三座大门:最南边的一座叫“太庙街门”,通向天安门和端门之间的御路;中间的一座叫“太庙右门”(神库门),与端门和午门之间的御路相同;最北边的是太庙西北门,与午门外的阙左门相邻。图片

太庙西北门(与午门外的阙左门相邻,皇帝常走此门直接进入太庙) 

  皇帝祭祀时可以直接从御路东侧的太庙街门过来,而不必先出天安门再绕太庙正门进去。实际上,现在大多数游太庙的人们首选的太庙南门(正门)是民国年间为了方便参观在皇城南城墙上新开辟的,这道门现在挂着“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牌匾,成了进入太庙的正门。

现在位于长安街北侧的太庙南门是民国年间为了方便游客才开辟的

  太庙院墙的三个长方形的墙身都是红色的,填充其间的绿树、黄瓦,三种颜色在这里交相辉映,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富丽堂皇。

太庙院墙墙身都是红色的,填充其间的绿树、黄瓦在这里交相辉映。

  最外面的两道院墙之间密布着许多高大的古柏,其中身份最尊贵的一株“明成祖手植柏”,据说是朱棣当年亲手种下的。

最外面的两道院墙之间密布着700多株高大的古柏

       柏树因有着万古长青的美好意寓而常出现在祭祀场所。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并迁都北京后,心中有所不安,他在紧邻紫禁城的地方修好太庙后,特意来到这块里,亲手种下了这棵柏树,希望借此告慰祖先,并祈求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大明的江山社稷如松柏长青般万世流传。

明成祖朱棣手植柏

  太庙西北角还有一棵“树上柏”也很有名,它是从一株柏树的距地面约有八米高的旁枝上又长出了一株柏树的独特之景。能撑得住另一棵柏树的重量的柏树的根系十分强壮发达,上面的小柏树是满人入主中原后长出来的,而且方向朝着紫禁城,当时人将这些因素全揉在一起并加以渲染发挥,这棵“树上树”就有了清朝能顺理成章地接替明朝,且江山社稷将根基永固的寓意。

太庙西北角的“树上柏”

  尽管皇帝进入太庙要先走第一道院墙的西侧墙门,但第二、三道墙上的正门与主体建筑一样,都坐北朝南,且位居南部的正中。太庙第二道院墙的南门叫五色门,这座贴有五彩琉璃瓦的门才是祭殿的正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7 , Processed in 1.10783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