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时候有的鼻烟,尚无查到可靠的史料记载。据清人赵之谦的笔记中所言:“明万历时,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以此入贡,自此传入中国。”此话可备一说。鼻烟在明代由西洋传教士带到中国,似已无疑。后来朝野上下,都以吸鼻烟为一大嗜好,因它质地纯正,气味芬芳,有明目提神、通窍活血等功能。这种鼻烟分三类:一是洋烟。洋烟按味道分为“膻头”、“糊头”、“甜头”几种,价钱昂贵,据行家说每一两洋烟与一两赤金等价。间有收藏洋烟者,决不轻易出售。二是土烟(即中国鼻烟),以烟梗札成“烟坯子”,经过茉莉花、桂花及麝香等名贵中药加工薰制而成。选料多取自山东、兖州产的烟草。北京旧日鼻烟铺很多,以前门外大棚栏的天蕙斋而著名,它以用料考究、制作精细、质地纯正而享誉海内。据说它开业于清代的咸丰、同治年间,可称为北京的一家老字号。三是闻药,用各种花叶碾成,有荷叶闻药、薄荷闻药等多种,专为八方道理门人选用。讲究闻鼻烟的,家中备有“墩壶”,每日有人专送鲜茉莉花,所以烟味芬芳。卖大路货的只有新街口一家,供下层劳动者选用。 吸鼻烟,是把粉末状的烟抹在鼻孔中嗅闻,达到提神醒脑的功效。《红楼梦》五十二回中有一段吸鼻烟的描写:晴雯发烧头痛,宝玉说闻一些鼻烟,打几个嚏喷就痛快了。晴雯拿到鼻烟后,“挑了一些,抽入鼻中,接连打了五、六个嚏喷,果然痛快一些……”同回还写到那种“金镶双星玻璃小扁盒,……揭开盒盖,里边是个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边盛着些真正上等洋烟。” 这种鼻烟壶是地道的舶来品。为了随身携带方便,北京的工艺师设计制造出各种小巧玲珑的鼻烟壶,原料用玛瑙、白玉、翡翠等名贵玉石,掏空制成口小肚大的扁瓶,壶盖配以珊瑚,上边装着个小勺,用以掏挖鼻烟。掏挖出的鼻烟,放在一个也是用各种名贵玉石雕成的小碟中,然后用手指拈取抹入鼻孔。用碟也便于让客人吸用。后来又有人发明了“内画壶”,这种烟壶是在盈寸的玻璃壶内壁上作画、写字。名家制作的“内画壶”,在当时就值三四十两银子。这种鼻烟壶又以乾嘉时为盛。 鼻烟壶的种类很多,原料不一。以形状分:上下一般粗成圆筒形的叫“爆竹筒”壶。大爆竹筒为武壶,小爆竹筒为文壶。上阔下窄的叫“坛子形”壶,大坛子壶多做墩壶,储存鼻烟用;小坛子壶则有不少珍品。以材质分,可分为:洋瓷壶,相传由郎士宁传入中国,上面多画西洋人物故事。后由国人仿造,在铁胎上挂瓷釉,做工极精细。都由内务府造办处承造,私造几乎没有。因壶口和壶盖全是“凿铜口”,外人仿造不了。玛瑙壶,它不以“巧作”见长,而以玛瑙原有颜色,雕成各种花纹图案,尤以雕刻水虫最为名贵。玉壶,以各色玉石为原料,其中以玉皮子为上品。庚子时代的内臣杨立地有一只“四面玉皮壶”,为无价之宝。水晶壶,晶莹剔透,画工能在壶内壁成画,这种壶才走俏起来。“内画壶”名家是马绍轩,能仿名人画迹,惟妙惟肖。画这种壶很难,根本无法用画笔,只能用竹篾子折成弯蘸颜色画。药瓶壶,又名“温督那烟壶”。据说是乾隆时代大小金川战役时,内廷颁发的上方珍药叫“温督那”,因药瓶外形美观,班师后用作鼻烟壶,其中以宝蓝地洒金点的最佳。此虽传说,但从它的满文名字及古色斑斓的色彩看,倒很有几分可信性。 料壶,不是后来的料器。讲究的有“辛家坯料”,“袁家坯料”等。料壶分“亮地”和“暗地”两种,亦即有光泽无光泽之分。料壶以颜色分为:“西湖水料壶”、“蛋黄料壶”、“藕粉地料壶”、“鼻涕地料壶”、“套三彩料壶”等数十种。瓷壶,最为常见,但以窑口和画篇见长。古月轩的烟壶为上品,但得之不易。官窑带款的内用烟壶,流传在外的也不多。因官窑出的,经选定后,余者必须打碎。瓷画篇以“松鹰”为上品,还有“王婆子骂鸡”、“高亮赶水”堪称烟壶彩篇三绝。宫内御用烟壶以吉祥颂赞为主,如梅花上落三十二只喜鹊,名为“三十二喜”;彩篇五只鸡,名为“五霸强”等。也有以多为盛的,如“梁山泊一百单八将”,据说有人尽一生力量搜罗过,也没凑齐。金少山、谭鑫培就是收藏烟壶大家。好烟壶失去使用价值,只能供人欣赏。像马绍轩的内画水晶壶,谁也不肯再装鼻烟。一装鼻烟,画篇就毁坏了。烟壶虽始为玩物,但后来竟发展成为我国独有的工艺美术珍品,也可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件乐事。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1 , Processed in 1.09270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