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作为通天达地的神兽,其出现常与君德联系在一起。龙纹发展到宋代,逐渐成为权力的象征,被皇室贵族所垄断。北京作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五朝古都,刺绣遗存绵延不断。辽代的蹙金绣团龙袍足有三爪,元代五爪龙纹已经是帝王服饰上的主要装饰纹样。明代朝臣服装始有蟒纹,主要用于赐服,与龙纹区别仅缺少一爪。清代龙纹绣于皇帝、皇后服饰,皇子到七品官者装饰蟒纹。清灭亡后,昔日服务于清宫的刺绣工匠,散落民间,京绣技艺在民间发展壮大;龙纹不再是皇权的专属,民间刺绣戏衣、童帽、门帘、桌围等,均有龙纹装饰。 明代京绣龙补 明代北京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工匠,他们把各式各样的手工技艺带到京师。明代的丝织业分官办和民办两类,宫廷内设有“绣作”,征召来自全国的优秀刺绣匠人,专门为皇室精心绣制各种生活用品和观赏绣品,选用各种特殊材料,灵活搭配各式针法,巧妙安排构图与配色,不计成本地制成精致奢华的绣品。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代嘉靖龙补及龙纹绣片7件,明代万历龙补及龙纹绣片11件,龙纹形象威猛,尽显皇权尊严。其中刺绣龙补,色彩、质地有红纱、红绸、黄绸,刺绣技法以满绣、洒线绣为主。 补子是明代开创的以禽兽定官员品级的一块织物,缝缀于袍褂上,有方补和圆补。龙补地位尊崇,除皇帝、诸王之外,一般人不得使用。洪武二十四年,朝廷下令:“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纹,违者罪及染造之人。”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蟒纹、飞鱼、斗牛补子,这三种补子纹样与龙纹相似,不在品级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嘉靖红绸地满绣云龙纹方补,是皇帝补服上的补子。其刺绣工艺主要是满绣、盘金绣,后人通称其为北方宫绣,或简称宫绣,是燕京八绝中“京绣”的前身。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万历红纱地洒线绣云龙纹团补,是在红纱地上刺绣,不同于方补的绣法是,用灰绿色丝线洒线绣填底色。洒线绣是明代宫绣最具代表性的刺绣工艺,以方目纱为地,用双股捻线计数,按方孔纱的纱孔绣制,背景效果以菱形几何纹为主。 刺绣一件补子通常需2人20多天完成。一人先绣绒活,然后再由另一人盘金绣。因为绒活与盘金是专业性很强的两种不同的刺绣技法,若先盘金再绣绒活,就会出现金线剐蹭绒线、断线。 清代京绣龙旗 清代卤簿的旗帜有三角旗和方旗,面料用缎,绣金云龙。清“八旗”旗帜,前四旗的旗帜为方形,后四旗的旗帜为方形带三角边的五边形,镶色边,旗上图案均为龙和祥云。皇帝卤簿的旗帜以黄缎为之,通高一丈六尺一寸,斜幅,绣金龙,环以流云,不加缘。清同治时期,国旗样式、尺寸进行了改制,三角形“大清国常用旗”,长方形“大清国旗”,图式为“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在对外贸易中,称三角形为“大清商旗”,长方形为“大清军旗”。 刺绣龙旗通常由内务府掌管。虽然历史文献、传世绘画中有详细的清代龙旗式样,但至今尚未发现清代刺绣金龙旗遗存。晚清北洋海军洋员马吉芬旧藏三角形龙旗,英国海事博物馆藏长方形龙旗,其制作工艺是典型的京绣制作风格。 以上两件龙旗的制作工艺是京绣中的补花,或称补绣。补花是刺绣的一种变体,它以贴绫代绣,用薄绫或软缎作原料,按纸样剪成所需的图案,贴在底衬面料上,再用丝线施针,缝缀成具有层次感的图案。补花工艺在贴绫的基础上,还应用了平绣、柳绣、打籽绣等刺绣技法。补花的效果是图案没有繁缛细节,富有立体感。 民国京绣龙帽 民国时期,废弃了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做法,冠饰礼制随之消亡,而人们依然向往着帝王将相尊贵的身份、达官显宦光耀的门庭、文人雅士孤高的性格。这种思想的传达,通过为孩童缝制帽子的材质、式样亦可彰显出来。 京绣童帽,既有形象生动的虎头帽、狮子帽、兔帽、狗帽,又有男孩儿戴的儒帽、公子帽、瓜皮帽,女孩儿戴的月亮帽、石榴帽、鱼尾帽、荷花帽等。尤其是龙帽,其纹样、造型从封建社会臣民不准僭越,到了民国时期百花齐放。 民国本色缎盘金绣龙帽,其造型也称公子帽,样式是从明代首服翼善冠衍变而来。主体图案是一条正龙,两条行龙;正龙上绣双喜字。帽边由二方连续的回纹盘金绣,背面缝缀朝天翅。 民国蓝缎地堆绫绣龙帽,保留了明代飘飘巾的屋顶状造型,顶部两脊处缝缀堆绫绣龙,龙身用网绣。正面绣瓦垄纹,背面绣如意云纹,花绦打边套。灵魂抽象的脊兽增添了童帽的高贵与威严。 现代京绣龙舟、龙灯 京绣是对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既有来自民间的闺阁绣,也有供皇家使用的宫廷绣。其中宫廷绣也称“宫绣”,代表着京绣技艺的最高水准。京绣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汲取各地名绣之精华,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配色鲜艳而沉稳,构图满而不滞的风格。清亡后,由于没有来自宫廷的需求,原内务府造办处的刺绣匠人们在民间求生存,他们收徒弟、开绣庄,传承“宫绣”技艺。新中国成立初到上世纪80年代,京绣还是国家创汇的来源。 本色缎彩绣赛龙舟桌垫,外框纵65厘米,横30厘米,绣面纵58厘米,横20厘米。五枚缎地,以平绣为主,多用齐针。水波纹用接针,寿桃用套针,花卉用戗针,龙须用滚针,龙身用铺针和施针,浅草用松针绣,龙桨、卤簿花盖用缠针。镶花卉绦子,宋锦边框,青缎缘边。背衬为本色粗绢。画面绣十只龙舟竞发,百子奋楫争先。 红色缎彩绣闹龙灯桌垫,外框纵30厘米,横65厘米,绣面纵20厘米,横58厘米。画面绣一百个童子闹龙灯的热闹场景。刺绣针法主要用平绣,虽然表现人物简洁,但童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绣面有舞龙、骑马、弈琪、转风车、抖空竹、放风筝、敲铜锣等欢乐活动。 京绣,从宫廷走来,与北京地区民间绣相融并进;绣龙随之走出宫闱,活跃于民间,展现了一个时期的繁华。20世纪80年代后,机绣、电脑绣兴盛,对千百年来传统手工刺绣产生了巨大冲击,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精神生活的普遍提升,传统京绣终将会与现代生活牵手,创作出更具时代感的绣品,为北京这片土地增添无尽魅力。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4 , Processed in 1.08136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