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的吃食——豆面糕系列

2024-2-15 08:20|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爱新觉罗·赢生|来自: 燕舍谭

摘要: 老北京人赠给豆面糕一个雅号,爱称:驴打滚儿。这里为什么说“系列”呢?原来豆面糕有“几位亲弟兄,曾多年共事,它们是一祖所生”,所以构成系列。其中除豆面糕外,还有炸糕、爱窝窝、豌豆黄儿。它们都是满族人萨玛 ...
老北京人赠给豆面糕一个雅号,爱称:驴打滚儿。这里为什么说“系列”呢?原来豆面糕有“几位亲弟兄,曾多年共事,它们是一祖所生”,所以构成系列。其中除豆面糕外,还有炸糕、爱窝窝、豌豆黄儿。它们都是满族人萨玛祭祀的供品。

      满族自其久远的先世即崇信萨玛,祭神祭天、送祟还愿、求福医病等皆由萨玛跳神以祭。上供的祭品分为两类,一是家畜家禽和野生禽兽,另一则是糕类。满人入关后,自皇室至民间仍依旧制常行祭祀。祭品中的糕类有打糕、搓条饽饽、豆面糕、苏子油炸糕等多种。所用原料为高粱米、黄米、小豆、苏子油等等。打糕用打糕石打制。将高粱米和黄米蒸熟,放在专用的石上捶打,制成打糕。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故宫坤宁宫陈列爱新觉罗皇家祭祀的乐器、神幔、神偶及其他。在坤宁宫东间北面设灶处的前面,陈列着打糕石,与满族民间所用者无异。打糕分为净米糕和馅糕两类,净米糕内裹小豆馅就做成馅糕;二者之别只在馅之有无而已,制法皆同。

     搓条饽饽无馅,也是将高粱米和黄米蒸熟,捶打后用手搓成条。无馅的打糕不用油炸,有馅的打糕可用油炸。因为用苏子油炸,所以叫做苏子油炸糕。满族人居于故土时,专食苏子油,入关后一般食用大多改用芝麻油(香油),但祭祀时必须用苏子油。夏季当苏子生长旺盛时,采其肥大的叶子铺在糕下,蒸成的糕叫做苏子叶饽饽;也是供品之一。

      夏天跳神必用苏子叶饽饽。举行柳树求福祭祀时,在糕内夹小鲫鱼,插柳树枝,将妈妈口袋打开,用五色线索将柳枝与妈妈口袋连结,供奉佛哩佛多鄂谟锡妈妈(forifodo omosi mama),俗称“佛多妈妈”,目的是求佛多妈妈保佑婴儿。

      清代皇家在坤宁宫天天祭神,还有堂子祭神、乌林祭神、四时献鲜祭神、为马祈福祭神等等,总之是祭祀频频,天天不断。职司皇家生活事务的机构内务府,设有专人制作供品。这些实为皇室的家祭,全依满族祭祀旧俗,皆用萨玛跳神。宗室王公和满族官兵家也多举行祭祀,与皇家大同小异,其异处只是规模小而已。有清一代,满族居北京二百余年,几无一日不跳神,这些糕类制品传流到民间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内务府专管皇家生活事务,为了采购、办差、施工及其他之需,内务府包衣人员与各行各业的汉族人平日密切来往。佐领下的族人虽因当兵当差而与汉族人来往不多,但居京既久,总不会彼此间完全隔绝,仍会有一定交往。这就很容易将满族萨玛祭祀的供品传入民间,民间(特别是食品店和小摊贩)仿制,从而形成北京小吃。这类小吃源自满族萨玛跳神的供品。

     一提豆面糕和炸糕等北京小吃,人们立即想到回民小吃店。不错,在北京制售这类食品的回民多,汉民少。为什么来源于满族的食品却由回民制售呢?这里有个原因。

      北京和东三省的老年人都知道“旗”、“民”之说。上了岁数的沈阳土著皆知:“满汉不通婚,旗民不交产”等一些说法,必知“旗地”之类的旧名词。现在东三省的满族老年人仍称土著汉人为“民人”,称后来从关内迁来的为“汉人”。北京和承德一带老年人皆知“旗人”和“民人”,知道“在旗的”和“在民的”是什么意思。但是现年六十岁以下的人多认为“在旗的”、“旗人”就是满族,认为“旗人”和“满族人”是同义语。必然说清重要的一点:满旗人是旗人,但旗人并不都是满族人。旗人内包括满族、蒙古族、汉族、朝鲜族、俄罗斯族、回族、达斡尔族及其他民族。因此,“在旗的”不仅是满族人,还有上述诸族人。认为旗人就是满族人,完全是误解。清政府管理皇室生活事务的机构内务府里有不少回族人隶于旗籍,是在旗的回民。

      内务府管理皇室生活,事务繁多,有不少分支机构,更因分工细致而形成庞大的机构。就以仓库而言,几乎一物有一专库,例如门帘有帘子库,蜡烛有蜡库,等等。因此用人众多。内务府旗人有满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及其他族的人。在内务府任职的回族旗人将满族祭品糕类制做法传出,北京回民饮食业者依法制做并加以改进,从而制成了北京风味的炸糕、豆面糕、爱窝窝、豌豆黄儿等食品。满族食品由回族人制售的原因即在于此。

      在旗的回民从内务府将满族萨玛跳神的供品糕类带出皇宫,由专制糕类的回民师傅精心研究并加工改进,制出的食品远较原来的供品大为提高。就说豆面糕吧,原来的供品是用高粱米制成的,经改进后,改用黄米面和糯米面,外加炒熟的黄豆面。原来馅里无糖,加工改制后加了糖,大为改进了味道。做供品时炸糕并不呈圆饼形,而是把一块大糕切成块(或条),放在苏子油里炸,改进加工后,做成一个个小圆饼形,放在其他种植物油里炸。高粱米面改成了黄米面或糯米面。爱窝窝是从打糕发展而成的,也是回民食品师傅的佳作。豌豆黄经改制而分为粗的和细的两种。粗豌豆黄过滤粗,不加糖,有枣。细豌豆黄过滤细,加白糖,没有枣。当年坤宁宫祭品的豌豆黄与现在回民小吃店的粗豌豆黄几无区别,只是没有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8 23:18 , Processed in 1.12704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