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俚语俗谚

2024-3-25 10:2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刘建斌

摘要: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一一”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可以组成八种基本图形,每一种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如天、地、水、火等。因此“八”字也被人们认为是个吉祥的数字, ...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砍柴烧”这是描述北京地区盛产的一种中草药的俗谚。它形象地描写了北京节气变化和植物的生长情况。

  茵陈是生长于北京地区的一种属于菊科的中草药,功能为清热利湿,主治湿热尿赤,对于黄疸(肝炎)有独特的疗效。每年初春,在护城河畔以及城郊的空地上,都适时地冒出鲜嫩的春草野菜,最早返青的有香蒿、辣蒿,接着又有苣荬菜、车前子等野菜。茵陈也是返青较早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茎生叶二回,羽状全裂,叶上有灰白色的细柔毛,俗称白蒿。到秋季开花,为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形花丛。它的嫩叶和杆茎可以入药,药性微寒、味苦。每当阳春三月,北京人常采其嫩叶和细茎做菜,凉拌着吃。它也可以泡酒,有清热去火,利肝明目之效,所以,街巷中卖茵陈的小贩高喊着:“茵陈勒!泡酒喝!”

  这种野生植物,只有在农历三月刚刚从地里长出来时,那鲜嫩的叶片和柔弱的细茎才能入药,这时称为“茵陈”。到了四月茎粗叶壮后就叫“白蒿”了,也就失去了药用价值。到五月六月以后,长成了高近一米的植株,砍倒晾干就是烧火的柴禾了。它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是做蒿子灯的器材,在茎叶上绑上小香火头,于中元之夜(七月十五)点燃,“如万点萤光,千里鬼火,亦可观也”(《京都风俗志》)

不怕三红只怕一黑

  北京四季分明,寒暑交替特别明显,有关节令的谚语很多。“不怕三红、只怕一黑”这句俗谚在下层劳动人民中流传,反映了旧北京贫富悬殊的情景。

  北京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年一过八月节(八月十五),各种干鲜果品就陆续上市了,那香甜红艳的沙果和由脆转面的秋海棠果以及酸中透甜的山里红,是北京秋季有名的“三红”。这些果品都在霜降以前成熟,在中秋前后上市,装点了秋色,也给北京人送来了佳果。

  霜降以后上市的有核桃、柿子和黑枣。黑枣树经嫁接可以成为柿子树,而未嫁接时只能结下如枣子般的黑色小柿子,名叫黑枣。只要黑枣一上市天就寒冷了,人们也就该穿棉衣了。然而穷苦的下层劳动人民,每临冬天,往往置不起棉衣,天气日渐寒冷,便有冻饿而死的危险,所以有了“不怕三红,只怕一黑”的说法


天蓬鱼缸石榴树

  “京师五月,榴花正开,鲜明照眼。凡居人等往往、与夹竹桃罗列中庭,以为清玩。榴竹之间必以鱼缸配之,朱鱼数头游泳其中,几于家家如此,故京师谚曰:‘天篷鱼缸石榴树’。”这是清朝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的一段文字,它如实地描绘了晚清京师民居的独特风貌,颇具诗情画意。

  北京夏日酷热。过去为防暑气,四合院中以及商店门前都要以竹竿、芦席搭设凉篷,俗称天篷。正是:“平铺一面席,高出四边墙。雨似撑船听,风疑露顶凉。今阴停卓午,仄景入斜阳。”很是精巧实用。

  北京在明代就有金鱼池,位于天坛的东北面。池中“畜养朱鱼,以供市易。”清朝以后,不仅金鱼池有人“岁种金鱼以为业”,丰台的黄土岗等地除的花外,也饲养金鱼。每临春日,北京的大街小巷时时传来“大吆—吆小金鱼味——”的叫卖声。小孩子听到吆喝声,总要缠着大人去买一两条,喂养在泥土烧制的鱼缸里,水中再种上几片浮莲、鱼草,小院中平添了几分生机。

  石榴原产西域。辽代北京成为都城后,来自西域的移民,把家乡的石榴树种植在住处的周围。明清之际,石榴更是在京城广为栽种。按花的颜色分有千瓣白、千瓣粉红、千瓣黄。“大红者,中心花瓣如起楼台,谓之垂台石榴”,还有千叶榴花,其大如茶杯。到农历五六月间,“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石榴不仅花开鲜艳,果实也令人喜爱,有红子石榴、白子石榴,而且“甘如蜜蔗”,所以家家都愿意种上几盆。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北京住户中仍保留着把夹竹桃花与石榴树罗列中庭的习俗。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一一”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可以组成八种基本图形,每一种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如天、地、水、火等。因此“八”字也被人们认为是个吉祥的数字,许多事物都以“八”来排列。老北京的饭馆中以八字排列的就有八大楼、八大居、八大堂等。

八大居

  八大居是旧北京著名的八家风味餐馆,它们是:会仙居、天兴居、和顺居、天然居、鼎和居、义盛居、同和居、广和居。这些餐馆一般规模都不太大,然而都有独具特色的北京风味食品或独特新奇的经营方式。

  “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这是形容会仙居炒肝的诗句。会仙居创办于清同治年间,位于前门外鲜鱼口胡同内,以经营炒肝名噪京师。清末民初是它的鼎盛时期,因为它位于广和戏院和华乐戏院之间,一些京剧演员和诸多票友都是会仙居的常客。同样经营炒肝而后来居上的天兴居,开业于上世纪30年代,也在前门外鲜鱼口内,而且与会仙居对门。由于它不断提高炒肝质量,又增设了雅座和女招待,销售量很快就超过了会仙居。解放以后,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天兴居和会仙居合并,经营炒肝、包子等食品。

  “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说的是和顺居。和顺居开业于清乾隆年间,位于西四大街缸瓦市路东,它的经营特色是用大砂锅煮白肉,因为砂锅大,白肉香,很吸引顾客,人们都习惯顺口称其为砂锅居,和顺居的名字反而被人忘掉了。1956年合营以后,又添置了各种型号的小砂锅,使菜肴更具传统风味,现在仍是一家风味餐馆。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副北京有名的正反可念的对联就挂在天然居饭馆的门前,它是北京著名的南味餐馆,开业于清道光年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街,昔日的宾客多为京剧演员,已停业。现在西单北大街又以“天然居”为名,开了一个小饭馆,也挂上了那副有趣的对联。

  鼎和居,是清嘉庆年间开业的著名的京味菜馆,位于前门外观音寺路北,这里的炸小丸子、炒面片、爆羊肉很有名气,是前往琉璃厂购书的文人墨客的餐饮休憩之所。

  同和居,开业于清道光年间,位于西四南大街。以色泽金黄,香甜鲜美,又不沾盘、不沾筷,不沾口的传统名菜“三不沾”,驰名京华。现在为山东风味餐馆,扒、炒、爆、烩,菜品齐全,主食烤馒头也很有特色。

  义盛居,开业于清同治年间,位于宣武门外达智桥,当年这里最有名的菜肴是经济实惠的四喜丸子。一些江南籍的京官则喜欢这里的清蒸鲥鱼和鲜贝等南味菜,现在已歇业。

  广和居,开业于清咸丰年间,位于宣武门外北丰截胡同南口。它的特色是有一套整洁的大四合院,门面磨砖刻花,极为精致,在八大居中是最气派的一家,专门接待宣南一带的士大夫。以炒腰花、江豆腐、蒸山药,清蒸鱼等享誉京师,早已歇业。清末,讽刺庆王奕劻与载振父子的两首著名题壁诗,就出现在这里。京剧名净金少山,于30年代后期由沪北上后,曾在此居住,后来在这里去世。


八大堂


  在老北京的饭庄中,只有具备第一流设施的才能称“堂”。它一般要有宽阔多进的庭院房屋,有单设的厨房,有的还要有戏台和花园。清末民初,北京的“八大堂”就是最著名的供官僚豪富游宴的场所。它们是:会贤堂、福寿堂、惠丰堂、聚贤堂、聚寿堂、天福堂、燕寿堂、庆和堂。

  会贤堂在什刹海前海北沿,开业于清光绪年间。它坐北朝南,面对什刹海、岸边垂柳依依。会贤堂有房十二开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西院还有戏台一座,可供演唱。主要经营山东风味的海参,鱼翅、燕窝等高档海味。民国初年盛极一时,由于战乱于40年代歇业。

  福寿堂在王府井北边的金鱼胡同内,开业于清光绪年间,主要接待当时官僚政客,以满汉全席而著名。

  惠丰堂在前门外观音寺东口内,开业于清光绪年间,以汁浓味鲜的“烩”菜最为拿手,也属于鲁味菜系。解放后迁至复兴门外公主坟附近的翠微路商场。保留的名菜有:烩鸭丁鲜蘑、烩生鸡丝、烩白肉丁等,以薄利多销受到顾客欢迎。

  聚贤堂在西单报子街,解放后随着街道的改建,早已消失。30年代初期曾以闽菜闻名,在其东院辟有小,因经营不善,于30年代后期即歇业。

  聚寿堂在东四钱粮胡同,开业于清末,以经营山东风味的京菜为主,已歇业。

  天福堂在前门外肉市街,开业于清光绪年间,以胶州帮的京菜驰名。

  燕寿堂在东单总布胡同内,开业于清光绪年间,已歇业。

      庆和堂在北城的地安门外大街,开业于清末,经营鲁菜,已歇业。

  此外,东城尚有天寿堂、福寿堂,西城有同和堂,南城有同兴堂,阜城门外有富庆堂,这些饭庄也较排场,风味也各有所长,但不在八大堂之列,有的在后期与八大堂中的一些堂互易,也是很有名气的。

八大楼


  旧北京的餐饮业,有饭庄、饭馆、二荤铺以及大酒缸、风味小吃店之分。经营风味食品的字号,一般称××居;供官僚、巨贾游宴需要的叫饭庄,字号一般称为××堂;供应家常便饭,接待零星客座叫饭馆,一般称为××楼。八大楼就是清末民初北京最有名气的八大饭馆,它们是:东兴楼、新丰楼、泰丰楼、正阳楼、万德楼、悦宾楼、庆云楼、会元楼。

  东兴楼,以摆设富丽堂皇,菜肴清素鲜嫩而介于一流饭庄和二流饭馆之间,居旧京八大楼之首。它开业于清光绪年间,原址在东安门大街路北,西临东华门和南北池子大街,东临王府井。东兴楼名为楼,实际没有楼,是一所出廊的大四合院。有沙发、茶几。餐具也很讲究,有象牙筷子、银制汤勺等,可以应酬大型宴会,也能接待一般客人。主要经营胶东风味的菜肴。

  新丰楼以经营白菜烧紫袍,芝麻元宵和素面而驰名京师,是清末民初有名的京菜馆。开业于清道光年间,原址位于原宣武区虎坊桥大街,上世纪90年代已迁至白广路南口,除继续经营龙须面等,又新添了鸭片饽饽、黄桥烧饼等。

  泰丰楼以经营山东风味菜为主。开业于光绪初年,原址在前门外煤市街,上世纪90年代已迁至前门西大街,在老舍茶馆的西边,面对人民大会堂南门。名菜有红烧海参、清蒸鸭子以及砂锅鱼翅等各种火锅。

  正阳楼以经营涮羊肉和大螃蟹而在旧北京久负盛名。开业于清道光年间,位于前门外肉市路东。原来是一家小酒铺,以京东烧酒和煮花生、玫瑰枣、炸排叉起家。每当入秋还出售大螃蟹。民国初年才发展为高档饭馆,经营的涮羊肉受到顾客欢迎。

  万德楼,以白切肉、烂肉面闻名,是清末民初北京有名的京菜馆。开业于清同治年间,位于前门外珠宝市街,已歇业。

  悦宾楼,以经营琥珀莲子、枣泥门丁、韭菜馅小包子(俗称韭菜篓儿)等风味小吃驰名,神仙全鸭和红烧鱼头是该店名菜。开业于清光绪年间,位于前门外大栅栏内,已歇业。

  庆云楼,以经营炸春卷,盅儿糕等北京风味小吃闻名京华。开业于清道光年间,位于什刹海东北岸的烟袋斜街内,已歇业。

  会元楼,以豆腐羹和余散丹而誉满京华。开业于清光绪年间,位于前门外抄手胡同,已歇业。

  民国以后,一些新开的饭馆,后来居上。如致美楼、萃华楼、鸿兴楼等,在排列旧京八大楼时,有的人将这三座“楼”算在其中,而将会元楼等排除在外。


杨柳青 放空钟

      在习习春风的吹拂下,杨柳树枝条又泛出了淡淡的嫩绿色,北京又到了玩空竹(钟)的好时候了。“杨柳青、放空钟”这句俗谚唱出了老北京的春之声音。

      空钟,在北京庙会的小摊上都写作“空竹”,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玩具,因为主体是用竹子做成的玩时发声如钟,故名。北京的气候比较寒冷,孩子们虽然春节期间在厂甸、白云观等庙会上买回空钟,也匆匆玩几天,但是春暖花开之时,才是抖空钟的最好季节。

       “放空钟”俗称抖空竹。以木制圆轴两端各连接一个圆盘,也有只一端有圆盘者。用两根短竹杆系上白线绳,在空钟中间的圆轴上绕一圈,两手持竹杆抖动时,使轴头上的圆盘旋转起来,圆盘上有竹片隔开的小孔,旋转时有风进入孔中,因而发出“嗡嗡”的响声。抖得快,圆盘转得也就快,发出的声音也就越洪亮。抖空钟时,常常是几人聚在一起抖,比赛谁的空钟抖得响亮,谁抖得花样多,最简单的花样是“扬高”,就是把空钟抖响亮,抛向空中,带着“嗡嗡”响声,再用竹杆接住,继续抖。

      抖空钟的花样还有“猴爬杆”,即让空钟顺着手中的竹杆往上旋转。复杂的花样还有“攀十字”、“张飞骗马”等。

      早春二月,在绿柳春风中,幽深的小巷里不时地传出一阵阵嗡嗡的空钟声,老北京人风趣地称之为“春之声”。

莲花灯 今日点了明日扔

      北京的一些旧谚谣反映了昔日节令风俗,有着久长的文化渊源。“莲花灯,莲花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就有声有色地记下了旧北京“中元节”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一个节日,叫“盂兰盆节”。“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解救倒悬。”按照佛教的规定,这一天要燃灯诵经,追荐祖先,为亡魂祈祷。中国把这一天称为中元节(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北京人则把这一天俗称“鬼节”,并且有放河灯、烧法船、演唱《目莲救母》戏剧的风俗。

      这一天,也是孩子们尽兴玩耍的一天。在大人们大放河灯,观戏礼佛的时候,孩子们高举着莲花灯(一个留着长柄的鲜荷叶,中间插上一支小红,实际应该叫荷叶灯)、蒿子灯(把枝叶繁茂的青蒿,从根部砍断,把叶子捋下来,在枝权纵横的蒿子杆上,绑上一个又一个的小香火头儿,点燃之后,青光荧荧,若磷火然),排着队从院子里走到胡同中,再绕回来,边走边唱:“莲花灯,莲花灯,今日点了明日扔!”

      一直玩到深夜,等烛灭香残,把灯一扔,兴尽而眠。因为莲花灯、蒿子灯都很便宜,制做也简单,又因为这种灯与鬼节有关,人们认为留下来不吉祥,所以点完了,玩完了,就扔掉了。

      中元之夜,天上星河灿灿,地上灯火荧荧,儿童举灯欢唱,空气中弥漫着荷叶、青蒿、残香等散发出的各种香气,形成的那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确实是别有情趣。

卖什么吆喝什么

       “卖什么吆喝什么”,是北京人常挂在口头上的俗语。

      它既有货真价实、表里如一的意思,也反映了老北京街头一年四季丰富多采的叫卖声。

     北京商业、服务业旧有“三百六十行”之说,其实这只是概而言之。在上世纪30年代,经调查核实,北京共有165个行业,到70年代已发展为213个行业。昔日,北京的小商小贩或提篮挑担、走街串巷,或摆地摊、小摊,叫卖各种各样的农副水产品等。

      “活鲤鱼哎!”这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出现在街头的叫卖声,因为正月初二,按北京民俗要祭财神爷,祭品是鲜羊肉和活鲤鱼,取“鲤鱼跳龙门”走运大发财之意。

       “太阳糕唻,供佛的太阳糕!”这是农历二月来临的信号。据传二月初一是太阳生日,北京市民一般都要在这天的中午供奉太阳糕,以祭太阳。

       “茵陈唻,泡酒喝!苣荬芽嘞,苣荬菜哎!”三月,万物复苏,草木返青。生长在田边、空地和护城河畔的野菜格外鲜嫩。穷苦家的孩子到河边剜来野菜,沿街叫卖,为古城平添了春的气息。

       “水杏儿,杏儿蜜哟!”四月,“花褪残红青杏小”,北京街头又出现了卖清水杏儿的小贩。因为杏儿刚刚结实味酸,卖清水杏的都备有白色的麦芽糖蜜,把青杏儿掰开,中间夹上糖蜜,酸甜适口,是儿童最爱吃的春天的鲜食。

      “江米小枣、大粽子唻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都以吃江米粽子来祭奠爱国诗人屈原。街头卖粽子的小贩,一进五月门儿就大量出现,一直卖到五月下旬才逐渐减少。

       北京六月,天气燥热,西瓜恰好成熟上市。卖西瓜的吆喝声,多种多样,别具特色。“买西瓜!脆——沙瓤!”

      “高啦瓤的咧!大西瓜咧!”这是推车或挑担,走街串巷,论个儿卖西瓜小贩的吆喝声。他们以西瓜的滋味又脆又沙又甜来招揽顾客。“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味——”

      这是西瓜刚上市时热闹街口,西瓜摊儿上的吆喝声,到了盛夏吆喝声则变为:“块儿大味,煞口儿的甜,沙凌凌的瓤儿赛过冰糖——”,以形象的比喻,夸张的动作,让顾客不想买也要尝上一块。

      “甜葡萄唻,脆枣儿睐!”一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就使人感到飒飒秋风阵阵袭来,粮丰果熟时,秋天也来临了。

       “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味!”、“葫芦冰糖的!”秋末冬初,卖冰糖葫芦的扛着稻草桩子,上边插满了刚粘得的糖葫芦,叫人看了就想吃上一串。

       “硬面——饽饽!”每当寒冷的冬夜,在幽深的小胡同中,人们常常听到这苍老、凄凉的叫卖声。这在北京也是独有的。

       北京小贩的吆喝声,反映了北京底层人民的生活,也记录下了北京的民风民俗,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出前门

  在北京的俗谚中,语句长的多达20余字,短的仅有两三个字。“出前门”这句三字俗谚就十分简洁。

      前门,是北京人对正阳门的俗称。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等人率军夫数万人修筑京师九门城楼,经过三年时间,于正统四年(1439年)全部完工。正阳门为京城九门中的正门。早在元代,前门外就店铺林立,市井繁华。到了明代,封建帝王不准在城内开店设市,特别控制开戏院,使得商业交易大都集中到前门外,许多戏园子也设在这里,点缀在旅店商号之间,为前门外的街巷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清代以后,天桥的平民市场又发展起来,不仅吸引了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也有了娱乐场所。因之,“出前门”就如同今日“逛王府井”、“游故宫”一样成为群众寻求购物、娱乐场所的俗谚。

姑奶奶

       姑奶奶,本是孙辈对祖父的姐妹们的称呼。然而,在北京它却包含着多种意义。

       “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大姑娘满街跑”这是流行于清代的北京谚语。满族人以未婚女儿为尊,父母、兄嫂一律尊称其为“姑奶奶”,在吃饭时,公婆居上座,小姑(姑奶奶)在侧座,儿媳妇只能站立一旁,伺候一家人用餐。这些满族姑奶奶在生活上也十分豪放、泼辣,甚而有些娇惯、放纵。她们一反汉族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习俗,每天上街购买油盐酱醋,就是南城的茶楼酒肆,戏园球房也有姑奶奶们的身影。尤其到了年节时候,这些姑奶奶还盛装艳服,游逛厂甸、香厂、白云观等处,大胆地到茶栅中喝茶、歇脚。因此民国年间,竟然引得巡警厅下令男女分座。有人曾做竹枝词讥讽道:“警察巡逻也太勤,茶栅男女座须分,目中自有阴阳电,空向晴天激雨云。”

      满族以未婚女儿为尊,据传还与清宫选秀女有关,如慈禧太后幼年家中贫寒,随寡母到北京后,住在朝阳门内的方家园胡同中。她虽然贫穷,但“雅好修饰”,还经常携菜筐到东城一个油盐店中购买食物,引得道旁的观者“喃喃作欢喜赞,谓天仙化身”。后来慈禧果然“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并且步步高升,终至垂帘听政。满族年长者,都把希望寄托在未出嫁的女儿身上,一旦天缘巧合,女儿说不定会当上皇后、太后,那么也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上眼药

        “上眼药”是一句颇具特色而又深刻幽默的俗语。它讥讽了那些专门在当权者和长辈面前搬弄是非、讲别人坏话的人的卑劣行径。然而在老北京人的语言中,它却另有别意。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是昔日北京手工业作坊中流传的关于吃犒劳(改善伙食)的俗语。

       北京的夏天酷暑难耐,手工业作坊的工人仍然要冒着炎热为掌柜的卖苦力气。为了使工人们好好干活,掌柜的一般在夏季要适当地为工人改善伙食,在农历六月下旬属伏的头一天包饺子让工人们吃个饱。二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时给工人一顿冷水淘面俗称“过水面”吃,又清凉又解饥。三伏时则吃烙饼摊鸡蛋,这是很简单的北京家常便饭,给人一种亲切感,而且吃了以后,还不易消化,使人很长时间不觉得饥饿,更有劲头为掌柜的干活。“三伏”过去以后,就到了农历八月。在八月二十这天,掌柜的还要以馒头,炖猪肉来犒劳打工的伙计,俗称“上眼药”。因为从这天起天气渐凉,开始上夜班了。

       工人们熬夜,眼睛容易疲劳,吃上一顿美餐相当于老板花了眼药钱。您看多有意思,它也显示出了北京手工业工人的幽默。

       昔日的当铺则在春节期间为伙计改善伙食,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八大碗、四酒菜,还可以喝少量的酒,从年初一到初五又要连着吃五天饺子,叫做 “吃年饭”。这也叫“上眼药”,意为以好的吃食蒙住伙计的眼睛,来年为掌柜的更卖力气地干活。

出前门

  在北京的俗谚中,语句长的多达20余字,短的仅有两三个字。“出前门”这句三字俗谚就十分简洁。

      前门,是北京人对正阳门的俗称。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等人率军夫数万人修筑京师九门城楼,经过三年时间,于正统四年(1439年)全部完工。正阳门为京城九门中的正门。早在元代,前门外就店铺林立,市井繁华。到了明代,封建帝王不准在城内开店设市,特别控制开戏院,使得商业交易大都集中到前门外,许多戏园子也设在这里,点缀在旅店商号之间,为前门外的街巷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清代以后,天桥的平民市场又发展起来,不仅吸引了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也有了娱乐场所。因之,“出前门”就如同今日“逛王府井”、“游故宫”一样成为群众寻求购物、娱乐场所的俗谚。

姑奶奶

       姑奶奶,本是孙辈对祖父的姐妹们的称呼。然而,在北京它却包含着多种意义。

       “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大姑娘满街跑”这是流行于清代的北京谚语。满族人以未婚女儿为尊,父母、兄嫂一律尊称其为“姑奶奶”,在吃饭时,公婆居上座,小姑(姑奶奶)在侧座,儿媳妇只能站立一旁,伺候一家人用餐。这些满族姑奶奶在生活上也十分豪放、泼辣,甚而有些娇惯、放纵。她们一反汉族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习俗,每天上街购买油盐酱醋,就是南城的茶楼酒肆,戏园球房也有姑奶奶们的身影。尤其到了年节时候,这些姑奶奶还盛装艳服,游逛厂甸、香厂、白云观等处,大胆地到茶栅中喝茶、歇脚。因此民国年间,竟然引得巡警厅下令男女分座。有人曾做竹枝词讥讽道:“警察巡逻也太勤,茶栅男女座须分,目中自有阴阳电,空向晴天激雨云。”

      满族以未婚女儿为尊,据传还与清宫选秀女有关,如慈禧太后幼年家中贫寒,随寡母到北京后,住在朝阳门内的方家园胡同中。她虽然贫穷,但“雅好修饰”,还经常携菜筐到东城一个油盐店中购买食物,引得道旁的观者“喃喃作欢喜赞,谓天仙化身”。后来慈禧果然“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并且步步高升,终至垂帘听政。满族年长者,都把希望寄托在未出嫁的女儿身上,一旦天缘巧合,女儿说不定会当上皇后、太后,那么也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上眼药

        “上眼药”是一句颇具特色而又深刻幽默的俗语。它讥讽了那些专门在当权者和长辈面前搬弄是非、讲别人坏话的人的卑劣行径。然而在老北京人的语言中,它却另有别意。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是昔日北京手工业作坊中流传的关于吃犒劳(改善伙食)的俗语。

       北京的夏天酷暑难耐,手工业作坊的工人仍然要冒着炎热为掌柜的卖苦力气。为了使工人们好好干活,掌柜的一般在夏季要适当地为工人改善伙食,在农历六月下旬属伏的头一天包饺子让工人们吃个饱。二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时给工人一顿冷水淘面俗称“过水面”吃,又清凉又解饥。三伏时则吃烙饼摊鸡蛋,这是很简单的北京家常便饭,给人一种亲切感,而且吃了以后,还不易消化,使人很长时间不觉得饥饿,更有劲头为掌柜的干活。“三伏”过去以后,就到了农历八月。在八月二十这天,掌柜的还要以馒头,炖猪肉来犒劳打工的伙计,俗称“上眼药”。因为从这天起天气渐凉,开始上夜班了。

       工人们熬夜,眼睛容易疲劳,吃上一顿美餐相当于老板花了眼药钱。您看多有意思,它也显示出了北京手工业工人的幽默。

       昔日的当铺则在春节期间为伙计改善伙食,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八大碗、四酒菜,还可以喝少量的酒,从年初一到初五又要连着吃五天饺子,叫做 “吃年饭”。这也叫“上眼药”,意为以好的吃食蒙住伙计的眼睛,来年为掌柜的更卖力气地干活。

天上有龙肉 地上有驴肉

  在各种肉类食品中,哪种肉味道最好?老北京人有句俗语“天上有龙肉、地上有驴肉”,言中之意驴肉是最好吃的。昔日北京从皇宫到普通家庭都视驴肉为美味。

  北京城过去有南北两个大的驴肉作坊,位于南苑的称为南柜,以肉的鲜嫩闻名京城。北柜在京北坛村,以回锅肉闻名。这里所说的回锅肉是指在驴肉的烧煮过程中反复回锅,据说回锅次数越多,则肉味越香醇。

  明朝时,宣武门外的骡马市大街是一个大的驴马交易市场。后来移到阜成门外,被人们习称为驴市胡同(即现在的南北礼士路)。在这个市场上,主要出售作为交通工具的活的驴、马、骡。那些老驴或伤病驴被宰杀后,作为生、熟驴肉在市场上买卖,非常便宜。此处人畜拥挤,沸沸扬扬,脏乱不堪,人们来此主要是为图便宜。

  明代,皇宫中还有一个习俗,即每年的元旦“以小盒盛驴肉食之,曰嚼鬼”。大约是因为驴的毛是灰黑色的,传说中的鬼魂也多穿灰色或黑色衣服,吃了驴肉可以驱鬼去邪。明代的太监还“最好吃牛驴不典之物”,即卖驴肉小贩说的“钱肉”,这种肉零卖时有个规矩,必须从中间劈开,切成片时呈半圆型,中间的孔也是半月型。下街售卖驴肉的叫卖声有:“五香驴肉”、“肥——驴肉!”等卖驴肉的铺户,东城有恒和庆酒铺,位于东四;西城有三义涌大酒缸,在西单北大街。都因肉的味道好,煮得烂而生意兴隆。

       驴肉好吃的原因是肉中油脂少,香而不腻。另外,驴肉纤维质长而松散,容易进滋味。过去商贩为盈利,常以马肉或骆驼肉冒充驴肉,如今这几种肉都十分少见了。

长安十二春

       过去北京的餐馆主要集中于繁华的前门大街、东单、西单以及长安街上。旧北京俗谚中的“长安十二春”就是指的开在西长安街上的十二家带“春”字的餐馆。

      长安十二春,即庆林春、方壶春、玉壶春、东亚春、大陆春、新陆春、鹿鸣春、回如春、宣南春、万家春、淮扬春以及同春园。

       这些餐馆位于西长安街马路的两侧,有的在与西单相交的十字路口上。陆续开业于20世纪30年代,门面大小不一,经营风味各异,特别是在当时鲁菜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出现了以经营江淮风味菜为主的淮扬春,同春园等。这两家餐馆均由江苏人经营。淮扬春专门经营淮安、镇江、扬州三处的风味菜点,选料严格,刀工讲究,口味咸甜兼具,肉菜肥而不腻。同春园则以江苏的南京风味菜取胜,尤其是对河鱼湖蟹有独特烹制方法,现在仍以烧制松鼠桂鱼,炒鳝鱼丝,芙蓉海参等特色菜驰名京华。每天早晚的面食风味小吃,炸春卷、小笼蒸包、生煎包等也很受欢迎。

      东亚春、玉壶春、方壶春等均以经营闽味、川味等南方菜肴为主,也是各有特点,如鹿鸣春的糟蛋鱼唇,大陆春的红烧羊肚,新陆春的南腿鱼唇,庆林春的烧四宝等都曾经名噪一时。

一辈子当官 十辈子打砖

        “打砖”,从字义上看是打制砖瓦之类建筑材料的劳动,然而在北京,它却有着独特的含义。原来这是旧社会乞丐讨饭的一种方式。“一辈子当官,十辈子打砖”是流传于清末民初时期,讥讽败落的官宦子弟的俗谚。

       乞丐俗称“叫花子”。在旧社会,北京的叫花子分为南北两大帮。活动于前门外、天桥一带的为南帮;集中在后门外钟鼓楼一带的是北帮。叫花子乞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善要、恶要、哄要。“打砖”是介乎于善要和哄要之间的乞讨方法。这类叫花子多为宦门之后或体弱多病之人,他们在脖子上挂一块砖头,袒胸露脯,每走一步,砖头就在胸前碰撞一下,显得十分可怜。这种方法既省去了声泪俱下,苦苦哀求的“表演”,又不同于成群结伙、起哄捣乱的哄要。这种哀求表现得比较含蓄,而自我做贱,以砖头撞击裸露的躯体,又让人看而生畏生怜,有时甚至令人作呕。在叫花子中,这是最无能最低下的一种人。

       “打砖”的叫花子中,那些宦门的后人,他们曾生在温柔富贵乡,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平日只知玩乐挥霍,一旦失势,流落街头,真是连要饭也找不到庙门。再加上这些叫花子的父辈,当官的时候大多是颐指气使,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之辈,老百姓痛恨他们,也就认为这“打砖”的叫花子是天理报应,更加卑视他们。

        “一辈子当官,十辈子打砖”虽是北京历史上的事,但也告诫人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30 04:58 , Processed in 1.08606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