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眼法源寺 千年古幽州——北京古建(十八)

2024-5-12 20:42| 发布者: weiwei |来自: 鹭岛军歌

摘要: 法源寺位于老北京城的外城,在天安门西南六华里处。现有面积6700平米,约有足球场大小。1936年北平市政府寺庙登记资料显示,法源寺 “不动产房基地六十七亩三分三厘,……房屋六百二十八间。” 面积约为45000平米, ...
法源寺位于老北京城的外城,在天安门西南六华里处。现有面积6700平米,约有足球场大小。1936年北平市政府寺庙登记资料显示,法源寺 “不动产房基地六十七亩三分三厘,……房屋六百二十八间。” 面积约为45000平米,有6个足球场大。
法源寺现中路建筑主要有:山门,并排三座门,寓意佛教的三解脱,分别是“空解脱门” ”无相解脱门“ “无作解脱门” 。三门分别是,中为空门,左为无作门,右为无相门。所谓“遁入空门”即是通过空门避开尘世,进入佛家清净之地。法源寺山门中门面阔一间,歇山顶,雕花正脊。门额大理石上书“法源寺”金色大字,空门两侧的无作门和无相门为悬山顶,山门对面是砖砌大影壁。
法源寺共有六进院落,进得山门是一进院,迎面是天王殿,东西是钟鼓二楼。天王殿为硬山顶,钟鼓楼均是歇山顶。天王殿内供有明代的铜铸弥勒佛像和四大天王像。传闻是从拈花寺内移来的。
二进院的主殿是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前出抱厦三间,它是寺内最主要的建筑,檐下绘制了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抱厦梁架上悬挂着乾隆帝御书的"法海真源"匾额,殿前有石碑六通。殿内正中供奉着明初制作的大日如来佛、文殊普萨和普贤菩萨像。
三进院的主殿为悯忠台,台高一米多,台上建有悯忠阁,阁内外分别有十二根支柱,建筑风格独到。
四进院的主殿为毗卢殿,殿内供奉着总高5.65米的明代铜质五方佛像,极为罕见。殿前有大石海,雕刻海水江崖、山海龙马等图案,很是精美。乾隆时期的《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乾隆帝当年在西华门的玉钵庵内看到了渎山大玉海,遂将其搬至现北海公园的团城之上,令再造一件大玉海安放在玉钵庵内。重修法源寺时,玉钵庵内的大玉海移至毗卢殿前。1949年殿内还珍藏了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但不久被盗,至今尚无下落。
五进院主殿是观音殿,面阔五间,殿后接抱厦一间。殿内供奉观音像,形态各异,共有7尊,还陈列着清乾隆年间制作的三座珐琅塔,高2.4米,精美细致。殿前对联为乾隆皇帝撰文手书,题为"华雨静飘空色外,心珠常印摩尼中"。
最后一进院是藏经阁,二层楼的建筑,面阔五间。楼上保存了唐代、五代、宋代、元代、明代各种版本的佛经典籍,还有传世唯一残本武林藏和清代龙藏经书,是中国珍藏佛经最多、版本最珍贵的机构之一。迎门处有一尊明代木雕卧佛,长达7.4米,是北京城内最大的明代木雕佛像,极其珍贵。
寺院的东南部有斋堂和借舍,西套院现在是中国佛学院的所在地。
法源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十九年(645年)距今已有1379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寺院。
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在幽州集结十万大军远征高丽,《资治通鉴》记载:征高丽,拔玄[xuán ]菟[tú]等十城,徙辽、盖、岩三州七万人于中国,三大战斩首四万。大唐将士殒命沙场两千,战马折损十之八。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留,粮食将尽,遂撤军,不克而返幽州。唐太宗缅怀死难于远征中的将士,下诏“卜斯地建寺为之荐福。” 至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女皇武则天追怀太宗遗愿,择唐幽州古街,今南横西街建寺,赐名悯忠寺,荐福亡殁[mò ]将士。这是当年幽州地界和当下北京地区唯一一座为悼亡死难将士建造的大型寺庙。
悯忠寺建成后几经毁废重建,至元末全寺毁于兵燹[xiǎn ]。明正统三年(1638年),司礼监几位大太监重建北部殿宇,更名崇福寺,寺庙面积减少约一半。即当今法源寺所在。明末寺庙颓圮[pǐ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发帑金重修,赐名法源寺。法源寺一名延续至今。从悯忠寺到法源寺,一座寺庙横亘了大中华千余年的历史,几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法源寺相联。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唐,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改悯忠寺为“顺天寺”,其部将史思明为安禄山称帝定都幽州祈福,在寺的东南隅建一座木塔,并刻《无垢净光宝塔颂》碑。两年后安禄山父子败亡,史思明短暂投降大唐,遂将石碑有关安禄山的文字磨平重刻,并称此碑是为唐肃宗登基所刻。史家考证,碑面凹陷的文字及有关幽州的称谓和史思明的官职均与当时的历史不合,足以证明石碑并不是为唐肃宗所建。现这通石碑存于寺内,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七年的历史。石碑最初矗立的位置并不在现法源寺内,应在当今悯忠寺遗址的西南角。安禄山反叛之初,也曾在寺内建木塔,位置在寺内的东南角,塔名无考,塔已无存。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历史学家傅熹年在《大唐景福年重修敕建悯忠寺复原图》中画出了这两座木塔。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下诏,将赴金营求和的宋徽宗宋钦宗废为平民,押解至燕京,钦宗囚禁在燕京的悯忠寺,徽宗囚禁在悯忠寺西两华里的大延寿寺。不久又押解二帝北上至五国城。五国城距离金中都3000华里,今为哈尔滨市西北的依兰县。五国城之寒冷,冬季常在零下40度。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徽宗不堪北国的寒霜之苦,崩逝于五国城。当年金太宗也死了,其侄子金熙宗完颜亶继位。金熙宗汉化程度较高,对钦宗稍显仁慈,将钦宗从五国城迁回燕京,再次囚禁在悯忠寺。
辛弃疾所著《窃愤续录》记述了钦宗在悯忠寺看见其父徽宗的妃子已为金人妻子的情形。一日金国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来寺中做斋,看管钦宗的金兵命钦宗回居室不得在寺中走动,钦宗从门缝中看到了父亲徽宗的韦贤妃与盖天大王同行,傍有人抱一个三四岁小儿,称韦贤妃为阿母,钦宗方知韦贤妃被掳至金国后做了盖天大王之妻,而且育有子女。韦贤妃是南宋第一任皇帝高宗赵构的生母,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金国送韦贤妃和徽宗棺柩返回南宋。宋史未记述高宗在金国有一个同母异父的金人弟兄。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左丞相完颜亮杀金熙宗,自立为帝,令钦宗迁出悯忠寺,于京中之北赐宅以居之,虽云赐宅,实乃严加监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春,金帝完颜亮命钦宗领一队兵马打马球,有胡骑数百自球场一角而来,直冲钦宗马首,钦宗大惊失色,堕马落地,一个穿褐色衣衫的胡兵以箭射钦宗,钦宗中箭,崩。不收尸,以马蹂之土中。钦宗时年六十岁。
九月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攻南宋,为南宋所败,十月金国辽阳留守完颜雍称帝。十一月完颜亮退至瓜州。金国浙西都统制耶律元宜拥护新帝,率军围住了完颜亮营帐,乱箭齐发,完颜亮多处中箭,倒地,耶律元宜遂将其绞死。射死钦宗的完颜亮也被射死,钦宗遭马蹄蹂躏,完颜亮被施以绞刑,真乃是一报还一报!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覆亡。当时南宋礼兵部架阁、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谢枋(bǐng)得流亡在福建。元世祖忽必烈命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请谢枋(bǐng)得北上大都。谢枋得到大都后尚书留梦炎令谢枋得在悯忠寺休养。此期间元朝廷多次劝降,许以高官厚禄,谢枋得严词拒绝,并写《却聘书》告知元朝廷:“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决不失志。”元朝廷为胁迫谢枋得投降,将其押到文天祥就义处,看着文天祥就义之地谢枋得仰天大笑,告知押解官员:“当年与吾友同榜登科,今日又能与吾友同游地府,岂不幸耶!” 遂回转悯忠寺,绝食五日而死,留下诀别诗《北行别人》: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bó yí)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宋钦宗投降大金苟延残喘于悯忠寺,谢枋得宁死不降就义在悯忠寺,北宋和南宋最后的脚步声至今仍在寺内回响。
明崇祯三年(1630年)悯忠寺迎来了大明抗清名将袁崇焕的英灵。八月十六夜晚,袁崇焕的佘姓家仆冒死来到明朝京师的刑场——西市,把受剐刑而死的袁大将军尸身,和散落在地上的碎骨碎肉一并装进口袋中,趁黑夜跑到宣武门贿赂了城门官,脱出宣武门来到一座小院,与院中等候的另外两人一并把袁大将军的尸身放入黑漆棺材中,然后在棺材前后各系一圈绳套,一根长木杠穿过绳圈,而后家仆燃起一炷高香,擎在手中,走在前面,另外两人扛起棺材跟随。三人来到悯忠寺,有僧人在山门迎候。棺材安放在一个房间的两条板凳上,众僧立即开始做法事超度袁大将军的英魂。
袁崇焕犯有九大罪状身受剐刑,收其尸和为其做法事超度,都是杀头的大罪,其佘姓家仆冒死收尸出于主仆义气,而悯忠寺僧人甘冒寺院被废人头落地的风险为袁崇焕做法事,已然不仅是道义使然,而是明了袁大将军抗清为国冤屈而死,大明已处于险境,为袁崇焕做法事超度其英灵,乃是期盼着大将军魂魄早日升天,俯瞰家园,护佑大明山河安宁,百姓安居。其拳拳家园之心铮铮爱国之骨尽在声声钟磬音中。悯忠寺僧众超度袁大将军英灵后,佘姓家仆将其尸骨安葬在广渠门卧佛寺街,现在是袁崇焕祠,佘家人始终守护着主人的墓冢,现已传至第十七代。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拨内务府掌管的银两重修悯忠寺。此次修缮之后悯忠寺的建筑基本都是清朝样式了,雍正帝赐名法源寺,由此悯忠寺改为法源寺。
清末时戊戌六君子的英灵曾在法源寺盘桓。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8月13日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遭斩首后,老家人胡理臣抱起头颅,请皮匠师傅把头颅缝合在身躯上,安放棺内,燃香磕头之后,杠房的人抬起棺材来到法源寺。法源寺僧众超度谭嗣同英灵,仿佛之间听到了谭嗣同在吟唱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超度后,老家人胡理臣护送灵柩回到湖南家乡,安葬于浏阳县牛石乡的石山下,墓碑上刻:“清故中宪大夫谭公复生府君之墓”,墓两旁立石虎、石马,墓前有小溪田野,后依翠岭。
传闻北京的侠义之士大刀王五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是在法源寺中度过的,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描写道“义和团在北京大串联,闹得天翻地覆,听说大刀王五想浑水摸鱼,摸出光绪皇帝,重新完成对死友谭嗣同的嘱托。可是不知怎么惹来义和团对他追杀,王五逃到庙里。”法源寺的佘法师为救王五与其互换了衣服,义和团进庙后砍死了佘法师。但王五经僧人抢救,也是无力回天了,三小时后王五死在了法源寺。“庙里不敢声张,偷偷买了两口棺材埋在了广渠门里袁崇焕坟后面。”
民国初年年轻的毛泽东曾在法源寺采摘过爱情的丁香花。1918年8月至1919年3月毛泽东在北京期间做了一本集花册,送给心爱之人杨开慧。毛泽东在集花册中注明:“丁香花——法源寺,迎春花——颐和园,柳——什刹海”。毛泽东那充满爱意的情怀洒在了法源寺芬芳的丁香花上,落在了颐和园的迎春花间,铺满了什刹海的片片柳叶。传统上丁香花象征着美好初恋的情爱,迎春花象征着生命、活力和希望,柳叶则象征着绵绵不断的爱意。
1917年齐白石曾借住在法源寺,作画刻石去琉璃厂卖画卖印,备受冷落。美术家教育家陈师曾在琉璃厂看到齐白石的印和画,赴法源寺寻访,“晤谈之下,即成莫逆”。陈师曾指出齐白石画之不足,应“变通画法”,齐白石遂有了在法源寺的“衰年变法”,转向“天然之趣”的创作。1922年陈师曾赴日,带去的齐白石作品全部被日本收藏家买下,画价颇高,齐白石声名大噪。齐白石曾说”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齐白石曾作诗《法源寺桃花》记述与陈师曾的友谊,“破笠青衫老移民,法源寺里旧逡巡。重来幸有桃花在,认得衰翁是故人”。
也有齐白石研究者认为,齐白石潦倒于法源寺时,为了生计曾做过假画,由于其技法高超,足以乱真,真画卖出,假画送回原处充数。据说齐白石可以画很好的山水画,但离开法源寺之后就有了“衰年变法”,转向“天然之趣”,不再画山水画了。这一说法确也却有所应验,台湾曾展出国民党从宫中带走的二十几幅画作,后鉴定其中一半是赝品。赝品中有四幅的真迹在故宫,是流落在民间的真迹又被故宫买了回来。
1924年4月法源寺的丁香诗会,本应该是蔡元培、梁启超、林长民等人邀请来华讲学的印度诗人泰戈尔是诗会的主角,但最终陪同泰戈尔的徐志摩和林徽因却成了主角。当时大报小报每天刊登的都是这两人的绯闻,诸如“金童玉女”“岁寒三友”,都在说这两人的。有人评说,徐志摩林徽因是金童玉女,那不是好话,在仙界金童和玉女都是没有性别的表象,他们永远长不大,永远没有结果。这是在诅咒徐志摩林徽因相恋没有好结果。说“岁寒三友”就更加用心险恶,三友指的不是泰戈尔、徐志摩和林徽因,而是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这时的梁思成已经是众人皆知的林徽因未婚夫,三友之说明显在影射三位民国名人生活之不堪。泰戈尔出席了法源寺的丁香诗会后回了印度,法源寺没有留下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影,却将万人迷徐志摩和万人求林徽因的感情过往种在了年年花放的法源寺的万朵丁香花上。
徐志摩当年写的《沙扬娜拉》诗中的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被认为表达了对林徽因的真情,林徽因当时没有文字回应,但在徐志摩1931年飞机失事遇难后的第三年写了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 诗中“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一句,被好事者认为回应了当年的《沙扬娜拉》中不胜娇羞的水莲花。传闻林徽因的长子曾问他的父亲梁思成:妈妈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是给我写的还是写给徐志摩的?梁思成回说:都有吧!
千年法源寺虽已成过往,但寺内雄浑的建筑在与游人的对视中,诉说着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国的悲歌与盛事。
法源寺的丁香驰名遐迩,清代最盛时寺内有紫丁香、白丁香三百余株,号称“香雪海”,每逢春末夏初丁香花盛开的季节,香气浓郁,飘扬数里,寺内便会举办丁香大会,令游者流连忘返。1300年前唐太宗赐建悯忠寺,今人来到法源寺看到悯忠台,怀古之情油然生于心中。
法源寺提醒游客:行须缓步,语请低声,共享美好,清净安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48 , Processed in 1.09271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