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四牌楼 在传统相声《绕口令》段子里,逗哏的演员有这样一个绕口令:“出前门,奔正南,有一个面铺面冲南。瞧了瞧,面铺门口挂着一个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冲南。” 捧的演员开始口中磕磕巴巴说不上来,继之灵机一动,一变而振振有词,指出这一绕口令的不合理:“前门大街是南北向的通衢,怎么会出现路北冲南的铺子呢?”紧接着,捧哏的演员便顾左右而言他,意图蒙混过去,听者无不捧腹。这个段子由老艺人郭荣启演来,尤为出色。 南北大街出现了坐北朝南的铺子,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然而,在旧北京的南北大街上确曾有过这样的建筑,只不过不是店铺,而是一座庙宇——西四牌楼迤北的当街庙。当街庙的方向和相声里的面铺相反,是坐南朝北的。庙之所以坐南朝北,自有其历史原因。 西四牌楼北大街是北京内城南北向的主要干线,距牌楼约一华里之遥,路西有一条石老娘胡同,今名西四北五条。近人崇巽厂先生(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有云:“西四牌楼北,当年在甬路中间有一庙宇,坐南面向北,名当街庙,其址在石老娘胡同东口,庙供额森牌位。据闻明英宗北狩,后为额森放还朝,感其义,为之立庙,故北面。内殿宇不广,当年车马皆由庙之两旁绕行,修马路时始拆却。”下有作者的注语:“庙在甬路上微偏西,可惜殿上未曾看过。”记载具体而翔实,提到当年车马皆由庙的两旁绕行,犹可想见彼时人烟车马之稀;设在今日,人口车辆十百倍于往昔,行走时须由街心庙宇穿绕,实在难以想象。《杂记》大约成书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云当街庙在修马路时被拆除,殆在民国初年。 当街庙不仅是一座庙宇,同时还被当作街巷的代称。按石老娘胡同北边毗邻的街道是南魏胡同,《京师坊巷志稿》称为魏儿胡同,今日西四北六条。南魏胡同东口外迤北有一个两间门脸的杂货铺,店名德泉涌,出售油盐酱醋蔬菜食品,亦即老北京所称的油盐店。由于某种关系,笔者曾见过此店的房地契,在清末及民初时代的上手白契中,此店的地址就径直写作“坐落在西四牌楼当街庙”云云,则当街庙实际已经成为一个街巷的代称。以意度之,西四牌楼迤北,自报子相同(今西四北三条)东口以至西四北六条东口之间,似乎均可称为当街庙的。 当街庙在清末曾是一处私人讲学之所。《杂记》载,西宁办事大臣豫师,光绪年间在当街庙创办会辅堂讲舍,以培育学生,按月讲书,会课文艺。则当街庙的会辅堂讲舍还是北京西城民办教育的先河。豫师是北京内务府世家,文武科第绵延不绝,族中不乏知名之士,《杂记》于此语焉未详,本文略加考述以存掌故。 据《啸亭杂录》“洛翰”条,努尔哈赤时有洛翰者,本刘姓,中原人。明末佣于建州,后任侍卫,曾以死命护卫努尔哈赤,被倚为左右手。由于洛翰死在努尔哈赤起事之前,故未能归入开国五大臣之列。洛翰后隶内务府镶黄旗,是豫师的远祖。其后裔知名于世的有: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武状元赛都,字蓉洲,号石田,官至云南开化镇总兵,出身武鼎甲而风雅能诗,有儒将之称,铁保纂辑的《熙朝雅颂集》曾选录其诗。赛都之子刘淳,字叔和,号虚白,乾隆十五年庚午科武举人,官冠军使,能诗,作品也被选入《熙朝雅颂集》中,又善画,李小石先生(放)《八旗画录》曾予著录。刘淳裔孙铭德,字禹民,号潜斋,嘉庆十四年已已科翰林,官江西广信知府。豫师即铭德之子,字锡之,号矩门,咸丰二年壬子科进士,未入翰林,在西宁时曾协助左宗棠办理军务。豫师兄弟一辈的取名,其下一字都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名,豫师的“师”字是《地水师》;其兄豫益,字子虞,号篑山,道光二年壬午科翰林,官江苏松江知府,豫益的“益”字是《风雷益》。 豫师故居在西城石驸马后宅(今文华胡同),《杂记》云“颇具园林之胜”。其孙亦畸,字罕石,撰有《会辅堂问答记略》一书,就是乃祖讲学时的教材,亦畸为之笔录的。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4 13:58 , Processed in 1.10287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