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本裕仓与丰益仓:清代皇家漕运的故事

2024-6-12 18:3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北京人文地理|来自: 北京人文地理

摘要: 亲爱的朋友,今天我要给你讲述一个关于清代海淀漕运和官仓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历史的故事,更是一段关于忠诚和牺牲的感人故事。1645年,满清入关的第二年,京城粮食奇缺,其实呢,自从隋唐之后,各个朝代都城 ...
亲爱的朋友,今天我要给你讲述一个关于清代海淀漕运和官仓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历史的故事,更是一段关于忠诚和牺牲的感人故事。

1645年,满清入关的第二年,京城粮食奇缺,其实呢,自从隋唐之后,各个朝代都城的粮食都做不到自给自足的。这时候清政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降臣金之俊上疏建议设立漕运总督和漕运御史,恢复南北漕运,增加京畿粮食供应。他还提出了“漕政八事”,对漕运的具体细则提供了建议和方案。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京城的粮食危机,并保证了京城的粮食安全。后来这位降臣“贰臣”还获得了死后谥号“文通”的殊荣,在降臣可以说是异类了。这个故事收录了本人作为执行主编参与写作的《城南椿华 椿树街道街巷故事》里,有机会详细讲述。

再回到今天的主题上,漕运和仓政是国家的大事,它们就像是国家的血脉,支撑着整个帝国的运转。京师有十三个著名的仓库,它们储藏着皇家的粮食和俸米,是京师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在咱们印象中漕运仓库在通县潞河驿至朝阳门,怎么海淀还有粮仓呢。其实,海淀的漕运仓库更重要,因为离着三山五园更近,是皇家御用的粮仓。

在清代,三山五园北部的清河流域,才是漕运的终点,那里有一个叫做本裕仓的地方,它默默地支撑着清帝二百余年的园居理政。然而,这个重要的地方,却鲜为人知。

康熙二十七年(1688),康熙帝开始驻跸畅春园,这可以理解为清朝开始大规模建设三山五园了。清廷即派人疏凿海淀南沙河,把沙河水引入清河,以增加其通航能力。康熙四十五年(1706),清廷复命人拓宽清河河道,“自水磨闸起至通州石坝,刨河建闸”。接着,于清河镇南修建漕运码头和仓廒,使通州漕粮可以经北运河、温榆河、清河,最终运到京师最北端的本裕仓。

要想把粮食运进来,其实挺困难的。先由土坝车户起运,运至石坝外河; 然后放至剥船,逆水而上运至沙子营; 剥船到沙子营后,要卸船过闸,将漕米扛运至会清河剥船; 接着,剥船要逆水连过翔帆、天兴、云津、顺成四闸,每过一闸均要卸米,“搬扛漕米过闸上船”,经过四次卸货装货,最后,再将漕米装车,“陆运进本裕仓”。

这是个既艰辛又费力的过程,目的是确保皇家园林地区所需的粮食能够顺利供应。

本裕仓建成之后,不仅三山五园的驻防官兵应领米石,“于支领之日给发官丁俸饷钱粮,仍照常于各该旗佐领下造册,着章京护军校亲身赴领”,而且软禁废太子胤礽的昌平郑家庄兵粮,亦每年三季,均从本裕仓支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漕运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康熙五十一年,由于河道淤浅,清廷开始考虑改变运输方式。雍正三年,本裕仓的漕粮改为陆运,结束了水运的历史。

雍正帝继位后,开始扩建圆明园,这可是雍正的福地。雍正在九子夺嫡能够胜出,圆明园给他立了大功了,当时雍正皇帝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夺嫡的意思,而康熙皇帝被九子夺嫡闹的很烦心,没事就喜欢来圆明园跟这个“与世无争”的儿子在一起散散心,久而久之胤禛通过这套“无招胜有招”夺得了大位,所以继位后开始扩建圆明园。在扩建圆明园的同时,一方面于大宫门外建立系统的六部九卿和八旗等各衙门值房,以及药房、银库、档房、造办处等衙署; 另一方面则大规模修建八旗和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等营房,形成御园、赐园、衙署、军营、仓储、马厩、皇家寺庙等以圆明园为核心的园林紫禁城,致使这一区域支领俸米的人口大增。

为及时解决畅春园、圆明园等内外官员俸米、八旗口粮及养马饲料等,雍正帝命怡亲王允祥会同内务府总管等人,详议圆明园附近设立官仓一事。经过查勘,雍正七年(1729) 八月,内务府递上来了份粮仓选址报告,内容如下:

查圆明园驻防八旗官兵、内务府三旗官兵、奉宸院所属官员匠役、上驷院所属官兵,应领俸米钱粮米石一年约共用米十万余石,向例俱在本裕仓支领,内除左翼四旗官兵与本裕仓相近,应仍在本裕仓支领。其内府护军等官兵附近清河,亦一并就近改归本裕仓支领外,其右翼四旗官兵与绿旗官兵与新设之仓相近,俱令在新仓支领。统计每岁仍需米五万余石,应请再加储米十万石,盖造仓廒十五座,每仓贮米一万石,今查有安河桥地方广阔高敞,由清河挽运米石船只行走亦便。

雍正帝不仅批准了新仓库建设,并赐新仓名曰“丰益”,又因该仓位于安河桥畔,亦俗称“安河仓”。

从此以后,两大粮仓供应着皇家三山五园及周边驻军,这日子可真是……好景不长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十年(1860) 八月初八日,清军在八里桥战败后,咸丰帝匆忙逃往承德。二十日傍晚,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烧杀抢掠。九月初五日,三千余英军奉额尔金之命,野蛮地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大火三日未息。周边土匪亦乘机而起,混乱之中,“实有数千人击破丰益仓门,将仓内所存米石,悉抢一空”。英法联军退却后,清政府一面派人彻查,但最后不了了之,另一面不得不将本裕仓剩下的粮食转移到丰益仓,已保证丰益仓的正常运转。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经颐和园“西狩”,这时的三山五园的军队也“随驾护送”。七月二十三日,一股日军侵入清河镇,占据了存储大量漕粮的本裕仓。该仓监督殷育恩及其子殷寿彤冒死前来查仓,日军遂胁迫殷育恩父子与其合作,欲盗用漕粮、马豆等作为日本军粮,但被殷育恩严词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侵略者,当即用刺刀将殷育恩父子扎成重伤,并扔出仓外。殷育恩父子被家人救回家后,因伤势过重先后逝去,殷育恩的儿媳吕氏( 殷寿彤妻) 和侄媳杜氏亦均自缢殉节。

这里就讲讲仓库管理员了,清朝内务府仓库管理员多是亲贵的远房亲戚,这种工作在平时看似非常轻松,收入高,事情少,而且还是世袭制的。但是,这种工作要求也很明确就是“库在人在,库灭人亡”。这就能解释,殷育恩冒死前来为何还带着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当时北京男人的精神,平时点郎当的,关键时候尤其是国家大义面前豁得出去性命。殷育恩家的儿媳和侄媳,以死殉节,更是凸显了当时北京女性的特质,平时劲头挺冲,说话嘎嘣利落脆,还有点刀子嘴豆腐心,可关键时刻生是你家的人死是你家的鬼,忠贞不二。直到现在,北京大妞多少还保留了这些特性,要不说“娶就娶北京大妞呢”。

事后,清政府对殷育恩“矢志殉国”的行为进行表彰,诏命本裕仓监督殷育恩以四品官员殉难,予以优抚。殷寿彤和吕氏、杜氏均加以旌表,赐予匾额并立牌坊,以彰显其名声与气节。

今日本裕仓与丰益仓原址

本裕仓原址位于清河镇,本人翻看了清河镇老地图,并没有看到标注。据专家考证,位于今999急救中心所在地。

丰益仓原址位于北安河,现位于中央党校校园内,有两颗槐树,槐树下刻了个石碑记载此处为丰益仓旧址。

(丰益仓原址照片来自清水斋主的美篇)

本裕仓和丰益仓在清代对于皇家和西苑驻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故事精彩也感人。对于当代来说,这样的历史记忆和故事是值得回味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8 08:30 , Processed in 1.10637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