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的轿车·洋车·趟子车

2024-8-1 08:38|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靳麟|来自: 燕舍谭

摘要: 拉洋车的 清末民初的时候,马车与人力车还很少,北京市内的交通工具,只有大车和轿车。 那时候,各热闹的地方,大多有个“车口儿”。每天有几辆轿车和敞篷大车停在那儿,等主候客,拉买卖。 鼓楼前有个车口儿 ...

拉洋车的

      清末民初的时候,马车与人力车还很少,北京市内的交通工具,只有大车和轿车。

      那时候,各热闹的地方,大多有个“车口儿”。每天有几辆轿车和敞篷大车停在那儿,等主候客,拉买卖。

       鼓楼前有个车口儿,北半城儿的人,要雇车都到那儿去。敞篷大车,是趟子车。鼓楼的趟子车,专走鼓楼到天桥儿这条道。进后门,经过南北池子、前门大街。鼓楼是起点站,总得有十几个座儿才走。半路中,随时可以上下,只是不进胡同。有的大车,不走趟子,专拉散买卖,如运货等等,叫“跑海”,哪儿都去。

      清人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中说:“市中制车,使人雇用,曰‘买卖车’,终日置胡同口,得价方行,曰‘站口’。东西奔走莫定,曰‘跑海’。”轿车大多是用骡子拉,所以也叫骡车。轿车不跑趟子,雇车的要去哪儿,现讲价儿。那时候,办红白喜事、接送亲友等,要雇轿车的,都是包天儿。

       我曾听一位赶过轿车的老把式说:清末时,北京的一些大官富商全有轿车,他们的轿车,有的非常讲究。以车围子来说,夏天,用单的,围子的两边和车帘儿,全镶宫纱。两个车辕子上安着铜槽口,用它撑竿,支着布篷子。到了冬天,车围子用毡的或棉的,外面都镶边包角,安玻璃。最讲究的车围子和门帘,一共镶着十三块玻璃,名之为“十三太保”。

       北京的轿车,讲究三样:车、马、人。车的鞍韂缰辔以及全车的银铜饰件,讲究用山西省的,名“山西轿儿”,又叫“山西脚儿”。驾辕的骡马,长相、毛色和膘头要好且听使唤。车把式得年轻力壮、干净利落。辕马昂首快步,车把式则在马的里手,左手牵缰绳,右手摇着小狗皮鞭子,脚穿皮脸儿绿色挖云儿的趿鞋。讲究是小碎步跑起来上身不晃、脚不沾尘,美其名曰“一炷香”。正如清人得硕亭《草珠一串》所说:“车夫行走之势,有一炷香风摆荷叶之名。”

      随着北京四轮马车与人力车的发展,这种大车与轿车儿,也就逐渐被淘汰了。

      北京的人力车自1900年以后才有,因为是由日本传过来的,所以最初叫“东洋车”,后来简称“洋车”。

       北京最早出售人力车的地点是西交民巷的起顺车行。一辆新车一百元,车的里外轮胎都是英国邓禄普的老头带。后来北京有了出赁人力车的车厂子,多的有几十辆,少的也有四五辆。车分黑白天两班出租。白天早晨出车,晚上六点收车;晚班车是晚上出车,到夜里十二点收车。拉车的交车时,要缴车份儿(车租钱)。赁车的必须有铺保或人保,如有损坏、丢失、欠车份儿的,都由保人负责。

      拉包月的,本家有车,管吃管住,一个月的工钱,大概是七块钱。如果拉车的自带车,那就得另外加钱。本家有饭局的时候,拉车的一次还可以得到客人给的两毛钱饭钱。

       拉散座的叫拉散儿,大多是每天到车厂赁车。他们全是在马路边儿上,或是大胡同口上搁车、等座。有的车还有脚铃、喇叭和电石灯。夏天有帆布篷,冬天有棉布篷。坐车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拉车的,太阳毒着,汗禢儿湿着,西北风刮着,大雪下着,跑得上气儿不接下气,也不能歇一会儿。赶上瓢泼大雨,淋得像水鸡子似的,浑身打哆嗦。

      民国十八、九年的时候,北京的人力车大约有几万辆。当时的警察局想了个生财之道,做了几十件号坎儿,上边印有号码,通令车主去买,不穿号坎儿的,不准拉车。号坎儿是用一尺多次蓝布做的,既小且薄,大个子车夫往往穿不下,只好搭在肩膀儿上。

      号坎卖完,穿与不穿,警察局也就不管了。一件号坎儿,连工带料,不过三毛钱,警察局每件要五毛钱。号坎儿的钱出在谁身上?车厂主有主意,藉此为由涨车份儿,拉车的倒霉!

      北京人力车的车牌,是蓝地白字。可是东交民巷单有一百多辆白牌儿车,白底黑字,专拉外国人,不受北京警察局管理。不是白牌车,不准在东交民巷里揽座儿、搁车。

     解放后,取消了人力车,拉车的都转了业,当了工人,不再过那苦难的日子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17 03:23 , Processed in 1.08248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