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剧本《龙须沟》被奉为经典,其中的人物和情节或许是虚构的,但龙须沟确实存在,而且的的确确是老北京的贫民窟。北京城整体地势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所以当年内城中的河基本都是向南流,包括雨水和城市污水。因此地势低洼的外城(尤其南部)就成了城市排水的下稍,一度出现大石桥沟、夕照寺沟、铜法寺沟、泡子沟等八大臭水沟,又以龙须沟最具代表性。 其实它本身也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排水河,始于明,原称郊坛后河。永乐迁都时在南郊(当时还没有外城)修建皇家祭祀场所:天坛和先农坛(原名天地坛和山川坛),并在坛后挖了一条排水沟,故名郊坛后河。源自虎坊桥,流经天桥、金鱼池、红桥等地。正统年间完善京师九门及护城河时,在正阳门外挖了一条泄水河道,即三里河;此河在金鱼池附近与郊坛后河交汇,水量丰沛。 清代,郊坛后河始称龙须沟,因酷似龙须而得名。至光绪年间还是水清流畅的,但到了宣统年间、因上游河水枯竭、河道淤为平地,红桥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国时已经变成了一条臭水河。解放前,各地逃荒、逃难的穷人聚居于此,龙须沟两岸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而是联排的窝棚,破破烂烂,垃圾成堆,污水横流。 1930年,虎坊桥到老虎洞一段改为暗沟,东段仍为明沟。每至雨季排水不畅,沟满壕平,秽物腐败,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令人作呕,时称“潴纳污秽制造疫菌之区”。若赶上暴雨,还常导致污水四溢,棚倒屋塌。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着手改善市民居住环境,龙须沟更是治理工程的重中之重。1950年4月开工:先将明水排掉,然后是最难打的一仗:清淤。半沟黑糊糊的污泥又腥又臭,别说下去掏,就是在沟边站一会也会让人头昏脑涨。 关键时刻是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不惧污秽与臭气,甚至中午饭都在沟边解决;吃的也是白面掺玉米面二面馒头就咸菜,就这还是为犒劳战士们才做的。后来很多市民也参与进来,一开始是义务劳动,后来工程部决定发些报酬,一天5斤小米,于是参与劳动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周边的农户,活儿虽然又脏又累,但有酬劳、而且可以将淤泥拉走做肥料,因此高峰时人数接近千人。 七个月后,一条宽阔的马路掩盖了旧日丑陋的模样,龙须沟从此获得了新生。老舍先生听说此事后,特意从国外回来,深入到南城体验生活,据说他当时没有带笔和本,只是随意地和当地老住户拉家常,充分了解了龙须沟的旧事新生之后,创作了那部三幕话剧:《龙须沟》。说到新生,龙须沟东侧几百米处有个地名就叫新生巷。 当然这是新时代的新地名,据说它形成于明代,名字不详,直至民国才在地名典中记载为“黄花苑”,是妓院聚集地。之前可能叫黄河沿,因为《顺天时报丛谈》中说:“黄河沿,现已改为黄花院,推源溯本、盖仍蓄有河槽通运之意。现则矮屋一片,已为三四等妓女之娼寮,亦外城东偏之烟花窟。”众所周知,老北京最有名的红灯区是前门外八大胡同儿,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没有这种场所。 只是因为八大胡同聚集了最高级的“清吟小班”所以出名儿(二等叫茶室,三等叫下处,最低级的才叫窑子)。此地便聚集了以“黄花院”为首的十几家下等妓院,故谐音为黄花苑。解放后妓院被取缔,1965年改名为新生巷,寓意不言而喻。 新生巷往南几百米也有个地名能体现新气象,叫敬业里。此名虽有爱岗敬业的寓意,不过并非新造,而是巧合,根据“静夜里”改字不改音而来。清朝时这里是龙须沟下游的荒野地带,连名字都没有。后搬来几户人家,是大户人家的看坟户,既不成巷更不成村,所以没有地名儿。由于荒凉寂静,每到夜间,远处的犬吠都听得十分清楚,时间长了,当地住户就自称“静夜里”。 治理完龙须沟后,此地住户越来越多,随着住房增加、胡同变长,又分了敬业里与敬业西里。当然了,当年的龙须沟也包括现在的金鱼池,但无论谁到了这一带,都已经看不到旧日模样。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8 , Processed in 1.09181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