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国北有山戎、东胡等游牧民族袭扰之患,南有齐国、赵国等诸侯国进犯之忧。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保卫国都,燕国先后修建了南北两道长城,但最终仍未逃脱“国破山河在”的结局。 列国争雄 历经几度沉浮 周初,召公奭被封于燕,其子克继封后,建立燕国。都城在今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一带。燕国强大起来,灭掉北方邻国蓟国,并将都城迁到蓟城(今北京市西城区南部)。燕桓侯时期(前697—前691),北方游牧部落经常南下骚扰,燕国被迫将都城南迁至临易(今河北省容城县南阳村村南)。 燕庄公时期(前690—前658),北部山戎对燕国的侵扰更加频繁,进攻更加猛烈,财富被掠夺,国土被蚕食,燕国几乎面临亡国的危险。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帮助燕国北伐山戎,向东一直打到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通过这次征战,拯救了燕国。之后,燕国又将都城迁回蓟城。 进入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各据一方,被称为战国七雄。与燕国接壤的齐国较为强盛,经常侵扰燕国。公元前380年,齐国大举出兵进攻燕国,占据桑丘(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进逼蓟城,燕国岌岌可危。燕国求助于韩、赵、魏三国,在三国帮助下击败齐军。公元前323年,当诸侯国纷纷称王的时候,燕国参加了由魏国发起的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活动,并且也于此年称王,标志着燕国取得了与齐、秦等大国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公元前316年,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并将300石以上大臣的官印收回,交给子之,听凭他重新任命。子之担任国君3年,不但没有将燕国治理好,反而引起群臣百姓怨声载道。将军市被与被剥夺了权力的太子平共谋起兵讨伐子之,燕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距燕国较近的齐国和中山等国,趁火打劫,发动了对燕国的战争。燕国军民痛恨子之,在齐国等国军队进入燕国境内后,竟然出现了士兵放弃抵抗、城门大开的情形,以齐军为主的各国联军仅用50天就占领了燕国国都蓟城。燕国被占领后,引起秦、楚、赵等诸侯国的强烈不满和惊恐不安,迫于压力,齐等诸国不得不放弃已经占领的燕国国土。 东胡侵扰 构筑北部屏障 燕昭王时期(前311—前279),还未从战乱中恢复国力的燕国,经常受到来自北部东胡人的骚扰和侵袭,大片国土丧失。《战国策》中记述的东胡人形象是:“大冠若箕,修剑拄颐。”当年的东胡人,戴着像簸箕似的大帽子,腰悬长剑,手持强弓,骑着高头大马,从冰天雪地的北方,不断南下燕国,掠夺生存资源。 为换取北部边境安宁,燕昭王不得不与东胡讲和,并将本国大将秦开留作人质。其间,秦开对东胡各方面有了深入了解,尤其是掌握了东胡与燕国毗邻地区的山川地理形势。秦开回到燕国后,向燕昭王禀明了情况,并建议进军东胡,燕昭王随即派其率军攻打东胡。燕军很快突破东胡防线,不仅收复了被占领的国土,而且还把国境向东北推进了500余公里。 为保住已经获得的土地,防止东胡伺机报复,燕国开始沿着北部边境修筑长城。首先修筑了从造阳(今内蒙古正蓝旗骆驼山)至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的长城,并在长城以南地区设立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和辽东郡五郡,这是该地区最早设立的管辖治所,并沿用至秦汉时期。设置渔阳、右北平、辽西郡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64至公元前262年。其中,渔阳郡郡治在今密云区境内。 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燕北长城的修筑,是随着秦开东拓推进,分地域、分阶段进行的。最先修筑的长城在河北北部,之后是辽西长城,最后修筑辽东障塞。燕北长城部分遗迹为土石混合,双重墙体。部分长城借助山势,具有以山险代墙的特点。长城外挖有壕沟,宽5~6米,深2~3米。沿着长城,烽火台遍布墙体高处,视野开阔,便于观察和通报敌情。 从修筑燕北长城开始,中国古代长城逐步演化为由连续性墙体及配套的关隘、墩台(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军事防御工程。连续性墙体称为“边墙”,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关隘是长城沿线上的通道,是防守和进攻的关键地点,墩台起到支援城墙上作战作用,烽火台以传递信息为主。泥土是修建边墙最常用、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修建在山区的边墙就地取材,使用石材居多,墙内仍为黄土夯筑或碎石砌筑。 齐赵虎视 兴建南部长城 燕易王时期(前333—前321),为防御齐、赵、中山等国入侵,燕国在下都南面开始修建东西走向的燕南长城,西起太行山东麓,经过华北平原中部地区。燕南长城许多地段利用古代堤防为墙体,兼具防水、防御双重功能。燕昭王即位后,又在燕齐边境,修建了更加坚固的长城。 燕王喜时期,燕赵两国之间发生过数次战争。燕王喜四年(前251),燕国趁赵国“长平之战”战败国势衰弱而进攻赵国,不料被赵国反击,赵军越过燕南长城,进而围困燕都,最后燕国被迫向赵国请和。 燕王喜五年至七年(前250—前248),赵军越过长城,3 次打败燕军,进而围困燕都。燕王喜八年(前247),赵国迫于秦国压力与燕国交换国土,赵以龙兑(今保定市满城区东北)、汾门(今保定市徐水区西)、临乐(今河北固安县西南)换取燕国的葛(今安新县西)、平舒(今廊坊市大城县)和武阳(易县东南)。燕王喜十二年(前243),赵将李牧攻占燕国的武遂(今保定市徐水区西南)、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燕王喜十九年(前236),赵派庞煖攻燕,取狸(今河北任丘市东北)、阳城(今河北唐县东南)。 数年的燕赵之战,多发生在燕南长城附近。燕、赵两国交换的城邑,也多在长城沿线。由于燕国国势衰败,燕南长城防御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到了战国后期,秦国成为其他六国最大威胁,燕国将长城修到了太行山深处以防御秦国,但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 秦统一六国后,为防御汛期洪水,沿燕南长城修筑堤防,并被以后多个朝代沿用,即“长城堤”。据清《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长城“入安肃县界,绵延继续,势如冈阜,或以为古大堤,盖即战国时期燕、赵分界处”,可知那时仍可见燕南长城遗迹。 从1958年开始,考古学界对燕南长城所在区域进行了多次调查,最终确定燕南长城遗址东部终点在今河北省大城县东马村,从西部的太行山麓算起,全长200多公里。 燕北、燕南长城是北京周边修筑最早的长城,历经2000多年,至今遗迹尚存,诉说着那段群雄逐鹿、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 文章引自:《北京长城故事》,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5 , Processed in 1.09650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