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运河漕运之皇家粮仓南新仓

2025-1-10 14:35|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风儿|来自: 畅游随记

摘要: 天下粮仓素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的说法,指的是坐落于大运河两端的北京南新仓和杭州富义仓。北京的南新仓位于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朝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南新仓俗称东门仓,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 ...
天下粮仓素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的说法,指的是坐落于大运河两端的北京南新仓和杭州富义仓。北京的南新仓位于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朝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

南新仓俗称东门仓,始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至今拥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依托元代北太仓旧基改建而成。现存的9座古仓廒是我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仓廒建筑群。

2013年南新仓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还有一座郭守敬雕像。

明清两代的京城发展迅速,粮食需求日益增长,但北方产粮不足,必须依靠调运南方粮食来周济,随着京杭大运河通漕、南方各省北上的漕船能够直抵北京周边甚至城区之内,在码头泊口清卸漕粮,再分批陆运、纳入官仓储存。南新仓在当时的仓储地位非常突出。明朝鼎盛时期,仓场内曾有仓廒一百八十座,发展至清朝中期也有七十六座。其现存仓廒共七座、廒房合计九廒。

现存仓廒,“掩映”在高楼大厦之中。

墙壁上的皇家粮仓标牌。

在粮仓中设有一个南新仓文化博览馆,展示讲述了南新仓的历史及现在,值得一看。

南新仓和运河的位置图。元代粮仓大部分靠近城东部,以其地临东护城河,船只运输、装卸方便。南新仓的前身北太仓就是朝阳门附近当时京城粮仓中的一个。元代将粮仓大部分建在城的东部,除基于地理方面的考虑,即依水而建外。还充分考虑到:粮仓必须有较高的地势,这样才能在雨季来临时使粮食不致浸水;粮仓所处的位置必须通风透气,阳光充足,才能防粮食因潮湿而霉变。

展厅中的一张老照片,当时的“粮食门”朝阳门“。明清时期,经大运河到通州的粮食会通过朝阳门运进城。

粮仓模型。可见廒顶气楼,用以通风。从上面粮仓的实际照片也能清楚看到气楼。

南新仓厚厚的墙砖。廒的墙体很厚,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为1米,墙体收分很大,建造如此之厚的墙体,可以使粮仓内部保持相对的恒温。

从窗体也能感受到厚厚的墙体。当时还用竹蔑编成隔孔,钉于窗上一来通风,二来以防鸟。

2003年,政府对9栋具有600年历史的古仓,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饬修缮,对旧院落和非文物指旧仓库进行整体改造,形成了与文物古仓风格一致的仿古建筑群落,打造了“南新仓文化休闲街”。现在这些古仓也有很多商家入住,让古老的建筑也有人气,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吧。

再看看这些有着历史痕迹的古仓。如果能对这些仓廒进行一些编号就更好了,一来和周围新建的区分,二来可以让游者更好学习鉴赏。或者在博览馆中有一个现存的布局和介绍图也可以。

南新仓是元、明、清时期南粮北运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南北方生活资料调剂的见证;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仓储文化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对研究我国运河史有很大价值。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3-31 13:10 , Processed in 1.09567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