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这是1944年入学,1948年即将毕业的北平市市立高工机械科同学录中的一篇文章,是76年前的北平市市立高工的校友们,在北京将要获得解放的1948年6月前后,关于时局的思考和情感的记录,同时可以看到那时的天翻地覆和那时的汉语言的进步以及那时的一群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以此纪念中国的抗战胜利和北京的和平解放。 北京建筑大学是我的母校,曾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其前身即为北平市市立高工,全称为“北平市市立高级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值北平和平解放75周年纪念日(1月31日),编辑此文以为纪念。 北平市市立高工机械科三七班同学毕业纪念册,曹安礼(时任校长,照片中立者)题字“精益求精”,六月十六日。照片背景为什锦花园胡同中的老校门和校园。 (非本资料)师生合影,中坐者为曹安礼校长,1948年。 设计先生陈仁高题字“日新又新” 英文先生宋立之题字“自强不息” 设计先生邹石迩题字“群策群力” 《四年来的经历》 这是苦难的回忆! 这是进步与堕落的写实! 团结!团结! 我们将准备着向更苦难的日子 挣扎!战斗! 民国三十三年的夏天,正是日寇侵略我国最残酷的时候,我们这一群陌生的孩子,在这历史悠久古城中唯一仅有的高工团聚了。四年来,经过多少生活的洗练,更遭遇了无数次日寇的侮辱,我们曾被逼去做敌人的苦工,奴化教育侵蚀了我们,堕落、颓唐……我们几乎成了毫无知觉的奴隶。但是!我们热爱祖国的心始终是跳动着的。虽然我们不能无谓的牺牲去做得不偿失的冒险,而我们加劲学习,刻苦用功,为将来祖国的建设而尽力,这是我们唯一的鼓舞和希冀的!苦难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们团结的更加坚强。大时代在激变着,生在时代转变边缘的我们,也开始变了。其间,许多人离校他去,许多人改变得判若两人,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悲欢离合的图画。 啊!今天——也许将是劳燕纷飞的时期吧!——我们面对着光明的前途,来追忆一下过去伟大的经历是十分需要的! 是“方生未死”的时代!祖国正处在风雨飘摇的苦难境地,热情鼓舞着我们,未来的建国使命在招唤着我们,我们一瞬不停的在挣扎奋斗,也努力虚心的在发掘着真理和光明。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天真努力的读书和学习,生活的是多么坦白和诚挚啊!谁都不可否认,我们用功的情形不是属一属二的吗?在那样艰苦辱恨的岁月里,我们都毅然的挨过了,因为我们相信祖国会重见光明的,侵略者一定会毁灭的!我们是有希望的! “八一五”是我们生活史上最欢欣的日子。我们喊破了喉咙去街上欢迎国军,内心中发出激动的兴奋,我们哭了,但是这哭是兴奋而欢畅的自由啊!你终于属于了我们!——弱小被压迫的人们!我们深刻的体验到“只有失掉了自由的人才知道自由的宝贵。” 二年级是我们进入新生的第一阶段。虽然胜利没有带给我们温暖的果实,并且还一天天的退了快乐的颜色,但是我们却一直不懈的前进着,用功吧!拼命加油的用功吧!现在我们可无挂无牵了。不久,班自治会产生了,我们开始用集体的力量去学习,去改正个人的品行、体育、言谈……等缺点。大家勉励大家,大家做事大家享,每天谁迟到了或有了过失,要受大家的制裁!我们也选出了班中具有各种特长的同学来担任英文、科学(数学、物理……等)及其他等科目的研究和领导。我们办了原野壁报(内容主要是科学性质的),还举办了班中的讲演会。我们团结的更深了一步! 战的烽火燃烧起来,物价疯狂上涨起来,学校的情况并没有因为胜利而好转。生活的威胁、希望的粉碎,自强和用功的精神也开始急速下降。我们常为了日常的见闻而争辩,也为了经济的压迫而悲痛。许多繁杂的问题冲进了每个人的脑际,许多发生的事件打击了每个人的身心。从此,幻想成为我们的唯一的慰藉。但是当每一次幻想被事实所粉碎的时候,更深刻的加重了一层悲哀。 三年级的渡过是一个用功与堕落两相挣扎的阶段。我们有的失去了可爱的故乡,有的流离在陌生极陌生的异地,有的断决了经济的来源,有的感受着生活的压迫,一切在变。时代的轮子在碾着我们的道路,痛苦啊!我们难道真的能挨过了八年的沦陷,而却挨不过现在吗? 由入学时的四十六人,而只剩下现在的十六人了,我们的生活程度也渐渐接近了,“生活”使我们靠的更紧了! 四年级的我们有了显著的改变,在各方面有的堕落退步,有的却更向前迈进的一步。但是面对着眼前的前途,背负着艰险沉重的事业,我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这一年来的考验,使我们知道了更多从来没有见闻过的知识和事件,我们已发掘(发觉)到现在已是跨过时代的边缘,痛苦和黑暗是必然的现象,只有团结奋斗才不致使我们陷入险恶的泥淖里! 别了,伟大的母校呵!我们感谢你培养了这一群受难的孩子,祝福你将要在新中国的建设中贡献出更宝贵的成绩! 虽然为了职业问题,每个人都心身惶惶的不安。但是,我们绝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啊!我们不能忘了做为中华儿女的任务啊!让方生的快生长,未死的快死亡吧!我们不能再忍受着了! 下面为同学们的留言和评语——真诚、惶惶、茫然、信念! “——朋友!不要再迟疑了,光明在等待你。” “——我爱机械也爱我的朋友,在未来的生之旅途中,我也准备用我的‘喜欢管闲事’的热情共勉共策,向着光明和新中国的建设迈进!” 王大明的留言(时为学校中共地下党第一任支部书记)“——庆幸的,它使我知道了‘爱’与‘憎’……漫长的同时也是短促的四年,将要是决定我一生而不可忘记的回忆了。”图片 “——用我的力量使国家康乐光明。” 十六个同学的签名和通信录(缺失2人)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9 13:38 , Processed in 1.12342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