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舟话古桥》之一:中国四大古桥之赵州桥

2025-2-18 11:5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行舟记|来自: 北京桥梁

摘要: 编者荐语:情真意切说桥,看桥,走桥,忆桥。感谢作者!中国人历来喜欢捆绑式宣传,动辄“十大”“四大”的,其实“十大”中的第一和第十之间有时甚至是天差地别,好在“四大”的数量少,可以划分种类选取各类别的顶 ...
编者荐语:

情真意切说桥,看桥,走桥,忆桥。感谢作者!

中国人历来喜欢捆绑式宣传,动辄“十大”“四大”的,其实“十大”中的第一和第十之间有时甚至是天差地别,好在“四大”的数量少,可以划分种类选取各类别的顶尖样本,这样就便于把各个“四大”之间的差距降至最低,比如“香港四大天王”虽然各有各的槽点,但是他们分别以唱功最顶、演技最顶、舞蹈最顶、颜值最顶来宣传,好像也没毛病。评古桥时也是这样,在全国各地现存的众多古桥中选出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广济桥这四座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主要还是因为它们在建筑结构、历史意义等方面都有优于其它古桥的突出特点。

今天首先说的是位于河北省赵县,有“天下第一桥”之称的赵州桥。

古桥的“MBTI”

名字——身份证名“安济桥”,通用名“赵州桥”,小名“大石桥”

形制——大型单跨圆弧敞肩石拱桥

数据——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拱脚宽9.6米,跨径37.02米

建造时间——隋朝开皇后期至大业初年(公元595年—605年)

地位评价——世界现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文保碑


最top传说

赵州桥是什么人修?玉石栏杆是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赵州桥是鲁班爷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河北民歌《小放牛》

上过小学音乐课的或多或少会对河北民歌《小放牛》有点印象吧,这首歌所唱的正是赵州桥的美丽传说。

古时候洨河水势很大。华北平原季风气候区每逢夏秋两季,降水丰沛,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汹涌的洪流,阻碍了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渡河出行,十分不便。当地人民的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晓,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传遍四方。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前来参观。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太阳,一边又装上月亮,要在桥上走过。不仅如此,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王爷,让他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之时,便很不以为意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怎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

仙迹

      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王爷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在新桥面上复刻,成为如今参观赵州桥的“必打卡点”。

最黑科技

赵州桥的建造者是隋朝工匠李春。他在赵州桥的建设中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石拱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使石拱高度降低。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


他还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增加了泄洪能力,减轻了洪水对桥的冲击力,节省了大量土石材料,减轻了桥身自重,同时也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和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赵州桥施工时采用纵向并列砌置法,即整个大桥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在一起,每道券独立砌置,可灵活地针对每一道拱券进行施工。每砌置完一道拱券时,只需移动鹰架再继续砌置另一道相邻拱。这种砌置方法利于修缮,如果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只需要替换成新石,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为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赵州桥建造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每一拱券采用“下宽上窄、略有收分”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少量收分”方法,从桥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桥宽度,加强桥的稳定性;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

为使相邻拱石紧密贴合,在主孔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设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设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每块拱石的侧面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门道看点

看点一:大拱小拱。全桥有一个大拱,长达37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看点二:28道拱圈。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赵州桥独特的拱券砌法是其建筑特色之一,仔细观察拱券的结构和砌合方式,感受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看点三:石栏雕刻。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赵州桥第八次大修中大量石料被废弃,所以现在的赵州桥上古建原件不多,其中很重要一部分便是桥栏板,它们因为雕刻精美而得以留存。

      看点四:整体远观。全桥结构匀称舒展,与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站在与赵州桥平行的观景廊桥上更能领略桥身优美的弧线展现出的独特力学之美,也是拍摄赵州桥的最佳角度。

景区槽点

槽点一:古桥外观太新,游客吐槽古韵不足。在1952年至1958年的赵州桥大修中,长达1000多年的桥面石板被全部拆除,87%的旧石料被废弃,这是令人痛心的。在修复技术采用了水泥砂浆灌注和混凝土盖板浇注的方法来加固拱券,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的技术水平之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代技术和材料的引入还是改变了原建造工艺,严重破坏了赵州桥原有的形制和结构,也大大影响了古桥内涵。

离赵州桥不远的永通桥,俗称小石桥,相比之下显得古朴了许多。

槽点二:景区规划与开发不够合理。赵州桥景区内容不多,除古桥主体外配套设施少,其他看点少,游客游程短。整体景区规划缺乏与赵州桥历史文化价值相匹配的大气和协调,难以让游客充分领略赵州桥的魅力。以前进入景区还要收门票40元,更是让一般游客感觉赵州桥景区性价比太低,好在2023年11月1日开始景区推出免票政策,但古桥展览馆仍要收门票。

    赵州桥景区内容不多,这几块碑刻是难得的存在。

赵州桥应该是国民度最高的一座古桥了,因为不仅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篇《赵州桥》,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也入选了初中语文,其中一大部分篇幅也是讲述赵州桥。2015年9月,第六届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河北赵县举行,当时年少的我沾了母亲的光,得以列席会议并跟随专家学者们考察赵州桥和永通桥。

登上赵州桥,我惊叹于其规模之大。课本插图的拍摄视角多是侧面,且距离相隔较远,桥梁的宽度信息被掩盖了,小拱看起来不大,因此我印象中赵州桥应该是瘦长苗条的,且我还怀疑这两个小拱起到的减重、减缓冲击作用效果甚微。而到了实地观察方知,石桥竟然十分雄伟宽大,两个小拱的横截面积也足够通过大量水流,且能有效减重。

认真学习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我对赵州桥又有了新的认识。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人称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远望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除了物理层面的桥梁建设,民间又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为其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其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使之成为中国石拱桥的一张名片,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由此观之,并没有什么神话传说,只有依靠中华儿女的实践智慧、艰苦奋斗、久久为功,方可建设出造福万世的卓越工程。撰写此文之时,新闻传来“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成功合龙”的消息。“世界最长桥”“世界最高桥”的纪录一再由中国保持,再被中国打破。如今的中国,仍在继续书写着桥梁基建神话。

感慨兴奋之下,试拟诗一首:

     赵地石桥姿态异,

     双肩垂拱一飞虹。

     柴爷张老皆乌有,

     神技鲁班亦绝踪。

     巨匠李春罹困苦,

     奇观华夏现真容。

     拱梁基建千秋业,

     砖瓦耕耘万世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3-31 13:21 , Processed in 1.10014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