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府井书店前身“北平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图片来自东城艺苑) 又找到了几张王府井大街的老照片,让我想起了一些难忘的往事。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考上了景山少年宫绘画组,有一次活动,老师留的作业是回家画一幅“四方连续图案”。我记得姑姑还在北京的时候,姑姑有一本“图案资料”的书,我翻看过那本资料,里面有很多图案可以做参考,只是姑姑离开北京的时候匆匆忙忙,没有给我留下任何东西。 2、五十年代初,王府井新华书店(图片来自东城艺苑) 我记得姑姑说是在新华书店买的,我就想:要是这本图案书留下来就好了,可以参考上面的资料画一个与众不同的图案来。从少年宫往回走的时候,路上想着先去书店看看,没准能找到这本图案书。我先去了隆福寺街的旧书店,问了问店员有没有关于图案资料的书,去了两个旧书店,都说没有,我就直奔了隆福寺街东口南侧的新华书店。 3、五十年代,王府井新华书店国际书店 那会儿除了旧书店,新华书店买书是不能自己拿的,书架子都在柜台里面,前面有个柜台,要跟售货员说想买什么书,然后店员从书架上给你取。我到了东四新华书店,跟店员说:“有没有关于图案资料的书?”店员想都没想就说:“没有!”我只好离开了书店往家走。刚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了我家隔壁灰铺家的福兴哥,问我这是去哪玩儿了,回来这么晚? 4、1956年3月,大批通俗读物在书店里出售(图片来自《人民画报》,邓永庆摄影) 我说是去景山少年宫参加活动了,回来又去隆福寺街新华书店买书。福兴哥说让我去王府井新华书店看看,他说那里的书是最全的,我听后觉得有道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准备去王府井新华书店看看。为了省钱,我从钱粮胡同的家,一直走到了金鱼胡同,然后沿着过去姑姑常走的路线,拐进校尉胡同,从帅府园西口出去往南走,过了东单三条,不远就到了。 5、1956年,王府井大街上的儿童读物书摊 那会儿王府井新华书店只有一层卖书,每天买书的人挤破了脑袋,我那会儿虽然是五年级了,但是在大人们跟前还是很弱小,我挤了半天总算是钻到了柜台前面,几个女店员正忙得不可开交,应接不暇地回答着每个人的问题,时不时地回转身去书架上找书,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店员的眼光移到我的时候,我马上问了一句:“阿姨,有没有图案的书?” 6、1956年,北京王府井国际书店的俄文书籍部(图片来自新华社摄影部-老照片工作室) 女店员看都不看我,就转身从书柜里拿出一本书甩在我面前,然后就去招呼其他人了,我急忙打开书翻看了几页,的确就是我要找的有关图案资料方面的书。我看了看书的背面,一行大字写着“定价三毛四分”,我心里咯噔一下,我身上根本没有这么多钱。这个时候女店员看了我一眼,一只手拿住图案书,一边问我:“要不要?”我只好摇了摇头,挤出了人群。 7、1957年,王府井大街新华书店门市部(图片来自新浪微博@busseto92) 在新华书店门口,我把兜里的钱拿出来又仔细的数了一边,一共是两毛五分钱,这还是爸爸去碱河工程队以后,妈妈让我把爸爸的旧书拿去卖了补贴家用时,密下积攒的。我想起了东安市场旧书摊,我琢磨姑姑已经离开北京五年了,这本图案资料也卖了五年了,没准在旧书摊上能碰上运气呢!我一边想一边往东安市场里走,东安市场书摊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 8、1957年,王府井大街外文书店门市部(右三,图片来自新浪微博@busseto92) 那会儿的旧书摊,无论是隆福寺还是东安市场,都是可以还价的,一般老板卖书都要比实际价值高一些,但是买书的文人,只要看到想买的书拼了命的也要买下来,所以很少讨价还价。在东安市场门口,我先把身上的两毛五分钱,分了三个兜装,两个裤兜各装了一毛钱,衬衫上衣兜放了五分钱,然后就开始沿着西夹道往北走,西夹道两边都是旧书摊。 9、1957年11月,新华书店北京分店举办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书市 我去的早了,买书看书的人还不算多,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问,到了丹桂市场前的书摊上,一个老板正在整理旧书。我问老板有没有“图案资料”?老板说了一句“有啊!”他从一摞还没有摆放的书里翻出了一本书递给我。我睁大了眼睛接过书一看,果然是我要的那本图案资料书,我说多少钱?老板张嘴就说:“两毛”,我皱着眉头说:“太贵了”。 10、1959年,新华书店王府井大街门市部举办苏联书籍宣传旬(高宏摄影) 我把书放下,有点舍不得地要离开,老板说:“你运气好,这是美院的学生早晨刚送来的,我还没有盖章呢!”我摇了摇头说:“没有那么多钱”,老板说:“你有多少钱?”我从裤兜里掏出一毛钱给他看,老板看后说:“一毛钱不行”,说着要把书放回去。我又从衬衫兜里掏出五分钱说:“我这还有中午的饭钱”,我把一毛五分钱摊在手心里。 11、六十年代,王府井新华书店(冯文冈摄影) 老板看了看我手心里的一毛五分钱,把书又拿给我说:“一毛五就一毛五吧!”我把钱往他手上一放,拿起图案资料就往北门跑去,心里乐开了花。这本图案资料一直被我珍藏着,八四年到了报社总编室以后,为我画“题图、题花”出了不少力。从轿子胡同搬到楼房以后,不知道被我压在哪儿了,我这两天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12、1964年6月,王府井大街上的新华书店少年儿童读物门市部(图片来自《人民画报》,高明义摄影) 因为从小就跟着爸爸出入旧书摊,所以如何谈价还价已经轻车熟路。记得有一次跟爸爸去找在奇珍阁上班的谭伯伯,顺便去了东安市场旧书摊转转,爸爸走到一个书摊前,随手拿起一本小册子看了看,然后一边往摊上甩一边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了一个价钱,爸爸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往前走,老板说:“先生有意要吗?有意要可以再让点!” 13、1964年7月,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排队买毛泽东著作(新华社记者摄影) 爸爸站住回过头说:“五分”,老板说再加点吧,爸爸也不说话拉着我就走,老板说:“您拿走吧。”爸爸这才转过身去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分钱扔给老板,然后拿起书离开了。路上我问爸爸这本书原本多少钱?爸爸说你自己看吧,就把书递给了我,这是一个有作业本一半儿大小的小册子,书名是《舞台化妆初程》,标价是2600元,合新币两毛六分钱。 14、1970年,改建后的北京市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新门牌212号) 这本书一直保存到现在,所以书名与价格记得很清楚。在七十年代我还根据此书的观点写过一篇有关“相面”的文章,不过那时候写的东西太幼稚,无法入流。其实,和书摊老板“砍价”,也不是回回都能“得手”的,而且旧书也不全是盖了章的,有的根本没有底价,完全由老板自由定价,如果碰上了有年头儿的古书,老板索性就压下来不卖了。 15、1970年4月,王府井书店第二次扩张后的图书大楼(图片来自东城艺苑) 记得我刚上中学那阵儿,看到同学下课的时候吹口琴,我也回家翻出爸爸的口琴显摆。那会儿同学们之间传看着一本《革命群众歌曲选》,在新华书店就有新书卖,一本要三毛钱。六五年我家是比较困难的,爸爸每月寄给妈妈十块钱,就是我和妈妈的生活费了,所以买东西就要紧吧着点儿,就连我去地安门上学都是走着,哪还有钱买歌曲书! 16、1972年,王府井新华书店(图片来自《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CCAS)中国摄影集》,美国·约瑟夫摄影) 有一天周日,我去东安市场找谭伯伯,顺便去旧书摊上看书,在西夹道我看到了这本歌曲集,我马上拿起这本书看后面的戳,标价好像是两毛六分钱,我问老板能不能便宜点儿?老板看了看我说:“你说多少钱?”我说:“我就带了一毛钱!”老板听我说完价儿,看都不看我一眼,就不理我了,我也没有再跟老板还价把书放下。 17、1972年,王府井新华书店(图片来自《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CCAS)中国摄影集》,美国·约瑟夫摄影) 我假装无所谓的继续看别的书,一面走一面竖着耳朵听着。总希望老板会叫我回去,把书交到我手上,可是我都走到北门了,也没有听见有人叫我,我的心就彻底凉了下来。其实那天我兜里还真有两毛多钱,如果不那么自信,不把价格“杀”的那么狠,估计也能把这本书拿下来。口琴玩了几天就没兴趣了,所以我也没有再去买这本书。 18、1973年,王府井八面槽外文报刊服务部(图片来自新浪微博@busseto92,法国·布鲁诺·巴贝摄影) 我查阅历史资料发现,东城区的书籍传播与交易,开始是出现在元朝。从清末到民国年间,东城区里最为人所知的两个书籍销售聚集地,一个是隆福寺东街,另一个则是历史悠久的东安市场了。东安市场于1903年正式落成,而市场内的书摊与书店,则是民国年间逐渐兴起的。到了解放前夕,东安市场的旧书摊已经达到了五六十家之多。 19、1978年,王府井新华书店老楼(新门牌210号) 新中国成立后,东城区内共有七十多家私营书摊与书店,它们大多集中在东安市场与隆福寺这两大区域。1954年9月,国家出版总署发布了“对于私营图书发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步骤、办法和1954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私营发行业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1955年3月,北京市文化局正式成立,图书发行业正式有了管理单位。 20、1980年,王府井新华书店实行开架售书(丁世儒摄影) 据资料显示:王府井新华书店是1949年2月建成的,当时的营业面积只有二百平方米,三个月后新华书店北平分店成立,并逐步在王府井大街开设了综合、科技、民族书籍、早晚服务、图片画册、少儿读物、音乐、体育图片、旧书等门市部。到了1950年6月,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市部的营业面积,已经扩大到了三百三十平方米。 21、1984年,王府井新华书店(菲利普·琼斯·格里菲斯摄影) 当时新华书店北京分店,购买了王府井大街14号一栋四层楼房办公,并在一层开设门市部对外营业。文件显示:新华书店北京分店“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有六个大橱窗,可陈列近千种图书,主要经营社会科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类书籍和各种工具书,年进货一万多种图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书店。”并在全市设立了40个门市部、36个书亭。 22、1984年,王府井新华书店(菲利普·琼斯·格里菲斯摄影) 据1957年出版的《北京游览手册》中记载,仅王府井大街上就有书店数家:新华书店北京分店,在王府井大街14号;新华书店综合门市部,在王府井大街14号;新华书店少年儿童读物门市部,在王府井大街35号;新华书店图片门市部,在王府井大街16号;新华书店期刊门市部,在王府井大街11号;新华书店北京邮购书店,在王府井大街79号。 23、1985年,王府井八面槽报刊集邮门市部(图片来自新浪微博@busseto92) 此外,在王府井大街上还有: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在王府井大街8号,并设有科学技术书籍门市部,专售各种科学技术类书籍;中国国际书店也在王府井大街上有门市部,在王府井大街86号,专售外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类书籍和外文报刊;此外,国际书店在八面槽大街有外文唱片、乐谱、图片门市部。以上都是老门牌。 24、1994年,王府井书店门前(图片来自东城艺苑) (本文图片除署名以外,均出自网络,本文资料感谢车晴老师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7 09:22 , Processed in 1.1097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