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大运河(4):南长河

2025-7-5 16:51|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刘文军|来自: 好望角寻访之旅

摘要: 南长河在历史上称长河。作为一条引水河道,长河在金代就已开凿,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到瓮山泊(昆明湖),再至积水潭,后半段走的就是长河。长河也曾是历代帝后前往西郊的水道,为皇家御河。清代,慈禧太后去颐和园 ...
南长河在历史上称长河。作为一条引水河道,长河在金代就已开凿,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到瓮山泊(昆明湖),再至积水潭,后半段走的就是长河。

长河也曾是历代帝后前往西郊的水道,为皇家御河。清代,慈禧太后去颐和园避暑,多走长河,因此,长河又有“慈禧水道”之称。

俗话说,天坛看松,长河看柳。《帝京景物略》用“夹岸高柳,丝垂到水”来形容长河。自明清以来,长河就是京城人郊外踏青之地。

1949年后,北京市规划治理河道,将玉泉山至昆明湖的河道命名为北长河,将昆明湖至什刹海的河道命名为南长河。

南长河的起点在昆明湖绣漪桥,河水南流至长春桥,再折向东南,过麦钟桥、万寿寺、广源闸、紫竹院、五塔寺、动物园、高梁桥,经过转河,在德胜门西松林闸处注入北护城河,然后经铁灵闸(原名铁棂闸),在汇通祠东侧山脚下注入什刹海的西海,全长11公里。

我曾多次走过南长河的不同路段,给我的感觉,这是一条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具的水道,是户外行走的好线路。

先说绣漪桥,它是昆明湖最大的出水口,位处颐和园南如意门内。绣漪桥是一座单孔高拱桥,形似罗锅。传说,乾隆皇帝常与宰相刘墉(刘罗锅)斗嘴,却又斗不过他,只好到绣漪桥上跺脚出气,边跺边说:“我踩你的罗锅,我踩你的罗锅。”

 ▲绣漪桥,形似罗锅。

出南如意门,沿长河西岸南行,快到火器营桥时,可以发现河岸上立有一座石碑。这座石碑名叫金水河诗碑,碑文为乾隆皇帝御笔。金水河,开掘于元代,源头在玉泉山,其流经路线与长河平行,在和义门南水关进入大都城。金水河为大内(皇宫)用水,不容污染,河道交叉处采取“跨河跳槽”方式,如有饮马、洗手者将受鞭笞惩罚。清乾隆年间,金水河改道,河水在此处汇入长河。

▲金水河诗碑

麦钟桥原名埋钟桥。传说,明初,朝廷铸造了一口大钟,悬挂于万寿寺钟楼内。明末,钟楼被毁,大钟被僧人埋藏在南长河的一座桥边。清乾隆年间,朝廷决定将大钟移到觉生寺悬挂。埋藏大钟的地方后被称为埋钟桥,后谐音为“麦钟桥”,觉生寺也改称为大钟寺。

20世纪50年代,麦钟桥被拆毁,后在原址东侧建起了一座行人便桥。走到这里,可以看到,岸坡上写有“古麦钟桥遗址”几个大字。

万寿寺始建于唐代,明代和清代多次修缮。清乾隆皇帝曾三次在寺中为母亲祝寿。慈禧太后乘船沿南长河前往颐和园途中,要在万寿寺歇脚、梳妆、拈香礼佛,在西跨院吃茶点吸鸦片,故万寿寺又有“京西小故宫”之称。

几年前,万寿寺经历了一次大修。走进山门,可见深庭广厦,雕梁画栋,又有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苍松翠柏。我在院落尽头处看到一座西洋门,与恭王府内的那座西洋门很相似,中式建筑群中出现异国情调,实不多见。

由万寿寺东行几百米,就是广源闸,过闸就是紫竹院。清代,帝后乘龙舟前往西郊,都要在紫竹院的紫御湾码头下船,到行宫休息,到紫竹禅院进香,然后乘轿到万寿寺码头,乘船继续前行。

由紫竹院东行数百米有五塔寺,过了五塔寺就是动物园。动物园西北角,南长河岸边,有一座西洋式建筑,名叫畅观楼。

20世纪初,大清帝国风雨飘摇,朝廷为自救,推行新政,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其后,朝廷在西直门外建起农事试验场。一同建成的,还有供帝后出行享用的畅观楼。

畅观楼是目前北京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欧式建筑,也是唯一保存完整的皇家行宫。可能位置较偏的原因,很多来动物园的游人都没注意到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我也是几经打听才找到的。

 ▲秋天的五塔寺,银杏金黄。

过了北京展览馆后湖就是转河。1905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为建西直门火车站,将高梁桥以东的河道改为向北折行一公里,至文慧园路,再向南折,与北护城河相接,形成一个“几”字形的“转河”。1977年,由于修建地铁太平湖车辆段,高梁桥以东的转河被改为暗河。

2002年,水务部门本着“人水相亲、回归自然”的理念,将转河旧河道亮了出来。沿河修建了长河遗梦、生态公园、叠石水景、滨水游廊、亲水平台和绿色航道。沿河行走,人少清净,少有干扰。

----------

行走攻略

转河北部从地下涵洞穿过京张铁路,一道挡墙将转河分为西段和东段。走到这里,需要继续北行,绕行学院南路的明光桥。

五塔寺的最佳观赏季节是秋季,此时银杏叶变黄,非常适合拍照。南长河开办有水上旅游线路,游船由动物园内的御码头出发,途经紫竹院内的紫御湾码头,至颐和园南如意门码头。游人也可选择在紫御湾码头上下船。

船游的最佳季节是春天,此时南长河两岸杨柳依依,春意盎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1 17:48 , Processed in 1.10203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