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四北二条为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南大街,西至赵登禹路,中部与小绒线胡同、新成胡同相交,全长478米,均宽5米。1990年门牌为1-31号;2-58号。 西四北二条是条历史悠久的胡同,它的形成时期可追溯到明代。在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鸣玉坊·三牌十四铺”中有“帅府胡同”,即西四北二条的前身。万历年间的《宛署杂记》的“鸣玉坊·一牌一铺”中也有“帅府胡同”的记载。 清代光绪年间的《京师坊巷志稿》中做过这样的注释:“嘉靖初,仍改太平仓,都人至今犹呼西帅府。”由此得知,此胡同亦称“西帅府”。 关于胡同的由来,可从《天府广记》中找到一些线索。“永乐间设二府于都城内之东西,以为会议之所,其府敞快。”“其府敞快”可以理解为建筑规模宏大的意思。而城东的帅府亦称“东帅府”,其旧址位于现在的王府井大街东侧。 清代至民国期间,胡同名称没有变化,在《乾隆京城全图》和光绪年间的《京师坊巷志稿》《光绪顺天府志》以及《燕都丛考》均有“帅府胡同”的记载。因该胡同位于西四北侧自南向北数第二条胡同,1965年定名“西四北二条”。 在《藤荫杂记》记有“西城帅府胡同,为西林觉罗氏鄂文瑞尔泰第,海内名士,多出其门”。 鄂尔泰(1677—1745),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朝举人,任内务府员外郎,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雍正三年(1725),被封为广西巡抚,雍正四年(1726)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政务。他在云南实行设置州县、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雍正帝去世后与张廷玉等群臣为乾隆帝共同辅政。历任总理事务大臣、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等职,赐号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病逝,享年66岁。乾隆帝亲临致祭,谥文端,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乾隆二十年(1755),因其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之事,被撤出贤良祠。 现在的西四北二条12号为中堂客栈,据说是当时鄂尔泰的宅邸。但此客栈规模不大,假如是鄂尔泰的宅邸,也仅仅是其中的某处院落。 目前,西四北二条是以居民院落为主的胡同,但是由于紧挨着西四南大街的“电子一条街”,胡同东口的房屋大多被改建成商业用房,最大的一处为“宝莱特西四电子商场”。 5号院为三进外带一个西跨院的中型四合院。门楼为广亮大门,门洞上方雕刻着4组12幅花卉纹饰。门前的门墩保存相对完好,透过浮尘,尚能清晰地看到花卉纹饰。屋檐下的戗檐为牡丹纹饰。戗檐之间的横梁上有簇新的彩绘,中间是一幅山水图。一进院由倒座房与门洞组成。据住户刘女士介绍,在一进与二进院之间原有隔墙与二门。二进院3间正房的东西两侧各有1间耳房。另有西厢房各3间。东耳房旁的通道可到三进院。三进院并排7间北房。 11号为金柱门楼改建的如意门,为两进带西跨院的小型四合院,曾为北京某化工厂职工宿舍。 据住在这里的潘先生介绍,这里是西四北二条保存较好的院子之一。这个院子最早的时候,一进大门,迎面是借东厢房的南山墙砌成的影壁墙。在一进院倒座房与二进院东厢房之间有个月亮门。穿过月亮门后没几步,有一座垂花门式的二门。二门两侧为“一”字形的影壁墙。 二进院由各3间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正房南侧为磨花玻璃装饰的窗户,玻璃外侧镶有几何图形的木条。潘先生说:“刚搬来的时候,门洞里面两边墙壁上还有仙鹤和松树的绘画。” 19号门前的门墩为蝙蝠、梅花鹿、寿桃纹饰组合而成,带有“福禄寿”的意思。41号门前的门墩为一个硕大的葫芦。居民推测当年的院子主人借门墩上的“福禄寿”或者“福禄”来讨个吉利吧。而24号门前的门墩为荷花鹭鸶纹饰,含有“一路连科”之意。 21号早年为北京市第一通用机械厂机加工分厂,后改为北京市仪表局下属的汽车仪表厂。目前变成了计华商务楼。 据这里的居民介绍,赵燕侠女士曾在20号住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老师,戏路子宽,青衣、花旦、刀马旦、文武小生等多种角色都能演。她唱腔悠扬婉转,念白清脆甜亮,被周总理称为“赵派”。赵老师在胡同里住的时间不长,但是即便如此,居民们还是因为和赵老师为邻而感到荣耀。 25号院为三进四合院建筑,曾为北京电影制片厂职工宿舍。据住在这里的居民介绍,电影《雁南飞》的男主角赵尔康先生、录音师王连仲先生、美工师曾募先生和负责影片字幕的肖云鹏先生等演职人员曾在这里居住。早年,这座四合院建筑中规中矩,后经过改建,原有的建筑格局有了很大变化。 北京的砖雕艺术历史久远,至今在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尚能看见门楼上那些工艺高超的砖雕作品。民间把制作砖雕的艺人称为“雕花儿匠”,简称“花儿匠”。清乾隆年间还出现过一位叫李永福的高手,人们尊称为“花儿匠李”。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队从事砖雕工艺的邓久安先生就住在14号院。邓先生从16岁开始就进入了这一行当,在故宫博物院古建队一干就是近50年。 据这里的居民们讲,西四北二条历史文化遗存很多,像老的门楼、老的门墩、老的门簪、老的门钹、老的砖雕··其中最美的砖雕在29号院和31号院。29号的门楣上方有一组花卉组成的砖雕。31号砖雕较为复杂,底层为花卉图案,上层是由蝙蝠、梅花鹿等组成的“福禄寿喜”图案。这两个院子均有百年的历史,历经风雨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据这里的居民讲,西四北二条需要挖掘的文化资源是很多的,像胡同西侧为陈垣先生创办的平民学校;胡同里的好几处老院子,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就拿胡同里的那棵老槐树来说,不仅是胡同里标志性的物件,还和胡同里的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居民们带来阵阵的清香,还为过路的行人遮风挡雨。它根深叶茂,历经风雨却青翠依旧。 新成胡同在西四北二条里属于很不显眼的胡同。虽然胡同有206米长,但是由于太窄,又没有明显标志,总让人感觉这条胡同是在夹缝中生存一样。 清代的时候,这一带叫帅府庵。到了清末民初,“帅府庵”西侧形成了一条新的小巷子,被称作“新开路”,有“新开之路”寓意。民国初年改成了“新成路”。1965年,帅府庵并入,定名“新成胡同”。 在新街口地区,新成胡同属于拐弯最多的胡同之一,整条胡同呈不规则曲折走向。东、西两个南部出口均通向西四北二条,胡同内还有多条行踪无定的岔巷延伸到犄角旮旯处。附近的百姓说到新成胡同里的岔巷,“就像两个淘气的孩子,一会儿好上了,手拉着手;一会儿闹翻了,两人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新成胡同15号有座帅府庵,全名叫广德吕祖观。该观始建于明代。1947年时任住持为孟明慧。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3 21:57 , Processed in 1.13152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